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年話馬
馬年話馬宗文
同學們,我們告別了蛇年,迎來了馬年。你們知道“馬”字代表了什么嗎?如果你們的答案僅僅是一種動物,那就太局限了。這個字同時還傳達著古人的經驗、數學的智慧,甚至還有諷刺的幽默。下面我們就一一道來。
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馬”字,說明3 000多年前的殷商,我們的先民已經開始養馬了。《說文解字》解釋說:“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這里的“怒”“武”,是形容馬容易激怒,喜奔馳,具有無視對方、敢于勇往直前的特征,因此很早就被用于人類的戰爭。
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帶兵出征,與孤竹國打仗,春季出征,回來時已是隆冬,沿途景物與出征時大不一樣,因而迷路,大家都很著急。此時齊國丞相管仲說:“軍中的老馬會識路,可以帶我們回去。”齊王讓部下選了幾匹老馬做向導,果然找到了回去的路。這就是成語“老馬識途”的由來,里面蘊含了古人的寶貴經驗。
在數學中,有個“借馬分馬”的故事非常有名。有一位老翁,他有3個兒子和17匹駿馬。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囑:“十七匹馬,長子得一半,(www.baimashangsha.com)次子得三分之一,幼子得九分之一。不許殺馬,也不許賣馬。”三兄弟看了遺囑,百思不得其解。用17除以2,除以3,除以9,都不能得到整數,怎么辦呢?于是他們一起去請教當地的一位智者,智者聽完三兄弟的來意,說:“我先借給你們一匹馬,你們再分吧!”于是現在一共18匹馬,按遺囑的要求,老大得9匹,老二得6匹,老三得2匹,還剩下1匹正好還給智者。這個故事不僅傳達出數學的無窮智慧,更重要的是啟發我們解決問題時跳出固定思維,換一種思路也許更好。
民間有個俚語叫“拍馬屁”,喻指阿諛逢迎。其由來據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我國西北一帶山路狹窄,不利于行車,馬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那里人們的重要交通工具,以至當地流傳著“人不出名馬出名”的諺語。因此,人們如果有了一匹好馬會感到無比驕傲。平時他們牽著馬在路上與別人相遇,會互相拍著對方馬的屁股說:“好馬!好馬!”表示贊嘆,同時示好。后來,有人不管對方的馬是否真的很好,也一律拍著馬屁股說:“好馬!好馬!”于是“拍馬屁”就有了諷刺阿諛逢迎、趨炎附勢之人的意思,也是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對這種人的厭惡。
同學們,“馬”蘊含的智慧還不止這些呢,很多都有待于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領會。希望你們過完馬年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吸取一些“馬”的智慧,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得更好!
【馬年話馬】相關文章:
馬年拜年作文10-13
《馬》說課稿06-29
馬優秀作文05-24
馬優秀作文10-19
馬云的語錄01-05
馬云經典的語錄01-06
馬中考作文09-06
描寫馬的作文07-27
描寫“馬”的作文06-26
馬話題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