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材料議論文優秀習作
高二材料議論文優秀習作
編者語
剛剛進入高二的同學們在初學議論文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閱讀一些相對規范的議論文,對議論文的基本要素有清楚的認識;二是每次寫作都要有一定的目標,如做到觀點準確、清晰,素材使用準確,寫作有層次等,一點一點地提高;三是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對觀點的分析角度盡量地多且深入;四是養成隨時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具欺騙性的東西或許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理解上面的材料,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要求書寫端正,修改規范。
學會用心看世界 青島三中2013級7班 于怡
有人說,眼見為實,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說,眼睛也是具有欺騙性的,不能輕易相信眼睛。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是真實的,可是也不排除有外界的因素干擾,使我們所看到的東西與事實有一點差異,所以,我們要學會用心看世界。
如果說我們的眼睛是一面鏡子,可以看到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事物,那我們的心則是一面顯微鏡,可以看到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我們所熟知的科學家牛頓,他就是曾經在樹下乘涼休息,有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對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這一幕不僅僅是視覺的感受,更多的是心里的考量,就這樣才有了后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著名企業家馬云也是一個例子。馬云在公司上班時不經意間接觸到了"互聯網"這個名詞,但是馬云并沒有眼睛粗略看了一下這個詞就結束,而是用心體會尋找"互聯網"到底是什么。就是因為當時他的用心感受和認知才有了現在的馬云和馳名中外的阿里巴巴集團。
倘若,那時的牛頓看見掉落的蘋果沒有用心思考感受,而是眼睛看到后直接拿起來吃掉;當時的馬云在看到"互聯網"這個名詞后只是淡淡一笑,輕輕搖了搖頭,并沒有用心琢磨,大概就不會有這一項項偉大的成就和光榮了吧!
回首歷史,有多少帝王因用人不清,遠忠臣而近小人導致了滅國;又有多少有能力的人因識人不清而遭奸人暗傷甚至傷及性命;又有多少人因交友不慎而被印上不歸路。然而這些人沒有缺少眼睛,他們也在用眼睛看,可是結果如此悲涼只是因為他們被事物外表所欺騙,沒有用心去看,去觀察事物和人的內在和本質。
由此可見,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只注重事物表面,更重要的是事物的本質,要學會用心看世界!
揭開偽勝利的面具 青島三中 2013級8班 李海月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定是真實的嗎?看似飽滿誘人的蘋果,而實際上已經壞掉了:亞當和夏娃吃了這樣一個蘋果,被逐出伊甸園;白雪公主吃了這樣一個蘋果,失去了和七個小矮人相處的歡樂。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勝利,表面上看獲得了面子,輝煌燦爛,實際上,得不償失,反而將自己輸得身心疲憊。
四五十年代的中國,剛從列強的壓迫中解脫,然而經過了多少年戰爭的蹂躪,老百姓水深火熱怨聲載道。這時的中國像只睡眼惺忪的獅子,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收拾殘局,因此誕生了左傾錯誤:人們開始大煉鋼鐵。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家中的鍋、鎖等鐵具拿來煉鋼。還提出了兩年趕超英美,五年趕超蘇聯的豪言壯志。雖然鋼鐵產量翻了無數倍,但是技術含量低,毫無質量可言,不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還使得百姓更加窮苦。
這樣的偽勝利,歷史已經證明是不折不扣的一次歷史倒退。表面上,當時的中國開始騰飛,實際上開始開倒車。
同一時期,英國也悄然開始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展。人們乘坐汽輪出行;工廠建起了高高的煙囪來排放制造鋼鐵的尾氣……英國成為了世界工廠,經濟迅速發展。但這一切的背后,卻是這樣:漂浮海面上的石油使得海洋生物種類急劇下降,排放的化學氣體讓英國長達一個月籠罩在霧霾中,人民的健康受到損害。
這樣的偽勝利,是我們想要的嗎?為了經濟的發展,而造成了環境的破壞,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財力、人力來彌補,到頭來得不償失。
還有韓國的"克隆之父",聲稱自己克隆了一個人,這消息讓國人為之欣喜,邀請他到各地演講。然而,并沒有人見過他所說的"克隆人".終于,在輿論的壓力下,他承認"所有的一切是我所編造的",令國人大失所望。這種虛構的偽勝利,為了得到勝利之后的虛榮而欺騙他人,更是令我們無比厭惡。
正如材料所說:世上最具欺騙性的東西或許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們要揭開偽勝利的面具,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做到不懈怠也不冒進,不為了勝利而急于求成,而是要全面發展,統籌兼顧,唯有如此,才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最終獲得一個經得起實踐考驗的真正勝利。
用眼去實踐 青島三中2013級7班 楊俊宇
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說過:"上帝給事物的真相穿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以此來遮蔽世人的雙眼,那些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不去做深入研究的人,必然會在上帝的哈哈大笑中垮臺。"翻閱歷史,這層外衣迷惑過了多少人的眼睛,人不能輕易的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幾千年前,當亞里士多德看到奴隸們拉動著巨大的十塊,便斷言"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當他看到石子的下落速度筆羽毛快得多時,便斷言"重力越大的物體下落越快".上帝向他哈哈一笑,在內心贊美起了那件華麗的衣服,并派了伽利略和牛頓二人去讓他垮臺;終于一千年后,二人用非常具體的實踐告訴了人們真理,他們沒有單純的相信于自己的眼睛,而是用大腦的思考去掉了那件外衣,展示出它的真實。
可是如若脫離事物的本身,單憑想象去尋求真理也是不可能的,實踐出真理。王陽明在改造儒學后創造出"心血"這個獨特的流派,時間的方式為"發明本心",指研究一個事物,只從內心去考慮它的本質,這種學派得到了歷代君王的推廣,很快成為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于是從明清開始,我國的科研技術逐漸落后于西方,只用腦不用眼的錯誤實踐給予我們深遠啟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話證實了眼睛的重要,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不能過分糾結于"眼睛".在人類的研究史上,對事物的研究往往是一個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過程。就生物來說,18世紀是其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們對個體的研究已從系統因不到了器官的程度,可是在這個時期過后,出現了一段空白期,原因是科學家們只相信于眼前所見,并認為顯微鏡下所成的像是假象。在當時的這些亞綸雖在現在看來可笑卻也給我們深刻的啟迪——不要抓住眼睛不放。
眼睛,這個人體感受外界最敏感的器官,是最誠實的欺騙者,我們要利用它與腦的就和去完成實踐,造福人類。
【高二材料議論文優秀習作】相關文章:
優秀習作:細雨08-16
【優秀習作】背影08-24
創意優秀習作范文08-17
優秀習作400字08-18
學習作文優秀10-19
高二新材料作文05-06
學習作文優秀范文02-08
如何寫好給材料議論文08-17
高一學生優秀習作范文08-19
小學生優秀習作展精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