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年最新自然類經典考場素材
那些依然存在的高貴生命——2014年最新自然類經典考場素材作者/羅小軍
不管人類生存的歷史有多么漫長,但總長不過神奇的自然。它們或許尋常,尋常得只是一朵讓你忽視的小花,但請相信,為了那一瞬間的綻放,她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自然,讓我們領略了生命的另一種高貴。
黃花梨:傷害處長出一朵花
有一首現代詩,是這樣贊美黃花梨的:“她寧靜幽雅,卻風情萬種,多姿多彩的紋路令人眼花繚亂,每個細節都精彩紛呈、動人心魄。她外表樸實,卻有貴族的血統;有貴妃斑、琥珀金絲,有人類可愛的臉譜,有紫色蝴蝶煽動自由的翅膀;有獅子、虎豹在悠閑漫步。”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在全球范圍內,僅產自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是僅次于紫檀的極其珍貴的木種。這種樹生長十分緩慢,雖經百年仍粗不盈握。
由于原料日益匱乏,黃花梨已是鳳毛麟角。如今,每公斤海南黃花梨原料的價格在萬元左右,帶有“鬼臉”的黃花梨,更是價值連城。所謂“鬼臉”,就是黃花梨木受到傷害之后留下的疤。因為海南地處沿海,常遭臺風襲擊,所以生長在風雨飄搖中的黃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彎,甚至被折斷。盡管如此,也阻擋不了黃花梨的成長,只不過為了彌補傷害,受傷處的紋理發生了變化,長出了非正常的紋路,形成了各種各樣惟妙惟肖的圖形。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態各異,形象逼真,十分迷人。這就是人們俗稱的“鬼臉”。就是因為這傷疤,讓黃花梨更具魅力,以致成為無數文人贊美的對象。
【多維解讀】
1.正視挫折。誰也不會想到,對黃花梨而言,傷害不成為傷害,而是上天的一種恩賜。正視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或許你的生命也會開出美麗的花。
2.打造自我。世界很大,黃花梨卻只成長在海島之上。靜靜地成長,最終卻贏來了世界的目光。她用百年的歷練告訴我們:如果你美,終將綻放光彩。
【適應話題】
經歷、風雨、挫折、成長、面對、自然、哲理、感悟。
埃斯米石花:石縫里開出花來
距離北極600里外的埃斯米島,長年被冰雪封覆。千百年來,沒有生物可以持久地在這里生存,因為它們生存所需的四項基本原料——水、養分、陽光和適宜的溫度,在這個島上都嚴重短缺。除此之外,埃斯米島還長年處在黑暗之中,一年中有陽光的日子屈指可數,只有10天左右的時間。
就在前不久,一個英國科考隊卻在埃斯米島上意外地發現一種活著的植物,而且它們存活的時間相當久遠。興奮不已的科學家們,當即把這種植物命為“埃斯米石花。”但事實上,這種新發現的植物,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花”,而是一種綠色的陸地海藻,一種極小極細的微型植物,是幾千年前的地殼運動將它們由海洋搬移到埃斯米島上來的。為了能在這個惡劣的環境里繼續生存下去,它們讓自己長在埃斯米島上的硬石里。也只有長在石頭里面,才能有效地抵擋酷寒。研究表明,它們需要花上50年的時間,才能勉強長到約一平方厘米的面積。雖然環境糟糕透頂,但“埃斯米石花”絲毫沒有抱怨和放棄。為了能抓住一年中僅有的那幾天陽光,“埃斯米花”拼命地吸收陽光和喝足稍稍消融的冰水,最后竟奇跡般地在石頭細縫里開出花來,然后結籽,繁衍后代。
【多維解讀】
1.學會等待。為了幾天的陽光,它們需要等上一年;為了一平方厘米的軀體,他們需要等上半個世紀!懂得等待,反映出的正是一種生命的堅強。
2.綻放自我。埃斯米石花,是一種生命的奇跡,它用弱小而強大的軀體告訴我們:每一種生命都會有花開的機會,關鍵是你有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
【適應話題】
感動、面對、堅守、等待、自信、奇跡、陽光、力量。
燕鷗:永遠與太陽同行
為了追求光明,有一種鳥兒每年都要往返4萬公里,跨越南北兩極,這種世界上飛行得最遠、永遠生活在光明之中的鳥兒叫作北極燕鷗。燕鷗是喜歡陽光的鳥兒,太陽轉到哪里,它們就會去哪里。隨著太陽的南移,北極的夏天在慢慢過去,這也預示著燕鷗極地跨越之旅就要起程了。它們為了追求不滅的光明,將飛向地球的另一端——南極。由此燕鷗在動物中又素有“飛遠冠軍”的美譽。
從北極飛向南極,由于路途遙遠,燕鷗要落下休息幾次。幼年的北極燕鷗在第一次遷徒過程中,只有不到一半能到達南極。旅途的漫長,環境的兇險,都不會讓燕鷗改變自己追求光明的信念和決心。它們年復一年地飛渡關山,飛越滄海,最終在南半球夏季時抵達南極,找到那個不會落下的太陽。在南極,北極燕鷗會度過四個月的夏季。在太陽轉到北半球時,它們就再次展開雙翅,一直向北,到北極去繁衍自己的下一代。一年一度,北極燕鷗就這樣往返于兩極之間。(www.baimashangsha.com)據報道,1970年時,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環的燕鷗,結果發現,那個環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說,這只北極燕鷗至少已經活了34年。由此算來,它在一生當中至少要飛行150多萬公里。
【多維解讀】
1.執著追求。北極燕鷗的美麗,就在于它對光明不懈的追求。人也是一樣,若是有了這種永不放棄的追求精神,還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
2.不畏艱險。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坦途。可以肯定的是,你若不畏險阻,奮勇向前,即使行進在曲折的道路上,你也會收獲不同凡響的幸福。
【適應話題】
追求、夢想、光明、前行、飛翔、超越、美麗、奇跡。
爬地松:一種會爬的樹
松樹給人的感覺向來是高大筆直、堅韌不拔。像杜荀鶴的佳句“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描繪的便是它的高度;而陳毅的“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贊美的是則它的挺直。在一次旅行中,行經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群中古老景觀——龍門石寨時,導游介紹這里生長著一種爬行的松樹。大家都很好奇,真還沒有聽說過,竟然有會爬行的松樹。它在什么環境下生存?長什么樣子呢?
在見到這種爬行松樹前,大家不禁驚訝地問,在火山噴發巖漿形成的茫茫熔巖巨石中,連草木都無法生根,松樹又如何立足呢?據說,火山噴發溫度高達1200多度,巖漿流經之處,巖石融化,草木成灰。成千上萬年之后,才由鳥兒銜來或是風兒吹來的種子,散落在石頭縫隙的土灰中,漸漸長出來一些根基淺薄的草木來。爬行的松樹,就是順應這種環境而生的常綠灌木,當地俗稱爬地松。其枝干貼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耐瘠薄,遇土灰則長,遇禿石則爬,匍匐而行,艱難而執著地給歷經滄桑、焦黑如炭的熔巖增添一抹綠色,一點生機。
【多維解讀】
1.絕境逢生。在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會隨隨便便。明白了爬地松遭遇的這種生存困境,或許才會幡然醒悟:我們經歷的苦難,是何其渺小!
2.適者生存。生活中,我們所走的道路或許會各不相同,不過經歷的磨難卻是大同小異。適應自然,走出困境,你才有可能成為生命的強者。
【適應話題】
環境、困境、超越、突破、成長、堅強、生命、偉大。
金蝶蘭:讓花粉飛揚在自然界里,或許每一種生命,都是一種傳奇。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種蘭花,花莖多姿多彩,花朵鮮艷斑斕,奇異可愛,美麗的花朵正似飛翔的金色蝴蝶,所以世人稱之為金蝶蘭。遺憾的是,金蝶蘭雖然極為漂亮,卻徒有其表,沒有什么吸引力,因為它既無芳香的氣味,也無甜蜜的花粉,所以昆蟲并不怎么喜歡它,從不光顧采蜜。得不到昆蟲的垂青,自然也就無法傳授花粉,這可是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大事情,然而困難并沒有難住金蝶蘭。為了生存發展,它利用自身極像蝴蝶的特點,找到了一個絕佳辦法,那就是選擇螯蜂的領地里生長。
眾所周知,動物都會有自己的領地。螯蜂可不是好惹的,它們非常霸道,絕不允許別的昆蟲進入自己的領地。一旦發現進入者,就會發起猛烈攻擊,甚至將其趕出自己的領地。金蝶蘭極富動感,每每微風拂動,它就會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這可惹惱了螯蜂,它們誤認以為是昆蟲侵入了自己的領地,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橫沖直撞地進行驅趕。于是,金蝶蘭的花粉被碰撞得四處飛揚。無形中,螯蜂替金蝶蘭傳授了花粉,使之一代代繁衍生長。
【多維解讀】
1.自加壓力。金蝶蘭為了自身的發展,勇敢地將自己置身險境,才有了世代繁衍的機會。生活就是這樣,你給自己多大的壓力,就會收獲多大的成功。
2.發揮優勢。看起來似乎是金蝶蘭借助了螯蜂莽撞的特點,其實是金蝶蘭發揮了自身的優勢。由此可見,揚長避短,不失為生存的一種智慧。
【適應話題】
困境、面對、改變、生存、壓力、智慧、追求、成長。
點薇花:美麗只屬于深山
新西蘭的深山里有一種花,這種花奇美無比,五片花瓣五種顏色,每一片花瓣上還有兩個不同于花瓣顏色的點,當地人稱它叫點薇花。百年前,點薇花被人發現后,人們開始瘋狂采挖,然后移植到自家的花盆里。聰明的商人,更是做起了點薇花的生意。人們將點薇花移出深山后,呵護備至,澆水上肥,一樣工序都不少,但這種花似乎生命力特別脆弱,花開三兩天便凋謝了。為了延續這個物種,人們開始大量人工種養,一直沒有成功。長此以往,山區里的點薇花越來越少。一株花的價格,甚至最高被炒到了300美元。
克拉克在惠靈頓一家植物研究所工作時,得知點薇花在當地快要滅絕,致電當地政府,給出了繁殖點薇花的建議,如再發現點薇花,不要將它移走,就讓它原地繁殖。當地政府對這個建議有些置疑。克拉克立即解釋說,點薇花是一種對周邊環境十分敏感的花,對聲音、水分、風力,甚至它周圍的物種都十分敏感,只要環境改變,它的身體機能就會紊亂,漸漸枯萎。當地政府采納了克拉克的建議。歷經一年艱辛后,在當地找到一株點薇花,然后對這株花進行嚴密管護,任何人不得靠近它,也不讓任何人不得護理它。兩年后,就靠著這株點薇花,山區又重現了原來的美麗……
【多維解讀】
1.環境重要。點薇花在百般呵護中死去,卻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生機無限。這告訴我們,個人的茁壯成長,不在于給優厚的待遇,而在于給他適合的環境。
2.關愛自然。自然里的美好的事物,當你擁有時未必珍惜,可你失去他時卻是悔之晚矣。美麗自然,真是離不開每一個人的關愛。
【適應話題】
保護、環境、自然、成長、珍惜、關愛、生命、興衰。
沙丘蟻:
沙漠里的生命傳奇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納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整個沙漠地區幾乎處于無雨地區,在太陽強烈的輻射之下,納米布沙漠如同一個碩大的火爐。整個納米布沙漠就像一片毫無生命跡象的死亡之地,地處飄散著無盡的恐懼與絕望。可是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無數小生命在死寂的沙漠上爬行——它們就是沙丘蟻。
沙丘蟻的食物為天賜之物。風裹挾著沙漠中動植物的殘體,如一粒種子,一條干枯的蜘蛛腿乃至一片葉子,越過沙丘的頂部,這些殘體就會變成更小的碎屑,成為沙丘蟻們的一頓美餐。當沙丘蟻們吃飽肚子之后,便會爬進洞里,以躲避烈日的炙烤。它們只有靜靜地等待著夜晚霧氣的降臨。夜幕降臨,那些沙丘蟻們紛紛從洞穴里爬出來。它們匍匐在沙粒上一動也不動,每一只沙丘蟻就像一尊微小的雕塑,靜心等待著上蒼的恩賜。霧氣慢慢地在它們的身體上聚集起來,形成一滴滴肉眼無法辨別的水珠。然后,它們開始彼此吮吸對方身體上的水珠,以補充未來數天身體所需要的水分。
【多維解讀】
1.團結協作。一個沙丘蟻,也許在沙漠里活不過三五日;一群沙丘蟻,卻能在沙漠里書寫生命的傳奇。因為協作,它們的生命舞步也很精彩。
2.享受生命。有的時間,幸福與地位的高低或是生命的強弱沒有太多的關系。如果你珍惜生活,就算卑微如蟻,也能享受到上蒼賜予的點滴美好。
【適應話題】
享受、團結、精彩、生命、戰勝、自然、微小、毅力。
【最新自然類經典考場素材】相關文章:
自然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4
最新個性類作文經典素材11-30
2014年必備人物類考場素材08-24
美德類作文素材08-24
熱點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4
最新英語高考作文素材積累05-25
在考場上優秀作文08-24
注重細節,決勝考場08-24
小學考場作文寫作技巧08-24
中考考場工作總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