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考察報告>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

    時間:2025-01-25 08:26:50 考察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1

      調研時間: 20xx年5月2日

      調研地點:南京市中山東路321號

      調研學生:

      調研對象:南京市博物館

      調研目的:通過對博物館的參觀調研,對一些場館的觀察,并對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增加關于陶瓷藝術等方面的知識.

      簡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國最早創(chuàng)建的博物館之一,是一座大型綜合性的省級歷史與藝術類博物館。館內珍藏有40余萬件代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銅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銀器、玉器、瓷器以及歷朝歷代的手工業(yè)制品,無一不展示出歷史文化的進步。陶藝館與瓷器館相鄰,位于藝術館一樓。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既是一部藝術史,又是一部社會生活史,是我們認識古社會生動形象的風俗畫卷。內容:陶藝館——陶器館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豬形陶罐、陶豆等就是當時古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館中的漢代陶傭生動活潑,生活氣息濃厚;唐代舞傭、動物傭、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發(fā)達的經濟。

      瓷器館——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萬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達20多萬件。大多為明清時代的官窯傳世品,明清瓷器陳列館展出了近600件精選展品,展品年代從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統(tǒng),展品品種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紅等十余種精品,其中既有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釉上紅彩殘盤,也有彌足珍貴受古玩界追捧的琺瑯彩小碗,陳列的時代主線明確,陳列的展品品種豐富,讓人覺得琳瑯滿目,流連忘返。

      與陶瓷藝術課程相關的明清瓷器館是我此次觀賞研究的重點,觀看之后對于以下幾件陶瓷甚是感興趣。特此去查看了有關它們的詳細資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兩朝的梅瓶,向來備受人們矚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兩件梅瓶: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和“賞賜”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現(xiàn)存的惟一一件帶蓋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紅梅瓶。歲寒三友紋梅瓶高41.7厘米,造型優(yōu)美,器型完整無缺,歲寒三友指松樹、綠竹、梅花三種常綠植物,象征著高潔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畫的常用題材。也許是追求畫面對稱的緣故,明代洪武朝的歲寒三友紋飾都添繪一株芭蕉,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紅是元代景德鎮(zhèn)新燒成的一個瓷器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燒成,但高溫銅紅釉對窯室氣溫要求比較嚴格,鮮紅色最為難得。因此,“釉里紅瓷器”色彩凝重華麗、純正鮮艷,燒制條件要求高,燒制技術難掌握,所以十分珍貴。

      青花壽山福海紋爐,胎體厚重,器型高大,外壁繪壽山福海紋,陳列于展

      廳的獨立柜中,非常引人注目。是明宣德官窯器中的黃鐘大呂之作。青花瓷一般都是白底藍花,而青花壽山福海紋爐作為官窯大器,不吝材料,以費料費時的十分少見的藍底白花來表現(xiàn),器物外壁,滿繪洶涌波濤,并在下腹部加繪山巒疊嶂,寓壽山福海之意。青花壽山福海紋爐的外壁用蘇泥勃青料繪畫,這是一種名貴的進口青料,其中含有一些鐵質,由于用料比較濃厚,瓷胎比較軟,所以繪畫時會將胎粉帶起,而青料浸到胎中,燒成之后的青花,手摸有凹凸感,顯得深沉典雅,入瓷三分。站在展廳的獨立柜前,轉換不同的角度欣賞青花壽山福海紋爐,會發(fā)現(xiàn)它在燈光下,滿身的青花,閃著金屬的光澤;滿爐的波濤氣勢磅礴,似乎將要涌出。海水中的山峰,渲染出壽山福海的氣勢,美好的祝福在觀者心中激蕩。

      青瓷神獸尊高27.9厘米、口徑13.3厘米,西晉永寧二年。神獸尊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兩側和腹部各有三只橫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內凹。尊的腹部堆塑神獸,雙目突兀,瞠目仰鼻,口含圓珠,繩索狀的前掌外翻,后掌下?lián)危澈笥形逯恍“雸A形扁橫凸脊,從上至下排列。青釉微微泛灰,釉質潤澤,但是由于受火不均而釉色不勻。周身有刻畫的蓖紋、戳印紋和堆貼紋,以表示鬃毛、羽翼和胡須。底部刻有“東州”二字。青瓷神獸尊不是一件簡單的瓷罐,而是特制的隨葬品,是一件絕品,具有神圣的意蘊。這件青瓷神獸尊體量大,神獸的神態(tài)驚人,全身刻滿紋飾,非常具有震撼力。

      博物館內還出展了在南林大校園內挖掘的明代南京錦衣衛(wèi)夫妻合葬墓,而來的白色陶罐和藍色梅瓶。藍色梅瓶價值遠遠大于白色陶罐,在展覽中看到,藍釉瓷器不愧被稱為古陶瓷中的藍色妖姬,展出的梅瓶口徑為4.4厘米,底徑10厘米,高26.8厘米,最大腹徑達15.6厘米,小口豐肩,色正釉厚,完整而精美,讓觀者驚艷。梅瓶是瓶式之一種,因口徑之小與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梅瓶最早出現(xiàn)在唐宋年間,當時叫金瓶,是用來盛酒的,也就相當于酒瓶。到了元代以后,梅瓶尺寸變大,級別變高,漸漸成了用來插花的觀賞器。南京市博物館陳列的時代主線明確,陳列的展品品種豐富,讓人覺得琳瑯滿目,流連忘返。參觀后收獲頗多,了解了許多有關陶瓷藝術的知識。但短短的一個下午還是有許多地方只是粗略的看了下,沒有細究,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去多多了解,慢慢學習。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2

      星期天,我們參觀了南京博物院,在館內豐富的藏品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同時,我們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護一線的辛勤工作。

      此次參觀最令我難忘的是玉器館、陶藝館、瓷器館和云錦館。玉器館展出了總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飾,也有宮廷傳世的奢華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鉞馳騁;中古玉器,變化中求統(tǒng)一,推陳出新;近代玉器,發(fā)揚傳統(tǒng),與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說概括了中國豐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館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館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這樣的藝術品。可以說中國古代陶藝既是一部社會生活史,又是一部藝術史。

      瓷器館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選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琺瑯彩等展品品種豐富,琳瑯滿目,讓人流連忘返。

      云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并稱為三大名錦。云錦館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臺大型的云錦提花織機現(xiàn)場為大家演示云錦的制作過程。而云錦制作是目前我國唯一不能被機器取代的織造工藝,兩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僅能織出5-6厘米,所以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南京的云錦不僅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遺產中的活化石。

      當然,此次參觀我們了解到的不僅是令人驚嘆的古代文物,還有那些為文物保護傳承作出貢獻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傳單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護設備:絲網一體機——為脆弱、殘破的紙質文物進行加固;減壓滲透加固儀——在真空室處理文物;整本圖書脫酸設備等。這些精密的儀器都是奮戰(zhàn)在文物保護一線的`科研人員智慧與心血的結晶。

      在保護文物的實踐中,江蘇省創(chuàng)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動醫(yī)院,由南京博物院對珍貴的文物實施預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文物流動醫(yī)院在戶外對大型石刻、建筑彩繪、大遺址等進行測繪并為保護規(guī)劃設計,在小件文物方面,對陶瓷、青銅、木器紙張、紡織品等進行應急保護處理,還為多家博物館進行了義務“巡診”。這體現(xiàn)了文物工作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敬業(yè)與努力。

      志愿者也是這個集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次參觀最讓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嘆為觀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學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傳單上。看著學姐學長們志愿服務的微笑,我感到的是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和肩頭的責任。畢竟,只有年輕一代自覺擔起傳承的重擔,燦爛的文化才能發(fā)揚光大。

      這次參觀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南京博物院雖然館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們讓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也讓我看到了身邊的人為傳承文化正默默地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3

      學院:貝爾學院

      專業(yè):理工科強化班

      姓名:

      學號:

      天翻地覆,人間正道是滄桑;驀然回首,我們已經走過一段曲折的歷程,而將足跡深深鐫印在歷史的深層。 2014年7月5日,我參加了學院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觀了、中國第二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從小我便對歷史有很強的興趣,喜歡史記,以史為鑒,以史明智。如今恰逢這樣的機會,便興致勃勃地報名參加了。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該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價值極高的藝術品,為仿遼代宮殿式,由著名建筑師徐敬直設計,經建筑大師梁思成修改,整個大殿雄偉壯觀,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其結構部分按《營造法式》設計建造,細部和裝飾兼采唐宋遺風,輝煌大方,非常吸引行人的目光。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設計思想是力圖體現(xiàn)中國早期的建筑風格,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神,同時區(qū)別于中山東路上其他幾幢大屋頂?shù)姆鹿沤ㄖ_|式建筑于10一12世紀在中國北方形成,它繼承了唐代的傳統(tǒng),又有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造型樸實雄渾,屋面坡度較平緩,立面上的柱子從中心往兩邊逐漸加高,使檐部緩緩翹起,減弱大屋頂?shù)某林馗小S绕涫俏蓓斚潞啙嵍謮延辛Φ亩饭埃饕瞧鸾Y構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來的建筑斗拱,裝飾意味越來越濃,受力性能越來越弱。中山東路的其他幾幢仿古建筑,基本上屬于仿明清風格。博物院建筑委員會經過研究,決定采用遼代的式樣來建造博物院。徐敬直的設計圖原是仿清式建筑的,在梁思成、劉敦禎兩位顧問的指導下,徐敬直和李惠伯兩人重新設計了建筑圖案。總體布局強調深層次的對稱軸線,主體建筑離中山東路主干道較遠,前面留下寬敞的空間,做草坪、廣場和綠化帶,大殿前建有寬大的三層平臺,這樣設計,可以襯托主體建筑的雄偉高大。大殿仿遼代薊縣獨樂寺山門形式,其結構多按《營造法式》設計,某些細部和裝修兼采唐宋遺存。大殿為七開間,屋面為四面曲面坡的四阿式,上鋪棕黃色琉璃瓦。陳列室仿自美國某博物館,做成平屋頂,外墻加中國古典式挑檐,使之與大殿風格協(xié)調。整座建筑物設計科學合理,比例嚴謹,是在滿足新功能的要求下,采用新結構、新材料建造的仿遼式殿宇的優(yōu)秀實例,受到建筑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建國50年來,首先把原中央博物院留下的建筑未了工程,修繕而裝飾一新,屋頂鋪蓋金黃色琉璃瓦,添砌仿漢闕大門,修筑庭前馬路,綠化周圍環(huán)境,興建大殿前的月臺。門前

      面向通往東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蔭大道,滬寧高速公路經門口穿過而進入市內繁華地區(qū);門內庭園廣闊,花木蔥蔥似錦,襯托出仿遼式宮殿建筑的陳列大殿的端嚴和壯觀。

      除原有中山門、朝天宮兩處藏品庫房外,又在大殿右側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現(xiàn)代化的新庫房,使文物保管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大殿底層的新展廳,即30年代原圖紙上設計的連接二樓陳列大廳的底層陳列廳,計2400平方米,也已建成,連同二樓2390平方米陳列大廳,舉辦有《長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我們的昨天——祖國的歷史、民族和文化展》、《江蘇考古陳列》三個基本陳列,常年對觀眾開放。大殿前方西側的一座與現(xiàn)大殿相似的仿古宮殿式藝術陳列館,即30年代原計劃興建中的工藝館,計12600平方米。內設珍寶館、青銅館、瓷器館。書畫館、玉器館、織繡館、陶藝館、漆藝館、民俗館、現(xiàn)代藝術館、名人書畫館等11個專題陳列展館。

      南京博物院藏品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考古發(fā)掘品、少數(shù)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以及日寇投降儀式的文物,都是全國獨有的罕見品。院藏中外專業(yè)圖書近30萬冊,其中還有全國少有的善本書和殿版書。歷年新征集的古代書畫,總數(shù)亦在3萬件以上,其中包括宋、元時代的珍品,不論在數(shù)量上或質量上,都是名列全國前茅的精品。在參觀的全程中,我的'家鄉(xiāng)揚州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儀征等地出土的西周和春秋時代青銅器,揚州東漢諸侯王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及“廣陵王璽”金印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矚目的珍品。高郵龍虬莊、揚州唐城等吳楚貴族墓地,還相繼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及獲得榮譽獎。更不用說其他地區(qū)的燦爛古文明了。

      1933年中央博物院建院之初,就明確提出了這樣的建院宗旨:“為提倡科學研究,輔助公眾教育,以適當之陳列展覽,圖智識之增進。”在蔡元培、傅斯年、李濟等諸位先賢和新中國成立后曾昭燏等人的帶領下,南京博物院在收藏、陳列、考古發(fā)掘、科研、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自30年代中期起,南京博物院或獨立,或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對四川、云南蒼洱、貴州、云南麗江、甘肅敦煌、新疆等地的民族、民俗、占跡、民間藝術、手工業(yè)等,作調查、發(fā)掘和研究,并對四川彭山漢墓作科學發(fā)掘,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實物,編印出版了《云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中華民間工藝圖說》、《遠東石器淺說》等著作。

      在眾多分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明清瓷器館。瓷器是新近評選的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代貿易商品。南京博物院館藏瓷器豐富精美,絕大多數(shù)為明清時代的官窯傳世品,明清瓷器陳列館展出了近600件精選展品,展品年代從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統(tǒng),展品品種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紅等十余種精品,其中既有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釉上紅彩殘盤,也有彌足珍貴受古玩界追捧的琺瑯彩小碗,陳列的時代主線明確,陳

      列的展品品種豐富,讓人覺得琳瑯滿目,流連忘返。我家鄉(xiāng)揚州的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空閑之余,我時常去揚州雙博館看一看,因而我對瓷器特別感興趣。另一個則是現(xiàn)代藝術館和虛擬博物館了。倒也真的是做到了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場館,均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現(xiàn)代藝術陳列館為南京博物院展覽館中的第一臨時展區(qū),并定期展出南博承辦的各現(xiàn)代藝術展覽和古代專題展覽,曾承辦的展覽有《黃磊生畫展》《江蘇國寶展》《金色江南——江蘇金器展》等,展覽主題多樣,展覽內容豐富,增加了南博展覽的可看性和觀眾參觀的可選擇性。虛擬博物館的出現(xiàn),讓使用者藉由上網,就可以看到博物館內的各式精選藏品,同時加上與虛擬實境的結合,則讓虛擬博物館功能更加強大。中研院發(fā)展了一個以影像為基礎(image-based)的高擬真虛擬環(huán)境展示技術,提供使用者在觀看虛擬場景時,有如照片般真實的視覺效果。以下會分環(huán)物影片的制作,環(huán)物影片與影像的整合,虛擬博物館延伸技術等三方面來簡介中研院在這里的相關先進技術,并用實例呈現(xiàn)。這樣的展現(xiàn)方式,使得參觀者可以更好的參與其中,良好的互動也使得游客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添了許多趣味。

      從課本上我們了解的是歷史事實,在博物館我么看到的是圖片,文物,感受的是歷史的價值,反思的是歷史給我們救亡圖存的教訓。這也就是之前我所說的以史明鑒,可以知榮辱。整個館藏就是中國文化史的濃縮,參觀完后感覺對整個中原地區(qū)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作為大學生,愛國是一個基本素養(yǎng),但是愛國不是一個空頭話,如果一個人大談特談愛國,而問之中國歷史,則不知一二,那么這個愛國也就大打折扣了。同樣作為一個中國人,對自己周圍的歷史都不了解,又怎能不汗顏呢?所以我認為,我們應多到這些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走走,不僅娛樂身心,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懂得更多關于國家和地區(qū)的歷史知識,領略到悠久深邃的輝煌文化,更好地培養(yǎng)我們的歷史自豪感。我想這也就是我這次南京博物院之行最大的收獲了。

    【南京博物院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參觀南京博物院作文09-11

    南京博物院導游詞09-20

    (精品)南京博物院導游詞02-04

    南京博物院導游詞范文01-26

    南京博物院導游詞[精華]11-20

    赴灌南儀征南京玄武三地考察報告02-24

    南京博物院導游詞范文【合集3篇】10-28

    赴江蘇南京、揚州、洋思教育考察報告01-12

    赴蘇州無錫南京和上海浦東新區(qū)考察報告02-24

    考察報告05-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州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高清一区精品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