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科最美醫生事跡材料范文第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跡材料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科最美醫生事跡材料范文第,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7年前,他懷著“精醫重德,用心服務”的信念獻身于婦幼保健事業,開始了從醫之路。多年來,他初心不改,始終秉持著一顆赤誠之心,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堅守在臨床一線,以永無止境的攀登精神和創新意識,潛心于兒科臨床的研究和發展,對醫術精益求精,對患者視同親人,為全縣婦幼健康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堅持熱情服務,對患兒施以慈母之心
從醫二十多年來,在他心中第一位的永遠是患者,他始終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每一位患兒,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去年冬天全國各級醫療機構都經歷“流感”導致的“病人潮”,我院兒科的日門診量以及住院患兒人數都達到了平時的數倍,為盡快幫患者恢復健康、解除病痛,劉主任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由于太過勞累,他病倒在了兒科門診。視患兒如己兒,每當看到患兒受流感的折磨,他就心急如焚、心如刀割,盡管自己病倒了,但他仍堅持帶病上崗,夜以繼日的工作。在患病期間,他每天都是夜間進行輸液治療,輸液結束后再巡視一遍病房,查看完患兒之后,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正是由于他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工作才保證了在流感流行期間未出現一例醫療差錯事件,保證了每一個患兒的醫療安全。
以真心換真情,化解醫患矛盾于無形
作為科主任,常常要調解科室里的一些醫患糾紛,有些糾紛其實沒什么大事,既不是診斷錯誤,也不是用藥問題,僅僅是幾句話不投機。患兒家屬因孩子生病而焦慮,從而因一點小事情責怪醫護人員,經過解釋常常能解決問題。有一次,一對母女夜間因孩子不退燒大鬧,值班護士、醫生都不能解決,一定要科主任出面,還揚言要投訴,他凌晨2點多鐘來到醫院,誰知家屬一看到他來了,就不鬧了。家屬說:“要的就是主任來看她的孩子。”值班醫生、護士哭笑不得。但他很淡定,耐心仔細地給孩子看病,同時做好解釋工作,化解了一場糾紛。久而久之,患兒及家屬逐漸對這位“醫生爺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他不僅可敬、可親,而且還很可愛。在空前緊張的醫患關系面前,不抱怨,牢記救死扶傷的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服務品質,不斷學習掌握醫患溝通技巧。他有自己的溝通技巧和秘籍:先道歉、打招呼、再賠不是。在他的安撫之下,一個個“糾紛”總是在無形中被化解,家屬們最終都能夠寬慰和理解。
為了婦幼健康,他無懼雨雪無畏風霜
無論春夏秋冬,哪怕已進入夢鄉,一有電話,便迅速趕往醫院。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由于高齡產婦較多,分娩時出現異常情況的概率就較平時升高,因此因新生兒情況不好,深夜被叫往醫院是常有的事。記得年前下雪的那個晚上,一產婦產程停滯,胎心率不好,要他來醫院做窒息復蘇準備。接到電話,立馬沖出家門冒著風雪趕往醫院。到達醫院時患兒還未娩出,他就在產房等待胎兒娩出。由于產程過長,胎心持續不好,出生后孩子窒息了。他立即實施了窒息復蘇,復蘇成功了,孩子得救了。他常說“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家長的無比喜悅是給他最好的回報”。
熱心公益活動,他與婦女兒童成摯友
日常工作之余,劉主任經常參加縣里組織的義診活動。深入鄉村社區為轄區患兒義務看病的同時,為患兒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解一些育兒常識及兒童保健常識。由于其經常義診的原因,許多鄉村社區的人對他都十分熟悉,以至于每次下鄉都有很多抱著孩子的婦女圍坐在他的身邊認真的聽他講解育兒知識。也正是因為此同事們,寶媽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婦女兒童之友”。
用心做人做事,為婦幼事業殫精竭慮
作為兒科主任,他醫術精湛,每當工作中遇到問題都會認真閱讀相關醫學雜志和書籍,尋找最佳診療方案。他堅持不斷地學習,并注重臨床實踐,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對危重疑難疾病的診斷能力日益增強。同時他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認真帶領科室內10名年輕醫生共同鉆研業務、培育醫德,在他的培養下,科室里年輕醫師的業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他始終以寬厚仁慈之心珍愛生命,用良心、良知去關懷病人;
熱情接待每一位小患者,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病例,用“愛心、仁心、耐心”來真誠的為患兒服務,并諄諄告誡青年醫生要以德行醫,要堅持多奉獻、少索取,要帶著親情看患兒,想著病人去開單,根據病人病情合理開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在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偉大出于平凡,他的辛勤付出結碩果
在平凡的醫療崗位上,他減輕了無數患兒的病痛,也拯救了孩子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獻著,忘我地工作著,有一分光,發一分熱。他常說,對他影響最深并一直指導他從醫理念的是我國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教授的一句話:做一個好醫生,必須具有“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藝術的服務”之理念。從醫27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嫻熟的專業技術,努力踐行著其座右銘--“精醫重德,用心服務”。在他的帶領下,20xx年兒科年門診量18072人次,住院病人1077人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先后多次被評為縣“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優秀醫生”等多項榮譽稱號,并擔任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科分會委員、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早期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市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委員等多項職務。
多年以來,在不輟的工作中,他不畏艱難,勤奮好學,一身正氣;
保持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正做到了上不愧黨,下不愧民,用汗水和心血為婦幼保健事業譜寫了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