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黨政資料>事跡材料>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

    時間:2024-09-07 07:43:52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7篇(優)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7篇(優)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1

      陳葉翠,女,58歲,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范。

      1988年,她服從組織安排到基層社區工作,一干就是25個春秋。25年來,她以社區為家,把全部心思投到社區工作中,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帶領社區黨員群眾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贏得了各界的高度贊譽和群眾的擁護愛戴。她有60多本寫滿家長里短的筆記本,記錄著她如何踐行“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座右銘。下崗女工楊國云遭侄兒奪房,陳葉翠幫她打官司找證人;社區矯正夫妻無力從農村接回孩子,她求人把孩子轉學到濟南;低保戶王景山生病,陳葉翠組織居民為他捐款,去世后,帶領大伙為他送行……

      陳葉翠這位社區“管家婆婆”,以對群眾的一片深情和敬業之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她的努力下,這個0.4平方公里的小社區,擁有了17支社區文體活動隊、13支志愿服務隊、3支黨員服務隊、2個俱樂部,擁有自己的社區養老院、社區誠信就業促進會、知心暢語工作室;他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上了中央電視臺;他們組織的“金婚銀婚夫婦重溫慶典”活動,吸引了數千人參加。在她的努力下,這個擁有2744戶、11400多名居民,困難住戶多、下崗人員多、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大社區,多年實現轄區居民零失業、計劃生育零超生、群體性上訪零案例。在她的努力下,這個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嘈雜混亂的老社區,變成了環境整潔有序、居民歸屬感強、人們安居樂業的優美宜居家園,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山東大學等5所高校的社會實踐基地,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和香港、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家來社區參觀考察。

      陳葉翠創造性地總結出以黨建為龍頭、以文化為靈魂、以服務為核心、以居民自治為方向的'“四位一體工作法”。她狠抓社區黨建,建立了流動黨員聯絡站和在職黨員活動站、黨建工作聯席會和黨員議事會、黨員責任區,組建了老黨員環境衛生服務隊、老黨員治安巡邏隊和在職黨員互幫互助服務隊,30多名黨員與17個特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社區43位樓長、112位居民小組長中90%以上由黨員擔任,黨員成為社區群眾的標桿和依靠。她常年堅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成立了上善若水俱樂部、好媽媽俱樂部、青少年成長俱樂部,開展家庭教育課堂等系列講座,讓居民在教育中提高素質,懂得感恩奉獻。她探索出“四議三評兩公開”自治工作法,凡是社區重大事情,都要經過社區黨委會提議、社區黨員議事會商議、社區居民議事會建議、社區居民代表會議或居民代表大會決議四道程序,每季度、半年、一年組織黨員群眾對社區工作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向黨員和群眾公開,形成社區社務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評的民主氛圍,社區也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為社區建設信息直報點。

      陳葉翠的工作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她先后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2012年還光榮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2

      胡水鳳,女,生于1975年,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會計師,縣級骨干教師。曾教學勝利中學職高財經專業課程,現教學勝利中學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同時兼職勝利中學主辦會計及食堂會計。

      她自覺餞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恪盡職守。在領導心目中,她吃苦、虛心、誠信肯干;在教師及教輔后勤職工眼中,她熱情、溫和、真誠待人;在學生的記憶里,她嚴厲、慈祥,以身作則。自1995年走上講臺至今,15年風雨,她在教育系統這塊園地里堅持信守承諾,默默奉獻,成長為極具高度信譽的教育工作者。

      1998年那年的寒假的一天,她答應圖書管理員(路途遙遠她提前回家)幫她代理發放學生寒假作業,記得那天天下著大雪,年關街道做生意的攤位十分擁擠,占據了進學校大門的道路。當時一車寒假作業書無法進入學校,學校教師已放假離校,她為了及時地發放學生寒假作業,二話沒說,向總務主任匯報后,及時搬運了那一車的書,因為一天的勞累過度,身懷三個月的孩子流產了,晚上當她的丈夫看著剛從醫院清宮回家臉色蒼白的妻子,夫妻二人緊緊抱作一團痛哭一場,她這時唯獨的是感到對丈夫的愧疚。第二天,她沒有把此事告訴學校領導,還堅持在兩天后把那一車的作業書發到了來校領成績單的所有學生手里,看著師生接過寒假作業,欣喜的她將淚水化作了滿臉的笑容,同時也承諾了朋友的囑托。她一向是只要教師請教幫忙的事,只要是她能夠辦得到的,她會承諾并守信地辦好,譬如,指導雷教師等教師制作課件,她會盡心盡力,直幫忙到課件完成,她時時如此實心辦事,真誠待人,得到了同事的好評。

      她由于長期在繁雜的事務中勞累工作,患上了頸椎病,經常帶病工作。2006年,她帶高三(8)班的專業課,自開年后舊病復發了,整天的頭暈眼放花,縣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誡地對她說:“你的病很嚴重,必須住院理療。”為了信守承諾,圓滿地送走這屆學生這個信念,讓所帶學生高考取得好成績,一向堅持到高考結束后的那一天,暈到了直接被送到了羅田縣萬密齋醫院。那一年高考成績,她所帶的專業平均分居全縣職高第一,激勵了許多學生,其中,方浩同學專業高考成績296分(總分300分)居全省高考專業總分第一名。

      多年來,她一向戰斗在高三專業學科教學的第一線,同時兼學校主辦會計、食堂會計等職,雖然負擔重,但教學成績一向很突出。胡水鳳十分吃苦敬業,并一向克服多重困難,因材施教,如每年在高考前她都要給學生打印100多條課本上的名詞解釋,她總是帶頭先示范背一遍給學生聽,然后讓全班每個學生都背完。記得有一個學生方某記憶不好,在專業課早自習上連續兩周都背不下十條,胡教師于是找他談話,教他巧記、活記,千方百計激勵他努力,并承諾犧牲自我休息時間給他輔導,直到他背完為止。說到的事她能做到,她一向利用課余時間到班級輔導學生。這一舉措,她一向都能落實踐行,從沒失言,與她同教學高三的教師都有目共睹,一向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信守承諾,言行一致的'好教師。

      無論工作多么忙,她堅持業余學習,感染師生勤奮好學,為此,近五年來,她還學與寫合作,教與研合作,取得了許多獎項,如:公開課證書1個(2006年縣一等獎),論文證書16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4個、市級3個、縣級6個),教學設計及案例證書7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個、縣級4個),課件證書10個(其中省級2個、市級2個、縣級6個),高考試題評析及預測證書1個(國家級),課題論文證書1個,輔導學生獲獎證書2個(省二等獎)。輔導學生在市級報刊發表習作2篇,羅田縣科學發展筆談論文1篇。同時在市級以上報紙發表教育類論文9篇;經濟類論文5篇,在專著書刊上發表教育論文7篇;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教育新聞宣傳300余篇。

      她在財務工作十五年中,廉潔自律,以身作則,認真遵守財務人員廉政規定,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防微杜漸,維護財務會計聲譽,筑牢廉潔思想道德防線,工作中始終注意不與食堂采購實物單位及個人拉拉扯扯,不借付款之機謀取私利,吃請不到、送禮不要、不拿原則做交易,也決不去亂收費,以自我的實際行動樹立起學校會計人員的良好形象,在近幾年的“普九”攻堅工作中,她作為此項工作的重要成員會計,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她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我,她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準則,做到從大局出發,服從領導安排,對社會負責,將“勤儉節儉,用心服務,取信于師”的宗旨貫穿于財務工作始終,努力做到及時報帳、認真做帳,她廉潔自律。多年來,她的財務工作一向得到上級好評,多次被縣教育局評為計劃財務先進個人,十幾年來財務成績居全勝利鎮第一,食堂財務會計業務精通,自我根據學校自身情景,設計了一套適合學校食堂的財務電子帳本,試試用了幾年,效果很好。在教輔后勤人員心目中具有公正、廉潔、為民的良好形象。

      有風有雨有陽光,有汗有淚有歡笑,這是她工作十幾年來的真切感受,工作雖然艱苦,但她更多感到的是愛的歡樂。用她自我的話說:我餞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恪盡職守,永不言悔。她先后被評為縣級骨干教師、高中學科先進帶頭人、縣級優秀教師、教育宣傳工作模范通訊員。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3

      劉成德,男,77歲,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薛莊村退休工人,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范。

      50年前,雷鋒親筆給他寫下贈言:“你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50年來,無論在部隊、企業、農村,他都默默學雷鋒、做好事。在山東,被贊為“當代雷鋒”。

      劉成德1957年入伍。1961年3月,他和戰友分乘兩艘機帆船出海執行任務。夜間返航時,隨行的1號船因霧大不幸觸礁,船上14名戰友危在旦夕。接到求救后,劉成德主動請纓前去救人。當時,天黑霧大,風高浪急。劉成德脫去棉衣,腰系大繩,義無反顧縱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短短100米距離,幾乎耗盡了他全身力氣。精疲力竭的劉成德終于把大繩送到1號船,14名戰友得救了!他卻患上了終身腰腿疼的毛病!因為這次救人壯舉,他作為先進人物參加了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并與雷鋒同臺受獎。

      50年來,劉成德牢記雷鋒囑托,處處以雷鋒為榜樣,走到哪,就把好事做到哪。在部隊,他忘我工作,熱心助人,積極幫助困難群眾和戰友,先后榮記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獲得“五好戰士”等榮譽稱號;在企業,他立足平凡崗位,干一行愛一行,以釘子的“擠”勁和“鉆”勁搞技術創新,為企業創收20余萬元,并熱心幫助困難職工,受到企業干部職工廣泛好評;退休后回村,他堅持28年做村里的“義務清潔工”、連續7年在村子拐角處當“義務交警”,連續十幾年為五保老人孟慶泉送菜送飯,村里十多位困難群眾都接受過他的接濟和幫助。退休回村28年,劉成德做的好事數也數不清!

      劉成德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但樂于助人一直是他堅守的信念。他因早年蹈海救人常年患腰腿疼病和嚴重的心臟病,速效救心丸總是隨身攜帶。老伴四年前患膽囊癌,先后6次化療。可他仍然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給山東輕工學院困難學生何麗娟送去200元,為汶川、雅安等地震災區群眾先后捐款2000元……今天幫這個,明天幫那個,有人不理解,說他傻,甚至諷刺挖苦,劉成德說:“傻怎么了?我一不圖名,二不圖利,只要向雷鋒學習,真心幫助別人,我心里就是快樂的'!”50年如一日助人為樂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家庭成員,他的兒子、孫子、孫女也以他為榮,全家儼然成了“學雷鋒世家”。

      多年來,劉成德還走遍濟南200多所中小學,深入大專院校、部隊、企業、機關,講述雷鋒故事,傳承雷鋒品格,踐行雷鋒精神。為此,濟南市建立占地5500平方米的劉成德事跡展覽館,接待社會各界干部群眾10多萬人次。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4

      李遂躍今年76歲,是經八路街道城省建社區居民代表,家住文化路34號院,是鄭州市工藝美術廠退休職工。

      大院里的居民提起李遂躍,都稱贊他是個十分熱心的好人。他是熱心的義務監督、宣傳員。在創立全國禮貌城區期間,天天在社區里穿行,有時戴著志愿者小紅帽在大街小巷進行禮貌勸導;有時拿著禮貌城區宣傳卡,挨家挨戶的上門宣傳講解。碰見可疑人員,就上前盤問;他十分注重保護環境,期望每個人都具備良好的素質,并始終堅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原則,遇見亂扔亂倒垃圾的住戶,就進行說服教育,時刻監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禮貌的情景,他就會主動上前勸導,心平氣和的把對方說的心服口服。

      李遂躍為人隨和、開朗,助人為樂是他的家常便飯,更重要的,他還是個義務調解員,誰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他所居住的小區是一個老住宅小區,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經常出現管道堵塞現象,每次出現這種情景都是他跑前跑后,聯系疏通、挨家挨戶收錢、無一不親力親為,經常累的腰酸腿疼,但從來沒有任何怨言,只要問題得到解決,他比誰都高興,他所做的一切,從來不計報酬,不計得失,并且無怨無悔。

      李遂躍精神十足,身體硬朗,動作利索,總是樂樂呵呵的,并且異常關心社區事務,主動協助社區開展各種活動和義務服務。2003年在大伙的幫忙下成立了“惠風藝術團”。就這樣,大家在一齊唱唱,跳跳、活躍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問他為何這么關心社區事務,他就很嚴肅地說到,關心社區事務,維護居民權益,支持社區的工作是每一個社區居民應當做的。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這就是社區男女老少都尊敬和愛戴的李團長。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卻感染著小區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動幫忙,鄰里之間十分團結,整個小區充滿了禮貌和諧的氣氛。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5

      劉吉傳,男,58歲,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謝圩子村黨支部書記,山東省第四屆道德模范。

      為了眾鄉親能夠過上好日子,20xx年以來,他自力更生,自費興修水利,每年都無償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綠化荒山,蔭福后代子孫。

      缺水一向是困擾沂蒙山區群眾生產生活的大難題。20xx年3月,經當地黨委、政府批準,劉吉傳拿出畢生積蓄和從親戚朋友處借來的錢,又從信用社貸了20萬元,共計60萬元,歷時兩年,在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達20萬立方米的蓄水堤壩,可為周邊5個村的近萬畝農田進行灌溉,開創了沂蒙老區個人籌資興建水庫的先例。修筑堤壩是一項十分艱苦的活。山路迂回盤旋、崎嶇不平,運送建材物料的車只能開到山腳下,劉吉傳只好和工人們用手推車一點點往山上送。一天下來,劉吉傳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個來回,膠鞋磨破了底,腳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來,渾身像散架了一樣。因為修筑堤壩,他借錢借遍了親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錢,此刻仍有20萬元貸款沒有還清;因為修筑堤壩,他吃住在山上,兩年沒下過馬陵山;因為修筑堤壩,80多歲的老母親去世,他都沒有見上最終一面,這成為了這名樸素漢子內心永遠的痛。20xx年堤壩修筑完工以來,劉吉傳每年都無償放水,為水庫周圍5個村供給農田灌溉用水。

      如果說修筑蓄水堤壩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那么劉吉傳綠化荒山的手筆則更讓人感覺到震驚。他自籌資金專門聘請林業專家進行勘測規劃,請來石料開采專業人員在巖石縫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樹木的地方,幾乎全被他開墾起來了。先后在草不生、樹不長的荒山崗轟炸巖層560余畝,開挖果樹帶680畝,綠化面積達1800余畝。昔日無人問津的.荒山崗,如今已經成為四季常青、花果飄香的旅游觀光勝地。

      劉吉傳做的好事讓群眾得到了實惠,村民們都把他當作貼心人。20xx年春,劉吉傳以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帶著謝圩子村黨員群眾的厚望,劉吉傳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從治理臟亂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籌資30余萬元,對村里所有巷道實施了硬化、綠化、美化、凈化和亮化。昔日泥濘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躍變成了環境優雅、花紅柳綠的禮貌村。

      對于未來,劉吉傳充滿了期望:“等還完了款,有了積蓄,就實施水庫二期工程,將水庫大壩加高、加長,實現蓄水50萬立方米。”目標雖然艱難,但劉吉傳說:“我會一向堅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會讓兒孫們之后干下去”。這就是沂蒙山優秀兒女劉吉傳的錚錚誓言,他用執著詮釋了黨員的執著信念和樸實情懷。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6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正雄的家在平卜河邊,平卜小學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xx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里,“他們也很危險呀!”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涌。但情勢已十分危急!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后墻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說完就沖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著,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正雄急忙用嘴含著手電筒,往水里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之后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里,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并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里。幸好韋正雄家樓房墻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里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構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床架上能夠勉強呼吸。此時進去救人,會卷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住。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后,筋疲力盡的韋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墻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正雄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舍棄了親人選取了學生。

      20xx年,韋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xx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7

      吳顯才,男,53歲,中共黨員,重慶市巫溪縣烏龍鄉大坡村黨支部書記。

      15年來,吳顯才義務贍養了45位老人,先后有22位老人在他的關懷中安詳地走完生命歷程,6位老人回到了親人身邊。目前,吳顯才仍在贍養17位老人。

      1988年寒冬的一天,吳顯才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她穿著破爛的單衣,蜷縮在路邊,凍成一團。吳顯才把老人送回家,看到這位老人無依無靠、一貧如洗,被子又黑又臭,枕頭竟是一塊磚,他淚如泉涌。他在周邊幾個村里做了調查,結果發現有幾十位孤寡老人過著類似的生活。1990年,吳顯才說服妻子,傾其所有,買下家對面的一個廢棄酒廠,改造成一座有16間房屋的敬老院,并給敬老院取名“常樂”,期望老人們能夠天天歡樂。年底,來自8個村的16名孤寡、殘疾老人,住進了敬老院。

      70歲的馬昌炳老人剛到敬老院時,因為長期沒有吃肉,一吃肉就拉肚子,吳顯才每次都幫他清洗。70多歲的田代翠老人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吳顯才細心伺候她,讓她認了自我做兒子。63歲的'譚傳賢是個啞巴,還有智力障礙,唯一的依靠哥哥去世后,她頓時失去了生活來源,吳顯才聽說后收留了她。任國賢與老伴譚吉壽,拉扯智殘兒子生活,因年事已高而生活陷入困境,吳顯才收留了這一家三口,一養就是11年。吳顯才5年間收養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數是殘疾人。那些去世的老人,都是吳顯才這個“兒子”送終。他們在彌留之際,老淚縱橫地叫著“恩人”,拉著吳顯才的手久久不愿松開。1993年,吳顯才購買了1.5畝荒山,開辟了“常樂敬老院公墓”,在墓地栽樹種花,讓辭世的老人與鮮花、松柏為伴。當年,國家民政部向他頒發了一塊“德高義重”的匾牌。

      建成敬老院時,吳顯才就背上了6000元貸款。以后每年都要為敬老院供給近1萬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豬肉、近500公斤食用油、兩三百公斤鹽巴,加上縫制衣服、添置被褥,還有醫藥費、喪葬費、電費及其他開支。吳顯才還拿出家里的3畝承包地,供敬老院種菜種糧;在自家承包的荒地上,開墾出20畝藥田;辦養殖場,建棕器加工廠、預制件廠、木材加工廠三家小作坊。15年來,他先后投入了30多萬元,讓這些無依無靠的老人生活無憂。去年12月,他又投資13萬元第二次改造敬老院,每層樓設一個帶洗澡間的衛生間,老人們睡上了席夢思床墊,電視機換得更大了,廚房里擺上了電冰箱。

      20xx年吳顯才被評為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相關文章: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優秀07-15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個人優秀12-11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1-21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1-12

    醫院道德講堂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3-10

    村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1-16

    關于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3-11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范文04-21

    道德模范事跡材料模板07-19

    社區道德模范事跡材料06-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 日韩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