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聽課心得體會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1
前天美術組教師到了城西小學聽了三節美術公開課,同行們的高水平展示讓我久久回味,受益匪淺。下面談談個人收獲:
一、別開生面的導入開啟好課之門。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熱烈,互動效果好,今天的課有個共同特點是: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比如第一堂課,老師一上來就穿了一件由廢品設計制作的.花衣服,第三位老師的閉眼聽汽笛聲,頓時讓學生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理念新穎,資源運用合理。
教師們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有較強的親和力;注重師生學習過程的互動;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貼近生活,極具啟發性和引領作用。
三、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節好課設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來駕御。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抑揚頓挫的語言以及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皆是一節好課必不可少的調味劑。今天的三節課三位老師都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節,黃婷婷老師的《蝦和蟹》,她的課就像是拉家常,使學生們一點也沒有緊張感,整堂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圓滿完成。讓我學到了很多。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2
20xx年9月9日,我在xx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參加了省級小學美術骨干教師的培訓,感到十分榮幸。雖然僅有一個月的培訓時間,但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這一個月的培訓期間,我始終熱情高漲,積極學習,聆聽專家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觀點,吸取精華,真心探討。帶著累累的碩果,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際,回首培訓歷程的足跡,發現自己不僅在美術專業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觀念也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得到了升華。總之這次的培訓經歷使我受益匪淺,只字片語難以盡述,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訓心得體會:
一、轉變角色,認真進入學習狀態。
這次的培訓內容包括美術素描和色彩的教學技巧,人物畫的創作,書法欣賞與創作,寫意山水創作,寫意花鳥創作,美術史論與欣賞,小學美術教育理論,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信息技術,電腦藝術設計,班主任的工作專題,教學的測量與評價,外出寫生等。在開班儀式上,省繼續教育處仇惠龍處長對全體學員寄予了“樹大氣,立大志,做實踐家,理論家,教育家”的殷切希望。市教育學院劉院長對學員提出了要轉換角色(從骨干教師到骨干班學員),認真服從學院管理的要求。這一切都深深鼓舞著我要做一個認真的學員,把握機遇,努力學習。
在培訓期間,我嚴格遵守培訓時間,認真聽課,做了大量學習筆記。我們與專家對話,與同伴交流。這些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給學生的那點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東西又太少。教師的“那桶水”,已成為杯水車薪,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學習,不斷的給自己的知識海洋注入新的.生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二、聆聽講座,提升自己。
在培訓中,我聆聽了許多專家教育理論、科研、師德方面的講座。他們睿智的觀點、精辟的論述、縝密的思維、幽默詼諧的語言,無不透露出大家風范。他們結合自身的心得體會,以豐富的知識內涵對現代教育科學理論進行精辟的闡述,撥開了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重重迷霧,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
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宮六朝教授利用兩天時間給我們講授了素描教學技巧和色彩教學技巧,畫色彩要先重后淺,先色后粉,先濕后干,先整體后局部,先暗后明,先主體后空間,后邊虛主體實,表現主體大關系要重點突出特點,短短幾句話說明了色彩畫的技法技巧,宮教授以生動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對于繪畫的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他的講座折射出一種責任,表現出了一種大師的風范。另外宮教授還近距離地和參加培訓的教師進行交流,了解一線教師工作中的困惑并幫助指點迷津,他平易近人的態度使人倍感溫暖,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敬業精神著實令我敬佩。
師范大學美術系主任——王x教授給我們系統的講授了中國畫——寫意山水創作,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王教授講到“藝術創作離不開自我,它是自然課題的基礎,是自身素質的體現”這讓我深深的感覺到了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給自己充x電,加強自身的素質,以期創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學院的肖教授講授了寫意花鳥畫創作,肖教授邊講邊示范,他用嫻熟的筆墨以及在對構圖形式靈活應用的基礎上,率性而為,隨時而動。他對色彩的把握及畫面整體的掌握游刃有余,暢盡胸中逸氣,具有很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另外肖教授還讓學員們盡情作畫,現場一對一的指導,讓我們在佩服肖教授繪畫技法的同時,更被他平易近人、認真教學的態度所折服。
教育學院的陳秀英副教授講授了“兒童教育心理學”,學院講師韓雪榮講授了“教師心理健康”,使我在進一步了解兒童心理學的同時,也明白了教師應該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否則會嚴重影響師生關系,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所以教師學會心理調控很重要,要“知足長樂”,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要“心理換位”,要“合理宣泄”。借用韓教授的一句話吧“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容貌,但可以顯示自己的微笑;我們無法樣樣順利,但可以無怨無悔。”這兩位教授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實例博得了我們所有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她們的講座時而緊張嚴肅,時而詼諧幽默,逗的我們哈哈大笑。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真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對我而言,不僅是教學知識的擴充、教學理念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
學院教務處的周主任給我們講授了“班主任工作專題,不僅讓我了解到了教師的法律法規,還知道了班主任需要達到以下三個目標,即“做個富于智慧的班主任”“做個快樂幸福的班主任”“做個知法守法的班主任”。其實不僅僅是班主任應該做到這三點,做為美術教師的我又何嘗不應該做到這幾點呢?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3
本學期十月十二日上午有幸聽了一節鐘銀玲老師在城西小學三年級執教的公開課《黑與白》,下面我針對這節課談談自己和聽課老師們一些共同的看法。
在這一課時中,教學思路是這樣的,教師先讓學生猜一猜圖片中的熊貓會有什么愿望,然后觀看一段黑白影像的啞劇《卓別林喜劇》,引出課題《黑與白》;接下來欣賞一些有關于黑與白的視覺效果圖,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重復、對稱和不規則等繪畫形式,并且還親自示用橫豎切割的方法示范畫了對稱和不規則的黑白魚,接下來就開始讓學生自己創作,最后展示并講評了幾張學生的作品。這節課讓我覺得要讓學生感受到黑白畫的獨特魅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總體來說課前的準備充分,課件制作精良,整個課堂紀律也是很不錯的,學生能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還是能夠在聽課過程中發現一些值得質疑的問題,以下就是評課老師們對這節課提出的一些小小的建議:
首先,這是一節讓學生感受黑白畫美感的美術課,但是教師在導入時卻引導學生說出“熊貓有不喜歡自己身上的黑白皮毛,想換一身彩色的皮毛的愿望”,這一環節并沒有讓學生對黑與白產生熱愛,與本課的主題思想似乎有些沖突。然后教師讓學生看有關黑白影像的《卓別林喜劇》,雖然學生興趣濃厚,但是此環節和教學內容并無多大的關聯,而且浪費了學生探究學習的`時間,因此,如何很好的利用美術課教師與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前十五分鐘很關鍵。
美術課的前十五分鐘的教學過程很短暫,它要求教師能把握好教學節奏,每一個環節都要緊緊相扣,教學語言也要精煉,在這節課中我就發現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教學的重點不夠突出,難點也未能很好的突破。欣賞黑白正負圖片時可以啟發學生理解黑與白的正負關系,以及分析畫者的創作思路,如何分割這些圖案,使得畫面有這些效果,也可以讓學生對已經創作好作品外形進行現場分割、涂色,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學習效果,還可以找出學生的學習弱點,并和其他學生一起攻破學習難點。
其次就是教師的范畫比較粗略,沒有很好的體現教師的基本功水平,而且教師的范畫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會影響學生的創作,會出現很多雷同的作品和教師作品的影子。
最后一點就是學生的創作范圍不能扣的太死,這樣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這節課教師的作業要求是畫以“魚”為主題的黑白畫作品,而且范畫里的魚已經深入孩子們的心,因此畫出的作品比較多的雷同,沒有太多的創意可言。因此學生的思維不能框的太死,否則就不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因此,通過這節課也讓我們這些美術專職教師了解了上好一堂美術課并不容易,需要老師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去吃透教材,研究教材理念,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和美術素養,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對我們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對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美術帶來的快樂和收貨。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4
今天聽了三節美術公開課,同行們的高水平展示讓我久久回味,受益匪淺。下面談談個人收獲:
一、別開生面的導入開啟好課之門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熱烈,互動效果好,今天的課有個共同特點是: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比如《神秘的城堡》導入部分就很特別,讓學生在黑板上拼出城堡,學生馬上被吸引住了。
二、教學理念新穎,資源運用合理。
教師們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有較強的親和力;注重師生學習過程的互動;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貼近生活,極具啟發性和引領作用。比如《蠟與水的游戲》,注重師生交流,把主動權教給學生。
三、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節好課設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來駕御。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抑揚頓挫的語言以及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皆是一節好課必不可少的調味劑。今天的三節課三位老師都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印象最深的是節日的餐桌的總評部分,老師讓全體學生到講臺參觀作品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評,這個設計巧妙而富有人性。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5
市美術能手課落下帷幕,然而此次課的高水平展示卻讓我久久回味,應該說這次的課較往年有了較的.飛躍,整體水平高,讓我們這些聽課者開眼界,受益匪淺。下面結合此次的活動談談個人收獲:
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熱烈,互動效果好,此次的課有個共同特點是: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竇秋婷老師用的課件是線與動畫圖片結合的形式,展現在全體學生面前,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奇特的情境設置充滿了神秘感,有效地調動了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王令奇老師以家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彥語開場,極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6
上周二聽了本校藝體綜合組邱老師的美術教研公開課,課題是《畫人像》。這節課應該屬于展示和表現的學習領域,旨在通過多種多樣的頭形展示與聯想,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體會不同的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邱老師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始終貫穿著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邱老師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進行詳細的繪畫創作指導,從而讓學生產生自己做畫的熱情。
綜合本節課,我認為其亮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思路清晰。
從“聯想”到“看頭形,畫下來”,從“用線條畫形象”到“確定眼睛分割線”, 邱老師將頭像創作的過程步驟概括的簡潔明了,清晰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創作過程中思路清晰,完成的'較為順利。
(二)采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邱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及最后的展示評價中,采用“生生、師生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
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方法上通過有效的指導,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活潑的情境中,樂于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美術的知識和技能,并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嘗美術活動的樂趣。
(三)重視“雙基”教學,繪畫指導扎實。
現在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往往對他們技能的指導一帶而過,過于簡單。而專業技能過硬、基本功扎實的邱老師在對學生指導的過程中采用范畫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怎樣將頭像畫畫完整,怎樣布置頭像的大小和位置更協調,用這樣最樸實、最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看得明白,學得迅速,激發學生畫手形畫的興趣,也給他們帶來更多美的感受。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一)對頭像進行作業的講解部分設計的過于匆忙,從最后的作業效果來看學生的思路并沒有完全發散開來,很多學生沒有充分理解到老師的意圖要求。
(二)由于教師年齡偏大,未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如果運用形象的圖片和視頻等多種課程資源來展示教學效果就會更好,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需要努力改善的地方。
邱老師的這節課,根據美術學科特點,對教學環節做了周密詳盡的設計,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生動活躍的美術課。 總之,邱老師的課給我更多啟示和自我反省的機會,對我改善今后的體育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極大的促動。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7
20xx年9月27日,根據校領導的安排,我前往枝城小學學習,參加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場研討會活動,我共聽了2節課,美美地享受了這頓優質課的豐盛大餐,感觸最深的有如下幾點:
一、教師個人素質較高,課堂內容細致入微。
一堂好課并非一日之功。一個好老師的自身素質也非一日之功,在次活動中,講課教師的個人素質、美術知識水平較高。整堂課的設計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題,以興趣為核心,課堂環節中的一點一滴都進行了多次推敲,精益求精。逐字逐句的展示,每個動作、表情的展現,才形成了一堂堂如此生動的課。看得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煞費心思。
二、個性教學,彰顯教師個人風采。
講課教師的每個人的.課堂都有各人優勢和亮點所在,有的老師的課堂氣氛活躍,有的老師的課堂嚴謹有序,像《紙品樂淘淘》這節課,教師幽默的語言,有趣的演示,時刻調動著孩子的情緒,在課堂中,老師幽默詼諧的語言,以及老師那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動作,讓孩子覺得老師把他們帶到了一個神奇的創新境界。在示范環節,教師沒有示范整個作品制作過程,而是利用半成品,只演示了難點部分,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學生也真正學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
三、評委精彩點評,指導教學研究。
我通過評委老師的點評,把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建議進行總結一下,和同事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1、 把握好教材,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
教材為教學服務,不能僅限于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隸,在備課時,要超越教材,深入的挖掘教材內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所有設計的環節都是為難點和重點服務。
2、 不盲目的模仿、追求別人上課的模式和套路。
在課堂環節設計中,不能繁瑣化,不能盲目模仿一些優秀教師的教案。像學生討論環節,不是說每節課都必須有討論環節,什么時候需要討論?只有在問題出現分歧時,出現不同的意見時分組討論。另外像學生做練習時放音樂問題,在課前教師要深入研究一下,放音樂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放音樂?音樂體裁、音量是否合適?
3、 老師們的共性問題
很少注重雙基教學,沒有抓住美術教學的核心,內在深刻的東西沒有,很多都是表面花哨的東西。避免簡單問題復雜化,作業設計和評價要歸納到雙基方面知識點上。教師演示時,實物操作時,要考慮全班同學都能看到,可以圍著老師觀察,在課堂展示教具和學生作品時,允許學生離開座位。
只是我個人一點淺顯的認識,有不足之處,懇請予以批評指正。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8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卻一直感到迷惘。
通過這次聽課,感覺自己的收獲很多,13節課,每節課的設計思路不同,可以說是各有特色,這對自己以后的美術教學工作也是一個啟發。
新課程理念下的美術課應該如何上?怎樣上好?這是一直以來我不斷思考的問題。通過這13節課,覺得自己開拓了思路,也明確了大的方向。原來的優質課總是給人感覺太過于形式,花哨的東西太多,不太適合日常的教學工作。而這13節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實實的課,少了很多修飾。但課堂教學效果卻很明顯。由此可見:一節好的美術課,并不一定要借助電教設備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這些課不僅設計的巧妙,更多地體現了師生間的互動,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他們就愿意學,喜歡學。而師生間那種默契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就馬義老師《有趣的瓶蓋》一課來說,老師由易到難,由淺到深,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和制作。同時教師的語言和組織課堂的能力也相當強。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讓學生去研究去發現,教師并沒有過多的贅述。每一個課堂環節都設計得非常合理。
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在每節課前都必須把教材吃透,把握教材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上好每一節課,達到教學目的。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另外一節課時年永強老師的《畫掛盤》。一開始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我們幾位美術老師就說“這節課不好講”,因為“適型造型“是個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而年老師采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他采用游戲的方法,讓”小動物找家”,各種小動物找適合自己的家,學生在游戲中輕松的掌握了知識,這一環節,我覺得很有創意。
總之,這13節課,給我們起到了一個引路的作用,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范文04-01
美術聽課心得03-24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14篇01-07
美術聽課心得體會(14篇)01-07
美術教師的聽課心得體會12-27
聽課的心得體會12-23
(精選)聽課心得體會08-31
聽課的心得體會02-20
聽課心得體會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