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申報材料精品(2篇)
文明村申報材料1
官湖鎮新華村位于鎮中心地段,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00畝,轄44個村民小組,4200戶,常住13131人口,社會人口2.5萬人。村黨委下轄22個黨支部,其中農業支部3個、商貿支部1個、企業支部18個,黨員455名。xx年人均年收入26800元,今年來,新華村報告精神為指導,以創建文明城市為目標,緊緊圍繞“勤儉、創業、務實、發展”的奮斗精神,立足本村,突出重點,在鞏固省級文明村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改善人文環境,開創了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一、 加強領導,全民動起來
村兩委充分認識到“創文”工作對鄉村振興及村級各項工作的促進作用,始終把“創文”擺在同經濟建設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來抓。成立了以村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創文”工作領導小組,定崗定責,明確工作目標,精心制定“創文”工作計劃及工作方案。近年來,我村堅持高標準、高素質,嚴要求、起步快的`原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八禮四儀”養成教育,在村主要路道安裝“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鄉風民俗畫”等宣傳制度牌、張貼善行義舉榜宣傳好人好事,積極營造“創文”氛圍。
二夯實基礎,陣地建起來
一是設立道德講堂、農家書屋、市民培訓學校,為村民提供技能培訓、擴展學習、培養情操的平臺。配有室、圖書室、教育培訓室、遠程教育活動室等,購買了電視機、計算機、高清電子顯示屏等先進設備為全村群眾提供文化體育和娛樂休閑場所;圖書室配有2000余冊圖書和各類報刊的圖書室,為全村群眾提供了文化食糧。道德講堂每季度開展一次,引導人們形成崇德向善、助人為樂的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形成移風易俗新風尚。
二是擴建村文體活動中心及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村文體活動中心活動建成后,長期對外免費開放,群眾休閑健身了有新去處。居家養老服務站設立日間照料室、室、圖書室、心里理療室等六大功能科室,免費為走進來的老人提供各項服務,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啟了養老新方式,形成了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
三是加強了文化隊伍建設,注入新活力。設立了村文化輔導員1名,專職管理員1名,兼職管理員2名,成立了由12人組成的中老年文藝業余演隊1支,成立了“藍燕”中青年文體活動團,成立由6人組成的乒乓球隊1支,每年大年初五,邀請社會各界乒乓球愛好者參加每年一度的“新華杯”友誼賽。
三、大搞活動,氛圍濃起來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
一是我村自2012年開展“道德講堂”以來,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目前為止共開展26次道德講堂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利用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來弘揚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傳播正能量,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是每年舉辦一次“文明戶”“好婆媳”、“五星級黨員”評選活動,增加村民榮譽感和道德感。不僅黨員干部參與,還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大大激發了黨員干部和群眾良好的精神文明意識和素質。先后評先出“五星”級黨員368名,文明戶1856戶,五好家庭戶1628戶,好婆媳戶467戶。
三是大力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我村自2012年成立志愿者服務站,吸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目前在冊登記志愿者423名,共計開展志愿活動27次。服務站設有環保志愿者服務隊、交通文明督導服務隊、平安志愿者夜間巡邏服務隊、愛心助老助殘服務隊等18支服務小分隊,大力宣揚互幫互助、尊老愛幼、移風易俗、誠信道德等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社會正能量。
另外,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協會,不定期開展特色活動,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村民素質得到普遍提高。
文明村申報材料2
我們××村現有xxx戶群眾,xxxx口人。近年來,我們村支部和村委會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全村廣大村民群眾,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開拓,勇于創新,大力發展專業市場,使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從xx年開始先后投資xxx萬元建設了鋼鐵市場、機電設備交易市場、五金市場三處大型專業市場,總占地面積96000平方米,經營業戶800余戶,攤位600余個,xxxx年完成市場交易額2億元,購銷范圍輻射至遼寧、天津、江蘇、河南及本省十幾個地市,成為長江以北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群之一。
xxxx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6300萬元,集體純收入1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00元,連續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經濟建設先進單位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在抓好經濟建設、帶領群眾奔小康的同時,以建設文明新村為目標,從每個家庭入手認真實施了文明建設的“細胞工程”,不斷提高了全村群眾的整體素質,初步實現了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的目標。
一、常抓公民道德建設,樹立文明村風
我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設當作一項大事來抓,建設了道德教育“燈箱一條街”,印制了道德建設標語,進一步推動了創建文明村工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工作中
一是抓制度,強化外在約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和《評選文明農戶、“五好家庭”標準》發放到了各家各戶,要求各家各戶認真學習,遵照執行,以此來不斷規范村民們的言行舉止,引導廣大村民爭做“四有”新人。
二是抓載體,提高活動質量。我們積極探索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精心舉辦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一些村民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活動,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從而大大調動了廣大村民參與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
三是抓風氣,推進移風易俗。近年來,我們出臺了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不得酗酒、不得參與迷信活動、不得涉嫌違法犯罪、發現有違規現象要向村委會報告的規定,我們村領導班子成員以簽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諾,帶頭遵守有關規定,爭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一個崇尚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已經形成。
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會穩定。為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我們一方面在全村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引導村民自覺做到學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堅持依法進行民主選舉、突出民主決策、實行民主監督、搞好民主測評,認真落實“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廣大村民的參政議政能力,使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利。xx年,我們的依法治村經驗在全省依法治理經驗現場會上被肯定和推廣。
二、強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質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由于農村經濟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個人化,一些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集體主義觀念和道德責任感淡化,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滋長,艱苦創業精神和傳統美德低下。據此,我們堅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的指導思想,著力從解決廣大農民的精神動力入手,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黨員,教育干部和群眾,指導農民進市場,奔小康;堅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引導市場業戶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關系,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激勵市場業戶愛家鄉、愛集體,為發展集體經濟,改變村貌做貢獻。通過上述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實現了先進性與廣泛性的有機結合,提高了村民群眾的整體素質,為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定的思想基礎。
三、發揮核心作用,建設文明新村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時刻把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從不松懈。我們要求班子成員努力實踐“ ”堅持勤政為民,不搞特殊化,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多為群眾謀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請,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影響、帶動全體黨員干部和村民。圍繞經濟建設,積極開動腦盤,出謀劃策,真正當好村民的“領頭雁”,真正為群眾當好家、理好財。
在幾年來的班子建設實踐中,我們逐步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黨員隊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在學習制度上,我們積極利用“”、“黨員活動日”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學理論、學業務、學經濟、學管理,不斷增強廣大黨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在組織制度上,充分尊重黨員的民主政治權利,實行民主議事和黨內監督制度。
在重大決策上,堅持集體研究,科學決策,使全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在工作制度上,積極組織黨員參與經濟建設,參與村務管理,讓廣大黨員同志在參與經濟建設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從而較好地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文明村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文明村鎮申報材料04-07
文明村申報材料03-28
縣級文明村申報材料08-20
(精華)文明村申報材料07-05
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09-07
最新創建文明村申報材料05-24
文明校園申報材料_申報材料10-31
評優申報材料04-12
城市申報材料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