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管理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戰略管理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略管理心得體會1
通過一學期對戰略管理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知識,對這個科目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總結如下幾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經濟結構調整正在興起,經濟資源跨國流動的勢頭更加強勁。中國自從加入WTO之后,年輕的中國企業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環境下迅速成長。在經歷“聯想”收購“IBM”、“中海油”競標收購美國“尤斯科”石油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并購之后,世界看到了中國企業崛起在東方,國人為我們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而驕傲自豪。
但是,今天,中國的市場環境已經今非昔比,企業要持續發展比非易事!數以萬計的企業,由于缺乏戰略意識,常常想一艘無舵之船,隨風漂浮、無家可歸,難以駕馭外部世界的風風雨雨。
波特曾經說過:“戰略是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
企業戰略的概念主要來源于軍事戰略。從軍事的角度看,戰略是對戰爭全局的策劃和指揮,即依據敵對雙方的軍事、、經濟、地理等因素,遵守戰爭規律,照顧戰爭全局的各方面,所制定和采取的有關戰爭方針、政策和方法。
明茨伯格在總結分析了一些戰略概念后,提出“戰略的5P概念”,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戰略的基本含義。根據他的歸納,可以從計劃、模式、定位、觀念、計謀五個角度來理解戰略。
什么又是戰略管理呢?它是以戰略的概念和本質為基礎。簡而言之,戰略是關于企業總體發展方向和對實現這已發展方向的途徑的規劃。而戰略管理就是對確定戰略和實現戰略目標過程的管理。而其過程主要是“戰略分析”、“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和控制”。
戰略管理不應是在企業危機時、重組后、更換大股東后的工作,而是企業發展中的經常性的工作;不應是用來宣傳的,而是事關企業生存安全的絕密。目前中國企業管理者這方面意識非常落后。反觀國際知名家電巨頭都把自己打入中國的戰略緊緊地封藏起來,不漏半點口風,由此可見戰略保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總之,個人認為與其說“細節決定成敗”,還不是說“戰略決定成敗”。如果企業戰略不正確,企業錯得越多,企業危機就越大。所以,只有在正確的`企業戰略的指引下,重視執行力、重視細節,才能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持企業長盛不衰。
談了戰略管理的基本知識,再談談教學方式問題,討論案例式的教學,很有趣,我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我們可以自由發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可以和其他同學討論。整個學習過程我不光學到了戰略管理的知識,還了解了許多的知名公司,并且鍛煉了自己的發言能力和口才,收獲真的很多。最后感謝周老師以及李凱學長的辛勤教授,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戰略管理心得體會2
戰略構想是一個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是大方向,就像我們國家的路線方針,起指導作用,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是關系到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在以往的工作實踐中,我也常常會遇到關于企業發展戰略的課題,有過一些思考,但感覺不是特別成體系,因此很早就萌生了要讀一些相關書籍,詳細了解下相關理論的念頭。借公司后被干部培養的機會,我最近學習了《戰略管理》一書,收獲很大,對理順今后的工作思路也頗有幫助。
《戰略管理》的作者是阿弗雷德戴維。戴維博士是目前國際知名的戰略管理學專家,曾先后任教多所大學。戴維博士的著作是目前戰略管理學的經典作品,被多所大學選做教材。想了解戰略管理的相關理論,讀他的書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戰略管理》全書包含九個章節,書中按照戰略制定、戰略執行和戰略評價三個循序漸進的步驟全面介紹了戰略管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知識。同時,在理論知識間穿插了大量的實際案例,讀來讓人印象深刻。在學習過程中,我將自己之前在工作中關于公司發展戰略的一些理解和思考與相關理論進行結合,加深了對自身工作職責的理解,同時工作思路也更加明晰。
書中提到,戰略管理的目的是在于幫助企業實現和保持競爭優勢。通過戰略管理,企業不再是被動地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而是采用主動的姿態塑造自己的未來。
我聯想到自己所在的工程機械行業。21世紀初的十年被稱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黃金時代”。十年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值由400億增長到4300億,驚人的增長速度使得我國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和生產基地。從11年下半年開始,工程機械行業逐漸進入轉型期,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大起大落,行業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產能過剩、競爭趨于激烈等問題開始凸顯。在如此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下,如果一個企業缺乏戰略管理,被動的接受環境變化,肯定會被淘汰出局。我們__公司只有實施戰略管理才能不斷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持續的保持并獲得新的競爭優勢。而且,隨著公司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們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與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競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根據外部環境及其變化趨勢,結合自身內部資源條件,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從而獲得持續競爭優勢。
在《戰略管理》學習過程中,安然破產的案例讓我印象深刻。安然公司破產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經驗教訓是企業應該重視戰略管理與決策管理,戰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戰略決策上的失誤是致命的。面對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企業應把戰略管理和決策管理放在首位。沒有哪個企業能成為全能冠軍,戰略性失誤將帶來滅頂之災。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公司已成為國內行業規模較大、產品品種與系列較齊全、競爭力和影響力較強的企業,營業收入逾百億,保持行業前列。面對如此輝煌的過去,我們更應該在處理自身發展戰略時謹小慎微,清醒的認識到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風險。記得海爾集團的張瑞敏曾說過他對企業戰略的態度:“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他解釋到,每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就是希望把每一個決策都做對,但這只是希望而已,不一定能真正能做到。他的這種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今后在執行公司戰略管理過程中,我要提醒自己時刻注意到戰略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戰略管理從內容看可以包括三大階段,即戰略設計、戰略實施和戰略評估。戰略設計即根據企業自身情況,結合內外部環境因素,建立一個長遠目標,形成可操作的戰略方針。戰略實施是戰略管理的第二個階段,包括建立分解目標,制定相應的政策,并通過激勵員工和高效率的資源配置保證建立的戰略能夠實施。戰略評估是戰略管理中最后一個階段,指在戰略實施過程中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公司的戰略目標。
由于工作職責的關系,我們在完成戰略設計之后,有時會沉浸在具體的營銷管理事務中,即戰略實施階段,而忽略了戰略目標及戰略評估工作。事實上,戰略管理的三個階段,相輔相成,融為一體,戰略設計是戰略實施的基礎,戰略實施又是戰略評估的依據,而戰略評估反過來又為戰略設計和實施提供經驗和教訓。三個階段的互相銜接,才能夠保證取得整體效益和最佳結果。今后對這一點要尤為引起注意,一方面時刻以戰略目標校正營銷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對營銷工作進行及時的總結,將市場一線中掌握的情況,如公司新的外部機會與威脅、競爭對手狀況、競爭對手戰略等內容進行反饋,為公司的戰略調整提供依據。
企業的戰略管理要適時進行調整。戰略管理是一個不斷循環、永遠沒有終點的過程。在戰略管理的過程中,無論是公司的遠景規劃、目標體系,還是具體戰略,在外部環境或內部運作發生變化時,都應根據實際需要對其本身作出適應性地調整。而且,作為公司領導者和戰略管理者,重要責任之一就是跟蹤戰略執行進度,評估公司業績,監測環境變化,并根據需要采取調整性措施,而這種調整可能會涉及戰略管理的.各個方面,可能需要調整公司的長遠發展方向,可能需要重新界定公司的業務內容,可能需要提高或者降低公司的總體目標,也可能需要對公司的戰略及實施策略和行動做出修改和調整。
此次學習還有一點收獲就是加深了對在企業戰略管理中重要性的認識。企業戰略管理目標的實現需要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尤以人力資源的配置最為重要。如果沒有做到將企業的員工的個人能力與戰略管理實施的任務相匹配,設計得再好的戰略管理都無法順利實施,甚至會以失敗結束。我們需要正確地評價員工的個人能力,避免在戰略管理實施中才發現本某些員工的能力并不滿足新戰略管理的要求,出現一些所謂“趕鴨子上架”的現象。13年,公司提出了新的戰略目標,對營銷體系工作人員,尤其是本部管理層及區域銷售經理等中層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全面提升營銷隊伍的學習創新能力、分析策劃能力、統籌兼顧能力和團隊領導能力,全力打造一支熟知產品亮點與營銷技能,具備較高人文素養、較強社交技能與優秀執行能力的營銷精英團隊,公司近期開展了營銷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同時根據人員工作能力和崗位需要分批次進行了工作調動,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曾經聽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企業假如沒有戰略,那么他就像一個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近幾年來,全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競爭異常激烈,競爭環境對企業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規模、沒有、沒有特色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對企業進行系統的戰略規劃顯得更加重要,制定戰略和實施戰略已成為企業核心的管理職能,強有力的戰略執行已是企業競爭制勝、經營成功的重要保證。通過學習這本書,我對戰略從分析,到決策,到執行有了一個整體的深化認識,也了解了很多戰略的設定方法和管理辦法,收獲很大,今后會把這些體會和收獲應用到工作的實踐中去,為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戰略管理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企業戰略管理心得體會08-24
學習企業戰略管理的心得體會08-19
戰略管理的學習心得02-25
戰略管理的學習心得6篇03-02
企業戰略管理學習心得05-25
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心得體會02-28
專業教改與物流管理人才戰略市場應對08-18
鄉村振興戰略培訓個人心得體會02-22
關于企業發展戰略心得體會10-11
商標戰略發展意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