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物素材運用方法示例
人物素材運用方法示例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漁洋中學 劉飛
富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個很重要的評分要求,怎樣能把一個人物事例簡單有效地組織成一個略具文采的語段呢,以下是自己實際總結的幾個方法:
人物例子: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稱為“獨弦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他的藝術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據說,曾因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堅持獄中學習。他在獄窗邊,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堅持苦練,幾十年如一日,終于在演奏技巧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創作和演奏,奔放不羈,富于激情,對同時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較大的影響。
語段組織方法舉例如下:
一、動植物類比式:
1.第一段:敘述人物故事,盡量使用對稱句。
2.第二段:概括人物品質,向主旨上靠攏。
3.第三段:使用與其品格上相似的動植物或事物進行類比描述。
語段組織:
1.第一段:敘述人物故事:被稱為“獨弦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尼可洛·帕格尼尼,出身平凡,長達20年身陷囹圄,但他堅持學習,甚至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最終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2.第二段:概括人物品格:出身貧寒,但執著夢想,身陷囹圄,但執著堅守。堅強的信念與執拗的執著,讓生活之花將會在更廣闊的原野開放。(讓他在泥濘的道路踏出行者的足跡,在曲折的人生填平生命的鴻溝。)
3.第三段:使用與其品格相似的動植物或事物進行類比:
就如一株傲放于寒冬的臘梅,面對凜冽的寒風,面對徹骨的積雪,面對冷酷的寂寞,他依然綻放一樹絢爛。
就如石縫中的種子,面對貧瘠的土壤,呼嘯的燥風,他依然用堅強與毅力,將根深深扎根于巖石中,在陡峭懸崖上撐起一片絕美的風景。
就如喧騰的小溪,盡管路途遙遠,盡管千山阻隔,盡管干溝萬壑,但它依然執著于自己的夢想,義無返顧地奔向大海,選擇那汪洋的澎湃力量。
一、三段式,采用因果論證或者假設論證
第一段:亮觀點,或簡練點題。或總領事例,或引言導入,或環境引入。
第二段:擺事例,運用句式、修辭分層呈現事例細節,注意圍繞中心來敘述組織語言,點引話題或中心。
第三段:扣題論證,分析說理,議論升華(或因果論證、或假設論證、或排比論證等)
語段組織:
1.第一段:羅曼羅蘭說,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毅力的弱者的借口。夢想源于堅持與努力。
2.第二段:被稱為“獨弦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尼可洛·帕格尼尼,出身平凡,長達20年身陷囹圄,但他堅持學習,甚至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最終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3.第三段:
因果論證。正因為多了一份面對磨難時對生命的重新審視,多了一份在生命曲折中的堅毅和執著,多了一份面對命運坎坷時的堅持與努力,尼可洛·帕格尼尼用一根弦的小提琴,將寂寞與苦澀釀成甘露,滋潤充實自己坎坷的人生。泥濘的道路更能踏出行者的足跡,曲折的人生更能填平生命的鴻溝。
假設論證。假如身陷囹圄的他消沉于陰暗的牢房,那一段高墻封閉了他的心房,假如沒有那一把獨弦提琴的千萬次的磨練,他怎能支起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怎能有那奔放不羈而富有激情的旋律?泥濘的道路更能踏出行者的足跡,曲折的人生更能填平生命的鴻溝。
三、還原場景式:
1.第一段:景物描寫導入
2.第二段:還原人物身處的環境敘述人物故事,展開細節描寫:眼,口,手,眉及周圍事物。
3.第三段:景物結束并點題。
語段組織:
1.第一段:一粒種子被風吹落在墻縫中并不肥沃的泥土里,借著一絲雨的滋潤,它悄然而又倔強地抬起來頭,鉆出了嫩芽。
2.第二段:這是一間牢房,狹小,昏暗,空氣里泛著潮濕的霉味,一扇僅有的小窗戶里瀉下來幾縷陽光,越發顯得刺眼。他背對著陽光,布滿褶皺的衣衫臟亂不已,凌亂的頭發下,一雙深陷卻異常執著的眼睛,盯著一把斷了一根弦的小提琴,仿佛看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般。褐色的琴身,已經斑駁了油漆,卻被一雙粗大而修長的手指撫摸出別樣的光澤。低頭舉手,仿佛拉動了美妙的心弦,一罔圈的漣漪,讓心湖再也無法平靜。于是,陽光蹣跚著腳步走了,月亮悄然爬上窗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琴聲撫平了心中的溝壑,填滿了生命蒼白的鴻溝,澎湃的生命力終于沖破簡陋的牢房,向世人展示無窮的魅力。尼可洛·帕格尼尼,用幾十年如一日的苦練堅持,成為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
3.第三段:嫩芽深扎了根,沒有水分,便更加努力地往深處尋找,葉子一片片地抽出又長大,柔弱的幼苗從容地在風雨中舒展開自己的身軀,猛一轉身,茂密的葉子,灑下一地金燦燦的碎影。種子,長大了。
補充:高考例文語段示例1:
1.夜的顏色尚未完全消盡。站在廣闊的田野,遠處連綿的山峰在無垠的天空的映襯下愈發顯得蒼茫。
2.被困于陳蔡之間的孔子與弟子們在一塊小丘上席地而坐。三天了,已經三天了,他們為了那份信念,為了心中那永遠挺直的燈塔,用堅毅抵抗了陳蔡的威逼利誘。不得行,斷糧又能怎樣?聽,耳畔又傳來了孔夫子那悠揚的琴聲。他那如丘的頭顱里承載的是什么,讓他如此危急時刻仍能安然淡定的誦弦歌,久久不衰?是仁?是道?抑或是……琴聲戛然而止,孔夫子挽起寬大的衣袖,慢慢站起,抬眼凝望遠方。高大的身軀襯托在廣袤的天地中。
3.霧氣消散,陽光從那錯開的云縫間擠出了,于是大地鋪滿黃金。
補充:高考例文語段示例2:
1.已經是深夜了,司馬遷通過天牢的小窗,望著那漆黑的夜。幽藍的天幕上,不見星也不見月,幾處烏云低低地沉著,帶著令人窒息的壓力。暮秋的風裹著寒氣,鉆進每個角落。
2.司馬遷拖動著腳鐐,走回幾塊磚堆成的床。金屬的撞擊聲在死一般靜的夜里,帶著幾分鬼魁。床上那盞昏黃的油燈跳動著火焰,拖下長長的抖動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掛著的一紙官文仍然可見,金色的字,朱紅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是的,這就是司馬遷的命運。日出之前,他必須做好選擇。是死,用一腔熱血去控訴昏君的無道,用高貴的頭顱去證明自己的清臼?還是活著——當然是有條件地活著,從此他將成為不完全的男子。
司馬遷在床邊坐了下來,閉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劇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顫抖……天明的時候,牢外傳來一聲吆喝: “司馬遷,想好了沒有?”“想好了,我選擇腐刑。”兩滴清淚滑落臉頰,司馬遷無聲地哭了。
1.幾千年后,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勇敢不是為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為某件事卑賤地活著。”
2.一陣秋風嗚咽著,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根據所寫作文的具體題目而自由選擇,也可以從容轉換,雖然還帶有斧鑿之痕,但勝在邁出探索的腳步,相信,一番雕琢,定會愈加圓潤。
【人物素材運用方法示例】相關文章:
作文素材及運用思路:道德07-05
描寫人物心理的作文素材07-06
人物寫作技巧與方法07-09
“光盤行動” “長得胖就給學校丟臉嗎”等作文素材解讀及運用05-02
運用記憶組塊方法 提高音標教學實效04-28
社會熱點人物事跡必備作文素材06-17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題導寫及《路》刊素材運用示范07-13
人物描寫作文寫作方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