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1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踏上講臺的興奮與激動,時光匆匆今年是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第七年,七來對于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同時也有了更多的疑問。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讓我如獲至寶,讓我看到了那些教育理論生動多樣的靈活應用,從這些教育的事例中,我不光看到了許多優秀老師對于教育理論的靈活應用,更看到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對于教師這個職業的熱情和他們對于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驚嘆我們教師的偉大和智慧,原來老師可以當的怎么精彩,原來老師可以當的如此的智慧,原來老師是該這樣當的。
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如《今天怎樣當教師》這一篇,看了后我真的觸動很大。我常抱怨沒有時間,每天必須做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應接不暇。真正靜下來充實自己的文化、專業素養的時間真是少之又少。
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
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優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么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不管學生出現什么突發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充滿閃光點,博得喝彩。
反思自己的課堂,雖然做了精心準備,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語言貧乏,往往會被學生的突發狀況而搞得手忙腳亂,有時不能處理就把學生的狀況放在一邊、置之不理,結果我教得費力學生聽的吃力。
我這才明白,優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效果當然有差距。蘇霍姆林斯基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當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蘇霍姆林斯基眼里,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洞的說教和口號式的響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細節,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
一年級的小朋友是培養行為習慣的起步更是關鍵階段,在課堂或課外不時地在他周圍樹立一個行為好榜樣,讓他模仿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課堂表現中,給他一個鼓勵的微笑幫助他建立自信,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認可他的努力與才能;給他與一句親切、關懷的話語教會他去愛,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談論愛、去訴說并不存在的感情……”讀之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我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蘇霍姆林斯基還有很多經驗,如“你如果想教頭腦遲鈍的學生學會思考,就要把他們帶到思維的源泉那里去,讓他們觀察一系列現象,從而了解其因果關系。”“要在很長的時期內用心靈來認識你的學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興什么和擔憂什么,這是我們教育事業中的一種最細膩的東西。”等等……這些經驗對我都是非常寶貴和有指導意義的。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2
今年暑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后,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里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積累、善于反思、有愛心、勇于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后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云見日;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于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3
20xx年11月6號到11月20號我很榮幸參加了在湖北大學舉行的20xx國培計劃中小學班主任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在此次學習中使我對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班主任這個崗位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班級管理有了更多的策略指引。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的感想很深。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深刻體會。
首先,我體會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個“愛”。
即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教書工作,熱愛自己從教的學校,熱愛班主任這個崗位,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要具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道德情操。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告訴我,愛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劑、潤滑劑和粘合劑。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全面地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要求每一位教師捧著一顆愛心,用愛去澆灌每一棵幼苗,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去付出所有的努力。
其次是用心。
11月14日,我有幸聽取了湖北省特級教師桂賢娣的報告。她一天的報告,聲情并茂,輕松活潑,沒有條條框框,充滿童趣,使會場仿佛變成了小學的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桂老師個子不高、衣著樸實無華、臉上洋溢著親切自信的微笑,眼睛里透出智慧的光芒……聽完她的報告,她的那份堅持與堅守,那種純真與質樸,那種自信和瀟灑,那份開朗與活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賢娣老師給我們講了自己的出生及成長經歷。每個環節都是由精彩無比的小故事串連而成。大家被她的事跡所感動,被她的激情所感染,被她的人品所折服。桂老師是個用心的老師,唯有用心才是桂老師成名的秘訣。桂老師也是一個聰明睿智的人,她處理的幾個案例足以說明這一點。在《打架鬧劇》里,兩個男孩打了架,桂老師沒有讓他們檢討,也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別開生面的讓他們寫打架作文,圍觀者點評……。只有大智慧的'老師才能與學生融為一體,才能贏的學生的尊重。
通過桂老師的報告,我有如下收獲:
1、首先要做一個快樂的人。從她身上,我學習到,凡事都要有一個好心態,每個人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態度。心態的不同,會給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教育學生亦是如此。
2、其次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留心搜集生活中每一處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要看到生活中人性中美的一面。平時要善于多觀察學生,了解各類學生的特點,即而因材施教。
3、要做一個充滿熱情的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真心的熱愛才能做好每一項工作。老師的熱情不僅要體現在對學生的熱愛,還要體現出對家長的熱愛。
最后是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田恒平教授為老師們做了一場管理《無為中大成》的精彩報告,風趣、幽默、發人深思,很精彩,場內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田教授一米六幾的個頭,用他自己的話說長得有點謙虛,然而他的報告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著聽眾,讓我感覺到學習真是一種享受。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4
人們常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祖國花朵;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卻照亮了別人。我曾經也是一名教師,曾用自己的青春與熱情去與一群少年少女們學習生活與交流。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雖然一直不想成為老師,但當我成為教師的那一刻起以及在后來的四年教師生涯中,我一直都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可以無愧于心地說:這四年我無愧于任何一位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
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以為當老師會很輕松,但真正當了老師以后就不再覺得當老師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了。這是因為有來自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和老師自己的良知和責任感,雖然社會賦予了老師很高的榮譽和評價,但同時也賦予了老師所要遵循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老師要為人師表,當老師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老師要“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對老師的經典解釋,要做到這點,也非常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以及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再有,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剛興起不久的私立學校,在這里就讀的孩子大多都是考不上公立學校而來這里就讀的,他們的基礎比較薄弱。同時,在這里就讀的學生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父母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要管理好他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在這里,我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工作。
當老師真的很累,每天從早上6:30一直要忙到晚上10:30甚至是深夜,活動的路線基本是“宿舍—教學樓—飯堂—宿舍”,每天忙碌著同樣的事情:備課—上課—改作業—備課,關心著同樣的話題:學生、教學。時時刻刻都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的生活身體狀況以及他們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每天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課,去了解課程的目的、熟悉課程的內容,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充實內容,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認真準備上課資料,絞盡腦汁地想法子,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課能講得生動、豐富多彩一些,能控制課堂紀律,并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同學們的積極性能夠調動起來,希望自己的授課能對學生有更多的啟發和幫助!這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很多時候,我曾想離開學校,離開學校的一切,但想到自己的責任以及自己對學校的承諾,我還是每天都堅持著,到最后,雖覺得辛苦,覺得累,但也覺得幸福和快樂。因為,每天有那么多的學生在陪伴著自己,當他們燦爛地笑著和我一起暢談人生、青春時,當我在課堂上看到他們求知的目光時,我感到自己工作的價值與工作的尊嚴,我被需要,我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而且我愿意盡我全力為他們做些什么;每當與他們相遇,那一聲聲“老師好!老師好”的問候時,每每在教師節收到他們送來的小禮物時,他們的家長打來長途電話就為了說一聲謝謝時,我都很是感動,我都會感到幸福與快樂,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這四年的教師生涯中,我雖然曾經茫然而痛苦過,也曾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好老師,是不是一個能夠給予學生所需要的老師,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自責自己沒有更盡心地去幫助他們、去拉他們一把、去指給他們看生命中存在真正的美好,但后來在與其他同事的不斷交流中,我逐漸認識到自己并不是一個萬能的老師,只要自己全心全意去工作,就回無愧于心。就這樣我走出了茫然和痛苦,更加用心地去工作。
回顧四是年的教師生涯,一個由大學畢業生到新教師在到老老師的酸甜苦辣已經盡在其中:如果說在對教材備課的把握與對課堂教學的摸索是一種默然的磨練,在面對學生各種突發的違紀現象是一種辛酸的體驗,在和同事相處、與學生課內外的交流過程是一種痛苦的轉變的話,那么當我深切地體會到我被需要時,感悟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甘甜的滋味………
四年的教師生活真的很累,但那一個個燦爛的笑容,那一聲聲問候與祝福,那一聲聲感謝讓我感到四年的教師生活又是如此幸福與快樂!
關于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5
“做一個老師容易,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我想,每一位老師都或多或少地有這樣的感慨。我也一直在反思,怎樣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呢?李鎮西老師的理念,給了我頗多啟示,讓我收獲很多。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使缺點的雜草最后無立足之地。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也將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可能我是永遠都無法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用今天的工作與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更貼近學生,更適合我的學生,我今天在課堂上的發揮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的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后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駕馭課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靈活,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我想,我一定也會在千錘百煉中成長,就像李鎮西老師說的,我不是最美麗的,但我可以最可愛;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可以最勤奮;我不會最富有,但我可以最充實;我也許不會最順利,但我可以最樂觀…
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耐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做最好的老師,我會不斷努力的!
【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心得】相關文章:
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心得體會04-30
做新時代的好青年心得體會(精選17篇)12-05
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心得體會06-15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04-09
做老師心得體會11-04
做老師的心得體會11-12
做不抱怨的教師心得03-20
做四好教師心得04-12
做幼兒教師心得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