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1
“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這句話出自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一位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的鄉村教師。從照片看,她身軀瘦小,臉龐滄桑,但目光堅毅而執著。40多年來,她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用持之以恒的無私奉獻,幫助鄉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作為時代的“燃燈者”,張桂梅的故事讓許多網民熱淚盈眶。圣者渡人,40多年來,張桂梅笑對人生風雨坎坷,始終堅守在祖國西南邊陲的教師崗位上。從寸寸青絲到頭發花白,未曾改變的.是對山區學子的愛心,對教育事業的信仰。她幫助一個個孩子改變人生的軌跡,進而幫助一個個家庭改變困難的處境,這是何其崇高的事業啊!
張桂梅讓人熱淚盈眶,還因為她激發了人們對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群體的感懷。我們相信,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還有無數像張桂梅一樣的老師。他們終其一生或許默默無聞,用生命踐行使命,用情懷抒寫擔當,看似普通平凡,卻無比崇高。他們持之以恒的堅守和奉獻,溫暖了每一位學子的心靈。社會不該也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識文斷字的讀者心中都有一份師恩難忘的情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張桂梅恰似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又何嘗不是教師群體的寫照呢?致敬張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潤育桃李的教師。謝謝你們——讓知識傳承,讓文明賡續,讓青春激蕩,讓學子成長,讓夢想飛揚!
致敬張桂梅,同時也表達了黨和國家尊師重教的一貫立場。事業發展,人才為先。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扎根基層,扎根西部,扎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培養人才、積聚力量。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2
我是含著熱淚看完張桂梅校長在“x”頒授儀式上發言的,從張桂梅校長被攙扶著走向會場,到目光落在她布滿膏藥的雙手,我的心很疼,心疼她走過多少崎嶇坎坷的路,才把那1800多名女孩子們送出大山,改寫了她們一生的命運,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軀為貧困山區的教育擎起了一片藍天。
1、耕耘不問收獲
“燃燈校長”張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回觀張桂梅校長這蕩氣回腸的人生歷程,心中滿是感動和敬仰,她以自己的行動和信仰來詮釋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忠誠和擔當。我驕傲我們有這樣一位提燈人,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用知識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她用自己的雙腿走出了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執著與遠見。
我時常在想,為人師的我們在這條路上究竟又走了多遠?堅守著什么?我不悔今天的選擇,張桂梅校長的事跡是對我的心靈的一次蕩滌,有人可以把使命與擔當寫的如此厚重,有人真的可以為別人逆天改命。張桂梅校長的吃穿用度又是如此的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一次次詮釋著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
越走近張桂梅校長,越能深切的領會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神話里的的英雄,她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唯有用心去感受學習張桂梅的精神,竭盡全力去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教師,做無愧于時代的教師,方能不負這個時代!
2、腳下就是遠方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在“x”頒授儀式上發言時說道。
她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她做到了!歷盡種種磨難,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我也會向您一樣,去敬畏那個講臺,敬畏那份為人師的'事業。我們平凡的生命會因這樣的敬畏與堅守而閃耀出光芒,帶著這份初心,希望我們都能遇見的自己!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的成績,我們更愛他們眼里有光彩,臉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樣子。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伏案夜讀專注學業的樣子,我們更愛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止只愛他們的現在,我們更應該愛他們的明天和未來。
通過對張桂梅校長事跡的學習,讓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這一生不變的初心來為你們筑夢未來,用一支粉筆寫出我對自己一生鐘愛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無悔,無愧,無憾!今天,再次審視自我,才愈加清楚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過這長長的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走過我們黨這艱苦卓絕,輝煌燦爛的一百年,才真的能體會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歷史使命的榮光,這才是我們一生要追尋,堅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們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講臺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們的腳下就是詩與遠方;只要初心不忘,鄉村教育就是我們的星辰大海!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3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半生坎坷半生奉獻的張桂梅,用瘦弱的身體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在63歲的年紀,張桂梅那些足以“感動中國”的諾言和行動,仍在繼續。
能夠抗衡時間、改寫命運的,唯有執著信念。大山之中,扭轉女孩因受教育程度低而形成的自身成長和代際惡性循環,并非易事:這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考驗,更是一場對陳舊觀念的“宣戰”。并且,突破習慣禁錮,光靠激情和熱情顯然還遠遠不夠。
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把累計超百萬元的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捐出……與張桂梅有關的每一個數字,都在訴說著“膝下無兒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獻精神,印刻下“教育改變女孩命運”的執著信念。
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參與競爭、從容地圓夢人生,一份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私奉獻的執著信念,就這樣潤物無聲地滋養著大山女娃,讓“女孩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的信仰翻越重重大山,照進現實。
深深打動和激勵人心的,還有“在苦難中開花”的巾幗力量。在痛失親人、身患重疾的絕望和打擊之中,在引起非議、受到質疑的誤解中,張桂梅“雨水沖不垮,大風刮不倒”,展現出新時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而更為恒久的意義是,張桂梅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女孩們“女性自強才能自立”,也以這樣的精神傳遞著“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的價值理念,并塑造了更多在自立自強中樹立自尊自信的“她們”。
命運打不倒心中有光的人。張桂梅近日獲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后,一波“致敬體”在網絡上“刷屏”,流著淚看完張桂梅事跡的網友們,讀懂了大愛無聲和百折不撓。
大山里的“教育奇跡”,是一種堅持到底的`奇跡,更是一種百折不撓的奇跡。面對種種心酸、考驗,甚至難以逾越的難關,如果沒有沖破烏云和阻礙的堅定不移,又怎能讓陽光照亮女孩們的心房?如何讓她們在美好的人生之路上行穩致遠?
讀懂一份直抵人心的感動,心中就會播撒向上向善的種子。那束來自云南大山深處的希望之光,那顆來自“教師媽媽”的教育初心,那些來自大山女娃的蝶變人生,都會將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傳遞下去。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4
很少有人年年參加高考,卻有人年年都在送考。
在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腳下的送考之路已經走了12年。
6月7日清晨5點,張桂梅和往常一樣,在學生們還在熟睡時,提前來到教學樓,為她們打開樓道的燈。
學生們來到教室后,張老師反復提醒她們,帶好考試用品,陪伴她們進行高考前最后一次晨讀。
盡管嚴重的.風濕讓她疼痛難忍,但張桂梅還是堅持親自送學生進考場,并一直在考場外守候著姑娘們。
送考路上,天空中飄著小雨,姑娘們攙扶著張老師,細心地為她舉著傘。
張桂梅囑咐完各種注意事項,又祝孩子們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讓偏遠山區的姑娘們走出大山、考上大學,是張桂梅堅守了多年的夢想。
自2011年,第一屆學生參加高考以來,華坪女高已有近2000名學生在她的護送下考入大學。
“高考不是終點,未來你們將踏上各自新的旅途,希望你們能懷抱初心,堅定地走下去。”這是張桂梅對孩子們的期待,也代表著那些在考場外守望的人對考生們的期待。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5
燃“三盞燈”做張桂梅式的共產黨員
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被譽為“燃燈校長”的張桂梅同志也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得者,廣大共產黨員需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燃“三盞燈”,做好新時代共產黨員。
點燃“初心燈”。張桂梅同志“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這希望之光就是來自張桂梅同志的“初心燈”,張桂梅同志用她的拼搏和大愛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完美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進程中,廣大共產黨員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初心燈“照亮百姓的幸福生活、照亮國家的繁榮發展、照亮民族的昌盛未來。
燃燒“生命燈”。張桂梅同志被檢查出患有包括腫瘤、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在內的20多種疾病,但在健康已經岌岌可危的時候,她想得最多的還是“我會好好活著,陪著學生”。這是張桂梅同志燃燒生命、釋放能量的生動體現。“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曾說“雖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讓生活更加豐滿”。共產黨員需要燃燒有限度的“生命燈”,豐滿干事創業的工作生活,釋放無限度的生命能量,服務好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永燃“精神燈”。張桂梅同志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推動創建了一所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20xx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張桂梅同志的“拼搏到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燈”照亮了艱辛的女高創建之路,改變貧困地區女孩失學輟學現狀。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共產黨員需要永燃“精神燈”,以照亮抵御新征程中各種風險挑戰的奮斗之路,讓中華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
【張桂梅精神事跡心得】相關文章:
張桂梅事跡學習心得02-24
學習“張桂梅精神”心得體會04-29
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07-17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心得體會05-16
張桂梅優秀事跡心得(通用7篇)06-01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材料01-08
學張桂梅先進心得06-01
2023張桂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03-28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