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貧困學生助學調查結果
貧困學生助學調查結果在協會成員的積極參與下,四次助學調查已經圓滿結束。通過親自到貧困學生家中實地走訪調查,切實了解學生家庭情況。除一些特殊原因(比如電話聯系不上,家里沒有人等)有些家庭沒有調查外,協會實際調查了解學生家庭90多家。每調查完一家,參與調查成員都要對其進行討論,因家庭種種原因而被調查成員直接否定對其幫扶,比如家長雖然單親,但是有勞動能力;有的家長雖然身體有些殘疾,但還能有自己的營生;有的雖然雙親不在,但負責孩子的親屬有足夠的條件撫養子,負責孩子的學習;有的則是主觀不努力,客觀上找原因,家里設施體現足以夠體現其生活不存在大的問題。而以下十五家最后被選出來,以供協會成員二次討論,以確定最終幫扶對象:
一、于某三姐弟:于某9歲,小學二年。姐姐婷婷13歲,初三,學生成績優異。二姐甜甜11歲,小學五年。其父親在外打工過程,遇到有小孩兒落水喊救命,將孩子救上來之后自己沒有上來,離開了孩子們。因被救孩子家里怕承擔一些責任,矢口否定了救人一事,所以未申請到見義勇為基金。母親當過服務員,現在新潮一門市打工賣門。雖然家庭因為男主人的離去而遇到變故,但母親卻未抱怨很多,面對生活依然很積極,多年來帶著孩子勤儉持家,把孩子經管的干凈利落,家里也打點得很整潔。因為母親經常打工,離家遠,對孩子的學習照顧不上,孩子的姥姥勸母親不要打工了,在家里多多經管孩子的學習。姥姥說,這養閨女沒借到光,卻把自己也搭進去了。家里租人家的大棚,除了交納租金之外,一年也剩不了多少錢,家庭布置,身上穿著,都很簡潔。從一家人的言談方面,他們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憧憬。
二、蔡某:9歲,小學三年,母親為小兒麻痹后遺癥,只能做基本的家務,不能打工掙錢。父親在大慶水庫黑魚湖一維修隊打工,月工資1500元左右,身體素質不好,不能干重體力活。家里的房子是租的。孩子很乖,學習成績優異。家里布置簡單,父母對孩子的學生及生活很負責。
三、吳某,女,在東新一小讀3年級,家住益民小區,父母雙亡,由年邁爺爺和奶奶撫養,家里只靠爺爺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春雷牧場退休)。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平時周一到周四在老師家住,周末回家。由于爺爺奶奶無力輔導孩子的作業,周末的作業部分完成不了,需要能在周末輔導孩子作業的志愿者。
四、張某,男,在湖濱學校讀一年級,跟爺爺與人合租在湖濱教師花園,每年租金4000元。父親入獄(還有一年就出獄),母親離家出走,無法聯系。孩子平時吃住在小飯桌,每月600元。爺爺在實驗中學綠化隊打工,夏天時每月1000多元收入,冬天基本無收入。盡管很節約,除去日常花銷,基本無結余(走訪時沒有見到孩子)。
五、馬某,男,在東新四小讀2年級,在益民小區住廉租房,每年租金500元。父親殘疾,母親腰椎不好,不能干重活,在家照顧孩子學習,享有國家最低生活保障。
六、張某,男,在擁軍第一小學讀二年級,家住擁軍村206隊平房。家中兩代六口人(父母和四個孩子),擠在違章用地建造的40平左右的平房里,且明年將面臨拆除,將無處居住。父親在井隊打工,年收入3萬左右,母親沒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大兒子去年車禍后二級殘廢,喪失勞動能力,且殘疾補助未能申請下來,二女兒在一中上學,住校,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三兒子上初中,此次輔助對象是小兒子。走訪過程中發現家里無像樣的家具、電器,穿的是靠親戚給的舊衣服,吃的是去市場買的最陳的米,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住址很偏,每天家長買菜、孩子上學都要走很遠的路,希望能夠得到一輛自行車。
七、藺某,女,在擁軍第一小學讀二年級,家住薩北風云東村,兩室一廳房子,無貸款,本地戶口。母親離異帶孩子,身體狀況不佳,心臟病,經常暈厥,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目前無工作、無收入、無低保,暫時靠親屬救濟生活,生活條件艱苦。
八、魏某,女,在薩中第一小學讀四年級,在會戰小區租房居住。父親站大崗,年收入1萬多,母親多次腦瘤手術,現在身體其它部位也有腫瘤,目前無法工作,家中收入幾乎用盡,三人有低保一共700多。父親有養老保險無醫療保險,家庭狀況極差。
九、呂某,男,在薩中第一小學讀五年級,三世同堂,房子是多年前7萬多購買。父親白血病,無法工作,母親去年剛做過腫瘤手術,身體也不是很好,奶奶癌癥晚期,爺爺腦梗,之前能打工賺些錢,剛做完手術,目前也已無法工作,有社區醫保,有低保,大概每月480元,是農村戶口,家里還有幾畝地。目前生活拮據,并無錢買藥看病。
十、姜某,男,在薩區三小讀三年級,目前和爺爺在利民苑租房居住。孩子父母因尿毒癥、肺癌過世,奶奶也隨即過世,爺爺由于壓力大得了一身病,目前是孩子的監護人。有低保,靠擺攤為生,租了間一室無廳的小房子,學校老師幫助繳納雜費和書本費,母親生前信基督,會友幫助資助些衣物,家中生活困難。
十一、劉某,男,在薩區二小讀五年級,因唇裂(后經兩次手術已經治愈)剛剛出生就被遺棄,后被一撿破爛的好心大娘(老家湖南長沙)撿回收養,因家庭及身世原因,孩子學習不太理想。現在這位大娘已經62歲,其老伴63歲,雖然對于劉某來說已經是爺爺輩的,但孩子喜歡稱呼為爸爸媽媽。爸爸平時撿破爛,媽媽則在鐵西農貿附近路邊擺地攤賣眼鏡,腿有關節炎,走路一瘸一瘸的,我們下午2點到擺攤位置時,老人家說:“今天我還沒有開胡”。老人家的兩個女兒也因為老人收養了這個孩子而不愿意讓他們回老家(回去可以,條件是不要這個孩子),不愿意與老人聯系,也不給老人錢花。兩個老人以極其微薄的收入把孩子帶大,期間手術的費用第一次醫院免費,第二次是一個網吧老板贊助3000加上老兩口籌集的2000才完成的。現在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間小屋,年租金5000元,老人的善舉感動了一些人。
十二、白某,女,在薩區二小讀四年級,學習很好,她有一個哥哥上大學,費用也是抬來的錢。父親小兒麻痹,走路也是一瘸一瘸的,現在推車在賣烤地瓜。來到白某家時,與我們交談的是其75歲的奶奶。通過聊天,了解到孩子學習非常好,經常考第一,在學校的各項比賽中都能拿到獎狀,媽媽則手有嚴重的關節炎,不能打工掙錢。調查時孩子去了補習班,費用是240元/月(小飯桌的老師給與減免,正常是300元/月)。家里的房子也是租來的,房租3700元/年。
十三、丁某,男,在薩東四小讀一年級,家住龍鳳向陽大屯。家里只有他和爺爺奶奶三人。父母離婚,現在雙方誰也聯系不上。孩子聰明乖巧懂事。家里所住的房子為租來的小平房,屋內光線不足,且有些冷,晚上用撿來的舊衣服燒炕取暖,月租金350元,家里的收入全靠爺爺站大崗干零,收入少且不穩定,成員們到達這戶家庭的時候,看到爺爺穿著可以說很破舊的棉衣,上面粘滿了白色粉末。奶奶腦梗,長年吃藥,只能做簡單家務,不能打工掙錢。家里需要冬天的衣物及孩子學習用具和學習桌。
十四、羅某,男,在機關三小讀一年級,家住新村四區。孩子的父母未婚先育,還沒等孩子生下來,爸爸就離開了,到現在聯系不到孩子的爸爸媽媽,只能由孩子的爺爺和奶奶照顧。爺爺已經55歲了,會開車,但這個年齡找開車的活很不好找,這剛找到一份司機的活,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奶奶身體不好,房子是與人合租的,年租金1.1萬元。孩子很懂事,有些調皮,不過很聰明,需要學習用品上的幫助,需要周末有人能幫助輔導功課。
十五、王某,男,9歲,在薩東四小讀一年級,家住龍鳳向陽大屯平房。父母均為聾啞人,因此很難找到工作,剛剛找到一份整理瓶蓋兒的活,收入未知。王某上面還有一個23歲的姐姐,聽力上也有些障礙。王某由于家庭原因,很晚才上學,很少言語,性格內向,但很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家里住的房子是租來的平房,年租金1200元。
還有一個學生家庭情況還可以,只是母親是風濕性關節炎,需要理療,就不在這里說了。
這次助學調查活動一共有12人次參加,總服務時間98小時,總出車里程309公里,耗油折合捐款為247元。
大慶市向陽花志愿者協會
2013-12-9
【貧困學生助學調查結果】相關文章:
貧困學生助學申請書06-23
貧困學生助學貸款申請書09-09
貧困學生助學金申請書01-28
貧困學生助學金申請書08-27
貧困學生助學申請書15篇07-15
貧困學生助學申請書(15篇)07-15
貧困學生助學金申請書06-30
貧困學生助學金感謝信04-18
貧困學生助學金申請書(合集)10-06
貧困學生貧困助學金申請書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