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學校學生考勤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學校學生管理制度匯編
小學學校學生管理制度匯編
一、學生管理制度
1.學校按照《河北省普通小學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學生入學資格及學籍管理制度。學校建立健全學生學籍管理制度及學生成長檔案。按照規定辦理學生轉學、借讀、休學。
2.學生享有法律規定的受教育者的權利。學生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遵守學校章程和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3.學生要努力使自己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4. 學校少先隊組織受學校黨組織領導,是學校教育中對少年兒童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服務的重要力量,少先隊要認真搞好自身建設,配合學校黨政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
5.學校積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對取得優秀成績和對學校作出重大貢獻的學生,學校按照根據法律法規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制訂的獎懲規定,給予表彰與獎勵。
6.學校對違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學校按照法律法規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給予教育、批評。
7.學校對學生作出處分決定前,應當告知學生有權進行陳述申辯,學生對所受處分不服的,可以根據有關規定提出申訴。
二、學生課堂常規
1、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課。
2、上課鈴響立即進教室,準備好學習用具,靜待老師上課。
3、上課由班長口令“起立”向老師表示敬意,老師示意后才坐下。
4、上課要專心聽講,認真思考,仔細觀察,勤于筆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腦到,使自己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
5、回答老師提問要起立,聲音要響亮。向老師發問要先舉手,經允許后方能起立發言。
6、課前應認真預習,自覺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聽課質量。課后應認真復習,獨立完成作業。
7、要保持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尤其要保持適當的視距,注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8、要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講空話,不做小動作,不打瞌睡。早晨到學校要注重朗讀,不允許做作業。
9、注意保持教室內外清潔,不亂丟亂扔。值日生在每堂課前要擦凈黑板,整理好講臺。
10、上課時學生不開關門窗,課間在教室內不喧嘩,不奔跑,不打鬧。進出教室從前門走。
11、認真做眼保健操。
12、集會時安靜聽講,不吃東西,不亂丟亂扔。
13、體育課、實驗課、計算機課要由老師帶到上課場地。
14、參加學校各類活動時要認真傾聽、不說話、不做作業。
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作為重要工作手段,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等功能,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實施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二)客觀性原則。
。ㄈ┛茖W性原則。(四)公平性原則。
三、實施的范圍、內容
(一)評價的范圍 學校一年級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ǘ┰u定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四個方面:道德品質、科學素養、藝術修養、運動健康。
四、組織管理
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指導小組的指導下開展
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責。
1、工作委員會成員:
組長:白艷陽
成員:學校領導、任課教師
2、工作職責:
。1)根據學校評定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定工作程序;
。2)認定學校年級評定小組成員;
。3)組織并監督年級評定工作;
(4)對年級評定結果進行審核;
。5)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和仲裁等。
五、評價的程序和方式
1.學生自評。
2.學生互評。
3.班級評價小組評價。
4.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5.公示。在各班級內公示每位學生的評價結果。
6.上報。
六、評定的過程性管理
1.將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納入學生評定管理中,充分利用評價實施細則加強學生的管理,給學生正確的學習生活導向。
2.認真學習解讀評價實施細則,并將細則中的關鍵表現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和道德品質的形成。
3.加強對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和管理的研究,通過學生的成長紀錄袋,較好地反映學生的成長過程,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4.各年級開展的綜合素質各項評定結果“A、B、C、D”四個等級采取分別賦予“4、3、2、1”分值,然后根據“同學互評、教師評定”結果求平均值,按照“四舍五入法”確定最后等級al'>㈢領導評價
應用面談、座談會、評課或教師述職等交流方式,日常觀察、常規檢查記錄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關注教師個體差異和工作特點,體現關懷,注重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發展。
。ㄋ模⿲W生評價
應用問卷調查、學生作業、學生成長冊填寫或個別征求意見等調查方式,師生對話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應讓學生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評價工具,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以大多數學生的意見為準。
。ㄎ澹┘议L評價
應用調查問卷等調查方式,家長開放日、家委會座談、校長接待日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要讓家長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針對家長的城鄉地域、文化素質等差異,設計相應的評議工具,要信任家長,要正確引導家長客觀、動態地評價教師,鼓勵家長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家長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評價結果。
四、作業管理制度
為加強學生作業管理,落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文件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經學校研究決定,制定以下制度:
一、同學科、同年級的作業做到作業內容、數量、要求等方面統一,同組教師協商,教研組長把關。使作業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提高,防止作業過多、過濫。
二、作業布置的常規檢查。教科研室每學期組織兩次系統檢查或一次檢查一次作業展覽。教研組長期中考試后召開學科代表會議,進行座談,了解作業情況。教科研室也可進行隨機檢查。對檢查反映出的問題,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教師要調整好作業布置的質與量,對學生作業總量有效控制。通過檢查,發現教師在提高作業效能、減輕學生負擔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加以推廣,使作業輕負高效。
第三,印發講義資料的審批制度。講義印發,應根據學科特點和年級特征,有量的限制,建立必要的審批登記制度。這樣管理者對學生練習題的印發有總體把握,防止發得過勤、過多,同時防止練習題偏少,學生得不到應有的訓練。教師先在教務主任處登記,教務主任審批后,方可在油印室印制。印發了的練習題,教師必須進行講評。
第四、對于教輔資料的管理。堅持一教一輔,對充斥于市場的資料做到去偽存真、好中選優;教師對現成的資料、試卷進行精挑細選、系統整合,為我所用。提倡教師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編寫高質量、有特色的練習題。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五,教師“下水作業”制度。凡是要求學生做的題目,教師必須先做一遍;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作文,教師必先做一篇。教師在下水作業的過程中,了解作業的難易程度、所需時間、規范格式、容易出錯的地方和適合的學生群體,這樣才能做到布置作業適量且具有針對性,切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六,建立糾錯本制度。提倡學生建立糾錯本,對上次作業或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在糾錯本上再做一遍,通過糾錯,學生認真反思出錯原因;教師通過二次批改,掌握學生的訂正情況,決定全班講評還是個別輔導,提高課時利用率。
第七、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評必糾。并做到全收全改。
第八,“軟作業”評價制度。所謂軟作業,就是一些需要學生思考、自學的作業,還有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一時交不上來的作業,如社會調查、長篇名著閱讀、實驗性作業、研究性學習,等等。這些作業的高質量完成,對于增進學生的學科素養無疑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因為這些作業不是通常的紙筆作業,時間間隔又長,難以批改,容易為人忽視。所以管理者一方面要引導教師去研究、布置,同時還要分階段去檢查,通過對這些作業的文字描述、性質揭示、等第評定、賦予學分等不同方式,讓這些作業由“軟”變“硬”。
教師要研究作業、用好作業,認真批改、講評作業。把學生作業落到實處、落到細微處、落實到有效處,只有這樣教學質量才能提高。
【小學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小學學校學生考勤管理制度10-17
培訓學校學生管理制度12-16
小學學校衛生管理制度05-23
學校學生課間活動安全管理制度08-12
學校管理-小學班級安全管理制度08-12
小學校本培訓管理制度08-18
小學校本培訓管理制度08-13
學校管理制度07-23
學校的管理制度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