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婦事跡材料(精選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寫事跡材料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媳婦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媳婦事跡材料 1
她是妻子,卻清貧勞累,勇于擔當;她更是丈夫,卻是三位老人的媳婦兒,兩個孩子的媽媽;她,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用她的溫柔善良、赤誠堅貞、深明大義演繹著一部人世間超越血緣親情的愛的傳奇。她就是盛放在風雨中的鏗鏘玫瑰、XXX鎮馬鎮村村民—XXX。
這是一個不幸的家庭,早在28年前,災難接二連三降臨XXX的家庭,使原本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先是自己患上小兒麻痹,當時無錢治療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期,落下了終身肢體重度殘疾,常常流膿,只能長期服用去痛片緩解疼痛,然而母親又身患重病,不久母親因治療無效永遠離開了人世。此時此刻,她悲痛欲絕,看著爸爸蹣跚、佝僂的背影,望著3歲妹妹渴望母愛的神情,而這些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對災難性的打擊,她勇敢而堅強的承擔起照顧妹妹、承擔家務的重擔,而她從一個品學兼優的小學生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用自己柔弱瘦小的雙肩,讓這個曾經在風雨中搖曳的小家重新煥發生機。
從小經歷了家庭的變故,母親的離逝,使他變得更加堅強,20出頭的她經人介紹與李詩恒相識并結婚,婚后養育一兒一女,家住鎮坪縣一個偏遠小村,20多里蜿蜒曲折的山路,XXX由于腿腳不便只好在家操持家務,撫養孩子,丈夫在外打工,小日子過的清貧卻溫馨、快樂。
20xx年夏天,年邁的婆婆不幸因中風得了偏癱,常年臥床不起,公公和父親也都體弱多病,照顧三位老人的重任一下子壓到她瘦弱的肩上,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她沒有退卻,一如既往、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老人飲食起居的重任。她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著幾位老人,用一個好媳婦兒的道德情操和一個好母親的悲憫情懷,把愛心和溫暖傳遞給了家中每一個人,卻用自己生活的點滴譜寫了人間大愛。
面對憨厚的丈夫和貧寒的家庭,使她不愿過多預料未來生活的艱難。為了家人的生計,丈夫不得不去靠苦力掙錢,然而,繁重的家務、孩子的教育和照顧老人的重任全都落在她一個人肩上。由于居住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她每天四五點就得起床,先是給一家老小做好早飯,送孩子上學,隨后再下地干活。還要給病床上婆婆喂飯,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換洗衣物,她卻從不嫌臟嫌累。婆婆吃飯老嗆著,她就用湯勺一勺一勺地喂,一頓飯要吃半個多小時,從不喊累,除了這些,每天晚上坐在婆婆床前,陪她聊天,說起XXX這樣孝敬婆婆,沒有一個人不感動的。XXX常說:“我不是圣人,也不是偉人,但孝敬老人是一種責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一做就是三年,用自己的真愛和付出贏得了家人的尊重,身患二級肢體殘疾的她,用實際行動改寫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民間諺語,成為村里孝老愛親的楷模。
然而,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20xx年3月12日,對于這個多災多難的女人來說。迎來了生命中又一沉重打擊,久病的婆婆永遠的閉上了雙眼,離開了她。XXX心里有說不出的悲痛,有流不盡的淚水,但卻很欣慰,因為她陪婆婆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她在婆婆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她用親情、用孝心溫暖了婆婆,緩解了婆婆病痛的折磨。
為了整合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隨后將馬鎮小學和中心小學合并,中心小學離家大約還有18公里的路程,孩子的上學問題是XXX最憂心的事情。雖然可以寄宿,學校也有營養早餐,但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來講,生活自理都很困難,更別說學習。經過家人一番商量,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她便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不足10平米的房子,照顧孩子上學,每到周五又匆忙趕回家,忙于農活,就這樣形成了“兩頭抓、兩不誤”的局面,無論刮風下雨,寒風凜冽,她都堅持著一個信念,只要孩子能夠安心上學,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風雨過后,終會有彩虹,如今,老人的身體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逐漸好轉,也能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孩子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用一張張驕人的成績單回報母親曾經的艱辛付出。
這些年,她盡好媳婦兒的孝道,盡到妻子和母親的義務。他是一個普通的殘疾婦女,雖然沒有做什么大事,但卻做了這些感天動地的事。面對重重困難和打擊,不拋棄,不放棄,把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美德,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傳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摯情愛人,讓孝老和愛親成為不滅的長明燈,照亮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好媳婦事跡材料 2
孝敬兒媳婦照顧癱瘓家公至其安穩離世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況且是兒媳婦!但在xx鄉xx村,卻有如此一位兒媳,為照顧癱瘓在床的公公,她舍棄在外的工作,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即便本人患有腰椎病,仍然堅持敬奉孝道,無怨無悔、盡心盡責,精心照顧老人至離世。她用誠摯的愛心和質樸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感動了鄉鄰。xx這名一般的農村婦女在鄉鄰眼里成了“好媳婦”的代名詞。 公公xx在她沒有嫁過來之前就已癱瘓在床,由于他們是自由戀愛,那時只沉醉在兩人戀愛的甜蜜中,但到談婚論嫁時遭到了父母親的反對,是啊,誰又希望本人的女兒嫁到如此的家庭,以后面對的將是如何樣的生活。當愛情淡去時將要面對的是生活的瑣碎,但父母的勸說最終沒有抵得過她對愛情的向往,她想要一輩子的照顧本人的丈夫,照顧他的父母。出嫁前,親戚朋友還在勸她別“跳火坑”,但考慮再三,愛情的力量讓她義無反顧嫁進黃家。“我要來幫他減輕一些負擔,只要兩個人勤耕苦做,商商量量的,日子也一定會過得好。”
20xx年,xx嫁給了xx。
公婆育有1男4女,由于四個女兒都已遠嫁在外,照顧老人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小兒子和小兒媳xx的身上。公公中風后,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才能,再加上婆婆身體不好和丈夫為全家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的情況,伺候老人的重擔幾乎都壓在了xx一個女子柔弱的肩膀上。但她時刻守侯在公公病床前,不斷沒有任何怨言。“給公公端屎端尿,不時給他翻身,時刻給公公換尿布,清洗全家的衣服、被褥就要忙活半天,買菜做飯,和老人聊天,一天都停不了。”而且為了緩解老人四周的寂寞,只要天氣好,她就把公公放在輪椅上推到到外面曬曬太陽,沿街溜溜,陪老人說說話,十余年如一日。
人們常說,生病的人尤其難伺候,年邁的xx公公亦是如此。有時候,他也會在xx面前莫明其妙地發脾氣。每次公公發脾氣,xx總是報以微笑,她說她特別明白公公的痛苦,也特別理解他。因此,每天xx都更小心翼翼地照料著公公,用關懷去軟化他,感化他。公公喜愛潔凈,因此每次吃飯,她都堅持背公公到餐廳吃,而不是讓公公躺在床上任由湯水從口邊流下;公公大小便失禁,她也從不嫌臟嫌累,反而換洗得特別勤快;公公喜愛吃新鮮菜,她就每天變著把戲去張羅飯菜;公公喜愛吃魚,她就細細地剔除魚骨頭,一口一口喂,就怕飯菜里有一根魚骨頭;公公
喜愛吃茄子,她就剔除茄子皮,把肉搗碎送到他嘴邊;公公喜愛吃湯圓,她怕外面買的不潔凈,就親身用糯米粉做來喂他吃……她是把公公當本錢人的親爹在用心照顧,連她的丈夫也自嘆不如。濃濃的親情孝意無時無刻不充滿著xx他們這個小家庭。三年前,在家人的愛與精心照料中,公公離世。xx婆婆回憶說:“他走的`時候沒有遺憾。”老伴去世后,xx婆婆時常擔憂起本人,“假設像你爸爸那樣……”每每聽到這些,xx都不斷撫慰她,“我們會像爸爸一樣伺候您的”。
行孝是善心的表達、是愛心的寫照;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風范。xx把贍養癱瘓的公公看成了本人的使命,10年多來如一日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她用本人質樸的行動和一腔誠摯的愛心,真情演繹了至純至孝的動人情節,詮釋了大愛無言的中華孝道,也譜寫了一曲新時期農村婦女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時代贊歌,成為眾鄉鄰眼中“好媳婦”的典范。她的行為值得我們為她點贊,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好媳婦事跡材料 3
xx,xx歲,陳村鄉陳四村人。
自從進了丈夫的家門起,她一直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身體都不好,丈夫在姊妹5人中又排行老大,她遇事總是替丈夫著想,做姊妹們的榜樣。平時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總是先想著公婆,公婆有個頭痛腦熱的,她比誰都著急,跑前跑后,端湯拿藥,不怕苦累。在公婆眼里,她比自己的兒子還親,是她時時提醒公婆按時加衣吃藥,家中的柴米油鹽如有欠缺她都及時買回來,從不讓公婆操心。她熱心照顧著老人,一照顧就是二十六年,她無怨無悔。公婆逢人常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好媳婦事跡材料 4
xx,xx歲,梁二莊鎮盧興平村人。
婚后第四年,丈夫因意外事故導致精神分裂,40年來毫無怨言的照顧著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撫養兩個孩子長大成人,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公公又患腦血栓喪失勞動能力,耿秀香無怨無悔地照顧公公直至去世。20xx年,婆婆因腦出血成了植物人,使這個家更加雪上加霜。但耿秀香沒有放棄,她堅持與婆婆同屋同住,同時照顧著丈夫。生活的艱辛讓她骨瘦如柴,但她不屈服。她對家人的呵護、對老人照顧成為村里人學習的楷模。
好媳婦事跡材料 5
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模范教師”領導,教師們公認的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系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系
事實上十幾年來,我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他們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里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 20xx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的,心里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里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敬老愛幼睦里鄰。
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襪都有她置辦。家中的柴米油鹽如有欠缺她都及時購買回來,從不讓別人操心。
她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和學生關系融洽,對同學一視同仁。有時她也會說某某同學成績差,但這些同學也是她經常照顧的對象。她利用閑暇給他們輔導功課,詢問他們的飲食起居,和他們的家長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觀察特別仔細,有時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襪給他們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給他們吃。這些同學和她的關系也格外親密。
在實際工作中,她始終實踐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信條,“求實、創新”、“嚴謹、扎實”地開展教學工作,她的數學課堂,生動、形象、平等、和諧、活躍而有序。常常是歡聲笑語不斷,教學效果極佳。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認真總結教學心得。她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注意能力的培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學校領導同事的贊許,家長的好評,社會的認可。她所帶班級的成績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她走到哪里就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哪里。凡和她共過事的領導、同事一提起她就會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說:“勤奮敬業,踏實能干,工作上巾幗從不讓須眉”。
人到中年,事業和家庭的擔子是最重的時期,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 她和丈夫彼此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諧。正所謂“時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樂一身輕”。教師工資本就不高,平時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都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們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締造的,有待人寬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勞的妻子,還有乖巧孝順的兒子。和諧家庭的創造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相互尊重。
好媳婦事跡材料 6
家住大山深處的張xx,今年46歲,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她樂觀開朗,從不向困難低頭,敢于直面人生的悲苦,作為一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農婦,對老人的那份孝心和不離不棄,對家庭的默默付出和堅守,注定讓她成為一個值得大家學習和敬佩的人。
張xx于1990年與丈夫結婚,婚后生育了一雙兒女,公公也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家庭條件雖差,夫妻兩人感情卻十分要好,一家五口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但20xx年的一次意外事故,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家庭陷入了悲痛和無助,丈夫在車禍中喪生,留給她的是一雙未成年的兒女和年邁的父親需要照顧,她強忍住悲痛,以一人之力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當年過六旬的老人得知唯一的兒子突然過世時,那份悲痛不言而喻,更令他擔心的是自己的晚年生活。細心的張xx早就想到了老人的'憂慮,她安慰說:“爸,你千萬不要太傷心了,如果你因為傷心過度損害了身體,我和孩子該多著急啊。你一定得堅強一點,就當是心疼孫子們吧。養兒為防老,現在你的兒子沒了,可還有我呢,有我在,這個家就不會散!”聽了張xx的話,老人緊握兒媳的手,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有我在,這個家就不會散”,這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張xx把它當成自己對老人和孩子的承諾,她一直堅守著這個家,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撐起四口人的生活。面對體弱多病的公公,她盡心盡力的照顧,時常噓寒問暖,到處為他尋醫問藥。在張xx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公公從悲痛中走了出來,身體變得健朗了,精神也好了許多。
親友看到她獨自操持一個家不容易,建議她再找一個人一起過日子,她說:“找一個人可以,不管他條件好壞,只要愿意和我一起照顧公公和兩個孩子,住到我家來”。20xx年,她終于找到了一個愿意和她一起分擔的人,她的現任丈夫,一個外鄉人李付友。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家庭的生活逐漸變得好了起來。公公和張xx一起生活了二十幾年,兩人的關系一直很好,但是和李付友卻是不對付。老人隨著年紀的增加,脾氣也越來越古怪,一言不合就和李付友爭吵起來,這讓她夾在中間十分為難。每次面對這種情況,她都是極力勸說丈夫忍讓,不要和公公計較那么多。因為公公的怪脾氣讓兩夫妻間存在一些隔閡,她卻從來沒有責怪過公公,默默忍受著來自兩人的責怪,一如既往的細心照顧著他。別人為她鳴不平,說她這樣做不值得,她卻只淡淡的說到:“我公公也是個可憐人,婆婆二十幾年前就去世了,他早些年為了這個家受了不少苦,他兒子也沒了,有點脾氣是應該的,作為晚輩就應該遷就老人、孝敬老人。我從來都是憑良心做人做事,這么多年相處下來,我早就把他當成親生父親了,只要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決不能讓他挨餓受凍,更不能讓他受委屈”。雖然老人還有兩個女兒,但是他不愿去女兒家,他說還是在家里自在一些,兒媳婦對自己的飲食起居都十分清楚,照顧自己比女兒們還要妥帖一些,真的是比親女兒還親。
在張xx的精心照料下,她的公公活得有滋有味,雖然73歲了,仍然精神矍爍,容光煥發。左鄰右舍都說沒有張xx的孝敬之心,她的公公生活就不能這么開心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張xx的兒女在她的感染下,都十分尊重孝敬爺爺。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讓這個家溫馨和睦,時刻充滿了歡聲笑語。張xx孝順公公,敬重公公的舉動,深受群眾的好評,張xx的事跡在當地廣為流傳,大家紛紛把她作為孝老近親的好榜樣,教育孩子們向她學習。
好媳婦事跡材料 7
XXX,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多年來,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了XXX村。
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XXX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孩。20xx年嫁給XXX村XXX,夫妻非常恩愛。農村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處得非常好,婆媳關系也是非常的融洽。公公婆婆評價XXX是個聰明賢慧的好媳婦,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
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測風云,20xx年公公因病去世,去年婆婆又患上高血壓、白內障等老人病,長期臥病在床。XXX每天大清早就做好飯給婆婆送去,給婆婆洗洗涮涮。每天都不停地鼓勵婆婆,從沒有在婆婆面前抱怨過,在婆婆面前她總是表現得很樂觀,沒有愁眉苦臉。當時婆婆渾身都很疼,根本睡不著覺。她每天都幫婆婆揉揉疼痛的地方,好讓婆婆入睡。婆婆睡著之后,她才去睡覺。婆婆很開心,對其他人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媳婦比我閨女還要親呢。”在這樣好的媳婦的悉心照顧之下,婆婆的病日漸好轉,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每次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媳婦都是笑的合不攏嘴的'。
XXX不僅孝順公婆,還持家有道。丈夫長期在外,XXX也不閑著,在鎮上開了照相館,服務熱心,方便群眾辦事,收入也不比丈夫低。平時過日子,XXX總是精打細算,把錢存起來,打算今后在縣城買房子,把婆婆接到縣城也住上一住。
XXX還積極參與村上的婦女活動,報名參加了XXX村社區廣場舞隊,和村上的婦女群眾打成一片,每天都帶領村里的大媽大嬸一起跳廣場舞。擁護黨的政策,積極參加村上的會議活動,被XXX村委會評定為“政策宣講員”、“矛盾糾紛調解員”。XXX得到了XXX村上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作為一個好媳婦,XXX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豪言壯語,她只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無華。
好媳婦事跡材料 8
XXX,九間房鎮大寨村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勤勞、善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她身上彰顯得淋漓盡致,是全村出了名的好媳婦。
她1996年10月嫁到X家,其家大、人多,有奶奶、公婆、丈夫和小叔。一進婆家門,就很快進入角色,勇挑重擔,家里地里,忙個不閑,深得全家人的喜愛。
孝敬奶奶不嫌“臟”
XX嫁入X家時,奶奶已80多歲,是個小腳,行動不便,還患多種疾病,腸胃很不好,大小便失禁。她除每天早、午、晚堅持燒三次炕外,頓頓端吃端喝,鋪床疊被,洗衣擦身,梳頭洗腳,剪指甲,陪老人聊天解悶,悉心照料五六年,直至老人92歲高齡仙逝。
關照小叔不嫌“傻”
XX家有個小叔,排行老四,21歲時便患有精神病,瘋瘋巔巔十多年,每日里時而清醒時而糊涂,光抽煙、睡覺,常犯病,以至打鬧罵人,本人很苦惱,家人害頭疼。作為三嫂的XX,善解人意,不嫌棄,不拋棄,同情關照,無微不至,幫其洗衣端飯,照顧有加。小叔煙癮重,一天抽一盒,有時兩盒,她既隨時勸導少抽,又設法盡力滿足,讓其開心。小叔親切地叫她“麗姐”。就這樣精心照顧了十多年,直至39歲時去世。
侍奉公公不嫌“累”
XX家公公20xx、20xx年兩次腦出血,導致腦梗嚴重,20xx年胯骨頭又被摔壞,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且頭腦不清,常常摔東西罵人。XX毫無怨言,與丈夫、婆婆一起,換洗衣服、被褥、尿布。每天天不明起床,變著花樣,給老人做愛吃的飯菜,午飯、晚飯不斷調劑,常常使老人破涕為笑,伸著大拇指夸媳婦好。
教育孩子敬師長
XX從小在娘家受雙親熏陶感染,其良好家風帶至婆家,與X家融為一體。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兩個孩子很懂事,有禮貌,不但孝敬長輩,電話問候,床頭問安,而且學習成績優異。大兒子考入陜西渭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二兒子在高三就讀,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品學兼優。
天不負丹心人,善為換得家業興。XX跟丈夫學會了安裝水電技術,夫妻兩人,成雙成對,互敬互愛,辛勤耕耘,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有滋有味。XX二十三年如一日,盡到了一個年輕人之情,盡到了一個媳婦之孝,盡到了一個相夫教子之責,與其家人和睦相處,沒有紅過臉,沒有吵過嘴,沒有喊過苦和累,一家人其樂融融。
好媳婦事跡材料 9
xxx,雖是兒媳,卻用拳拳孝心悉心照顧患病公婆毫無怨言;雖是城里姑娘,卻用勤勞善良和真情付出撐起一個幸福的農村五口之家。她是丈夫和女兒心中最敬佩的榜樣,更是街坊鄰居一致夸贊的好媳婦。不是女兒勝似女兒。
婆婆突發心臟病,在住院治療期間,她把飯做好送到病房,一口一口喂給婆婆吃;為了緩解婆婆的疼痛,每天陪婆婆聊天拉家常、按摩胳膊、腿及身體其他部位,緩解婆婆的`疼痛。照顧癱瘓公公從不言苦。喂飯、服藥、擦身、換衣、清理大小便……這些都是每日不斷重復的“必修課”,幾年的寒來暑往,她不嫌臟不嫌累,始終讓病床上的公公生活的干干凈凈、舒舒服服。
長年的辛勞和高強度的付出,讓剛滿四十歲的xxx兩鬢增添了許多白發,眼角刻滿了深深的皺紋,在那張略顯憔悴和疲倦的臉上,寫滿了一個新時代好媳婦的大愛、善良和剛毅。
好媳婦事跡材料 10
xx,xx歲,梁二莊鎮前郎二寨村人。
xx在別人眼里,是了不起的。她一邊要照顧植物人丈夫,一邊要照料有些癡傻的公公,同時,她還培養出了一對大學生兒女。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后的辛酸,大兒子因貧困中途退了學,只能邊打工邊供妹妹上大學。5年前,其丈夫在蓋房借下一身外債的情況下,得了重病。xx帶著丈夫跑遍各大醫院,錢花了不少,病情卻沒有減輕。如今,成了一個只會哭的`“植物人”,全身癱瘓,甚至連吃飯都是自己一口一口地嚼著喂。但5年來,xx堅持了下來,生活還要繼續,她靠著姊妹們的幫助開了小賣部來維持生計。
【好媳婦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好媳婦事跡材料02-29
好媳婦的事跡材料12-20
好媳婦事跡材料范文09-17
好媳婦事跡材料最新09-23
好媳婦評選事跡材料07-08
好媳婦事跡材料(必備)02-29
好媳婦事跡材料【精華】07-07
【精華】好媳婦事跡材料12-19
[優秀]好媳婦事跡材料10-22
農村好媳婦事跡材料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