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材料作文“先與后”素材運用指導
材料作文“先與后”素材運用指導● 江蘇如東馬塘中學語文組 楊紅兵
【仿真試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熟語有“先聲奪人”“敢為天下先”“先下手為強”……強調的是“先”的優勢。然而熟語又有“后發先至”“后來居上”“后發制人”……強調的則是“后”的優勢。一“先”一“后”,可以引發我們豐富的聯想與思考。
請根據你的理解寫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
【名師題解】
“先與后”是一組思辨色彩頗濃的關系型材料作文,也是一個見仁見智、耐人尋味的作文題。命題者從“先”與“后”兩方面提供了兩組熟語,審題時,優勢的內容應化大為小,化虛為實,將其具體化,富有針對性,切忌泛泛而談。
抓關鍵詞句,概括材料中心。材料一共有三句話,第一、第二句分別強調“先”“后”的優勢,第三句是總結與啟發思考。這里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考生所有的立意都應基于對“先”“后”兩方面的分析,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二是“豐富”二字不僅強調素材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對“先”“后”關系的思辨。這不僅是命題的意圖所在,而且是寫作重點難點。
角度一:從“先”的優勢側重去立意,材料中所提供的有關“先”的熟語,其優勢無非指向“先”的暈論效應、勇氣膽識、機遇等層面,同時還應用發展、評判的眼光去看“先”,這里的“先”是否具備領先的深厚底蘊,“先”能否經得起之后的時間考驗,是否具有繼續領跑的實力與發展眼光。
選材小貼士:選這類素材時,可以考慮一些人搶先抓住機遇、敢為天下先的事例,盡管他們捷足先登,但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著眼未來分析其是否為名副其實的“領先”,是否具備領先的實力,卻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比如萊斯首先研制出電流傳聲裝置,但是卻因半毫米而與電話發明權失之交臂,8848是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旗艦與先行者,但如今已經湮沒無聞,淡出人們的視野。
角度二:從“后”的優勢側重去立意,材料中所提供的有關“后”的熟語,其優勢在于“后”的過程性吸納與創新,在于其先前的蓄勢,之后的爆發,在于其瞬間的力度、速度、強度。同時也應該強調沒有“先前”的力量蓄積、沉淀,就不會有“之后”的居上、制勝。
選材小貼士:這個角度的素材較多了,古今中外都有,身處滯后的困勢,忍辱負重、奮發圖強、蓄勢沉潛,最終后發制人,這類人與事大量存在,同學們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人與事,比如勾踐親身為夫差駕車,任憑夫差驅使,看似屈服,內心卻暗暗地積蓄報仇雪恥的能量,巴黎科學院院士列文·虎克,世界上第一個看到細胞的人,六十年前不過是一個荷蘭農民,但他堅持自己打磨鏡片的業余愛好,一磨竟然六十年,如果沒有六十年的蓄勢,他或許還是一位老農!斗钦\勿擾》節目主持人孟非,先前是報紙印刷工、場記,但他做每一項工作都力求精益求精,如果沒有后來的一路蓄勢,他能成為當紅主持人嗎?
角度三:從“先”與“后”的辯證處著手立意,“先”與“后”是一組時間名詞,時間先后并非“制人”“為強”的關鍵,考生應該看到“先”“后”背后“制人”的核心因素是創新、實力、蓄勢與品質。“先”與“后”辯證分析還包括在面對具體對象、特定時間、特殊情景時靈活變動,“先”是名副其實,還是曇花一現,“后”是否真正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選材小貼士:這類素材對于學生來說相對而言較難操作,它需要學生對人與事的先與后優勢作辯證全面的分析與理解,例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在互聯網一片空白的語境下“敢為天下先”首創中國黃頁,但馬云仍能居安思危、不斷突破、銳意進取,為企業銷售提供了一個快捷電子商務平臺。
【優秀作文】
讓先后的優勢相得益彰
● 高三12 丁益雯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強調做任何事早做總比晚做好。但如果“早起”僅僅是時間的領先,而沒有雄厚實力兜底,那“早起的鳥兒”也就吃不到“蟲”。
一味求先之優勢,后續可能乏力。至剛易折,至猛易破。先下手也未必強,陳涉最先舉兵,卻落得身首異處;萊斯最先發明電話雛形,卻終與成功失之交臂;8848最先在中國發展電子商務業務,現在卻默默無聞;柯達最先發明數碼相機,現在已經宣布破產倒閉。一味求快求先,如果沒有不斷地鞏固和積累,沒有持續地創新和發展,最終只會后繼無力,抱憾終生。
彰后之優勢,必需先做充分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牛根生雖然算不上早起的“鳥兒”,因為東家伊利總裁打壓、刁難,迫使牛根生在重重圍剿下殺出一條血路,另立門戶——創辦蒙牛。在牛根生看來,早起不早起并不太重要,關鍵是要做好充分準備,要有遠大的戰略準備,要有永恒創業的思想準備,要有做大產業鏈的人才儲蓄,正是因為先前這些準備工作做得充分,蒙牛才能后發制人,其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超越伊利成為全國第一。所以,“后來居上”是先前充分準備的基礎之上實現的,否則后者永遠落后。
先與后的優勢各有千秋,唯有將二者相得益彰,我們才能一路領跑,完勝市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敢為天下先”,在當時中國互聯網市場一片空白的語境下“先聲奪人”,創辦了中國黃頁,不到三年該網站就賺得500萬,馬云“先下手為強”,牢牢抓住互聯網的發展先機,捧到“敢為天下先”的第一桶金,把“先”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馬云仍然居安思危,一時領先并非真領先,他敏感地意識到要在互聯網市場一路領先必須不斷地突破與銳意進取,他瞄準互聯網產業界企業與企業間的電子商務,與他的團隊再度創業——開發了阿里巴巴網站,幫助企業帶來更多更有價值的國際訂單,馬云也因此成為首位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人物的大陸企業家。一時的“創新”領先已屬不易,而長期以來,一路領跑互聯網則更是難能可貴,馬云的成功離不開“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和“先下手為強”的搶占先機,更離不開日后的不斷挑戰與突破,沒有后來的銳意進取、持續地創新,馬云的事業就會停滯不前、后繼乏力。
謀定而后動,一招制勝!叭松绱盒Q,作繭自纏裹。一朝眉羽成,鉆破亦在我!备呷奈覀円彩沁@樣,應考壓力大,模擬成績不理想,都不必氣餒,要知道先聲奪人固然能獨領一時之風騷,但謀定而后動,面對挫折積極應對,也能讓我們的實力在不經意間蓄積,最終必將以猛獸吞狐、泰山壓卵之勢扶搖直上,縱橫間誰堪敵手!
【魅力點評】
這是一篇思辨色彩頗濃的議論文,亮點一,辯證思維分析較為深刻老道,開頭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辯證分析了先的危機,并以鋪排式展開事例,剖析了一味求先可能后續乏力。接著以牛根生的事例提煉出后發制人需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此基礎上,以馬云充分將先與后優勢放大為例,闡述了先后優勢唯有相得益彰才能完勝市場的道理。
亮點二,事理剖析絲絲入扣,每例素材都能做到先呈現觀點,再舉例分析,最后在揭示事理間深層邏輯關聯。
亮點三,語言圓潤,最后聯系自身談高三學習感受,引用陸游詩句,化用《晉書》語典,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內涵,也增加了論證深度,圓潤的文筆,為文章增光添彩。
【材料作文“先與后”素材運用指導】相關文章:
作文素材及運用思路:道德07-05
先抑后揚作文05-08
先抑后揚的作文04-21
人物素材運用方法示例08-24
材料作文素材12-12
人物作文素材解讀與運用——王石08-23
動物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4
詩詞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3
課本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3
熱點類素材運用技巧示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