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鎮黨委副書記先進事跡材料
樸實中做人 平凡中干事--記中共鎮黨委副書記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男,漢族,40歲,現任七星鎮泡黨委副書記,曾任中學教師、司法局科員、縣委辦秘書、縣委辦督查室主任、龍頭鎮黨委副書記。雷鋒同志曾說過"共產黨員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共產黨員就像釘子,組織把你安排到哪里你都必須永不生銹,閃耀光芒。他就是這樣一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共產黨員,在他的身上,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共產黨人追求真理的執著,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他總是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干部,他憑著對黨務工作的熱愛、執著與忠誠,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為**鎮的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再上新臺階貢獻了力量,得到了廣大干部職工、農民群眾的普遍好評。他本人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科級干部。
親民為本 強黨建壯隊伍
他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不斷加強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在平時的工作中,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善于敏銳洞察新的形勢,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自覺錘煉,不斷增強做好組織工作的能力。自擔任鄉鎮黨委副書記以來,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主線,以"雙述雙評"、"三無"活動等為載體,把黨建作為第一保障,狠抓了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素質高、責任心強、業務精的農村干部,通過不懈地抓干部、建班子、壯隊伍,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執政力,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明顯提高。他作為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重要成員,主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推進時間表,嚴格執行"四統一、四規范、三促進"的工作要求,即統一活動時間、統一學習筆記、統一承諾記實、統一宣傳手段;規范檔案制度、規范創爭主體、規范活動內容、規范主體載體;促進構建和諧意識的提高,促進為民服務意識的提高,促進發展經濟意識的提高。開展了"12345"主題實踐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活動氛圍,在全鎮轟轟烈烈地開展起創先爭優活動,全鎮黨員群眾比業績、比奉獻、比干勁的創爭意識得到極大提高。深入實施了"三培養"工程、"頭雁工程",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培養和造就了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符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為加快**鎮新農村建設步伐、推進和諧社會進程提供組織、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0年,共培養村級后備干部80名,新發展黨員40名,涌現出了**村、紅峰村、**村、新民村、民主村、向華村、永興村等一批先進村黨支部和程謀先、王德榮、鄧淑芳、馬奎鐸、王蘭海、陳洪良等一批優秀黨支部書記。同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各村實際,(www.baimashangsha.com)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規范村級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議事、理事程序,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化解農村基層各類矛盾,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他以"雙述雙評""三無"活動為載體,積極探索黨風廉政建設進農村的方法和途徑,牽頭組織開展了全鎮農村財務大檢查,探索試行了農村信訪問題分理制,扎實推進了黨務公開工作,得到了縣紀委領導的認可。省紀委常委來**縣調研時,縣紀委點名要他參加座談會。2010年,全鎮無一個村級班子發生違紀行為,無一名村干部受到了黨紀處分。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中,**鎮黨委被推薦為全省典型,在全省研討會做了經驗介紹。新民、**、紅峰三個村400多戶農戶掛上了"十星級"文明戶宣傳牌,村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了較大提高。扎實開展了"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活動,興建了紅峰巾幗婦女葡萄園,省、市、縣婦聯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鎮婦聯主席陳炳霞被評為"市優秀婦女干部"。
富民為先 抓經濟促發展
他始終認為,一個優秀黨務工作者也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引領者、管理者,要處理好黨務工作與經濟工作的關系,找準黨務工作和經濟工作結合點,將工作貫穿到經濟建設中去,通過促發展、快發展來惠民富民,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在增加農民收入上下功夫。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議鎮黨委、鎮政府帶領全鎮干部群眾走"企業拉動,園區引領,基地擴張,中介服務"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取得了較好效果。在促農增收上,他建議鎮黨委、鎮政府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戰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辦法,不斷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種田水平。他牽頭組織全鎮100多名農村青年分別到附近紅**管局、友誼和五九七農場參觀學習果樹栽培、白瓜種植、水稻育秧、甜菜紙筒育苗和畜禽養殖等先進種養殖技術。同時,聘請了省農科院、友鄰農場專家來鎮里傳授種養殖技術,農民當年就獲得了豐厚回報。新民村青年農民葛俊良采用覆膜隔壟間種技術種植白瓜30畝,產白瓜籽6000多斤,純收入達2.4萬元,畝增產500多斤,畝增收800余元。指導新豐村青年農民席建才,采用溫室養豬技術,適當擴大養殖規模。2010年出欄生豬1000頭,純收入達20多萬元。目前,他的豬場生豬存欄1100多頭。在他的帶領下,新豐村超百頭養豬戶已發展到21戶,全村年均出欄生豬2500頭,可使該村人均純收入增加500元。201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6.89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農業總產值4.6億元,同比增長9.3%;畜牧業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12%;畜牧業占農業比重的52%;工業總產值2.2億元,同比增長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03元,同比增長17.8%。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大踏步向前發展。
在發展壯大農村經濟上下功夫。他抓住國家加快小城鎮建設政策機遇,協調縣發改委上省里爭取來了**鎮現代物流建設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占地面積10余萬平方米,可拉動全鎮玉米、大豆、水稻、白瓜等產業跨越發展。2009年末,完成了該項目的選址工作,2010年10月末建成投產。他看準市場釀酒原材料山葡萄產品緊俏這個商機,幫助紅峰村請技術員,協調信用社給農戶貸款,電業局無償架電,水利局義務打井,解決了種植戶缺資金、少技術、不通電、沒有水等難題,建設了千畝葡萄園。去年,該村有38戶農民進園種植葡萄504畝,特別是指導農戶采取套種香瓜、毛蔥等作物,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有收入的目標。今年,還將有40多戶農民入園發展,再擴建葡萄種植面積500畝。他幫助新民村跑縣里,爭取縣政府扶持白瓜產業資金物資支持,新建了2500畝白瓜種植基地。為解決種植技術問題,他和村領導把紅**管局農技專家請到村里,給種植戶傳授覆膜隔壟間種白瓜先進技術。僅2009年,新民村產白瓜籽50多萬斤,實現純收入200多萬元,人均增收1500元。村民于海說:有這樣的好書記,我們不愁富不起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兩年來,他先后向**鎮廣大農民推廣白瓜覆膜密植隔壟間種、水稻育秧、甜菜紙筒育苗、溫室養豬、深松整地等農業生產先進實用技術10余項。指導村屯建成了1個葡萄栽植科技園區、1個白瓜高產種植示范基地、1個寒地水稻高產示范基地和3個生豬養殖基地、5個肉牛飼養基地。為村屯爭取科技示范推廣項目扶持資金20多萬元,科技對農業生產貢獻率比上年提高了十個百分點。
在鎮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下功夫。**鎮是**最大的鎮,它的發展壯大不僅是縣委、縣政府希望的龍頭帶動作用,更是這一方熱土上百姓群眾的熱切企盼。根據鎮域實際,經過調研論證,他向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強力推進"兩區三街四園五業"建設的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兩區"即開發改造居民老區和辟建商貿新區;"三街"即硬化改造北**街、打通新建南**街、提檔升級中央大街;"四園"即鞏固擴大紅峰葡萄園、新民白瓜園、勝利果樹園、紅峰香瓜園;"五業"即大力發展綠特種植業、畜牧養殖業、勞務輸出業、農產品加工業、商貿物流業。這一思路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認可和采納,也得到了各個村屯的支持,現正在全力以赴組織推進。**云鵬集團董事長**鴻友計劃投資2個億,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商貿新區和改造棚戶區。目前,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有兩棟樓盤開工建設;商貿新區已完成征地10萬平方米。過去的兩年,他還協調縣交通局為紅峰村、新民村和新豐村新建7條3000延長米白色水泥路。協調縣建設局,鋪設中央大街路緣石800米、步道磚500米。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鎮西三角地休閑廣場,設置中央大街兩側垃圾箱20個。協調縣就業局,爭取了16個公益性崗位,解決了鎮環衛工人的工資問題。協調縣城市執法管理局,成立了**城鎮執法大隊,小城鎮建設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軌道。又協調資金30萬元為**村新建休閑廣場2000平方米,現已投入使用。
樂民為標 查民情解民憂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高于為民",這是他立身行事的座右銘,也是他衡量自己言行的唯一標準。2009年4月份,紅峰、新豐、永泉三個村的村干部找到他,請他幫忙協調縣交通局幫村里修白色路面。他二話沒說,僅用了一周時間,就為三個村跑下來3條3公里長的水泥路,全部建成通車,不用村里投一分錢,村民起名叫"小康路"。去年夏天,由于修"七三"公路便道,加之雨水比往年增多,下雨淹了鎮內紅峰村四戶農戶12畝莊稼。他聽說后,帶領鎮政府有關干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勘察受災情況,并與縣交通部門聯系,協商賠償事宜。年末修路工程款下來后,如數賠付給了受災農戶。2009年秋收前,東太村干部向他反映,該村要修山溝里林地田間路,急需水泥涵管。若不能盡快修好,秋收時農民的莊稼就很可能拉不出來,他當場答應幫助找縣直有關部門解決。幾天后,他找到縣建設局城建處尋求幫助,拉回了20節涵管,并親自到村里指導修路下涵管,保證了這個村的正常秋收。原鎮內中紅村老支書身患癌癥,愛人體弱多病,大兒子又離婚了,家里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他愛人聽說他是她大兒子的老師,滿眼含淚找到了他,懇求能不能給她家辦成農村低保戶。他了解真實情況后,馬上找來了鎮民政助理和村干部,現場解決問題,前不久他家領取了低保金。村干部和村民感謝他,他卻說:為鄉親們做一點事,是我的本分。
他在工作中善打硬仗,有較強的攻堅克難、解決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他堅持主動辦信接訪,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難面前不后退。在去年國慶期間,他平均每天接待上訪群眾10多人次,做了大量解釋、說服、穩控工作,使全鎮嚴峻的群體訪、越級訪形勢得到了有效化解,確保了國慶期間的社會穩定。西太村是全鎮有名的問題村,孫同立、李洪福兩個村民抓住3000畝直補問題不放松,大有把西太村鬧翻天的苗頭。他采取了真情勸訪辦法,找孫、李交心談話了解情況,慰問看望拉近距離,真心實意幫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先后為孫同立殘疾老伴入了低保,給李洪福兒子兌付了陳欠工資。感動得孫、李兩位老村干部說:"關書記,西太村有難處,你就找我倆。""工作務實,敢于碰硬",這是廣大干群對他一貫工作作風的評價。他在鄉鎮以"敢管敢抓后進村"而著稱,且每抓必見成效。大家曾開玩笑說他是個"了難書記",都說"只要關書記到哪個村,哪個村就風平浪靜"。新生兒要地是**鎮一個非常突出的信訪問題。2009年4月20日晚8點多鐘,他接到新豐村干部電話報告說:"10多名村民明天起早集體到市里上訪,要求收回村里教師土地給新生兒分配"。得到消息后,他連夜布置穩控措施,次日凌晨三點多鐘,就帶領包村干部和派出所干警趕到村里,分別找到新生兒家長和有地教師談話,通過講解政策法規、召開兩委班子會議等方式,研究解決辦法。在他的努力下,爭執雙方達成了"是否收教師地分給新生兒,依據相關土地政策,按照村民組織法有關規定,全村戶代表投票表決"的意見。最后的統計結果是絕大部分村民不同意收回教師土地。新生兒家長接受了這個結果,也心服口服不再上訪了。在國明煤礦事故期間,他連續在村里工作10余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做受難家屬的穩控、解釋工作,使其包保對象在第一時間得到妥善處理。在城鎮環境整治中,針對鎮內私搭亂建現象突出現象,他不受威脅、不被利誘、頂住壓力,對鎮內主干道兩側的非法建筑開展了為其一個月的治理,共拆掉違法、違章建筑30余處。針對農民上訪和環境整治中出現的問題,他是這樣理解的:"農民是最純樸的,最實際的,同時也是最重感情的。要珍惜在基層的工作機會,帶著對農村和農民的深厚感情,多為百姓做實事,辦好事。當干部的,只要心里裝著群眾去工作,就沒有擺不正的事。"
他這種不為名利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客觀公道的處事原則,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恒的奉獻精神,傾入黨務工作的滿腔熱情,深深打動著每一個黨務工作者,也深受黨員、群眾的好評。實踐證明,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經得起考驗的,是一名"黨性強、作風正、干勁足、成績好"的優秀黨務工作者。
【鎮黨委副書記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鎮黨委副書記典型事跡08-17
鎮黨委副書記“五四”講話08-15
鎮黨委先進事跡材料范文08-24
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跡材料08-18
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跡材料08-16
鄉鎮黨委副書記工作總結08-13
鎮黨委副書記關于農村致富奔小康的講話08-16
新農村建設鎮黨委副書記述職報告08-24
鄉鎮黨委先進事跡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