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念我那逝去的青春
紀念我那逝去的青春傍晚,從學校打球回來經過操場,看到一群學生站在場地上拿著英語書跟著老師齊聲朗讀。學生們的英語發音并不顯得那么標準,可那朗朗的書聲老遠就傳到我的耳邊,讓我不時的駐足觀望。
又聞那朗朗書聲。
曾經何時,和孩子打交道、和書本做朋友、和朗朗書聲相伴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名學校里的老師。如今,生活的種種,人生的變幻,讓我和教師這個崗位相距甚遠。越是想要,越是懷念,曾經在教師崗位上的零零碎碎,讓我此生不忘。今天,走在校園的路上,又聽到這朗朗書聲,勾起了我對那逝去青春的懷念。
2009年6月,大學畢業的我,開始人生的一個新征程。三流大學畢業的我,也曾到大城市闖蕩,無賴處處碰壁。為了減少父母的擔心,我回到老家宜黃。正巧縣里有一所辦了有幾年的私立學校,我就硬著頭皮跑到學校應聘。可能是縣城偏遠閉塞,沒有優秀畢業生競爭的緣故,我被成功錄取。就這樣,我開始人生新的角色,當了一名老師(當然,不是一名真正的老師,只是合同工)。或許因為是在老家的緣故,加之對歷史這個專業的喜歡,平時及不自信是我覺得找個一個可以發揮自己的舞臺。在學校的兩年,我不僅教了初中也教了高中,還當了一名班主任。兩年來,我覺得自己收獲了很多,除了學習到當老師的一些經驗外,還認識我現在的愛人,2010年12月,我們了結婚,2011年3月我的女兒也到了這個世界。正當我躊躇滿志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學校管理層出現了變動,幾位股東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到了這年6月,學校解體被政府收購。因為是合同工的緣故,我和愛人不得不離開學校,尋找下一個生存的地方。
早在學校還沒有正式解體之前,我們就開始謀劃著將來,除了一面參加公辦學校考試之外,還跑到浙江等地方找工作。還記得,那時候我女兒只有4個月,就不得不和我們開始流浪之旅。在百般艱辛之下,這年7月,我們在浙江一所私立學校找到了工作。外面私立學校工資待遇的確很高,但是工作壓力也是巨大的。學校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惜讓老師做超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工作量。我清楚的記得,每天早上6點不到起床去學校監督學生讀書,晚上11點還得去學生宿舍查崗到,更讓人無語的是中午還得和學生一起在教室中渡過。工作的超負荷對我來說并沒有什么。一天,我在辦公室和一個住在我樓上同事聊天,她告訴每天都能聽到我女兒哭的聲音。(因為我們當班主任,每天很早就出來,女兒只能讓我媽媽帶。)我當時聽后暗自里流下眼淚。為人父母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很好的活著,就是最大的恥辱,更何況女兒生下不到半歲就隨我到處流浪,而且,這還只是開始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盡頭。想到此,我有了辭職的想法,加之此時,愛人教師招聘考試進入了面試,如果錯失機會,以后怕是很難再有機會。于是,我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辭職離開了學校。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年9月,老婆如愿以償的考進了公辦學校--資溪一中,成為了一名正式的老師。而我卻沒能考上,不得不從新找工作。利用呆在家空閑之余,我和以前學校的一個同事經人介紹來到江西省余干縣的一所私立學校應聘,學校位于去余干縣城的路上,有幾千名學校,辦學規模很大,只是教學環境不是很好,工資和浙江比也差了很多。但此時我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加之愛人工作已經安排妥當,孩子也不用再和我一起受罪,心里甚是放松,就安心在那工作。在余干半年的時間,日子雖然很苦,家人也不在身邊,期間還大病一場,但卻給我留下了一輩子的影響,半年來,我一邊教著自己喜愛的歷史,一邊認真看書準備再考,還結交到幾個知心的朋友。不知不覺中一個學期結束,我上了最后一節課,改完了所有的試卷就回家去了。只是沒想到這一去竟是我和這個學校的永別,這一課這竟是我人生當中最后一節真正的歷史課!
2011年12月,老婆在的縣城有事業單位考試招聘,我叫老婆隨意幫我報了名,當時并沒在意能否考上,可能是因為我參加過很多考生的緣故,我筆試面試均是第一,成功考上了資溪縣廣播電視臺。一家人能夠重新再一起,這或許是我人生當中最開心的事情。可是好景不長。2012年3月,當我正式來到臺里報到后,發現現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由于考的是電視臺記者的崗位,和我學得專業毫無相干,加之,記者這個工作勞動強度大,非常勞累,我漸漸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一想到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自己好不容易考上這么一個單位,就這么放棄于心不忍。但是,從內心深處講,那時心里的確很憋屈,一來是自己無法適應記者這個崗位,更讓我無賴的是,不能學以自用,深愛的歷史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直到現在,我的心里仍然有一種回到教師崗位的沖動,每每在睡夢中,老是夢到自己重新站在了八尺講臺上。如今,我又到了另外一個工作崗位,暫且沒有像記者那么勞累,并且還有人多少出于羨慕。可是,我心中的教師夢想還是沒有忘卻。
時間如梭,青春易逝。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是5年,從學校老師崗位上走下來已經有2年了,我青春的歲月就在這么曲折徘徊中流走,而夢想卻似乎回到了從前。或許,我與心中幼稚的夢想已經漸行漸遠,就像兩條地平線一樣直向遠方。可是,不管走哪條路,終究它們還是能有一個焦點,那就是---為了生活。
【紀念我那逝去的青春】相關文章:
紀念逝去的青春的句子02-06
那逝去的“輕輕”作文05-04
青春逝去的經典句子05-10
逝去的青春作文05-29
青春逝去的經典句子02-04
逝去青春的句子02-23
逝去的青春作文02-17
青春逝去的句子02-17
致逝去的青春詩歌08-24
青春逝去的經典句子大全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