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黨政資料>事跡材料>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時間:2024-09-08 09:45:17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匯編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匯編3篇】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

      一、結合區域文化特色,開展民俗文化教育

      每一處鄉村,都有很多廣為流傳的游戲、童謠、兒歌、小曲。但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正在青年一代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對幼兒進行區域民俗文化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很好地將這些民俗文化傳承下來的無疑是我們的祖輩家長。我們利用收集的材料,積極發揮祖輩家長的資源,讓孩子們在《爺爺奶奶的童謠》、《爺爺奶奶小時候》等主題活動中,聽爺爺奶奶小時候的故事,學唱、學念鄉土童謠和兒歌,唱著爺爺奶奶小時的小曲,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和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更能夠從情感上理解什么是幸福的生活。爺爺奶奶還為孩子們做了許多鐵環、草墊、竹馬、沙包、木陀螺、竹蜻蜓等民間傳統玩具,孩子們玩慣了現成的高級的玩具,突然發現原來許多民間游戲一樣好玩。孩子們玩著古老的游戲素材,在真正屬于他們的游戲中感知快樂,發展能力。

      二、結合農村本土資源,豐富主題教育活動

      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在一些主題活動的開展中,我們動員鼓勵祖輩家長積極主動地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參與其中,與孩子一起共同收集信息、尋找資料進行探索、創造。在大班主題活動“稻草樂”中,我們從環境的創設到游戲材料的投入,編織了許多草藝織品,其巾大部分都是幼兒與爺爺奶奶共同完成的,如:草帽、草鞋、草籃子、各類小動物、娃娃家的廚房用具、小搖籃等,還有體育活動用具草球、拔河繩、籃球框、高爾夫球棍……大大豐富了主題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利用家長的親身體會,對孩子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不可否認祖輩家長的身上有著許多傳統美德,勤勞、節儉、謙讓,等等;孩子在與祖輩的生活、交往中,只要教師合理引導,爺爺奶奶適當配合,孩子便會自覺樹立尊老敬老的意識;再加上祖輩們大多對本地區的一些英雄人物、英雄事跡比較了解,爺爺奶奶可通過回顧家鄉的歷史。讓孩子了解他們的故事,激發孩子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因此,我園將每月的最后一周定為“傳統美德宣傳周”,請爺爺奶奶到園講故事,宣傳英雄人物事跡;帶領幼兒到田間勞動,體驗農民伯伯的辛苦,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和節約糧食的美德;參與幼兒的一日活動,針對孩子在生活中出現的浪費現象開展教育活動。

      四、發揮祖輩家長的助教資源

      當然要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農村祖輩家長資源,去弊存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就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合理指導。

      首先,深入幼兒家庭更好地開展指導工作。我園教師經常通過家訪向孩子的父母和祖輩宣傳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家長了解教育一致性的重要,讓他們明白教育不一致,會使孩子見風使舵,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陽奉陰違,欺騙成人。這樣會使正確的要求不能執行,家長的威信也會大打折扣。當有家人教育子女的方法或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其他人也不應當著孩子的面指責,這樣也會削減家長的威信,而是應在事后商議彌補的方法,去補救、更正,通過組織家庭成員當面正面討論等方式,達成一致的教育態度。其次,定期召開祖輩家長會。爺爺、奶奶們大都喜歡在一起閑聊。幼兒園可組織爺爺、奶奶們召開座談會。請有經驗的老師或爺爺、奶奶中家教得法的發言。讓他們說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這樣一來更加有說服力。爺爺奶奶們對于自己同齡人的經驗,更樂于接受。同時,還可提供一些話題讓爺爺、奶奶們暢所欲言,從中了解祖輩家長的真實想法,并進行歸納、整理,最后使爺爺、奶奶們達成共識,形成正確的育兒觀念。親切熱情地組織爺爺、奶奶在一起交流還有利于拉近老師和爺爺、奶奶的距離,便于今后對他們的孩子進行教育發生意見分歧時更容易處理問題。再次,有針對性地組織祖輩家長參加開放日。在開放日,幼兒園可專門設計一些爺爺、奶奶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農村特色的“編草簾”、端午節的“奶奶教我包粽子”、“六一”節歌舞“爺爺為我打月餅”等活動,既培養孩子尊老、敬老的美德,還間接地讓老人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而加以配合。而且在開放過程中,爺爺、奶奶們能親眼看到自己孩子的優勢與不足,觀察到教師的教學能力,讓他們信任教師,幫助他們改善教育方式,增加爺爺、奶奶對幼兒同的認識。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2

     一、抓住地方特色文化,開展“愛家鄉”的教育活動

      我園地處吳歌之鄉,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陽山歌,有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慶寺,有千年古樹紅豆樹,還有恬莊千年古街等名勝古跡。為了能更好地推廣和傳承河陽文化,讓幼兒得到河陽文化的熏陶,教師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1.傳唱河陽山歌

      河陽山歌是流傳于吳方言區域的民歌,自成體系。組織孩子參與“河陽山歌傳唱比賽”、編排河陽山歌節目和舞蹈,培養孩子對山歌的興趣愛好,從而進一步推進這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2.探訪河陽名人

      有關河陽文化的民間故事有很多,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欣賞、故事小品演繹等形式幫助孩子了解名人故事。

      3.游覽河陽名勝

      在“春游”和“秋游”之際,組織孩子游覽本地的名勝古跡,通過這些存在、直觀的名勝,使孩子了解家鄉文化的深厚,促使他們去探究家鄉文化。

      4.了解河陽物產

      帶領孩子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了解、品嘗當地物產,如:清水大米、鳳凰水蜜桃、高莊豆腐干等,油然而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二、關注社會文明現象,建構“和諧美”的園本課程

      對幼兒進行環保啟蒙教育,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將來成為具有牢固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盡量體現“淺”和“近”的基本原則,從幼兒接觸的家庭環境、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環境講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和保護環境。如:當發現滿地的紙屑無人理睬時,首先教師給幼兒上一節有關“紙”的活動,讓幼兒了解紙的用途及造紙的原理,同時了解浪費紙是一種污染環境的行為。這種隨機教育抓住了幼兒身邊的“不文明”現象,通過和幼兒討論,培養他們良好的文明習慣。又如:針對校園里有小朋友亂摘花草樹葉的現象,我們鼓勵幼兒參與到“綠色環境”的創設活動中來。和幼兒一起利用廢舊物材料布置教室,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環保標志語,如:“花兒好看我不摘”“噓!輕點兒”“請節約每一滴水”等內容的字畫,掛在教室及幼兒園的各個角落,時刻提醒幼兒。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環保意識在幼兒心中萌發,從小培養幼兒為創造“和諧美”的社會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三、利用家庭教育資源,開展“手拉手”的親子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我們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因此,我們加強了與家庭的溝通與聯系,讓家長理解、支持幼兒園的工作,積極、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教育。

      “親子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會教育。家長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該如何做到去“有效”地“利用”呢?我的做法是讓家長參與到“主題活動”的開展中來。如: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是幼兒園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幼兒園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我們可以打破教師主導各項活動的常規思維方式,邀請家長進來參與。根據園本特色,教師邀請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彩繪體恤”活動、“親子才藝秀”“環保小衛士模特秀”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贏得了家長的掌聲,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又如:請當交通警察的爸爸教幼兒學做交通小指揮;請當消防員的爸爸給幼兒進行消防安全講座等等。這些資源的利用使幼兒的活動形式、內容更加開拓,給主題活動的開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四、探求鄉土材料資源,拓展“玩中樂”的自主游戲

      陶行知提出的“建設適合農村實際生活的活教育”的創造教育思想經驗主要來源于生活。農村中得天獨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都是開展農村幼兒教育最好的活教材。其中,大自然的天、地、物和季節所發生的現象,作為體育活動場,可以把田埂、麥場作為幼兒鍛煉的地方;稻草、竹子等,制成草盤、草繩、竹梯等各種體育玩具;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利用蘆葦編席子、簸箕等,用高粱稈、麥稈扎掃帚,用狗尾草編草帽等各種動物頭飾;用樹葉、花、各種植物種子、羽毛、花生殼、木屑等進行制作、染色、拼貼;甚至,還可以借助某些材料開展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活躍身心。

      其實,對農村的幼兒來說,山上的植被、田野的農作物、小河邊的鵝卵石、樹上的枝條、果殼果核、農具廢料等,無不是幼兒喜歡的玩具,關鍵是教師如何因地制宜地去挖掘、收集和利用。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幼兒在玩中會得到很多的樂趣和知識。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3

      一、村莊示范點基本情況

      1、斑竹村:斑竹村位于城東面,地處御營鎮范家大園(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俺的故居)、108國道,羅桂路,還有正在修建的青軌鐵路東站,交通十分便利,是休閑和旅游的好地方。斑竹村轄區共有5個村民小組、615戶、1548人、勞動力1048人、耕地面積455.5畝。該村也是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2、芒江村:位于城北面,地處中心汽車站,成綿高速公路,寶成鐵路,警安職業學院,轄區共有7個村民小組、分布在環山周圍之間,耕地面積605畝、農村戶數為434戶、1293人、農村勞動力849人。該村以發展脆罐梨和蔬菜種植帶動該村的農副產業的發展,是首批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生態環保示范村,村莊環境優美,也是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3、長虹村:位于城西南面,地處108國道、蟠龍鎮的寶峰山,白馬關景區的倒灣古鎮,近鄰城南新區,是旅游、休閑、觀光的最佳去處。村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589戶、人口1624人、農村勞動力1134人、耕地面積1208畝。該村也是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基礎設施完善,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4、柏云村:位于城東北面,108國道成綿高速公路,緊鄰調元鎮(李調元故里),村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656戶、人口1945人、農村勞動力1249人、耕地面積.6畝。近年來,柏云村通過創模、創衛,結合災后重建,村莊環境面貌有較大改觀,公路沿線、河道沿線得到有效整治,也是省市級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該村村莊環境優美,符合“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創建標準。

      二、主要目標

      按照“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效果明顯”的要求,確定斑竹村、芒江村、長虹村、柏云村為環境優美示范工程示范村,精心策劃,通過打造高標準、高質量的村莊精品亮點,以點帶面,以點促面,整體推進我區鎮(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最終實現全鎮所有村莊達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的工作目標。

      三、工作任務

      以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以鞏固“雙創”及年萬安鎮芒江村的新農村建設和萬安鎮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成果為依托,強力推進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范工程打造工作,全面提高萬安鎮(村莊)環境綜合治理水平。協調指導各村的整潔工程和村莊清潔行動,加強各村環境衛生治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指導戶用沼氣池建設,進行農村改廚、改廁、改水、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美化建設工程,加強農村畜禽圈舍改造和畜禽糞便的無害處理。實現農產品質量無公害化,城鄉環境優美、生態良好、風貌協調、庭院美化、田園清潔、村容整潔、民風文明的目標,達到城鄉環境“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標準,城鄉人居環境和村民衛生意識明顯改善。

      四、工作重點

      (一)規劃水平提高

      提高村莊的規劃水平和布局水平,杜絕在新建公路兩側夾道修房,村落規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錯落有致。

      (二)風貌特色突出

      著力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設計水平。融合地域和歷史文化、傳統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內部優化功能”要求,組織實施農村民居設計和特色風貌控制設計,新建居民隨形就勢、高低錯落、風貌獨特。

      (三)配套設施完善

      通村及村內路網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內主干道硬化。完善給水、排水系統,集中處理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生產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凈化處理。

      (四)村容整潔衛生

      保潔制度健全,村內有公共廁所,提高農戶衛生廁所改造率;農戶普遍使用清潔能源;村內有休閑健身綠地,主要道路和河道兩邊實現綠化,住宅之間有林盤綠地,農戶庭院綠化。

      (五)文明鄉風形成

      多形式宣傳普及文明、衛生常識,倡導文明行為方式和良好衛生習慣,制定“村規民約”推進村莊環境治理,在農村居民中形成講文明、愛衛生的新風尚。

      1、清潔化標準

      (1)村莊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內不得有人畜、家禽糞便,柴草、肥料、磚石及其他廢舊物資應集中有序堆放;有效清理地面痰跡、煙頭、紙屑及瓜皮果核等;村莊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附屬設施(公告牌、宣傳欄、標志牌、路燈等)應保持清潔,不得出現明顯污損,不得有積塵、痰跡、淤泥或其他污垢。

      (2)村設置的垃圾收集點應基本保持潔凈,無垃圾吊掛現象;公廁內外保持整潔。

      (3)村店鋪應履行“門前三包”合同義務,無向店外地面拋灑垃圾或污水現象;村民在自有房屋門前設置的固定攤位,應保持攤位本身和周邊環境的整潔。

      (4)村小商業設置的門面牌匾,每處不得出現2塊以上浮土、銹跡、油漬等污垢;每處建(構)筑物、市政設施立面、公廁內墻和綠地樹干上未及時清理的“牛皮癬”不得超過5處。

      (5)庭院綠地內不得堆放生活垃圾、柴草、肥料及其他廢舊物資;不得出現痰跡、煙頭、紙屑及瓜皮果核;附屬設施(坐凳、燈具等)應基本保持清潔,每處設施不得出現2處以上積塵、痰跡、淤泥或其他污垢。

      2、秩序化標準

      (1)道路布局有序,新建主要道路應作環狀布局,不得出現斷頭路,并禁止設置各種妨礙消防的障礙物;道路寬度應滿足使用功能。附屬設施(公告牌、宣傳欄、標志牌、路燈等)應無缺失,并按有關規范有序設置、滿足功能要求。

      (2)每個村設置的垃圾收集點應不少于15個,收集頻率為每周2~3次;一般村莊不單獨設置垃圾處理設施;交通不便的村可進行簡易填埋,禁止明火焚燒;公共廁所推行三格式化糞池改造,村莊衛生廁所普及率應達到95%以上。

      (3)村小商業設置的'門面牌匾,不得超過建筑外墻面0.5米以上,不得影響道路通行、侵占公共空間;嚴厲取締單位和個人自由散發小廣告、張貼啟事和涂鴉的行為。

      (4)保潔人員數量按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人;保潔工具和小型車輛(密封式垃圾三輪等)的配備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3、優美化標準

      (1)把握好“村布局、村落規劃、民居設計”三個環節,切實做好農村風貌塑造工作;突出民風、民俗,結合當地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進行村莊和村落民族風貌規劃設計。

      (2)村道路與公共活動場地應實施硬化,整體風貌應保持協調統一、美觀大方并基本保持完好;不得有斷裂與破損現象;凹陷、銹蝕或脫漆的附屬設施應及時修復;路燈亮燈率不得低于98%。

      (3)垃圾收集點基本無殘缺、破損,封閉性較好;公共廁所建筑即附屬設施基本無破損。

      (4)村店鋪應保持店面完好、整潔。

      (5)庭院植物配置經濟實用;植物生長良好,無死樹枯枝、空禿現象,無大型和纏繞性、攀緣性雜草;附屬設施采用當地磚、石、木等材料制作,以農村特色為主,提倡生態自然、簡樸親切,反映地方民俗特色。

      4、制度化標準

      (1)以萬安鎮政府出資,村民出勞輪流保潔的方式落實保潔人員;制定簡便實用的村莊保潔、設施保修的村規民約。

      (2)將公廁、垃圾桶等設施的保潔列入村規民約和清掃保潔人員的職責范圍,由村委會專門監督。

      (3)定期對村民進行思想和環境衛生意識的指導,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質和人文素質。

      (4)制定清掃保潔的村規民約,建立村莊日常保潔制度;保潔標準等任務和責任內容;建立村委會監督機制,對清掃保潔人員不履行職責或履行不到位的具體情形,作出相應的處罰規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把打造環境優美示范工程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目標管理和對黨政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及時總結經驗,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養和宣傳先進典型,務必抓出實效。

      2、加大資金投入。將必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對村莊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要拓寬籌資渠道,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企業投資經營、業主承包開發、個人資本投入等多種形式參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3、嚴格督察問責,注重工作實效。

      (1)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各成員部門認識一定要到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責任一定要到位,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進展緩慢的,要進行嚴格問責追究領導責任。

      (2)鄉村環境日益優美。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和風貌打造力度,大力整治河庫污染。同時,繼續開展村莊環境治理,教育和引導農戶美化庭院環境。充分發揮示范村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最終實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工作目標。

      六、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村要高度重視“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工作,把該項工作作為考核領導政績和工作效能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周密部署,總結經驗完善措施。萬安鎮各部門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要對各村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研督導,落實整改。

      (二)加大經費保障

      萬安鎮政府要根據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需要,結合當年財力狀況,編制專項經費預算。同時創新投入模式,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專項資金,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支出列入財政預算。

      (三)落實制度體系

      1、萬安鎮“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村創建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和考核。

      2、考核堅持半月一檢查,一查一評比,以查促干,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證實效。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1-17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3-20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8-27

    關于農村最美家庭事跡事跡材料02-15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2篇【熱門】10-30

    農村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集合13篇】10-23

    農村最美幸福家庭事跡材料范文12-25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2-31

    最美家庭的事跡材料02-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人成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