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扶貧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用真心做扶貧 用真情感人心
【扶貧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用真心做扶貧 用真情感人心
原創: 烏海市扶貧辦
孔威,漢族,大學文化,1988年4月出生,2011年5月參加工作,201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7年5月在烏海市海勃灣區千里山鎮王元地村掛職第一書記。孔威同志在王元地村工作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壓實工作責任,做好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確保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全面走訪調查,掌握實際情況
孔威同志是王元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日常工作中和2名扶貧專干認真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農村工作和扶貧開發的重大方針政策,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分析致貧原因,做好貧困戶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脫貧計劃,按要求記錄民情日記和工作日志。根據不同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制定適合的脫貧措施,并將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二、腳踏實地工作,落實扶貧政策
(一)深入貧困戶家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王元地村正常脫貧戶王小紅因智力殘疾失去勞動能力,丈夫在村里的廣告字加工廠打工,女兒在杭錦旗巴拉貢鎮第八中學上學,家中開支比較大。孔威平時經常去王小紅家入戶了解情況,今年協調幫扶單位為她家捐助了30只仔雞、2頭仔豬和相應的飼料,由王小紅的父母親幫助她養殖,幫扶單位幫助銷售,年底預計可以增加收入1萬多元;新識別貧困戶韓繼祥智力殘疾,妻子患有癲癇病,兒子還在上幼兒園,平時依靠低保金和父母接濟生活。孔威在了解他家的情況以后,協調幫扶單位和社會愛心企業為他家捐助了5頭仔豬和相應飼料,今年5月為他安排了村內保安員的工作,每月工資2000元,6月幫助他和妻子辦理了殘疾證,解決了他家的實際困難,電視臺的記者來采訪時,韓繼祥用有點口吃的語言表達了對政府和駐村干部的感謝。
(二)幫助貧困戶就業,實現穩定脫貧。王元地村正常脫貧戶王軍,因右腿殘疾致貧,失去勞動能力,靠低保金和妻子打工、種地維持生活,女兒馬雯靜當時在上大學,家中開銷比較大。幫扶單位幫助他家維修了住房和羊圈、聯系賣羊。馬雯靜大學畢業后協調讓她進入了村委會工作,不但幫助家里緩解了經濟壓力,也方便就近照顧父母。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馬雯靜已經成為了村委會重要的一員,平時工作認真勤懇,不但能夠很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還在下班后主動去其他貧困戶家中宣傳各項扶貧惠農政策。2017年馬雯靜經過選舉成為千里山鎮第三屆人大代表,深受老百姓的肯定,是王元地村向善向上好青年的模范。今年5月孔威為王軍安排了村內保安員的工作,每月工資2000元,協調幫扶單位捐助了4頭仔豬,逐步可以實現穩定脫貧。
(三)鼓勵自主創業,加速脫貧致富。王元地村穩定脫貧戶郭有福2014年因患腦梗致貧,夫妻年齡偏大,無法從事種養殖勞動。郭有福的兒子郭向紅在大學期間學習美術專業,畢業后希望可以回家創辦自己的廣告制作公司,掙錢贍養父母。上級有關部門幫助他們辦理貸款事項,并幫助郭有福改造了住房和院落,購進100多萬元的加工設備,成功創辦了自己的廣告制作公司,還幫助郭有福夫妻辦理了社保,現在每月都有2588元社保工資,達到了穩定脫貧的標準。郭向紅孝敬父母、踏實肯干,大學畢業回鄉創業,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幫助家里脫貧致富,還帶動了周邊10多戶村民包括貧困戶就業,是王元地村敬老孝親的楷模。孔威同志多次邀請烏海電視臺和烏海日報的記者入戶采訪,宣傳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發揚郭向紅孝敬父母和貢獻社會的精神。
(四)關注貧困邊緣戶,發揮自身作用。王元地村低保戶徐建功屬于貧困邊緣戶,和父母遷來本村居住,父親去世后和母親共同生活,母子二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殘疾,靠低保金維持生活。孔威和駐村干部積極協調"鴻星合作社"的合作方內蒙古福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徐建功捐助了3頭仔豬、8只仔雞和相應的飼料,并承諾在牲畜出欄后幫助進行銷售,預計年底可以為徐建功家增收1萬多元。王元地村蔬菜面加工廠成立后,還會通過培訓雇傭徐建功在廠內工作,讓他掙到工資,擺脫貧困。徐建功母子對孔威和合作社十分感激,對未來的生活再次有了信心。
三、創新工作方式,提高脫貧質量
(一)扶貧先扶志,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孔威帶領駐村工作隊積極宣傳上級各項金融扶貧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由政府貼息,最高額度5萬元,并鼓勵引導有發展意愿和能力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依靠村集體經濟開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農家樂等形式自主發展,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許多貧困戶和農家樂合作,將自家生產的農副產品銷售到農家樂,不僅節省了運輸費用,銷售價格還高于農產品市場。通過孔威和其他同志的不斷的努力,王元地村的貧困戶不再為生活發愁,(www.baimashangsha.com)也沒有"等靠要"的思想,脫貧信心十足。
(二)抓住有利機遇,努力開展富民工程。2017年開始海勃灣區鼓勵農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孔威抓住這一機遇,組織王元地村成立了"鴻星田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2017年經與內蒙古福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協商,達成合作意向,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形式,利用村集體房屋,開辦日產2000斤蔬菜面加工廠,通過企業經營,利潤分紅的方式發展集體經濟。目前廠房正在進行改造,加工廠開辦后,將采用入股、雇傭或合作等多種形式,帶動村民增收,同時鼓勵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加工廠就業或向加工廠出售自家農副產品,實現脫貧致富。
(三)發揮地理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項目。王元地村距離城區很近,交通便利,西臨黃河,南接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村內道路整潔,農田民居錯落有致。孔威帶領全村居民努力發展鄉村旅游項目,2017年12月成功舉辦了王元地村第二屆年豬文化節,接待游客7000余人、就餐1200余人、餐費和農副產品銷售金額20余萬元,其中幫助貧困戶銷售豬肉等農副產品19000余元;今年4月成功舉辦王元地村首屆風箏節,接待游客500余人,放飛風箏200多個,就餐200余人,銷售金額8000余元,其中幫助貧困戶王軍銷售風箏、風車200余元,其他農戶銷售農副產品1000余元;5月舉辦王元地村感恩活動免費招待貧困戶在農家樂就餐、觀看戲曲表演、免費理發等;6月舉辦端午節活動吸引市民及周邊地區游客2000余人,消費2萬余元,其中貧困戶收入500余元,農家樂接待就餐1500余人。這些活動都得到了上級單位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四、工作作風扎實,群眾滿意度高
孔威和駐村干部始終把脫貧攻堅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堅持強化駐村干部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及時讓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切實讓貧困戶受益。脫貧攻堅檢驗的是駐村干部責任,考驗的的駐村干部的擔當,孔威和駐村干部站在一線、干在一線,能夠把上級要求一竿子插到底,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對于上級部門指出的問題高度重視,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整改,不造假、不拖延,堅定不移的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是百姓的好朋友,是黨的好干部。
【扶貧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用真心做扶貧 用真情感人心】相關文章:
扶貧車間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5-19
扶貧干部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6-08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1-02
【扶貧路上優秀征文】金龍扶貧記07-11
扶貧的日記01-30
扶貧個人申請書06-25
扶貧工作個人述職報告01-02
個人扶貧的工作總結03-02
個人扶貧工作述職報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