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2年高考作文閱卷報告之北京卷和天津卷
2012年高考作文閱卷報告之北京卷和天津卷馬俊強
北京卷
【作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計一個人工作在大山深處,負責巡視鐵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樹危及行車安全,每天要獨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當列車經過,老計都會莊重地向疾馳而過的列車舉手敬禮。此時,列車也鳴響汽笛,汽笛聲在深山中久久回響……
大山深處的獨自巡視,莊重的敬禮,久久回響的汽笛……這一個個場景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在材料含意范圍之內,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優佳作】
久久回響汽笛時
北京一考生
一個人,一盞孤燈,一條鐵路,一座大山,每天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老計就這樣日復一日地走在巡查鐵路的道路上。有了他,列車便能穩穩她開過。但他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巡視員,每每列車經過,他都要停下來,莊重地向列車敬上一個禮,為這份職業平添一分肅穆。而作為回應,每一列火車都會回以久久回響的汽笛。然而,對于在現實這座大山中孤獨的行者來說,長久以來,我們的“汽笛聲”何其吝嗇。
在讖緯之學大行其道的東漢,在學術大山中那孤獨的行者叫王充。他不及班固、揚雄般熟讀儒家經典,將四書五經用了個滋味殆盡,自然也不及那些權勢遮天的外戚內臣。他只是孤獨地慢慢走著,用他蘸飽熱血的筆揮就《論衡》一書,莊重地向他所景仰的時代列車敬禮。但汽笛聲在哪里?彼時,皇帝忙著和大小黃門嬉戲取樂,名族忙著傾軋鉆營。而現時,即使知道是他喚起了文學自覺的第一聲,但不及魏武雄壯威武和稽康瀟灑俊逸的王充,卻似那獨行在山中的巡視員,游離于公眾最熟悉的地方之外。于是他們和我們,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忘記了回以汽笛。
在抗日的煙火中,學界有一所西南聯大。作為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的合并校。其文化底蘊自不必提。教授才高八斗,學子經綸滿腹,傳為一時佳話。然而現實,總是看起來比表象黯淡些。多少名教授自香港出海外,一去不返。多少學子做著兼職,開著餐館。我們現在不提這些,或許是提來傷心吧。但我們卻也不記得給予另一個人足夠的榮譽,鳴響我們的汽笛。那是清華的老校長梅貽琦。他同樣好似一個大山里的行踐者,沒有胡適之、傅斯年那樣的名士風度。但因為他的堅持,維系著聯大直到抗戰勝利,沒有散,聯大才仍是聯大。但我們的汽笛聲又去了哪里?很小就知道胡適之,卻在很久很久之后,才偶然瞥見梅貽琦。
對個人的忽視如果說尚可以理解,而對群體的視而不見呢?詩人穆旦參加過赴緬北的遠征軍,于是,他靜靜地寫下這樣的句子:“靜靜的,在那被遺忘的山坡上,還下著密雨,還吹著細風,沒有人知道歷史曾在此走過,留下了英靈化入樹干而滋生!币娺^穆旦晚年的照片,那是一個即使很大年紀,大大的眸子里還閃著詩人天真的人。然而,他在寫下那些句子時,內心閃過的卻必然是沉痛。是的,那是被遺忘的山坡,沒有人知道的犧牲。(高考作文 www.baimashangsha.com)在野人山橫死的中國兄弟們,就那樣長眠。他們用生命敬出的軍禮,競轟不響一個回聲。長久以來,現實中的汽笛聲是缺失的。
或許他們比老計幸運,因為他們所做的事,多少看起來閃亮一些;或許他們又比老計不幸,因為他們沒有火車來鳴響那久久回響的汽笛,也就是說并未贏得足夠的尊重。公眾的目光總是集中在明處,去歌頌那些每一代人都在歌頌的偉人英烈們。然而,至圣先師被說得嘴上都生了繭子時,我們也不曾給予那些孤獨的行踐者一次回首。他們就那樣長埋在史書的邊角處,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腐朽。然而,這樣的悲劇不只是屬于他們自身的,在無視了他們的努力時,我們也經常在歷史中看到荒謬與空白,找不到偉大事件的締造者,從而感到一種空虛。是誰舍棄了這些孤獨的英雄,又是誰奪走了原本的歷史?
請睜開眼看,那一片茂林中踽踽獨行的那些人,正莊重地向我們敬禮。而到何時,我們才能久久回響起汽笛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種健康完整的姿態,迎向未來。
【給分理由】
作者由材料中的“列車用久久回響的汽笛回敬老計”引發思考,鞭撻了歷史與現實中“對‘孤獨行踐者’的尊重過于吝嗇”的狀況,眼光獨到,思考深刻,立意不俗,發人深省。開篇巧用“場景法”引述材料,形象生動,別具一格。作者縱論古今,橫向對比,又能由個人論及群體,視野開闊,積淀豐厚,筆力雄健。
你是一朵孤獨的流云
北京一考生
鐵路巡道工老計每天在深山中獨自一人巡山,守護著往來列車的安全,一千就是幾十年。他也曾孤獨迷惘,也曾失落痛苦,卻依然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為何他可以耐得住如此孤獨、寂寞的光陰?我想,大抵是因為他心中有一份不變的熱誠與責任感吧。他就好似一朵孤獨的流云,在天邊一個人徘徊。
但這流云終不會永遠地孤獨,終有一天它會遇到另一朵,甚至另一群同樣孤獨的流云。在藍色的天空下彼此相視,微笑。于是,流云連片聚成云海,心底的共鳴交織成這天空下不褪色的奏鳴曲。于是,你似乎聽見了另一群流云的呼喚。
在那遙遠的大海深處,有隱約的光亮在閃爍,那是潛艇觀測員不眠的探照燈。他終年與這孤獨的黑暗相伴,直到這海底再沒有未知的神秘能阻擋前進的步伐。在那冷寂的雪域高原,有灼眼的火光在躍動,那是邊防戰士們取暖的篝火。他們日復一日地守衛著身后的家園,直到把自己站成一座活著的冰雕。在那廣闊的大漠中心,有迷人的綠色在蔓延,那是母親替兒子傳承的心愿。她無視千萬人的冷眼旁觀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直到這沙漠再也露不出一點黃色。
你們,孤獨嗎?
“不,我不孤獨!庇陌档拇蠛I钐巶鱽砗裰爻练的男聲,“我是在踐行科學工作者的諾言,在海底尋找豐富的資源,探索人類未知的世界!
“不,我不孤獨!焙涞谋└叻迳媳P旋著稚嫩的嗓音,“我是在履行一個士兵的使命,守護著腳下這生我育我的土地,守護著萬千我的同胞。”
“不,我不孤獨。”廣闊的大漠中心回蕩著母親的低語呢喃,“我是在完成我逝去兒子的心愿,這一棵棵樹,是我兒子的靈魂在延續,他們就是我兒子的來生。”
其實,他們并不孤獨。
康德曾說:“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是我們越思考越覺得它們深邃的:一個是我們頭頂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標準。”他們頭頂璀璨的星空,心懷無上的道義,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踏出一條光榮的荊棘路。這條路也許永無鮮花陪伴左右,也許永無陽光照耀前方,但是他們的內心卻并不孤獨,因為這條曲折的路上寫滿了愛與責任。
人常說,偉大常常與孤獨相伴。這一群渺小而平凡的人啊,因了心底這散發著微光的道德,在歲月長河的打磨中綻放出動人的光彩,成就偉大而崇高的人生。這一群孤獨的流云在湛藍的天空下高唱一首寂寞之歌,奔跑著,躍動著,把知識的雨露灑滿大地,將英雄的精神傳頌五湖四海,讓生生不息的愛溫暖這世間每一顆脆弱的心靈。
然后,享受這孤獨。
【給分理由】
作者由“大山深處”的老計這“一朵”孤獨的流云,進而聯想到“大海深處”的潛艇觀測員、“雪域高原”的邊防戰士、“大漠中心”的母親這“一群”同樣孤獨的流云;由這群渺小而平凡的人“與孤獨的時空相伴”,進而對其作出“他們并不孤獨,他們享受這孤獨,因為愛與責任在心頭”的評價。作者思維靈動,視野開闊,聯想豐富,立意獨到,思想深刻;文章給人以層進感、縱深感和立體感。文章妙用第二人稱“你們”,以“考生”與“無名英雄們”對話的形式鋪展開來,對話氛圍濃厚,給人以親切之感。文章特別注重題文照應、首尾照應和前后照應,結構嚴謹,布局精巧。
天津卷
【作文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兩條小魚一起游泳,遇到一條老魚從另一方向游來,老魚向他們點點頭,說:“早上好,孩子們,水怎么樣?”兩條小魚一怔,接著往前游。游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看了另一條小魚一眼,忍不住說:“水到底是什么東西?”
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夠引發我們深入思考……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最優隹作】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
天津一考生
“奇奇,起來了!再不起要遲到了。”
“奇奇,吃點早飯吧,在學校好有精力上課!
“奇奇,在學校多喝水!
媽媽的嘮叨聲不絕于耳,真是煩!
公交車站,車來了,一群人蜂擁而上。幾個青年把本來站在前排的我擠回了路邊。沒素質!好不容易上了車,透過人間的縫隙,看向窗外,卻只見兩個騎車的人在爭執,看那架勢,馬上就要動起手來。我不再看,心里暗暗說:沒修養!
新聞中又播放“小悅悅”事件了。十八位路人的漠然,讓人心寒卻不意外。前幾日還聽說有人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錢的事。各種媒體拼命宣揚“雷鋒精神”,我冷笑,嘀咕一句:“有什么用呢?道德滑坡!”
每天都在抱怨和詛咒中度過!皠e這樣,生活中還是充滿愛與光明的!眲e人勸我說。“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全是黑暗!”我大聲說。
唾吧睡吧!美好也只能在夢中尋找了;秀敝,一個聲音對我說:“你的眼里只能看到黑暗。你需要真正進入黑暗中,才能感受光明。接下來的三天,你是一個盲人!
睜開眼,眼前卻仍是無盡的黑洞,突然知道了真正的不安與恐懼。“奇奇,起床了。衣服在你的右手邊,穿好了我扶你吃早餐去。”媽媽的聲音今天顯得那樣溫暖。吃過早餐,便被媽媽帶出去散步。媽媽的手是那么柔軟,把我的手握得那么緊,讓我的心中也多了分安全感。盲人的聽覺似乎格外靈敏。我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聽到樹間清脆的鳥鳴和草叢間微弱的蟲鳴。平時只聽到汽笛聲,還不知道原來周圍還有如此美妙的聲音。
第二天,我漸漸適應了這個黑暗的世界。我要獨自過馬路了。正心中不安時,一雙有力的手攙起我的胳膊,扶我慢慢地走著!澳阋ボ囌締幔俊币粋陌生的聲音。“嗯!薄暗搅。你要坐幾路車?”“698!薄败噥砹,上臺階。再見!”“謝謝!”“沒事!甭牭竭@聲音干脆的回答,我的心里暖暖的。早已有人扶我坐下。車上,我聽到老人被讓座后的感謝聲。我笑了。
第三天,我在家中聽新聞,聽到“最美媽媽”“最美女教師”,腦海中浮現出那雙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的手,浮現出那個奮力推開學生的弱小身影。她們現在怎么樣了?我要看到!我要看到光明!
終于度過了三天的黑暗,再度恢復光明,才發現原來愛與光明一直在自己身邊,習慣一味地不滿讓我只看到黑暗,只感到黑暗。你是否能感到家人“嘮叨”中的溫暖?是否能看到生活中陌生人的微笑?是否能看到社會中的一個個“最美”?光明就在我們的世界中,不要給自己一雙黑色的眼睛,去尋找黑暗。
上帝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尋找光明。
【給分理由】
作者馳騁文思,編寫了一則“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的故事,想象奇妙;作者善于運用細節描寫來營造多個具體可感的生活畫面,想象豐富;作者在寫“失明”前時調動了視覺和聽覺,而在寫“失明”后時卻只調動了聽覺,想象合理。文章依照“光明一失明一光明”的順序寫就,線索分明。文中對比強烈。通過妙用想象與對比,文章表達了“要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而不要用它去尋找黑暗,因為愛與光明就在我們的世界中”的思想觀點,主旨深刻。標題化用海倫·凱勒作品名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新穎獨特,堪稱“明眸”;結篇化用顧城詩句,簡潔有力,堪稱“豹尾”。
草色遙看近卻無
天津一考生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痹娨夂芎美斫,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發芽,遠遠望去一片綠色;可當人們走近時,卻發現綠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從文學的角度評價,韓愈的詩句是美的;但我覺得,退之先生的這兩句詩用來概括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是再恰當不過的。
人們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時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現在遙遠的地方。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跡廣為流傳。在呼嘯的汽車沖向學生的一剎那,她用纖弱卻有力的身軀搭起一個安全的崗亭;“最美司機”吳斌的事跡感動千家萬戶,在鐵片擊中血肉之軀后的76秒,他以美到極致的動作完成了由兇險到平安的擺渡。人們仰望張麗莉,因為在這個“個人至上”的年代,她的奮臂一推形象地詮釋了師德的最高境界;人們欽敬吳斌,因為在這個道德與責任日漸稀薄的年代,他忍痛減速泊車的鏡頭是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最好說明!白蠲馈倍郑菍λ麄兊淖罡擢勝p,更是對無疆大愛徹底回歸的呼喚。
有時人們也會生發這樣的慨嘆,為什么英雄只在遠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現?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不能說沒有偏差。很多人認為,只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的人才是英雄。用狹隘與拔高的標準衡量,真正稱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數。實際上,“最美女教師”、“最美司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設問一下,如果張麗莉沒有遭遇車禍,如果吳斌沒有遭遇奪命的鐵片,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稱為“英雄”?很難回答。我們的社會還沒有進步到可以把一個不在“編制”內的教師,把一個平凡的司機和英雄聯系在一起,哪怕你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是一個行車十年無事故的優秀員工。
羅曼·羅蘭說:“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苯栌脕碓u價張麗莉、吳斌很貼切。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張麗莉和吳斌,只是因為他們離我們太近,就如初春雨中的小草,被我們忽視了。英雄就在身邊,可我們卻一直在呼喚英雄,尋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論!
“水到底是什么東西?”小魚的發問是天真的,所以不可笑;“英雄在哪里”,成人的發問是愚蠢的,當然就是可笑的,而且可笑之極。
【給分理由】
習作由韓愈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切人并翻出新意,對現實生活中忽視身邊默默奉獻的英雄的現象進行剖析,對這種“葉公好龍”心理做了嬉笑怒罵式的諷刺與批判。最美女教師、最美司機兩個事例很新鮮,評析很準確;尤其是“如果張麗莉沒有遭遇車禍,如果吳斌沒有遭遇奪命的鐵片”的設想與設問,將生活中的一種不正常的英雄觀“褫其華袞,示其本相”,發人深思。語言整散結合,大氣自然,問句、感嘆句等的使用增添了習作的意蘊與氣勢。
永不忘記
天津一考生
越是常見的往往越容易被忽視。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心”去觀察、體會,因為它可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生命的一部分;那就用我們的“心”幻化出那多彩的生命,作出生命的感悟。
我若化身為一棵小草,我便懂得春天是我復蘇重生的季節,雨露是我生命的澧泉,陽光是我生命的渴望。我需要它們,離開它們我的生命便就此消亡。
然而,我竟忘記了我最需要也最熟悉的老友——土壤,她是我生命的承載者,我一刻也離不開她,我的生命從她的懷里萌發,從她身上繁衍,最終也是她陪伴著我老去,我怎么能忘記她,忽視了她呢?
我若化身為空中的一朵白云,我便深愛著這片天空,我便和風兒把酒言歡,和太陽暢敘幽情,自由自在地飄蕩在藍天中,享受無限歡樂。
然而,我竟忘記了,忘記了我生命的必需,我由何而來?對!水,水汽,是它們一點一滴地凝結起來,才有了現在的我。這每一滴水珠都是我生命的組成。≡谙硎馨肯杼祀H的幸福時,我卻忘記了它們,忽視了我生命的本源。它們是我最熟悉最重要的朋友,我怎能忽視了它們,忽視生命的老友?
小草永不忘記。
為報答土地的養育之恩,小草忍受野火的焚燒,化作養料,滋養土地,在感恩的涅榘中迎來了春天生命的重生。
自云永不忘記。
它愿自已的生命作無盡的輪回,循環于生命的最初凝結和在人間的最終降落。在這無盡的輪回中和自己的生命本源永不分離。
是的,我應永不忘記。不忘生命之根,不忘生命之本。
是的,我若化身為那條小魚,我定會知道什么是蝦,什么是水草,我定會每日與水草嬉戲,和小蝦玩耍,跟小龜比賽,快樂生活。我更會感恩于給我這一切的、須臾不可分離的水,這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水!
生命絢爛多姿,世界繽紛多彩。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生活中,讓我們用“心”感悟那些常見而不可或缺的生活點滴,因為它是我們生活中永不凋謝的花朵。
【給分理由】
文章以散文詩的筆法,從生命的高度演繹命題,并表達了“不忘生命之源和生命之本”的思想主題,文筆獨具韻味,立意頗為高遠。作者在真實合理、科學準確地界定事物的生活環境以及環境內部各事物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之上,借助奇特的想象,將自己幻化成“小草”“白云”“小魚”三大意象以表情達意,構思新巧,形式獨特。作者通過巧妙設置對比,既讓內容得到豐富,又讓行文形成波瀾,還讓主旨得到凸顯。“小魚”意象的設置,巧妙扣住了命題材料。
【高考作文閱卷報告之北京卷和天津卷】相關文章:
2013年中考作文閱卷報告之福建漳州卷08-19
2021天津卷高考作文:紀念日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