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那么事跡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篇1
任新海:家庭醫生的“新標桿”
任新海,1986年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現任定遠縣池河鎮七里河村衛生室室長,30余年來,耐心細致服務轄區群眾,被村民譽為健康“守門人”。
20xx年,定遠縣開始實行醫改,要求落實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任新海積極宣傳醫改政策,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積極開展新型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衛生室看病就能報銷藥費。他還按照要求在本轄區內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各項服務,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范建檔,建檔率達82%。
20xx年,定遠縣全面開展農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任新海認真為轄區群眾做好各項簽約服務,贏得了簽約村民的好評和贊譽。20xx年7月7日,七里河村衛生室作為“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和考察點之一,為全縣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做出表率。20xx年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任新海又為轄區貧困群眾免費簽約并定期上門開展履約服務,履約服務率達96%以上。七里河村料溝圩組一位老黨員為此寫了一首贊揚任新海的'打油詩:“簽約服務形式好,家庭醫生戶戶跑,服務熱情又周到,簽約群眾都夸耀!”
因工作成績突出,20xx年8月,任新海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xx年2月,被縣衛生計生系統評為“最美家庭醫生”。20xx年7月被滁州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成為定遠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一面旗幟!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篇2
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里,有一位被當地牧民口口相傳的蒙古族醫生,只要是病患他都會盡全力進行醫治,要是遇上生活困難的人來看病,他不但分文不取,還自掏腰包給病患解決生活難題。
“我是從遼寧來的,由于患類風濕很多年,身體無法動彈,一直在輪椅上過活,去年經人介紹,來到這里,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站起來走路了,王大夫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正在住院治療的xx激動地說道。
xx,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鎮哲里木嘎查的醫生。見到記者前來采訪,他把排隊等待看病的病患一一安頓好,才與記者交談起來。xx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年幼時因父親患感冒而去世,一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到了他的肩上。當時年僅八歲的他因年紀太小只能四處討飯生活,鄉親們看到這個可憐的.孩子過得艱難,都紛紛伸出援手幫助他。從那時起,xx暗暗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學醫,救助他身邊的人,回報這片養育他的土地和鄉親。
一個偶然的機會,13歲那年他拜村里的老喇嘛為師,學習把脈、針灸等蒙古族傳統醫學,他博覽醫書,鉆研醫療知識。為了學制蒙藥,他自己上山采藥,每制成一味藥都親口嘗試,用自己的身體來驗證藥品療效。1985年,他通過了鄉村醫生考試,成為村里第一個有證的醫生,這給他的人生帶來了轉折。
經過勤奮學習,xx將蒙醫學的精髓學以致用,還把瀕臨失傳的傳統蒙醫藥浴療法傳承了下來,并且進行了創新,使治療效果更好。他還通過多年的醫療實踐與苦心探索,針對北方高寒地區常見又頑固的風濕、類風濕病,獨創了一套治療方法,效果顯著。
說起記憶最深的病患,xx回憶,多年前科右中旗火車站有一個來歷不明的青年,當地的人都懷疑他有精神問題。xx聽說之后,就來到火車站找到了這個年輕人,xx把他領到醫院為他診治。經過八個月的治療,年輕人病情基本康復,回憶起了自己的身世,并通過電話聯系上了遠在xx的父親。青年的父親接到失散四年的兒子的電話,不敢相信兒子還活著,要來接他回家團聚。不料,這個年輕人卻失蹤了,經過多方尋找,xx才在一個牧民家里找到了他。見到xx,這位年輕人說出了原由,他是怕xx跟他收醫藥費,所以跑了出來,xx笑了笑,不但沒有收他的治療費用,還給他拿上路費,與父親回家團圓。
像這樣的事情,xx已經記不清有多少了,他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就是,“有錢沒錢先看病,來我這里,看病最重要。”樸實的話語,折射出了醫生的醫者仁心。他說,來我這里看病,凡是困難戶、70歲以上的老人、3歲以下的小孩、殘疾人、五保戶、癌癥患者、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是免費治療。
xx始終將病患放在第一位,每天為七百個患者看病,工作十多個小時,一年的門診量二十萬。由于治愈了很多疑難雜癥,很多人慕名而來,這其中不乏有許多外國友人。據xx介紹,有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等十八個國家的患者來找他看病。xx表示,“治病救人不分國界,只要是來找我看病的患者,我就將他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
xx從小沒有上過學,他深深地知道知識的重要。為此,他多年來一直出錢資助貧困家庭學生,讓每個貧困家庭學生都能上學。從20xx年到20xx年,xx出資幫助西哲里木中小學57個學生,每學期給每個學生xx元生活費,每年給學校購買5萬元的學習用品。
說起好多人稱他為“草原神醫”時,xx連連擺手說:“我只是農民的孩子,希望用自己的所學回報我的家鄉,救助更多的人,尤其是曾經幫助過我的鄉親們。”
因xx長期扎根基層、甘于奉獻、樂善好施,不圖回報,他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最美鄉村醫生”“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個人)獎”“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等多項榮譽。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篇3
我叫xxx,男,漢族,xxx年xxx月出生,中專文化,xxx縣大莊鎮王家河陽村村民,自xxx年至今一直從事農村基層衛生工作,xxx年來,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廣大群眾著想,為病人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糾紛,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并多次受到縣衛計局的表彰。
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講述病情,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上班嚴肅認真,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嚴寒酷暑,白天黑夜,下雨下雪,群眾隨叫隨到,無怨無悔。閑暇之時,我會思考這樣沒日沒夜,圖的是什么,圖的不是高額回報,圖的不是政治地位,而是作為一名鄉村醫生的醫德。
xxx年冬天的一個夜晚,本村村民王某在家突然暈倒,嘔吐,言語困難,他的家人給我打電話,我立即起床趕到他家,根據他的情況以及高血壓病史,初步判斷是腦血栓,隨后立即拿掉他的枕頭,將頭部側向一邊,保持呼吸道的順暢,將口中的嘔吐物清理干凈,同時趕緊聯系車輛,將其送到醫院救治,經過醫院的救治,病人脫離了危險,出院后,我來到他家中,對其普及腦血栓相關知識并幫助他康復訓練,患者家人十分感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初期,村民對于新生事物不了解,造成村委籌資工作進展緩慢,為了讓更多的`村民享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我沖鋒在前,積極耐心的向廣大村民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新農合的好處,村民了解后紛紛前去參合,短短時間內就讓本村的參合率提高到xxx%以上,更好的解決了農民看病貴的問題。
隨著國家醫改的實施,村衛生室不僅肩負著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工作,而且承擔著轄區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轄區內xxx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管理了xxx名老年人,每年協助衛生院對他們進行一次健康體檢;管理高血壓xxx人、糖尿病xxx人,每季度免費測量血壓血糖,提供用藥情況指導;定期對轄區居民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配合防疫科開展預防接種查漏補種工作;配合婦保兒保科調查摸底孕產婦、xxx歲兒童信息;配合疾控中心宣傳各種傳染病知識,使我村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走在全鎮前列。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我把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中去,盡自己所能為村民們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一方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各項工作按照上級要求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學習進步,繼續為人民群眾服務,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篇4
作為國家提供經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她免費為所有簽約村民測血糖量血壓,同時做好登記和隨訪工作。在接診和出診時,積極向村民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包括醫保傾斜政策、大病救助政策、大病兜底政策等,做到了全村村民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達90%以上。
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李麗在很小的時候,受到父親的熏陶,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因父親是一名鄉村保健員,從小看到父親經常半夜三更穿梭于鄉間小道,為生病的人看病,父親常常教導兒女:醫生要有“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理念。耳濡目染下李麗從小在心中種下一顆成為醫生的種子。長大后看到了農村由于極度貧窮閉塞,經濟極為落后,村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很多人都患有風濕病,一些村民40來歲就骨骼變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對癥下藥的好醫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堅定了學醫的信念。于1998年9月,為了實現這一信念,她用三年時間參加了縣職中開辦的衛生函授班。在學習期間,她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盡可能地多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2004年,她到鄉衛生院實習,實習期間,她日診臨床夜讀書,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經常向衛生院的老師們虛心請教。由于個人的發奮,先后取得鄉村醫生資格證和鄉村醫生執業證。
情系群眾一心一意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不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還記得在2016年10月的一個夜晚,時間已是十點多,勞累了一天的李麗剛剛睡覺。突然間,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來電稱果園組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哮喘病發,病情十分嚴重,急需救治。李麗急忙起床,向他們簡單了解一下情況后,備齊藥品,不顧一天的疲倦,立刻出發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搶救,終于,病人得以脫險了。像這樣半夜出診的事對于她來說真的`是太多了。十三年來,她共接診病人兩萬余人次,出診幾百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群眾的一分出診費。這十三年來,李麗跑遍本村和周邊民主、新建等村每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本村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尤其是2017年云南省開展健康扶貧以來,誰患過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誰家有幾個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對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規范管理,李麗堅持每年4次面對面隨訪、至少兩次家庭隨訪,對于病情控制不滿意者及時進行轉診治療。由于工作繁忙,她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完整的節日,常常端著飯碗,接到病人的電話就背著藥箱出門了。
簽約服務落實到位
作為鄉村醫生,李麗同志把黨和政府健康扶貧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支持擁護和稱贊。
健康體檢扎實細致。為簽約服務村民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免費測血糖量血壓,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一次生化體檢,對臥床不起的老年人開展入戶體檢服務,同時為他們發放老年人保健知識資料。2017年末,為了在過年前保證為所有老年人提供體檢服務,李麗連續一個星期入戶體檢,由于天氣寒冷、道路濕滑,她患上了嚴重的感冒,手腳也生了很多凍瘡,仍然堅持工作,終于在大年三十前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務。
健康教育宣傳到位。她定期對村民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在衛生室張貼健康教育宣傳欄,分別寫著“高血壓患者管理情況”、“高危孕產婦管理動態表”、“兒童管理動態表”以及“衛生服務一體化工作管理動態表”,這些表格內逐一登記著需要關注的文廣村村民的姓名、上次檢查時間、健康狀況及服藥情況。作為國家提供經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她免費為所有簽約村民測血糖量血壓,同時做好登記和隨訪工作。在接診和出診時,積極向村民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包括醫保傾斜政策、大病救助政策、大病兜底政策等,做到了全村村民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達90%以上。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精選9篇)07-19
優秀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1-04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5-15
最美鄉村醫生事跡材料01-08
鄉村振興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3-10
影像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1-05
個人先進事跡材料最美醫生09-12
青年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