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協會申報材料
協會申報材料1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關于開展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通知》(中紡協函[20xx]40號)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學校將組織實施20xx年度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本屆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工作重點面向紡織服裝類相關專業或服務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養的專業,獎勵具有創新性和推廣應用效果好的成果,重點獎勵近年來在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優先獎勵教學一線教師所取得的成果。教學成果主要包括:
(一)在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調整專業結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和推廣價值的.成果。
(二)在組織教學工作、推動教學及教學管理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開展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工作,建立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已獲省級20xx年一等獎的成果原則上不得申報,教材暫不列入本次申報范疇。
二、申報條件
申請教學成果獎的個人或集體的主要完成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風,為人師表;
(二)直接并始終參加成果方案的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全過程,并作出了主要貢獻;
(三)成果完成人為高校教師或教學管理工作者的,一般要有連續三年以上從事高等教育教學或教學管理工作的經歷,有一定的從事本科或研究生教學工作量。
申請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每項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原則上不超過5人,每項成果的主要完成單位原則上不超過3個。
三、獲獎等級
國內首創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紡織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有特殊貢獻的成果,可獲得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在紡織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具有一定創新性,并取得重大人才培養效益,達到國內或行業內高校領先水平的成果,可獲得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達到國內或行業內高校先進水平,并取得較大人才培養效益的成果,可獲得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達到紡織行業同類高校先進水平,并取得一定人才培養效益的成果,可獲得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四、申報材料提交
申報人向所在學院、部門提交申報材料,各學院匯總后交教務處,申報單位或申報個人應按規定填寫統一格式的申報書,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申請表。(一式三份)
(二)反映教學成果的學術總結材料。(一式三份)
(三)在公開發行的省(部)級以上報刊、雜志上發表的相關論文以及其他相關附件材料。
(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項目匯總表》(一份,加蓋學院、部門公章,由學院、部門匯總本學院項目后填寫(EXCEL格式))
協會申報材料2
一、養雞協會現狀和發展過程
xx市xx鎮養雞協會成立于2002年8月,是經市民政局注冊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是我市示范合作經濟組織。幾年來,協會以服務于民為宗旨,不斷發展壯大,現擁有固定資產25萬元,其中辦公設施85平方米,運輸車輛3臺,2005年銷售總收入1400萬元,純收益136萬元,協會會員戶均收入近萬元。協會在推動我市養雞產業發展中做出了較大貢獻。
xx鎮地處我市南部泉河北岸,與臨泉縣隔河相望,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均耕地面積少,且經常遭受水災,致使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收入不高。自1995年始,xx鎮xx村村民牛浩仁運用自己打工學來的養雞技術,辦起了該村第一個養雞棚,一年飼養五茬雞,收入萬元以上。經過兩年的發展,牛浩仁養殖肉雞走上了致富的路子。在其帶動下,1997年以此村為中心的養雞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形成了年飼養出欄肉雞180萬只的規模,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養殖戶平均收入1.5萬元,農民在養殖肉雞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隨著養雞業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劣等雞苗、假冒偽劣藥品和飼料進入養殖基地的問題,嚴重危害了養雞戶的利益和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僅2001年就造成損失達10萬元以上。在這種情況下,xx鎮養雞協會應運而生,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廣大養殖戶的迫切要求下,2002年8月,成立了xx鎮養雞協會,協會會員72人,經民主選舉,產生了協會理事會,養雞大戶xxx當選會長。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目前協會會員達162戶,年飼養肉雞規模200余萬只,同時帶動了周邊鄉、鎮、村養雞業的發展,協會于2002年9月正式注冊。
二、提供優質服務
協會結合規模養雞的特點和要求,為會員提、供、銷一條龍的服務,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保障會員的合法權益。
1、嚴格管理,抓好產前服務。協會嚴格按章程辦事,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從建棚、供應雞苗、場地消毒等方面入手,加強技術指導,規模棚室建設,統一供應優質雞苗,統一提供藥品和飼料,嚴把養殖用品的質量關,協會通過考察論證,多方篩選,從質量信得過的企業購進雞苗、藥品、飼料等相關產品,統一發放到養殖戶手中,確保質量,提高肉雞成活率。
2、科學飼養,抓好產中服務。科學飼養和管理是增加養殖效益的前提和基礎。協會本著健康養殖、提高效益的.原則,從三個方面著手,切實抓好產中服務。一是推廣科學養殖技術。在養殖過程中,以優質品種為龍頭,積極推廣綜合配套養殖技術,協會與市畜牧站建立了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定期邀請畜牧專家舉辦科普講座,并對養殖戶遇到的難題進行現場指導,同時還利用電教、養殖戶座談會等方式,開展培訓交流,根據養雞季節變化,編印養殖技術材料,發放給養殖戶,從而提高了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三年來,共舉辦各類技術講座30余期,印發技術資料1000余份。二是加強疫病防控。為預防雞疫病的發生,協會與鎮獸醫站密切配合,及時抓好雞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實行統一防疫,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協會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按市政府的防控要求,做到消毒100%,免疫注射率100%,此外,強化養殖地的飛禽管理和預防,有效地杜絕了雞各種疫病的發生,保障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三是推行標準化飼養。協會制定了無公害養雞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控制措施,加大了藥品、飼料管理力度,推廣標準化飼養技術,推廣優質飼料和無殘留藥品,加強肉雞質量檢測,在肉雞出欄前,協會邀請相關單位人員進行質量抽檢,不合格成雞不準上市銷售,從而確保了肉雞產品的質量安全。
3、瞄準市場,抓好產后服務。為及時掌握市場行情,摸清養雞市場動態,及時更新換代,協會經常派人到外地摸市場,拉客戶,積極搜索有關信息資料,不斷更新品種。在經營過程中,根據市場行情和市場需求統一組織生產和銷售,注重信譽,保證質量,獲得了客戶的信賴,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
4、典型帶動,提升養殖科技水平。協會在發展養雞產業過程中,十分注重抓點示范,發揮典型帶動和技術輻射作用,促進整體協調發展。在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上,首先選擇示范戶試點,讓會員看得到、摸得著,以實際的增收現狀,引導和感化會員,使他們自覺接受先進技術,使科學飼養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科技含量和綜合效益。協會在抓好會員養雞的同時,積極幫助周邊地區的農民發展養雞,經常派技術人員去服務、去指導,對全市養雞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完善經營機制
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促進協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協會自成立之日起,明確了會員利益至上的宗旨,采取了統一規格、統一價格、統一銷售、售后返利的經營方式,從而避免了相互壓價的惡性競爭。協會在銷售中提取一定數額的組織費用,同時協會從供雞苗、藥品和飼料方面,獲取一部分利潤。年底經核算后,除去必要的公共積累,給予會員二次返利,三年來,年平均二次返利10萬元左右。
四、加強協會管理
養雞協會不斷總結發展經驗,強化了內部管理,積極探索合理有效的運行機制,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首先加強協會自身管理。協會實行理事會負責制,重大事項召開理事會研究,征求會員意見后實施,一般事項由理事長召集理事會成員研究決定。同時嚴格協會的財務制度,嚴把開支關,定期通報財務狀況,做到了公開、公正、透明。其次加強生產管理。在養雞生產過程中,突出標準化生產,在統一供雞苗、藥品和飼料的基礎上,推選健康養殖,提高肉雞產品的質量和效益。第三探索運行新機制。協會實行“五統一分”運作方式,即統一供應雞苗、統一供應藥品、飼料、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分戶養殖,通過三年來的運作,協會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提升檔次和水平,協會已計劃建立規模化養殖小區,采取股份制方式,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全面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無公害養殖,以此推動全市養殖業的發展。
協會申報材料3
一、申報主體
申報主體為獨立礦山企業(含油氣企業),須持有合法有效采礦許可證。
二、申報條件
申報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依法辦礦。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規定,合法經營,證照齊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認真執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等,對無償取得的采礦權已經進行了有償處置;五年內未受到相關的行政處罰,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
(二)規范管理。具有完善的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生態重建、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礦石管理科學、規范。
(三)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完成了資源綜合利用規劃(設計)指標,“三率”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綜合利用水平達到國內同類礦山領先水平。
(四)技術創新。重視科學進步,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生產技術居國內同類礦石先進水平,符合《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國土資發〔20xx〕146號)的有關要求。
(五)節能減排。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節能降耗、“三廢”排放等達國家規定標準,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六)環境保護。認真落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編制了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平明顯高于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本區域平均水平,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區域面積的80%以上。
(七)土地復墾。認真開展土地復墾工作,落實土地復墾責任,實現“邊生產、邊建設、邊復墾”。
(八)社區和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企業形象,能夠及時妥善解決各類矛盾,社區關系和諧。
(九)企業文化。擁有符合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企業職工文明建設和技術培訓體系健全。
三、申報材料
申報“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需要報送以下材料:
(一)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書;
(二)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圖冊。
四、申報程序
(一)部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按照自愿申請的'原則,地方礦山企業向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歸口中央企業管理的礦山企業向歸口企業提出申請;各行業協會可按照申報條件組織本行業企業的推薦工作。
(二)地方礦山企業的申報材料,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礦業聯合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同時進行必要的現場核查,并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簽署審核意見,將申報材料統一匯總報送國土資源部。
歸口中央企業管理的礦山企業申報材料,需經礦山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審查意見,并由歸口企業審核匯總后報送國土資源部。
行業協會推薦的礦山企業申報材料,需經礦山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出具審查意見,并由行業協會審核匯總后報送國土資源部。
【協會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文明校園申報材料_申報材料10-31
評功申報材料08-15
職稱申報材料08-15
評優申報材料04-12
申報材料范文01-01
名師申報材料11-10
精神申報材料12-24
市場申報材料03-29
先進班級的申報材料08-13
平安社區申報材料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