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雙峰縣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項目建議書
雙峰縣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項目建議書一、項目概述
項目名稱: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
項目地址:雙峰縣鎖石鎮
規劃面積:20000畝
計劃投資:6000萬元
建設理念與經營目標:依托自然風光優美,人文底蘊厚重的黃龍大山景區,開發建設植物園為主題,集觀賞、娛樂、休閑、度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主題生態園,打造雙峰縣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旅游綜合景區。將以自然、生態、休閑、趣味為主題,樹立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理念,綜合了養殖、種植、農業培育示范、觀光農業、休閑度假、務商會議,餐飲娛樂等多功能設施給人們提供周末兩日一夜游,回歸自然、放松心情的旅游度假勝地。該項目以自然山水為依托,以“耕讀文化”為特色,并舉辦萬畝油菜花節和篝火節,集觀光、修學、養生、度假、休閑、娛樂、科普教育、新農村建設和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生態文化園區。
一、項目建設背景
(一)人文資源。 鎖石鎮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位于雙峰縣境南部,東連衡陽縣,西南靠花門鎮,西北部臨青樹坪鎮,北抵印塘鄉,土地面積65.4平方公里,耕地2133公頃、其中水田 1914公頃,山地2080公頃,下轄38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人。鎖石鎮自古人杰地靈,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傳三國蜀相蔣琬曾求學于此,鎮東部的黃龍大山有以蔣琬命名的蔣琬峰,留下了蔣琬勤學的千古佳話。境內有周灣里宋代陶器遺址、三角塘西漢陶器窯址、書古董王如霆、湘軍提都趙三元、坪壤山抗日游擊戰場等、金紫峰寶覺寺、黃龍大山清峻亭等名勝古跡。
(二)區位優勢。鎖石鎮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離縣城15公里,距上瑞高速公路28公里,離320國道14公里,婁衡高等級公路貫穿其中,正在修建的益婁衡高速公路橫貫南北,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東與國家AAAA級景區曾國藩故居富厚堂毗鄰。
(三)自然地理環境。該項目區東靠黃龍大山,西臨湄水河,中間是雙峰縣最大的溪谷平原,也是沒有重金屬污染的地區,轄豐稼、雨田、坪上、山底、群力、和合、雙安、大街等村,面積約15平方公里。區內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土壤肥沃,綠樹成蔭,遠離污染源,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自然生態怡人,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經濟作物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農家雞鴨鵝成群,雞犬聲相聞,農作物生機勃勃,四季呈現出不同的農村田園景象。
二、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項目的必要性。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是一種綜合利用農業農村經營活動、田園景觀、農村文化及農家環境等資源,實現城鄉互動,追求健康、回歸自然的城市假日休閑模式。以農業、農村、農事為主要載體,利用農村資源環境,體驗農村特色生活。以及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受農家樂趣為主要內容發展農業旅游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將進一步加大支農扶農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這不僅可拓寬當地農民的致富門路,帶動假日旅游經濟的發展,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還會帶動當地生態、環保等產業的發展,該項目的建設將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項目的可行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加之“假日經濟”的興起,有力推動了旅游市場的開放和繁榮,近郊農家樂游已日益獲得市民的青睞,城郊旅游經濟呈快速上升勢頭。該項目規劃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理念為指導,依托黃龍大山生態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和濃厚的耕讀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古跡與遺存,發揮農業觀光旅游和文化功能,展示鄉土民俗文化,保護傳統農耕文化,發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經濟,建設鄉村生態旅游綜合開發項目。利用黃龍大山優越地理位置和強大的市場潛力,建成為集觀光、休閑度假、旅游娛樂、科技農業種植、養殖于一體的農業觀光休閑旅游項目,前景十分廣闊。
三、建設條件及實施方案
(一)建設條件。1、政策依據:《中共中央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引導農民開展生態、休閑、觀光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經營活動。2、地質:湘中丘陵平地,土壤肥沃。3、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潮強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變化劇烈;夏季暑熱期長,伏旱明顯;前秋干旱頻繁,后秋天氣多變;冬季嚴寒期短,陰睛少雨天多。年平均氣溫17.0℃,歷年總降水量1340毫米,年日照1560小時,(無霜期280天)。
(二)實施方案。由正規的建筑設計單位負責統一設計監督,由相關部門進行競投發包施工。
(三)建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培訓。(www.baimashangsha.com)由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統一組織實施。
四、環境影響保護
(一)環境影響分析。開發的項目主要為觀光休閑旅游項目,堅持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相融合,不會破壞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而該項目不是生產項目,廢氣、污水排放較少,加上還建設回收處理配套設施,對環境影響甚微。
(二)環境保護措施。開發項目本著統籌規劃、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規模開發、節約利用的總體要求,遵循資源開發與相關產業發展及環境保護相協調原則,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力爭做到項目區內自然景觀保持完好。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實現污水零排放。建設垃圾中轉站,實行垃圾的分類收集處理,避免垃圾填埋、焚燒造成項目區污染。
五、項目規劃
(一)總體規劃
以耕讀文化園為主題,集觀賞、娛樂、休閑、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生態園區,打造湘中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主題生態景區。
主要劃分為五個功能板塊:旅游服務區、觀賞區、度假住宿區、百果園、百花園,休閑互動區。
度假住宿區:以農家院形式為設計主題,采用園林手法,以水景、地形、綠化、園林小品為裝飾,以自然山水為依托,營造出一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野生活,將營造出雙峰旅游業的一大亮點。突出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理念。
垂釣休閑區:水景觀為全園的亮點之一,水秀山明渾然一體才會有宜人風光。在全園周邊及其間將會有融會貫通的水系,其空間尺寸可根據養殖項目的需要而定。
百花園觀賞區:修建觀賞小道,突出園林式風格,增加景觀性設置;修建木蘭科植物展覽館。
百果園區:種植雙峰特色農作物,如桃、李、楊梅、橘子、石榴等,設置游客采摘項目,豐富園區產品類型,集中展現當地特色。
休閑互動區:以休閑茶莊、餐廳為主,配套健身、休閑、燒烤設施。
(二)擬建項目
停車場 1500 M2
觀賞小道 1500 米
百果園 2500 M2
耕讀園 600 M2
養生餐廳 200 M2
養生別墅10000M2
游客中心 180 M2
展覽館 500 M2
衛生間( 8 個)
美化綠化設施
建設工期為三年
六、投資預算及回收期
總投資為 6000 萬元,三年內完成,其中:
停車場 200 萬元
觀賞小道 300 萬元
百果園 500 萬元
養生餐廳 200 萬元
養生別墅3300萬元
游客中心 100 萬元
展覽館 500 萬元
衛生間( 3 個) 100 萬元
相關配套設施 500 萬元
預計年接待游客 8 萬人次,以人均消費 40 元計,年收入可達 400 萬元,養生別墅收入4000萬元,回收期為五年。
七、項目評價
該項目的開發建設,可以完善黃龍大山景區的旅游服務功能,充分挖掘其旅游價值。既可與黃龍大山景區有機結合,形成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的旅游線路,提升黃龍大山景區的總體品位,又可豐富雙峰縣旅游產品組合。同時,在項目的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可對貧困農民就近安置務工,提供就業崗位。
八、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該項目的開發建設是可行的,是低風險高回報的項目。景區分期投入運營后,可通過邊收益、邊投入的方式,形成良性資本環鏈。項目實施單位不斷加強宣傳,提高園區知名度,同時積極爭取納入市級旅游規劃,加強與曾國藩故里景區的合作,共同開發壯大市場。
【雙峰縣黃龍大山耕讀文化園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游黃龍作文06-11
游神木文化園作文05-05
家鄉的大山作文08-24
大山優秀作文04-13
我的大山作文05-05
美麗的大山作文03-08
家鄉的大山作文03-09
沉默的大山作文06-06
大山深處作文06-11
心中的大山作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