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2年高考全國作文試題全方位解讀與備考方向(下)
2012年高考全國作文試題全方位解讀與備考方向(下)作者/丁永輝
導語
2012年高考雖已落下帷幕,但各地作文試題一直備受關注,縱觀今年高考作文試題,其特點可以概括為“常中有變,新舊雜陳”。從穩定與變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作文命題之規律……
【上期綜述】
常中有變
第一:繼續以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為主,但所占比例有所變化。
第二:繼續關注社會熱點,但由直接考察改為間接折射。
第三:繼續考察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但試題數量明顯增加。
第四:繼續以敘事性材料為主,但選材卻是百花齊放。
哲理思辨類
哲理思辨是中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同時,從選才角度,高校也需要具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學生,因此哲理思辨考題也是歷年高考的重中之重。
【上海卷解析】通過閱讀材料,考生可以輕易地理解“微光”主要有以下幾種內涵:微光是微弱的,不強大的;微光是自己心中的;微光是容易被放棄的,至于被放棄的原因,我們可以稍微發散一下,或是不自信,或是執行的難度大而復雜。然而共同的微光卻成就了天才和凡人的區分,就此考生可輕易地提煉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輕易放棄”等觀點。“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可以是感情、靈感、沖動乃至于一剎那的頓悟等等,而舍棄,可以具體為放過了靈感、埋沒了情感、打消了沖動、遺忘了頓悟。所以在行文時考生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構造提綱。
當然,微光本身是個比喻,所以考生也可順著這個形象,展開辯證思考:從微光之弱想到陽光之強,可論述“微光與陽光的辯證關系”;從材料整體上看,微光的放棄與重逢,可以想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論述珍惜與放棄、眼前與長遠等辯證關系。 核心詞語:珍惜、舍棄、轉化 【天津卷解析】材料中老魚和小魚關于水的對話,令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魚兒對于它始終生活在其中的水卻感之不多”。其實我們人亦如此,我們往往對身邊朝夕相處的人、晝夜相伴的環境熟視無睹,無動于衷,其實他們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莊子“涸轍之鮒”的寓言中說: “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意思是說一旦離開了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就難以生存下去了。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但卻又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空氣、陽光、水、人間至真無上的親情……
這則寓言所表達的哲理也“看似尋常最奇崛”。它提醒我們多去關注身邊那些平凡中的偉大、那些瑣事中的感動。其實,生活中從來不缺少感動,缺少的只是發現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現出的那些“最美媽媽”、“最美女孩”、“最美教師”、“最美司機”……不都證實了嗎?擦亮觀察生活的眼睛,培養一顆敏銳的心靈,多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多去觀察周圍的生活,學會從簡單的事情中領悟深刻的道理,從身邊的平凡世界步入詩意的人生。
核心詞語:發現、珍惜、平凡、偉大
【福建卷解析】福建的高考作文命題材料簡明,指向明確,沒有審題障礙,不易離題。因為材料直接告訴了考生有關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詮釋和感悟即可。材料的前半段是引言,后半段才是關鍵,考生只需抓住關鍵詞“賽跑、時間和路程”即可審題立意。
考生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寓意,要弄清楚人生是否豐富、是否有意義不是在于一個人活了多久,而是在于在有限的生命里他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所以考生可從“貴在生命的內涵”、“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沒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勢”等方面立意。同時“生命的意義與長度無關”、“生命既需要寬度,也需要長度”等對立觀點也是可以的。總之,本題旨在引導考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核心詞語:有限、無限、生命、意義
【安徽卷解析】梯子豎直放會有安全問題,所以老板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可是那個顧客卻從另外的角度提出: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時候,將其放倒,就徹底解決了安全問題。這就提示我們:工作中如果轉換一下思路,問題可能就能徹底解決。就此考生可展開聯想,由淺入深來行文立意:學習需要轉換思路,工作需要轉換思路,國家發展也需要轉換思路……
核心詞語:思路、轉換、效果
另外,湖北卷有關“科技利弊”的思考,四川卷由“一滴水”所引發的思考,湖南卷有關“手”的寓意解讀,江西卷有關“珍惜與追求”的辯證思考,都是在引導考生用辯證的思維看待生活中的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人生感悟、情感類
生活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輕人健康成長的第一課堂,因此關注身邊的生活小事,抒發人生感悟的考題既是對考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能力的考察,更是對考生人身素養的關注。
【江蘇卷解析】有關“憂與愛”的論述,材料給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私密的親子之情,這是人性層面的憂與愛,是一種小的憂與愛;第二層次抒發的是一種家國之情,這是悲憫層面的,包括了對祖國、對故鄉、對鄉鄰、對人民、對土地的愛,這往往是眾多詩人、文學家、政治家的情懷,比如屈原、岳飛、文天祥等等:第三層次表達的是全人類之情,又是我們說的終極關懷,這是最高層次,屬于一種最博大的、屬憂患層面的憂與愛,或者叫做宗教層面的憂與愛。(高考作文 www.baimashangsha.com)因此考生在選擇立意點時可根據自己的寫作水平選擇任意一個層次即可審題立意。
在行文時,可用兩種思路來展開,第一種是把“憂與愛”看做是包含關系,即“憂”中含“愛”,寫作重點應放在“隴”上,透過“憂”感悟它背后的“愛”。第二種是把“憂與愛”看做是因果關系,即因為“愛”所以才有“憂”,寫作的重點應放在“愛”上。同時,無論從哪個層次立意,文章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所以在文體的選擇上,本題適合寫成記敘文或散文。
核心詞語:憂、愛
【浙江卷解析】“鼓掌的人”是平凡者和普通人,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鄰居和路人的代表; “在路上的奔跑者”是成功人士、社會精英等的代表。這個永遠考“23名”的女孩說不想當英雄,甘做路邊鼓掌的人,這其實是一種人生的選擇與智慧,也是值得整個社會倡導的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人都想成為英雄,但生活總是反復告訴我們,絕大多數人最后不過是蕓蕓眾生。既然如此,不如清醒地設定自己的人生坐標,為自己設置一個跳起來夠得著的“葡萄”,所以這是一種清醒、務實的人生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當然,本題也可以贊同人生的追求就是應當成為英雄,就如材料所說,如果“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社會又如何進步呢?
所以本題旨在引導考生思考生命的價值或者生命的方式,因為生命的形式多種多樣,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但是,無論哪種選擇,都會有自己的存在價值。事實上,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是依靠罩在你頭上的光環是英雄還是路邊的鼓掌人而去判斷,而是在于你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是否積極向上,是否領悟了生命的真諦。
核心詞語:生命、價值、形式、定位
【遼寧卷解析】本題可用抓觀點的方法來審題立意,女鋼琴家的話,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現、精華所在!叭,要隱于音樂背后”,充滿生活哲理和藝術真諦。
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分講究“包裝”、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羨慕富貴、崇尚名利的時代:君不見郭美美、高悅兒等網上“炫富”事件,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驕奢跋扈,某些所謂“明星”的豪華奢侈的生活;實際上并不富裕的中國,竟然成為世界“奢侈品”消費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場;我們的藝術界、學術界缺少甘于寂寞、遠離奢華、藝術至上、學術至上、人格至上的風氣;生活中人們羨慕奢華、崇拜富貴、以“衣”取人,很多衣著光鮮、外表亮麗的“時髦者”內心卻空虛無聊……
因此本題可從贊美女鋼琴家的“樸素”入手,分別引出多種立意:樸素也是一種美,高貴恰在簡樸中;作為一個鋼琴家,應該注重優美的旋律,而不是華麗的外表,因此也可引出入要有目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追求什么,不要盲目索求,顧此失彼:真正的藝術家,大多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高深的藝術造詣,需要藝術家逃離聚光燈的“追捕”,遠離鮮花掌聲的包圍,不需要外表的“包裝”,因此考生可立意“謙卑與高貴”、“低調與高調”;從女鋼琴家內心來講,她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質享受,因為音樂藝術可以滿足心靈與精神,使人真正得到滿足與升華,就此考生可立意“物質與精神”、“精神的富有”等精神方面的話題。
核心詞語:樸素、價值、高貴、姿態、精神
另外,全國大綱卷對人生應該放下顧慮的感悟,也是青少年生活態度的核心所在?傊,思考生活,抒發人生感悟,這不僅是高考的熱點,也是在引導考生如何積極、健康、樂觀地活著。
【2013年備考方向】
第一:關注社會熱點,思考入文精神。
對社會熱點的思考,不僅是高考命題的重點,也是考生作文中必不可少的素材,于是為了讓考生對作文更有的放矢,一些有影響力的文摘期刊紛紛推出了《作文素材》類的雜志,比如《意林作文素材》《花火作文素材》《讀者作文素材》等等。這類雜志都雜取百家,摘取精華,選取最精華的文章,最有時效性的社會熱點,或勵志,或啟迪,或提升,或感動,幾乎囊括盡所有的素材寶典,因此考生在平常的學習中應該多關注新聞、各地的報刊雜志,儲備第一手新鮮素材。
第二:關注“意林體”,加強哲理思辨。
所謂“意林體”,就是心靈雞湯式的小故事,故事短小精練而富有趣味,蘊含普世價值觀。一則故事不超過500字,閱讀起來輕松愉快,讓人有頓悟感,對學習、生活具有啟示意義。故事的題材豐富多樣,或來源于名人經歷,或來源于身邊小事,看似隨手拈來卻擁有無窮妙趣。從2012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命題遵循了往年的命題思路,或給出一個勵志的標題,或給出一條具有哲理啟示和辨證性的小語,或者給出一則充滿勵志、啟迪元素的小材料或者小故事,讓考生根據材料寫作文。我們發現,這種“小故事大智慧,小視角大意境”的命題材料,與時下流行的“意林體”別無二致。
第三:關注經典話題,追求真善美。
清代李漁《閑情偶記》中曾指出:“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贝恕皞魇乐摹保褪侵浮罢妗⑸啤⒚馈比终嬖E,因此好的文章都體現了真善美。 雖說每年的高考作文試題都有大量的創新,但同時許多經典話題也一直占據著高考的舞臺,比如2011年的“誠信”,2012年的“責任”、“珍惜”、“善良”等等,所以考生在平常的訓練中不能一味求新而忽略這些經典話題,因為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第四:觀察生活,感悟人生。
生活有多精彩,語文就會有多精彩,人生有千姿百態,語文就會有千姿百態,生活即語文,生活即作文,因為生活有鮮活的生命,有無限的人生。所以寫作首先是一個人用心感悟生活的過程,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多想多寫,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做到有感而發,才能寫出美文佳作。
【高考全國作文試題全方位解讀與備考方向下】相關文章:
2012年高考全國作文試題全方位解讀與備考方向(上)08-15
全國各地高考作文試題分類匯編08-18
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作文試題解析及佳作展示09-28
1998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質疑指瑕08-17
2011年高考作文試題綜合評析及2012年備考建議08-07
學生高考備考心得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