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慰問民情日記
春節慰問民情日記(一)
今天我走訪的是村里退休的老干部**家,曾今他們為村里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關心、了解他們的生活是我們應該做的事。第一位肖村退休多年的婦女主任,今年76歲了,老人身體很硬朗,精神也很好,說話總是帶著微笑,合不攏嘴,她告訴我,家里幾個孩子發展都很好,今年退休工資也漲了,待遇好了,日子過得很好。希望村里其他人也能過得更好,老人雖然退休了,但是,仍然掛念村里的事情,這是很難得的。看到她慈祥和藹,心態平和,圣體健康,我就放心了。
從她家出來,我又趕往另一個老干部家,他是住在小圩村的董學好書記家,今年64歲了,退休后董書記還自己種了幾畝地,他跟我說今年收成還可以,收獲的糧食留足自己的口糧還有的賣,他說莊稼人改變不了做田的習慣,就算生活好了,還是每天要到地里去,要不然渾身不自在啊,說到這里我們都笑了,我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能感同身受老書記的想法。
通過對退休老干部的走訪:我發現他們心態很好,生活井井有條,張弛有至。希望黨和國家能夠給予這些基層老干部更多的關心,讓他們晚年無憂。
春節慰問民情日記(二)
今天,家家戶戶沉浸在合家歡樂的節日氣氛里。那么,山里的老百姓大年過得怎么樣?我想去看一看。
下午,我約了縣委副書記**、縣委辦主任**,一起到七里坪鎮去看一看。
來到**村,路邊有一家正在放鞭炮,我們徑直走進一個小院,來到一戶人家,一起圍坐在院子里,聊了起來。
交談中,得知主人家名叫陳國和,家里還有老伴、兒子,一家三口。
陳國和高興地說:"我和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在廣州做建筑工,1個月能掙上5000元左右,雖然苦點,但高興。家里老伴種糧收板栗,還有補貼,1年收入七、八萬,我家房子就是靠打工掙錢,在20**年建成的。"坐了一會兒,陳國和的兒子陳勇從舅舅家拜年騎車回來。小伙子憨厚中透出精明,我跟他聊了起來。
"今年多大了?結婚了嗎?""25歲了,還沒有結婚呢。"小伙子靦腆地回答。
"在哪兒打工?1個月能掙多少呢?""在深圳電子廠打工。1個月能掙3500塊錢左右,除去房租和生活費,落個2000塊錢左右。""你有回來工作的想法嗎?縣新型產業園,有100多家企業,需要很多人做事。那里月工資兩三千塊的員工很多,多的能夠達到八千多元。園區還配備了學校、醫院、生活公寓,開通了縣城至覓兒的專線客車,基礎設施正逐步完善,縣里正在開展‘春風行動’,你可以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事做。""我回來就聽說園區招工的事了,正準備去看看呢。說實話,不想往外跑,費用太大,又不方便。我已經約好了幾個一起打工的,過兩天就去,如果找到合適的事做,今年就不出去了。"
**村黨支部書記陳均儒聞訊趕來。我問陳書記:"你們村外出務工是個什么情況啊?"陳均儒回答說:"我們村有1633人,有400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本縣打工的大約有200人,有2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基本上要占到每家收入的一半以上。"我對方思意和陳敦學說:"全縣要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到千家萬戶,開展民情大調查,摸清外出務工人員、創業成功人士底數,將這些情況和園區招工工作對接起來,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就業,既方便群眾,又服務園區,是富民強縣的好路子。"
在回來的路上,我撥通了七里坪鎮黨委書記潘新華的電話,要求鄉鎮將"三萬"活動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深入農戶開展大調查,及時發布創業就業信息,為農民群眾包括外出務工人員創業就業服好務,既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又有利于推動園區發展。這是鄉鎮今年要抓的一件大事,必須牢牢抓在手上。
【春節慰問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民情日記08-24
民情日記精選08-20
民情日記范文04-21
民情懇談日記08-24
民情日記范文08-20
抗旱民情日記08-20
2013民情日記范文08-18
下鄉民情日記08-20
“聯村聯戶”民情日記08-15
幫扶村民民情日記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