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1
我很榮幸地在實驗小學參加了“北戴河區(qū)新教師課程與教學法培訓”,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我清楚的認識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真正使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和感悟。但是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的教學經(jīng)驗還有待提高。為了彌補自己的缺點,我還要虛心的向其他老師請教,認真地傾聽他們的看法,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我更要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和各項學習、培訓活動,切實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知識底蘊。
下面結合我個人的體會,談一談我的認識。
1.有效備課。備課無論在什么時代都很重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對備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助學生制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確認和協(xié)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備課的同時不能缺少自己獨特的風格。教師的勞動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備課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成果,它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可以借鑒,而是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教師應徹底改變過分依賴教學參考書的奴隸式備課方法,成為一個有自己見解的思考者。教師應首先仔細地反復研讀,認真地分析思考,不要基于鉆到參考書的圈子里。要以課程內容為對象,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根據(jù),在鉆研教材、反復思考的基礎上,找到三者的切合點。我們還需要不斷完善備課的方式,采用多樣化的備課,以體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3.課后反思。這一條對于每個教師的成長來說,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寫教學反思前,都想想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及時把它們記錄下來,并好好思考在下次的教學中該如何設計和改進,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學。
有效備課沒有捷徑可走,我們新教師更應努力克服困難,踏踏實實背好每一節(jié)課,虛心學習、勤學多問,使自己成長得更快。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2
縱觀今年市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培訓活動中所有賽課老師的課,總的感覺應了熊老師那句話:“以生活語文學習的大背景,大舞臺來觀照課堂,它只是一個窗口,一個平臺,課堂之于生活,就如碼頭之于江河,亭臺之于秀山。”的確,所有老師的課生活性都很強,都能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老師們都從培養(yǎng)人的高度來進行習作教學,每一堂課的教學切入點都準確到位,課堂成了師生展示生活觀察,語文感悟,創(chuàng)造成就的平臺,也成了溝通課與生活世界的窗口。
話說鄧老師的這節(jié)課,以生活中常見的落葉為切入點,通過師生的交流,將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寄予“景”,這與陳老師的《走進兒童詩》悄然吻合,鄧老師的那節(jié)古詩詞教學更加應證了:國學中古詩詞自古就擅長寓情于景,直抒胸意,因而唐詩宋詞才得以淵遠流長。
堂堂課精彩紛呈。《奇思妙想》課堂設計以分組填詞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孩子們在各種個體思維下出現(xiàn)的互不相干的詞語,經(jīng)任意組合,形成了妙趣橫生的有趣句子,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也豐富了他們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因而一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從孩子們稚嫩的語言表達中飄逸而出,課堂彰顯出靈性與精湛。陳老師用詩一般的語言來教《走進兒童詩》,語言之凝煉,用詞之精辟,盡顯了她語文老師的綜合素養(yǎng)和教學功底,她從牽手到放手,再到創(chuàng)作,孩子們在她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中逐步推進,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充滿詩一般的靈性,詩歌這一文學形式會讓孩子們感動其中,興奮其中。教學中師生的語言美,意境美,就連板書設計都是那么漂亮,課堂處處彰顯“精美”二字。
感動于這次習作教材教法培訓活動的每一節(jié)優(yōu)質課,相信這一次板塊似的培訓會是瀘州市語文習作教學的一盞航標燈,而我們理應在航標燈的引領下?lián)u櫓摸索前行。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4篇07-30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12-10
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04-10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4篇05-16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9篇12-11
數(shù)學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11-30
參加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06-26
小學數(shù)學教材教法培訓心得體會12-10
小學數(shù)學教材教法培訓的心得體會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