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當前,隨著靈璧縣秋種工作即將結束,小麥的赤霉病防控工作又提上了日程。為提高全縣小麥赤霉病防控水平和能力,有效降低病害危害損失,為強化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細化防控措施,縣農委制定了《2018年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該《工作方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科學用藥、節本增效”的防控策略。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關鍵技術,全面實施二次預防不動搖。選用對路農藥和高效植保機械,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確保防治效率和效果。廣泛宣傳發動,提高防控覆蓋率。
防治技術
及時噴施對路藥劑預防,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和降低田間濕度,控制赤霉病發生、降低毒素污染。為提高預防控制效果,各地應努力做到“四個堅持”。
(一)堅持適期用藥
全面實施二次預防,即首次用藥掌握在小麥揚花初期(對種植大戶或揚花期天氣預報有連陰雨,可提前到抽穗期打第一次藥);第一次用藥后5-7天開展第二次防治;對高感品種、生育期不整齊、花期遇多陰雨天氣的田塊,還應實施第三次防治。
(二)堅持合理選藥
優先選用防治赤霉病兼治小麥葉部病害的復配制劑。盡量選用耐雨水沖刷的超微粉、膠懸劑等劑型。注意輪換用藥,延緩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減輕真菌毒素污染。
(三)堅持科學施藥
推薦使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無人機、熱霧機、機動彌霧機、電動噴霧器等施藥機械,盡量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機。按藥品說明書推薦用藥上限用足藥量,對足水量,對準穗部,均勻噴霧。熱霧機防治,應配合穩定劑使用;無人機尤其是多旋翼無人機作業,應添加沉降劑。
(四)堅持一噴多效
以小麥赤霉病防控為重點,根據病蟲情預報,兼顧穗期蚜蟲、吸漿蟲、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等病蟲及早衰、干熱風的防控。藥、肥、生理調節劑混用、各計各量,一噴多防,保粒增重。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農委成立小麥赤霉病防控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全縣赤霉病等病蟲防控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防控指揮部,協調和組織發動農民及時預防。要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從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綠色增效示范行動(糧食生產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小麥赤霉病防控。縣農委成立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組和督導組,開展防控技術培訓和巡回技術指導加強對縣級防控工作的督導,督導各項措施落實和協調解決防控難題。
(二)強化監測預警
要加強小麥赤霉病監測預警工作。高度關注天氣預報,要密切跟蹤關鍵時期氣象條件變化,及時發布赤霉病趨勢預報,避免盲目用藥和亂用藥。提高防控技術到位率和入戶率。
(三)強化宣傳發動
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明白紙、QQ和微信群等,以及召開現場會、開展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小麥赤霉病防控知識。同時,要加強信息報送,做到對上有信息、對外有聲音、對下有通報,促進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四)強化指導服務
要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防控關鍵時期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開展防治,力爭做到每戶有一份防控技術明白紙,每村有一位防控技術明白人。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赤霉病防治藥劑的市場監管,確保農民用上放心對路農藥。
(五)強化統防統治
要充分調動各種類型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行統一組織發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施藥時間、統一防控行動“五統一”防控,切實提高防控組織化程度,全面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
(六)強化責任落實
要充分發揮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指揮部的作用,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努力將赤霉病等病蟲防控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層層落實防控責任。(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