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愛國之心,書寫奮斗青春征文
以愛國之心,書寫奮斗青春征文
無奮斗,不青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必將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代名詞!
說起奮斗,中國人可能更理解其中的心酸歷程。新中國建立前,中國人民飽受三座大山的壓迫,我們的先輩們用青春和生命換來了一個獨立的新中國。新中國建立后,面對幾十年的戰爭,國家一貧如洗百廢待興,就在那樣艱苦的情況下,我們在短短的十幾年里完成了工業化,實現了兩彈一星,為新中國的穩定發展注入了一劑強穩定劑。我常常在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能讓一批剛學成的青年們這么拋頭顱,灑熱血,經過一番認真地思考后我出了一個結論:只有把奮斗融入愛國主義的深厚情感之中,將個人的命運和時代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奮斗才能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真正助推著我們這一代人和時代前進。
今年,以奮斗為主題專題報道成為各個衛視的重頭戲,讓我們不僅有幸聆聽到眾多來自不同行業的優秀青年談奮斗,感慨他們的成功,同時也跟著鏡頭回顧了老一輩的奮斗史。在一檔主題晚會上,王洛勇和劉琳長達10分鐘的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聽哭了臺下的所有人包括電視前的我們,因為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和妻子許鹿希的愛情故事。當時新中國為了盡快實現兩彈一星,突破資本主義國家的圍追堵截,組建了一支優秀的青年學子科研團隊秘密進行研發,32歲的鄧稼先被組織臨危受命,前往戈壁灘開展研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鄧稼先一走就是28年,當他再次回到妻子許鹿希的身邊時,鄧稼先已是身患癌癥晚期的老人,即使是被這樣的病痛折磨著,可是鄧稼先也沒有忘記工作,直到一年之后去世,于是他的妻子在等待了他28年之后,又開始了另一個28年的追尋,她走遍了為全國各地,去采訪那些曾經和丈夫一起工作的同事,試圖更多的了解自己的丈夫,這28年里,鄧稼先帶領團隊研制出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這28年里,許鹿希信守離別時的承諾,始終無怨無悔地等待。老一輩人在青春年華用奮斗書寫愛國之志,報國情懷。
當下,在實踐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在有限的青春里不留遺憾成為激勵一批批正奮斗在廣大工作崗位上的青年。小的時候在電視上見到鳥巢、水立方,就覺的那些建筑太美麗了,長大后,正在參與北京冬奧場館建設的高鶴鳴喊出:“青春就是干,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博士畢業的楊銀川,被別人問道做高校的老師好好的為什么要來做航天,他回答道,“從大的方向來說,我們國家處于這樣一個歷史機遇期,只有我們每個人把工作做好了,我們國家的強大才能來得更快一些。”其實奮斗真的離你我很近,只要心懷理想,身肩時代之責踏實干好每一份工作你就是在奮斗。
作為一名在西北大學讀書五年的學子,我深刻領悟到“公誠勤樸”校訓對我們每一名青年學生的深切教導,它不僅是引導我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價值傳承,更是廣大學子繼承集體主義、發揚愛國主義、激發拼搏精神的強烈號召。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我們新時代青年學子要珍惜這個時代,勤奮學習,苦練本領,在歷練中成長,在成長中擔當起整個民族的前途和未來,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紀念,一百年前無數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用拳拳的愛國之心在那個積貧積弱的舊社會中吶喊,他們不懼當前政府的強權一心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愛國成為了那個時代青春最耀眼的底色。一百年后,我們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科技和創新實力都已在世界嶄露頭角,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當代青年更應在新時代的召喚下,將愛黨愛國和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以奮斗匯聚成建功新時代的磅礴之力,用奮斗書寫個人無悔的青春!
袁偉
2018級社會工作碩士團支部
【以愛國之心,書寫奮斗青春征文】相關文章:
感恩之心征文12-30
愛國之心在沸騰作文08-31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征文(通用25篇)05-19
【監獄系統征文】奮斗新時代 青春當自強05-12
愛國征文(通用32篇)07-21
國慶愛國征文(精選20篇)10-31
愛國主義征文02-16
有關青春征文06-06
青春勵志愛國演講05-19
青春奮斗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