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鐵路先進事跡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擬事跡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薦]鐵路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呂xx,中共黨員,現任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城交院總結構師,正高級工程師,曾獲得中鐵設計先進生產者、十大杰出青年、十年艱苦創業十大杰出代表等榮譽,20xx年獲得xx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正當壯年卻兩鬢斑白,長年的操勞讓1976年出生的呂xx看上去比同齡人年紀稍大。從隧道專業的一名普通設計師成長為隧道建設專家,并擔任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城交院總結構師,22年來,呂xx專注于自己所鐘愛的專業,讓事業和人生價值得以無限延伸,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鐫刻在一座座通向光明的隧道里。
一線磨礪筑根基
雖然是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但呂xx從小在家庭中并未得到特殊的關照。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一直在外公外婆的大家族里生活。呂xx說,他的外公是一名水利工程師,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遠。他至今仍然清晰記得30多年前的一個炎炎夏日,外公光著膀子,圍著毛巾,拿著筆和尺子伏案作圖的場景。昏黃的白熾燈下,外公神情凝重,揮汗如雨。當時,呂xx就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外公一樣,成為一名建房修路的工程師。
平日里,軍人出身的父親對呂xx的管教是比較嚴厲的。父親常常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長大了,最好是走出這個小縣城,為國家、社會干點有意義的事。”
在父親的影響下,本科就讀工民建專業的呂xx在攻讀研究生時選擇了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他認為隧道在中國交通建設實踐中更具實用性,國家更需要。
20xx年擔任新包神鐵路隧道設計負責人時,呂xx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他們承擔設計工作的線路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萬噸鐵路,沿線分布著4座長大隧道,共15.43公里,隧道斷面跨度大、隧址區沖溝密布、地質條件惡劣。呂xx帶領設計組上山下溝,深入調研、搜集了大量基礎資料。他們將模塊化等先進思想應用于設計,并考慮到地域性、實用性,設計方案得到了建設單位及鑒定中心的高度肯定。
配合施工過程中,呂xx白天有空就往現場跑,晚上思考歸納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多次在工程難點問題處理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說起呂xx,參建單位很多現場施工負責人都異口同聲地稱贊:“這可是個細心肯干的好小伙!”
設計實踐中,呂xx習慣于從總體布局規劃出發,全面考慮各方需求。新包神鐵路下穿包茂高速公路時,他做出的康巴什聯絡線涵洞設計,創造性地在涵洞兩側設置了大直徑排水暗管,成功解決了大風沙區長大路塹排水排沙問題,既降低了成本,又滿足了功能,同時還保證了公路路基安全。
20xx年,呂xx就任xx地鐵4號線動—白—學區間橋梁樁基托換設計負責人。區間下穿中關村南大街長河白石橋,是該線的一級風險源,技術要求非常高。中關村南大街是xx的城市主干道,長河白石橋臨近中關村南大街與西外大街的交叉路口,交通繁忙,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需對該橋10根樁基進行托換,總共托換軸力達20xx噸。設計過程中,呂xx組織同事們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計算分析,提出了最大限度保留原結構傳力路徑的設計思路,為整個設計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他們采用主動托換新技術,精準地控制了橋梁變形,出色地完成了設計任務。
常年從事隧道設計,一次次臨危不亂、承壓解困的經歷讓呂xx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業內有了小小的名氣。因此,在京張高鐵項目批復后,呂xx有幸被選中參加了這項被譽為中國鐵路發展的標志性工程的建設。
京張高鐵樹豐碑
青山環抱中的青龍橋站,毗鄰巍巍長城,曾因“人”字形鐵路而聞名。在青龍橋站下方,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最大埋深102米,建筑面積超4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足球場大。如何處理傳承與創新、當下與歷史、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尊重自然、形隱于山”的重任落在了呂xx身上。
京張高鐵設計團隊涉及30多個專業,工程師300余人。“前期工作我們做了7年,設計材料堆起來有1層樓那么高,相當于其他相同長度鐵路設計量的4倍。”呂xx說,先輩們曾用曲線尺、計算尺、水平儀、經緯儀等最基本的工具,一厘米一厘米地繪制了京張鐵路。今天,擁有更多先進裝備的我們更要精益求精。
在京張高鐵建設中,呂xx先后主持和參與了“京張城際鐵路大跨度深埋地下車站綜合修建技術研究”“京張高鐵八達嶺地下車站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京張高鐵城市密集區復雜地質高風險大直徑盾構隧道修建關鍵技術研究”等重大課題及“京張城際鐵路新八達嶺隧道極限狀態法設計方法研究”“鐵路隧道高品質二襯混凝土質量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等諸多科研項目,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5項。
在專業人士眼里,呂xx是一位極具系統思維和專業素養的設計師。他主張在京張高鐵設計中,不要追求“大而奢”,而要琢磨“小而精”,要建設“實用、適用、先進、人文”的工程。設計的產品要做到“精和巧”,設計人員要做到“智和恒”,體現工匠精神。
呂xx始終把人民安全和便捷放在工作的首位考慮,把“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貫徹到設計工作的每一張藍圖中。在八達嶺長城站設計中,他利用施工輔助坑道設置了環形救援廊道系統,并組織研發了可視化智能防災救援指揮系統,解決了深埋大型地下車站防災問題。在設計中,他設置了84米長的大扶梯,減少了旅客頻繁上下扶梯的不便;設置了斜行電梯,破解了老弱病殘旅客通行難題,體現了對旅客的人文關懷。同時,他設計了清污完全分離的排水系統,實現了每一滴清水都還給自然、每一滴污水都得到處理的環保目標。此外,他還組織研發了精準微損傷爆破技術,將爆破開挖傳至長城的振動速度降低到1毫米/秒,對長城幾乎沒有影響,實現了對文物最大程度的保護。一系列周密的思考、細致的設計、精準的措施只為設計出體現現代建設理念、讓人民滿意的車站。
呂xx認為,老一輩工程師、科學家默默耕耘基礎理論、基礎方法,為我們打牢了創新的根基。祖國一輩輩建設者揮汗如雨,殫精竭慮,為我們打下了強大的工業基礎,我們才有了可用的理論、先進的設備、充裕的資金來建設京張高鐵這項偉大工程。他說:“我們在這里建設的不應只是實現功能的工業工程,更應該是歷久彌新的遺產工程,是民族復興的一個印記,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國家和民族對我們這輩人的期望。”
初心無悔建功勛
如果說每一條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呂xx的理由就是把理想放飛到海角天涯,把青春交給大美中華。在呂xx的內心深處,隧道建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職業、謀生的飯碗,而是實現理想、報效祖國的一種方式。
在負責原鐵道部隧道標準圖編制工作中,呂xx率先對落石沖擊荷載進行詳細模擬計算,深入調研,提出明洞按落石荷載控制設計的理念,并結合施工實際提出了多種優化結構,推動了鐵路隧道的技術進步。在擔任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城交院副總工程師后,呂xx率先引入了需求導向設計概念,增強設計工作的針對性,提高競爭力,并對傳統結構形式進行改進創新,加強設計先進性和經濟性。經驗推廣后,有效提高了城交院隧道設計水平。
同事眼里的呂xx謙遜又低調。他會將自己的體會和經驗毫無保留地提供給同事,同時也虛心地向各崗位各專業的同事學習和求教。從業以來,他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留下一串串閃亮的足跡,曾獲得20xx年度中鐵設計先進生產者、20xx年度中鐵設計十大杰出青年、20xx年度中鐵設計十年艱苦創業十大杰出代表、20xx年xx市勞模榮譽稱號。
如今,作為城交院的領導班子成員,呂xx不忘提醒自己戒驕戒躁,時刻保持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多年來,在孩子尚小、父母年高體弱的情況下,他依然勤懇工作,經常加班至深夜,設計完成后,他堅持親赴現場檢查指導。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已是新天地。當年那個拆掉父親自行車鏈條制作鏈子槍、拆掉外婆家的籬笆墻搭房子的小小頑童,如今已成家立業,在祖國的交通藍圖上勾畫著自己的人生精彩。這也讓呂xx的父母感到莫大的欣慰。
為祖國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是呂xx父母的期望,也是呂xx的初心所在。面對榮譽,他總是謙遜地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能為國家的鐵路建設貢獻一份微薄力量是我的本分;作為中鐵設計大家庭的一員,我一定盡我所能,為我熱愛的事業添磚加瓦。
壯麗山河間、萬里鐵道上
一條條穿越山脈
連通光明的隧道
讓呂xx的平凡人生閃耀著
不平凡的光芒
【鐵路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鐵路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2-16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1-07
鐵路系統師徒結對先進事跡材料01-06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11篇)08-24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4篇01-11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6篇)01-11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通用16篇)04-23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通用10篇)05-11
鐵路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合集6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