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征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 篇1
滔滔丹河水,悠悠歲月情。自古以來,是丹河滋潤了澤州大地,是丹河養育了晉城兒女。
三十多年前,我曾經在丹河之畔的水東鄉工作。那時,丹河兩岸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河道坑坑洼洼、雜草叢生;河岸支離破碎、滿目滄桑;大量的農田被毀、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上游及周邊地區多處地下資源無限度開采,致使多條支流干涸斷流、地表水滲漏、丹河水流量劇減,而多處工業企業的廢水卻直接排入丹河。
近年來,我市投巨資治理丹河。“丹河濕地公園”已成為晉城一景。今年6月初,我約幾位老友,再次踏上了這片久違的土地。
在一塊巨大的長方形雕塑石上、一行醒目的行書題字“丹河濕地公園”映入眼簾。這便是公園廣場。廣場宏偉、壯觀、氣派。為解除乘車的疲憊,我情不自禁地舒展幾下雙臂,并來了個深呼吸。環望四周,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向東走下廣場臺階,再向北,只見丹河如帶,蜿蜒流淌。景區游客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彩旗迎風招展,高高飄揚。一條步道從景區向北延伸,再向西與全國衛生模范村——東四義相接,然后再向南與佛教圣地白馬寺相連,構成一個長30公里的“C”字。
走向景區中心,更是熱鬧非凡。這是一處別具匠心的建筑。昔日的滿目瘡痍,如今卻變得如此的灑脫、嫵媚。亭臺樓閣各具特色,有的`延伸到河道中心,仿佛蒼鷹凌駕于碧水之上,水下的魚兒盡情撒歡,忽而躍出水面,又猛地扎下去;忽而在水面上連打幾個水漂,水中沙洲的青草在微風吹佛下輕輕地搖曳,仿佛向游人點頭致敬。最使人贊嘆的是橫跨寬闊水面的吊橋,當你走上橋面,可以盡情地歡騰、晃動,橋便隨之擺動,一種別致的情趣充溢心中。
龍門,我曾經熟悉的地方,今日卻顯得有點陌生了。通往景區的路拓寬了,兩旁的樹更高了,林更密了,成為一條林蔭大道。向四周瞭望,只見山崗上、田野里、峽谷中到處郁郁蔥蔥構成一個綠色的世界。
剛到入口,只見車輛如梭,游人如織。生意攤點的太陽傘密密麻麻,一個接一個,如同一個大型的集市。再往下走去,石徑小道更寬了、更堅實了。到達湖邊,只見湖水更清了,水面更大了,游船盡情地在湖面上游蕩,幾只水鳥不停地在上空盤旋飛翔,并不時地貼近水面嬉鬧。寬大的瀑布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飛流直瀉于下游……
返程途中,我們被一陣陣大型機械的轟鳴聲和重型卡車的引擎聲所吸引,極目望去,只見一處處熱火朝天、緊張有序的施工場面。那是丹河龍門濕地公園拓展續建工程的施工現場。工人師傅們正在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工作著,他們將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上一份厚禮!
“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 篇2
去年底,組織安排我到老干部工作部門工作。想到要和上了年紀的老同志天天打交道,呆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很快跟著“變老”的樣子。而且聽說每天的事情就是端茶倒水、扶上扶下,工作瑣碎單調,體現不出價值,心理落差比較大。但一段時間后,對老同志慢慢熟悉了解,有些人和事讓我感觸很深,內心里逐漸有了變化。
來之后沒多久,就聽說老同志中有一位學習“達人”,理論功底深,尤其是黨的理論、政治學習頗有心得,經常邀請去講課輔導。這位老同志行動不便,需要學習資料、借閱文件,我們安排去取去送。有一次過去送資料,見識到了“廬山真面目”。走進他的書房,老同志趴在書桌上,拿著放大鏡全神貫注地看自己剪下來的報紙,完全沒有覺得有人進來。房間是書的`海洋,他像深埋在桑葉堆里的春蠶,在一口一口貪婪地吞噬著。這樣的情景讓人很震撼。
今年7月初湖南連降暴雨,有的地方災情嚴重。給災區捐款的通知來得很急,當天晚上信息發出后,第二天一大早來了不少老同志。一位老同志行色匆匆,臉色蒼白,額頭上全是汗。進門就問:“在這捐款吧?我身上錢不多,全部捐了吧。”從上衣兜里掏出六百塊錢都汗濕了,把錢交給我們就走了。事后才知道,這位老同志是從病床上拔掉針頭趕過來的,回去又接著打點滴。
一輩子辛辛苦苦工作,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都快九十了,每天還在堅持讀書看報,那種精氣神讓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都自愧不如。躺在病床上,聽到災情,人民群眾有困難,不顧一切跑出醫院捐款,這和冒著生命危險,沖在搶險救災一線沒什么兩樣。這種氣概照理說只有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才會有。這些事不能不讓我去思索其中的原因。
和老同志接觸得多了,似乎有了答案。一聲黨員不光是稱謂身份,它暗含心靈的契約、一生的承諾。盡管離開了具體的工作崗位,但從沒離開黨員的崗位。老同志用學習的力量、理論的光輝,去點燃年輕人心中的火種,或者盡己所能,傾其所有,幫助需要幫助的群眾。這些都來自于他們內心深處,一切為黨和人民的信念、意志、力量、勇氣,它們好比艄公手上的老繭,越磨越厚,越來越管用。一個人如果將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種事業,那么年齡不再是障礙,生與死不再有界線。共產黨人永遠是年輕,這是我從老同志身上領悟到的一個真諦。
“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 篇3
10月,婁山大地丹桂飄香,金色滿野。在這充盈著收獲的季節里,我們滿心喜悅地迎來了桐梓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隆重召開!今天,桐梓又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74萬婁山兒女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不忘初心,高舉旗幟,朝著更加輝煌的明天奮勇前進!
憶往昔崢嶸歲月,風起云涌詩難頌,波瀾壯闊唱大風。五年征程,有過抉擇時的彷徨,也有蛻變中的陣痛,亦有前路上的坎坷,而更多的是開拓奮進的強音,是創造奇跡的激情,是見證輝煌的喜悅。五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堅持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奮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排頭兵的重大使命,始終牢記市委“老先進換發新活力”“在經濟強縣中往前沖往前趕”的要求,清醒認識“貧困落后是桐梓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桐梓的根本任務,脫貧攻堅是桐梓的第一戰場”的縣情實際,在“五個梳理”中大膽解放思想,在對標先進中奮力勇敢攀高。全縣廣大干群團結一致、勠力同心,在一線干、一線拼、一線闖,創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全面小康“杉坪樣本”、易地扶貧“花園典型”、結構調整“官倉經驗”、整鄉脫貧“黃蓮新路”,接力摘取“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中國楹聯文化縣”等金字招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堡壘,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全縣綜合經濟實力極大提升,全面小康建設加速推進,社會創造活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全面從嚴治黨持續發力……
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今后五年,桐梓將處于一個大有作為的黃金機遇期、一個轉型升級的快速跨越期、一個人民幸福指數全面提升的'發展期。市委、市政府對桐梓發展寄予厚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縣人民對桐梓未來充滿無限憧憬、報以極大期待。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樹立謀求大發展、實現大跨越的信心,找準大發展的定位,謀劃好大發展的目標,不忘初心、勇于擔當、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敢于拼闖,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實際的快速崛起之路,在砥礪奮進中取得更好成績。
深謀遠謀善謀才能創造偉業,敢想敢拼敢闖才能鑄就輝煌。在桐梓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關鍵時刻,我們要團結一心、奮起興業!我們堅信,這次大會的召開,必將繪制出桐梓更新更美的藍圖,必將激勵74萬婁山兒女在小康大道上快速奔跑!
【“喜迎黨的十九大”征文】相關文章:
紀念建黨96周年暨喜迎黨的十九大主題征文07-11
喜迎國慶征文10-11
黨在我心中征文(1500字)10-11
喜迎世界杯征文11-24
【看變化 報黨恩】征文:感恩資助08-28
喜迎國慶征文范文(通用9篇)09-29
喜迎國慶征文范文(通用39篇)09-30
喜迎冬奧會征文范文(精選6篇)11-18
喜迎國慶禮贊祖國的征文范文(精選14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