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節前話教育范文參考
九月,一個繁忙的季節,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學生入學的時候,也是另許多學生家長說破嘴,跑斷腿的無奈季節,而做為一名家里有兩個學生的家長,我的感觸頗深,還是先來看看我們這座城市的現狀吧。
八月末,九月初這幾天,教委的門前每天都有幾百人在等候,這都是前來辦理孩子入學的家長們,我們這個城市的人口不多,而外來的人口站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前學校規定,戶口不在本地的學生每年交600--1000的借讀費,這雖然讓家長多花的些錢,但孩子還是有學可上的,而今年的學校政策變了:借讀費不收了,沒有當地戶口的一律不準入學,(而在落戶的問題上,當地政府卻沒有絲毫的優惠政策。)這可苦了這些外來的投資商和打工者,他們為這里的城市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自己的孩子卻連學校的大門都不能進,這怎能不讓他們寒心。
說到這里,講兩句題外話,當地政府的宣傳媒介每天都在喊:招商引資,而給這些外來的創業者提供的卻是如此的“方便條件”,真不知道那些決策者是怎么想的,你這城市連孩子入學這一最基本的問題都不能解決,還招的什么商,引的什么資,一切都是空話,廢話而已。望著烈日下那一張張焦急的臉,真不知道他們應該找誰去論理。
我所在的城市共有三所中學,每年近3000多名初中畢業生,而高中卻只有那可憐的一所,每年只招收260個名額,外加上350名自費生,(每名學生收取15000元的費用),加起來每年能跨進高中校門的也不過600多名學生,(這真有點鯉魚跳龍門的感覺),剩下的2000多初中畢業生,除了還有一所“職業高中”接受外,只能自謀生路,更多的是求學無門而流落社會,如果你想在其他城市轉進此高中,在沒有熟悉的關系和門路的情況下,那視比登天。
入學難,上學也難。開學了,某學校規定,學生的本子問題必須在指定的地方購買,否則被認為不合格,原因何在?只因為這個文教商店是這個學校的一個主任開的,肥水不流為人田,教師這盞蠟燭,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照顧了自己,真不知如何評說這一現象,總感到,教師的形象因此蒙塵。
那一曲《長大了,我就成了你》,曾另多少人對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肅然起敬,“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然而,現在的老師給學生補課收費已經被視為正常現象,明處的,暗處的,各種補習班充斥著校園內外,盡管曾三另五申不許老師開班收費,但卻不知為什么還是屢禁不止,愈演愈烈,有的老師如此說:“在這個知識就是金錢的時代,我們用自己的知識在業余時間‘致富’,關你們何事。”哈哈,你還真要佩服他們思想意識的超“錢”性。
也許今天的教育體制上的弊病不是我們這些局外人所能解決的,而學校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又給我們的學生頭腦中潛移默化地留下了什么?
昨晚,女兒從學校回來,一進屋就問我:“媽,過幾天教師節了,我給老師送什么禮物啊?”是啊,教師節快到了,這些莘莘學子們這個時候送上自己的祝福和問候,也是無可非議的,去年花了三百多元錢給老師買了條“金利來”的腰帶,(她們是個男老師),今年送什么呢?“媽,我們同學都說了,今年的物價什么都長了,禮物也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之上,也要長,不然會被笑話的。”聽到了嗎,這就是現在的中學生,孩子,媽媽好怕,害怕學校在給了你知識的同時,也教會了你勢利;在給了你文明的同時,也教會了你攀比;在給了你智慧的同時,也教會了你世故,我不知道,這是孩子自己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是學校的責任,還是社會的責任?如此下去,這潔凈的校園和物欲橫流的社會還有什么區別?我無語……
又是一年秋草黃,好希望在下一個教師節到來之時,還學生一個明凈的天空,還家長一個輕松的心情,我們期待著……
【教師節前話教育參考】相關文章:
《高考之前話稱謂》補正08-08
美術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05-31
教師節紅領巾廣播稿范例參考08-05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7-19
教育培訓機構起名參考 不俗高級公司名優選11-30
情書參考08-04
備課參考08-08
義務教育規范辦學行為自查報告參考10-09
物理教育專業自薦信參考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