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培訓心得(精選8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材培訓心得(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1
為準確把握部編八年級教材的編寫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編寫思路、結構特點,2月15日早上,本人有幸參加了靈寶市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這次培訓個人感覺收獲還是很大的。現將這次培訓感受總結如下:
一、精準把握,靈活運用。
來自市四中的黨珽珽老師培訓的題目是《精準把握靈活運用》,定位非常準確。雖然她主要培訓的是一二單元,但這個理念同樣適用于其它單元。黨老師從單元目標、教材分析、教學建議、教學課例四方面進行解說。她提醒大家關注部編教材的編排理念,即雙線組元的結構(人文主題+語文要素),文質兼美的選文(經典、多樣、時代),“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教讀、自讀、課外閱讀),助學系統(自主學習,多層次),綜合實踐(自主活動、體驗)。
二、強調誦讀,重視積累。
市一中的建竹梅老師對第三單元“怡情養性”和第四單元“思想光芒”進行解說。很贊同她說的明確教材的編寫思路,即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注重語文素養的養成、打造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和她就古詩文閱讀提出的教學策略:強調誦讀,重視積累,注重感知,適度拓展。
三、關注人文,注意方法。
教研員黃敏老師從四個方面進行講解,即教材的編寫思路、教材內容構成、教材主要特點、教材重點內容。黃老師重點解說了第四方面。她說:“閱讀.寫作單元八年級后以文體為主,文白分編。”隨后,黃老師結合第一單元、第三單元、第六單元內容,強調一定要深入領會人文主題。結合第二單元內容,強調要重視文章思路和作者的思維方式,勿忘方法和品味語言。結合第四單元和第五單元內容,注意多樣呈現,多元要求。黃老師以第四單元為例,建議大家用演講的方式學演講,既要會“講”,還要會“演”。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教師示范等領會如何“演”。
四、培養習慣,提高素養。
一是養成每課預習的良好習慣。教材在教讀課文前設置了“預習”,幫助學生熟悉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和寫法上的特色。這個環節是課堂學習的必要準備,也是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抓好這個環節,鼓勵督促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是養成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閱讀對語文素養的提高作用重大,今后教學中我要通過作品推介、閱讀分享、閱讀展示等活動,激發興趣,養成學生喜愛閱讀的好習慣,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閱讀方法,發展閱讀能力。
三是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識字寫字”是語文最基本的學習目標。本學期我要抓好寫字教學,要求學生規范地書寫漢字、美觀地書寫漢字。認真書寫,將會受益匪淺。
總之,這次參加培訓,讓我提前對部編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今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必將提供極大的幫助。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2
20xx年7月13日,我在三門峽清華園學校參加了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培訓,時間不長,但卻收獲滿滿。這次學習使我對新編語文教材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有了新的看法,下面我就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
首先,我對這次語文教材培訓的內容加以總結。這次培訓分為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是統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解讀及教學建議,老師從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教材的總體特點、以及教材的具體編排和教學建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好地了解,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得失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第二板塊是由三門峽陜州區外國語學校的李靜老師和三門峽實驗小學的張曉娟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節微課。這兩節課也讓我對新版語文教材的處理方式有了心得。
第三板塊是由三門峽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的張艷霞老師講了"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這是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講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這節課讓我對閱讀教學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其次,我來說說自己對聽課后的感受。
第一,我覺得自己雖然執教了一年的統編版語文教材,卻對這套教材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挖掘到實質性內容,也沒有真切感受到它與以往教材的不同之處,這次學習讓我耳目一新,不僅看到了教材的表象,也對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教材的總體特點有以下四點:
1、教材體現國家意志,充分體現育人功能。
2、遵循了語文學習規律。
3、凸顯語用意識,使學語文和用于文相結合。
4、課文的數量減少了,但度的類型卻豐富了。這樣的語文教材使用起來更加靈活多變。
第二,這次學習使我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整本書閱讀的指導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首先,我們應當讓學生認識自己所要讀的書,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和學生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并在時間節點上進行總結,其次引導學生制作閱讀記錄冊,并在總結的時候進行分享和交流,讓學生閱讀后留有痕跡,產生成就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最后,我談談自己對語文課堂的一些認識。
這次培訓中也有兩節微課,一節是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樹之歌》,另外一節是快樂讀書吧,引導我們學習了繪本《哈哈鏡》里《犟龜》的內容。這兩節課讓我感到好的語文課必須要求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并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的呈獻給學生,同時也對語文識字課的課程流程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看法。
總之,這次學習對我以后的語文課堂幫助很大,相信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有更好的表現。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3
"與智者同行,是上帝對我的眷顧。"感謝教辦領導給我這次到三門峽培訓的機會,讓我與這些教育精英有了隔空對話的機會,獲益非淺。
一、釋疑解惑,提升了教學能力。
聆聽了柳寶珠校長涓涓細流般的教材解說,如同學會了寫作文時的列提綱,對二年級課本編排清晰明了,不再如往日教學時的糊里糊涂。
1、教材體現國家意志,充分發揮育人功能。
如教學古詩《梅花》,主要是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教師要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韻律美,以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美;古代神話傳說《大禹治水》主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順應萬物,不能逆水而行。而不是我們教育學生學習大禹不怕艱難困苦、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我們在發揮育人功能時,更能準確把握側重點。
2、如何進行整體書的閱讀指導?
先讓學生認識書。
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讀書計劃。
最好有一個閱讀記錄手冊,讓學生的閱讀留下一點痕跡。
可以是"和大人一起讀"
要有分享和交流。
3、如何指導學生寫話?
二年級上冊寫話練習的.編排有兩條途徑:一是隨機安排在課后練習中,側重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語言表達,進行仿寫練習。二是教師安排"寫話"欄目,指導學生寫。
①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寫。如:帶學生去秋游,觀察樹葉顏色的變化、落葉的美麗,寫《美麗的秋天》。
②寫自己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③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寫話
④落實基本的寫作要求。
閱讀整本書和寫話一直是我在教學中最頭疼的問題。柳校長通過生動的范例讓我豁然開朗,對以后的語文教學充滿了信心。
二、精彩的觀摩課,促我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
李靜老師的識字教學《楊樹之歌》為我打開了一扇識字教學新視窗。她的識字課那么生動有趣,孩子們可以通過圖片直觀地認識了各種樹,知道了它的名字,并以拍手游戲的方式記住了每種樹木的形狀,記住了生字。這樣的課堂學生怎會厭倦!張曉娟老師的繪本《犟龜》讓我深深折服于她那高超的朗讀能力。朗讀是我們每位老師的基本功,我們羨慕別人所取的成就時,可知別人背后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努力。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以后一定要以她們為動力,讓自己的業務素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一次遠行,方知旅途的精彩;一次培訓,方知語文天地的廣闊浩瀚。我將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學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4
8月24日,全市小學語文教師齊聚第四小學,由教研員趙飛燕老師和楊娜老師對二年級新教材的使用進行了詳盡的解說,我有幸聆聽,并從中收獲。
一、準確把握新教材特點
新教材新在哪里?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明確的。在培訓中我明確了這樣幾點:
1、繼承傳統文化
統編新教材大大增加了傳統文化篇目,僅古詩文一項,1—6年級共選入了124篇,占所有選文的30%。由此可見,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教材的一大特點。
2、強化閱讀指導
統編新教材重視學生讀書。由課內教讀,學生自讀到親子共讀、課外閱讀,讀書已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會讀書的孩子,也必將成為會語文的孩子。
3、重視語文素養
統編新教材在學生語文素養培養方面,有獨特的設計。在單元人文主題內容中滲透語文素養的養成教育,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4、落實書寫能力
統編新教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重視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無論是漢字的規范書寫,或是句段篇的書寫,均有明確的指導要求。為學生讀寫能力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二、切實落實新教材教學
語文教師怎樣才能用好新教材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提綱挈領
熟讀課程標準,明確學段目標,才能行有方向,教有目標。
2、準確把握教材特點——心中有數
全體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教師教學用書,借助教材,借助網絡,用心研讀課本,明確每單元,每一課教材的編排特點用編者用心之處,依據課標要求切實落實每一課的.任務,從而逐步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3、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有效落實以閱讀為例,教師可以從這幾方面實施:
①上好"教讀"課。新教材選文整體減少了,但每一篇文章都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教師要很好地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及語文能力的培養。如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也在動特外貌描寫和用詞準確上對學生進行指導。
②倡導親子共讀。新教材《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欄目,把親子閱讀、課外閱讀納入教材,讓家長參與到教學中來,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家校合力,共育英才。老師一定要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好習慣。
③重視名著導讀。新教材重視閱讀,但僅僅是課內的文章,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夠,因此,加強名著導讀就是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是必然的要求。如二上六單元〈看圖講故事〉后推薦學生讀《父與子》一書。
④多樣的讀書活動。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徜佯書海。
總之,只有理解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語文。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5
一、教材編寫情況(五個唯一)
1、唯一一部教育部主持編寫的教材;
2、唯一一套經過中央審查的教材;
3、唯一一部編寫時間最長的教材;
4、唯一一部多層次,多角度審查的教材;
5、唯一一部經過兩次試教、兩輪試講的教材。
二、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
1、立德樹人: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傳統教育、法制教育、領土安全教育等)
2、守正創新:守正,遵循我們自己的語文教育規律,結合課標要求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創新,吸納使用以來出現的課改經驗以及國外一些創新理念。
3、語文素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文化素養、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三、三大創新特點
1、和原來的.人教版教材作比較,課文數量總的是減少了,由原來的30課變成現在的24課,雖然課文量減少了,但不等于教學總量的減少,而是幾個板塊內容的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單元是按照(人文主題加語文要素組織的。
2、關于語文知識問題,語法、修辭、文學常識等以補白的形式出現在課下,注意和閱讀的配合,課文中經常出現的就在課后系統的歸納出來,突出基礎性、實用性。
3、閱讀教學實施“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教讀、自讀、課外閱讀)。部編本語文教材有意識改變課型混亂的狀況,加大了精讀和略讀課型的區分度,改精讀為教讀,改略讀,為自讀。教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目的是方法,教方法,構建閱讀能力;自讀:在教讀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讀中。
4、另外,每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寫作。我們以閱讀為抓手,以活動為任務,最后落實到寫.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6
20xx年9月19日,我參加了部編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訓,通過培訓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來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閱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拿到新教材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幅生動活潑的圖畫,這也是新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圖,圖片的類型豐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幼小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美感的陶冶。
2、新教材的課程調整為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也是幼小銜接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識字的重要,在第一單元的識字課中還有效的滲透了中華傳統文化,例如第一課《天地人》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滲透著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蘊含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
3、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閱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并能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閱讀,充分的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書香型校園、書香型社會。大量的閱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4、新教材的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語交際,從交際的實際入手,通過兒童最喜歡的游戲入手,讓他們在游戲中發現交際的最基本要求,聲音要讓別人聽到,要懂得認真聽。
二、如何利用好教材實現有效教學的思考
1、利用好圖片,增加教學趣味性
編者針對每一課的內容都精心挑選了插圖,而作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更應該利用好這些插圖。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圖,通過實物以及象形文字這些直觀的表象來識字,既符合現階段孩子的思維方式又可以通過圖片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在拼音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給孩子們講故事,引導高能力的學生自己編故事。這部分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的備課,將本課所學的拼音有效的融入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去發現。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的呈現出來,有助于孩子們的理解。
課中的插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語文有效的教學,更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美感的培養,情操的陶冶。
2、明確教學的目標,有的放矢
對于每一板塊的教學,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做無用功,不給孩子增加負擔。拼音板塊,要明確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增加拼音的難度,學生只要能正確的拼讀拼音,標準的發音,能通過拼音識字,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標。對于寫字要重視漢字的占格、筆畫、筆順的教學。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好的作品展示、學生練習等環節逐步的提高他們的興趣,有效的利用課上練習時間。減少學生的寫字負擔,引導他們發現漢字的美。而不是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寫,機械的識字、寫字。對于課外閱讀這一部分應盡量減少占用課堂時間,可以學習實驗區的教師編制適合我們實際的讀書卡,做好家庭讀書記錄,從而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的方式。
3、以學生為主,將內容貼近生活
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將我們的內容回歸兒童的生活創設真實的情境。例如口語交際一《我說你做》,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真實的游戲環節孩子明白發指令的人要大聲說,被別人聽到,其他人要認真聽。課堂就是我們現實的情景,啟發孩子們思考課堂中要怎么做,引用到他們明白課堂中教師講話要大聲,同學發言要大聲,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源自生活也要回歸生活,真正的'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讀也是貼近生活的表現,這部分內容我們課堂中涉及較少,但是要讓學生分享他們和大人一起讀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閱讀的快樂,愛上閱讀。
4、關注整體,培養語文素養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所具備的知識較少,這也正是搭建知識高樓的基礎時期,只有打好基礎才會蓋好樓。部編版教材新增加了字詞句的應用,我們的教學實際中更要注重學生字詞句的實際應用,我們的現實生活離不開交際說話,而語文最基礎的作用就是教我們更好的表達。
要有整體的意識,把字融于詞中融于句子中,引導學生多表達,多積累詞語。教材中的每一個板塊都是有機的整體,拼音用來識字,識字用來閱讀,閱讀用來發展思維,學習表達,積累知識,從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積累中提高素養。
5認真備課,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備課是教學的前提,無論教材怎樣變,只有認真的鉆研教材備好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編排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我們老師們愛不釋手。首先在備課中我會認真研究課文的每副圖,利用好圖片。其次認真備課確保我所講出來的知識的正確性,不能應為是低段的教學而忽視了教學的準確性。最后每詞備課都要認真思考課堂的引導,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表達,豐富課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學語文的快樂,愛學語文。
三、總結
新教材的內容有所刪減,但我們課堂教學的容量卻更加的豐富。對于新教材的使用我們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知識的滲透。例如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這些內容雖然沒有寫入教材卻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少的部分。
對于初次接一年級語文的我,今年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閱讀語文教育的期刊,對于教學多思考多反思,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教學素養,認認真真對待每一節課。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7
今天,我參加了xx教研組組織的語文新教材培訓活動。在這次培訓中xx主任給我們講解了新教材的課表,針對我們的語文課堂提出了許多中肯建議,對我的幫助很大,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理解,總結以下幾點心得:
1.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們依據本體去想象喻體,通過連接達到閱讀—理解—體會—感悟的過程。課文中,會有一些比喻、擬人、夸張寫法來描寫事物形象的詞語或者句子,在他們自己不能具體描繪形象的.時候,就得教師引導他們先回憶“擬體”,然后,通過表象聯想的方式,建立所寫事物的形象;夸張手法所寫出的形象,一般是對熟悉的生活形象得加大或者縮小。
2.讓學生們學會運用歸納推理認識事物,這樣會印象深刻。培養學生用辯證的發展觀點看問題,訓練邏輯思維。指導學生科學的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感悟自己的哪一方面(思路)出了問題。如何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調整,培養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認為以上兩點恰恰是我語文課堂欠缺的,聽了高主任的建議,我茅塞頓開。今后我會注意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們真正做到學有所獲!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8
一、深入細致地解讀教材,正確定位各部分內容
全冊內容包含“我上學了”、“集中識字”兩個單元共10課,“漢語拼音”2個單元13課,“課文”有四個單元共14課,還有“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和“快樂讀書吧”等內容。在肖教授的具體解讀各內容的過程中,我漸漸明晰了作者編排本冊教材的意圖。如,“我上學了”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我是中國人”是孩子對自己的身份定位;“我是小學生”是角色定位;“我愛學語文”是學科定位。這幾個不同層次讓學生一步步地體會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成為小學生的自豪以及從中感受到的快樂,從而激發起他們學習熱情和欲望,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通過培訓我體會到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重要性及意義,以后在備課的時候,我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文章的主旨,更好地用之于具體的教學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邏輯啟蒙意義,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肖教授指出,新教材的每個主題都含有這個邏輯啟蒙的功能。比如,第56頁“字詞句運用”中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幅邏輯導圖:以“車”為主體,分別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以及詞語的拓展和積累。可以是“火車”“馬車”“汽車”等表示全車的名詞,也可以是車上的一部分如“車站”、“車廂”,還可以是相關動作的'“上車”、“坐車”等。在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積累詞語的同時引導他們找到相應的位置,讓孩子們一開始就形成類似這樣的邏輯思維意識,以后在不斷的訓練中加強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生字的學習便富有了思維發展的價值。在學習漢語拼音及生字詞語的時候,也要注意幾個詞語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開啟孩子大腦中的智慧,形成學科邏輯思維。
三、抓住板塊特點,定位準確,發揮教材最大功效
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剛開始的識字單元,開篇《天地人》以傳統文化三字經的形式出現,接著《金木水火土》則與五行知識相關,是五行文化的體現。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古代文化知識,受到古典文化知識的熏陶感染,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其中識字的內容貼近學生實際,學生一開始就接觸自己學過的生字,所以信心很足,興趣很濃厚,學習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再如,漢語拼音的教學,是定位在識字的工具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這兩個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整合的情境圖,為孩子們展現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應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幫助他們學習字母,將拼音學習與學生生活建立聯系,充分利用學生的口語基礎,有利于發展語言,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雖然各個板塊的教材功能不一樣,但卻指向同一個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東西,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重視課外閱讀,培養讀書習慣
部編本教材從一年級上冊開始就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閱讀途徑和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下冊推薦了童謠和兒歌,著重培養學生分享圖書的習慣。經過一個學年的閱讀引導,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看課外書,愛上讀課外書,同時也初步養成一些基本的讀書習慣。
五、凸顯語用意識,體現語文的實用性
語文課程是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教學中我們要把學語文和用語文相互結合起來。比如,在生活中學語文——二上園地四識字加油站中提供的識字內容是南昌到北京的火車票,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識字;隨學隨用,感受語文的學習價值——比如學了《我是什么》中“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后就引導學生用“有時候”說說自己的日常生活;關注語言文字運用的具體情境,如給多音字組詞等等;在重視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關注語用能力的培養;寫話練習關注與生活的聯系等等,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更好地體現了語文的實用功能。
這次培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講解的容量非常大,內容豐富,方法獨特有效。鑒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卻不能一一表述出來,深感慚愧。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多地利用老師所說的各種方法來指導具體的實際教學,爭取做個創新型教師,帶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07-06
語文統編教材培訓心得05-14
語文統編教材培訓心得03-23
統編教材語文培訓心得03-14
語文教材教法培訓心得08-18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培訓心得03-18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培訓心得05-05
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心得11-15
語文新教材培訓心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