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1
廣大居民朋友們:
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節日。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燒紙焚香祭奠之風盛行,即影響了社會風氣,又嚴重污染環境,還容易引起火災,為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我們向廣大居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開展文明祭奠,社區黨員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居民。
二、倡導環保祭祀,摒棄污染的祭奠方式。用環保,時尚,自然的方式進行祭祀,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等。
三、倡導節儉祭祀,摒棄浪費的.祭奠方式。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導文明祭祀,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樣式、現代式祭掃活動。
五、倡導安全祭祀,摒棄不安全的祭奠方式。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廣大居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紅橋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2
各位家長同志: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人們就會上墳燒紙、燒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情。這種祭掃方式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險,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化文明創建內涵,營造良好的社區形象,我們向廣大居民發出以下倡議:
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樹立文明祭祀觀念,倡導綠色祭祀新風,做到理性祭奠、節儉祭奠,破除焚燒紙錢等陳規陋習,以獻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營造文明祭祀社會氛圍。
二、倡導環保,選擇文明祭奠方式。樹立環保意識,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大力提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社會集體公祭等文明祭奠方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提升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
三、提倡節儉,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心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廣大黨員、干部、共青團員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奠,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緬懷、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為建設和諧美好家園作出積極貢獻。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清明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民族傳統節日。每到此時,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但是,受長期以來的封建觀念、陳舊習俗的影響,在掃墓時大多數人都會采取燒紙錢、燃香燭、放鞭炮的方式進行,這樣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既影響社會穩定又破壞生態環境。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生態平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此,在20xx年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特向全體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一、自覺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掃。要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移風易俗,從儉祭祖,不借清明節祭祖之機擺闊氣、講排場。自覺摒棄祭祖焚燒紙錢香燭、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以及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動,樹立現代文明的祭掃觀念。大力倡導用種植紀念樹、敬獻鮮花、清掃墓碑、宣讀祭文、召開家庭追思會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祖方式寄托哀思,努力弘揚文明新風尚。
二、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老人在世時家庭多孝敬,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從儉辦喪事、文明祭祖,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增強防火意識,保護生態環境。清明期間,正處森林防火形勢最嚴峻的時期。要牢固樹立防火意識,不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墳場;不在林區吸煙、燒烤、野炊;不隨意燒荒、燒田坎等,切實增強保護森林資源安全的意識。廣大師生一旦發現森林火災,應立即向縣防火指揮部或平梁鎮人民政府報警。
四、開展網上祭祀,傳播低碳理念。全體師生可登錄中國文明網、中國人民網等網站,積極參加“網上祭英烈”活動,可通過鞠躬、鮮花、留言等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同時,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保護環境,文明祭祖”的先行者、帶頭人,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廣大師生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祖的實際行動,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愛護環境,倡導新風,促進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為漢陰縣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做出應有的貢獻。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4
各位家長同志:
清明節即將來臨,它是我國傳統節日,已列入國家法定假日。是進行祭奠活動的高峰期,人們將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靈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達懷念之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燒紙焚香祭奠之風愈演愈烈,大街小巷路口、江堤、野外墓地、紙制冥品花樣繁多,火光沖天,煙霧彌漫。這種不文明、不衛生、不健康的祭掃方式,不僅影響了社會風氣,又嚴重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險,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質,深化文明創建內涵,營造白山良好形象,倡導文明新風尚,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導科學祭祀,摒棄愚昧的祭奠方式。要自覺開展文明祭奠,xxxxx員、共青團員、機關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奠",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居民。
二、倡導環保祭祀,摒棄污染的祭奠方式。要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樹立文明意識、科學意識、公德意識,把傳統的祭奠習俗用環保、時尚、自然的方式進行表達,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等。
三、倡導節儉祭祀,摒棄浪費的祭奠方式。做到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導文明祭祀,摒棄庸俗的祭奠方式。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樣式、現代式祭掃活動。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進行表達。
五、倡導安全祭祀,摒棄不安全的'祭奠方式。要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公墓內燒紙焚香、燃放鞭炮,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一旦出現火險,要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
廣大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他做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和諧的清明節,以表達我們對逝者的懷念之情,激發出建設美好家園,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白山的熱情,為全面實現我市創城目標貢獻力量!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5
廣大干部群眾朋友們:
清明將至,為了秉承傳統,告別陋習,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和全民文明素質,在全社會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風尚,我們倡議:
一、文明祭祀。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公祭悼念、撰寫追憶文章等文明祭祀活動,以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營造引導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
二、科學祭祀。提倡科學意識,摒棄焚燒紙錢、冥物等傳統落后的祭奠方式。黨政機關公務人員以及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城鄉居民。
三、環保祭祀。樹立環保意識,自覺做到不在重要交通干線及路口、不在城鄉大街小巷等公共場所燒紙錢、撒冥幣。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
四、節儉祭祀。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愛,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五、安全祭祀。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燒紙焚香、點燃蠟燭、燃放鞭炮,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緬懷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為建設幸福美麗新三都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6
廣大市民朋友們:
中華民族一直有祭奠先人、緬懷逝者的傳統,為倡導文明、平安的祭祀理念,鞏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成果,市文明辦特在20xx年清明節來臨之際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倡議:
摒棄陋習,文明祭掃。樹立文明祭掃理念,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倡導鮮花祭祀、植樹祭掃、網上祭祀、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通過獻一束花,植一棵樹,寫一段往事等文明方式緬懷先人,告別祭掃陋習,做到不隨意在主街路焚燒冥紙冥幣,做到自覺清理焚燒后的紙灰和雜物,營造文明祭掃的社會氛圍。
合理安排,安全祭掃。要增強安全意識,服從公安、城管和殯儀場館等工作人員的指揮和引導,自覺遵守交通秩序、祭掃秩序,到指定地點進行祭祀活動,嚴防火災和擠踏等事故的'發生。要科學合理安排祭掃時間,避開高峰日和高峰時段,盡量乘坐公共汽車出行,保證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進行。
厚養薄葬,傳承美德。倡導長輩在世時,多盡孝道,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過世后,從簡治喪,做到送葬過程中不撒紙錢、不放鞭炮,選用樹葬、花葬等生態葬法,不修大墓、豪華墳。
廣大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文明、安全的祭掃方式緬懷先烈,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文明和諧烏蘭察布作出積極貢獻!
xx市文明辦
20xx年3月29日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7
全市干部群眾: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奠先人、緬懷逝者的傳統節日。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德陽市民政局向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發出倡議。
一、珍愛環境,從我做起。每個公民要自覺摒棄路邊燒紙的不文明祭祀方式,遵守社會公德,遵照城市管理規定,不在城區主要交通干線、十字路口和社區樓院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冥物、亂放鞭炮。
二、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崇尚厚養薄葬,尊老愛老。提倡長輩在世時多孝敬、喪葬祭祀時少花費,做到追思先人,儉樸為本。大力提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公祭悼念等文明祭祀活動。
三、錯峰祭掃,避開擁堵。預計今年清明節期間,全市公墓群眾祭掃高峰在3月14日、15日、21日、22日、28日、29日4月4日、5日、6日。請廣大群眾合理選擇恰當的'出行方式,避開掃墓高峰時段,避免擁擠,減緩交通壓力,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服從現場執勤民警和工作人員的管理,自覺維護治安和交通秩序,不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類公共交通工具。
四、注意安全、嚴防火災。嚴格遵守有關安全規定,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祭掃時要加強防火意識,不要在公墓內燃放煙花爆竹或隨意野外用火,紙錢、香燭在指定區域焚燒,不亂丟煙蒂。掃墓時首先要清除墳墓周圍干枯的雜草和樹葉,以免烤燃引發火災;其次要注意拜祭時焚燒物的管理,防止飛火引燃周圍雜草;最后對焚化過的祭品應仔細檢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災隱患。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8
廣大市民朋友: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人們就會上墳燒紙、燒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情。
這種祭掃方式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險,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化文明創建內涵,推進“六城聯創”,建設美好滁州,打造美好安徽第一印象,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以下倡議:
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樹立文明祭祀觀念,倡導綠色祭祀新風,做到理性祭奠、節儉祭奠,破除焚燒紙錢等陳規陋習,以獻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營造文明祭祀社會氛圍
二、倡導環保,選擇文明祭奠方式。樹立環保意識,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大力提倡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社會集體公祭等文明祭奠方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提升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
三、提倡節儉,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心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廣大黨員、干部、國家公務員、共青團員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奠,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緬懷、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用文明行為扮靚文明城市,為推進我市“六城聯創”、建設美好滁州、打造美好安徽第一印象作出積極貢獻。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9
廣大社區居民朋友們:
清明節是祭奠先烈、先人、先賢的節日,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大力倡導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共同打造“綠色環保、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保護好自然遺產,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藍天,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成果,繼續保持文明城市的生態之美、行為之美、環境之美、和諧之美,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從我做起,倡導文明節儉祭祀。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倡導綠色低碳祭祀方式,破除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采用網上祭祀、鮮花祭祀、植樹祭祀、家庭追思會等綠色環保現代式祭掃的方式,做到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國家公職人員及廣大志愿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做“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從我做起,倡導環保依法祭祀。樹立環保意識、公德意識,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要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守住法律底線,不在景區、公園、林地范圍內燒紙焚香、燃放煙花爆竹方式開展祭祀活動,嚴防森林火災發生。
廣大社區居民朋友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低碳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的具體體現,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用文明緬懷、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從文明、綠色、環保祭祀開始,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打造“綠色天長”貢獻力量!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10
廣大市民朋友:
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個緬懷先輩、寄托哀思的時節,我們倡議:改變傳統的祭奠方式,深入推進近年來市文明辦組織開展的“我們的節日·五倡導·清明”活動,以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形式進行祭奠,爭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園。
一、倡導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
積極參與“鮮花祭英烈”、“網上祭英烈”、烈士公祭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通過獻一束花、植一棵樹、誦一篇經典、講一段故事等健康時尚的方式寄托哀思,通過寫家書家訓、參加道德講堂活動等方式傳遞親情、傳承文化。不使用封建迷信用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危害公共安全,弘揚社會文明風尚。
二、倡導文明生態的殯葬方式。
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積極采用民政部門推行的海葬、樹葬、花葬等新型骨灰安葬方式,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不在道路、街巷等處燒香燒紙,撒冥幣,鳴鞭炮,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
三、倡導文明有序的節日安排。
合理安排祭祀時間,主動維護安全有序的公共秩序,盡量乘坐公交車輛出行。駕駛私家車輛出行時,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服從交警指揮,確保祭祀安全。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聽從管理部門安排,增強安全意識,嚴防事故發生。
四、倡導文明仁愛的.傳統美德。
樹立厚養薄葬的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心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心舒體泰、健康生活;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合理的方式寄托哀思。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文明祭祀的踐行者,爭做綠色殯葬的先行者,爭做優秀文化的弘揚者,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為建設富庶美麗文明大連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