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業產業化考察報告范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業產業化考察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大做強特色農業,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學習借鑒兄弟省區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的經驗,省政府參事室去年11月組織部分參事考察陜西果業發展情況,親眼目睹了陜西做大做強特色果業取得的驕人成績,倍感鼓舞,受益匪淺。
一、陜西壯大特色果業取得的積極成效
陜西省把做大做強果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重大戰略,依托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果業綠色化、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一是產業規模優勢日益凸現。到底,全省果業面積達到1426萬畝,水果總產達到1067萬噸,約占全國水果總產的1/10,其中蘋果產量745.5萬噸,約占全國蘋果總產的1/3和世界總產量的1/9。全省濃縮果汁年生產能力80萬噸,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果汁加工基地。預計水果面積達到1500萬畝、產量1100萬噸,其中蘋果面積850萬畝、產量810萬噸,均居全國第一,在全國和世界蘋果產業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凸現。
二是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持續優化。建成了渭北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業帶、無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酥梨基地、黃河沿岸紅棗基地、秦嶺北麓和漢江流域獼猴桃基地、漢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時令水果基地。建成了全省果樹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品種繁育推廣步伐加快,早、中、晚熟品種比例調整到5:l5:80,形成了從7月到11月每月都有主打品種上市的結構布局。桃、杏、李、櫻桃等時令水果種類不斷增加,形成了多元化的品種格局。
三是果品質量和安全水平顯著提高。以蘋果生產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為重點的標準化生產得到推廣普及,全省蘋果優質率達到70%,高出全國水平近30個百分點。建設認證綠色果品基地297.1萬畝,其中蘋果270萬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綠色果品基地。認證對歐盟、東盟、北美等出口注冊果園72萬畝,建設中國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果園5.5萬畝,建設經歐盟和國內與歐盟互認的有機果園11.5萬畝,年產有機蘋果15萬噸,為擴大國際高端果品市場奠定了基礎。
四是產業化發展關鍵環節不斷加強。果業的發展吸引了國內外大量資金,果汁加工業自以來吸引投資累計超過20億元,果汁加工能力比增長4倍。果品貯藏業快速發展,果品貯藏能力達到300多萬噸,果品年供應能力大為增強。鮮果企業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商品化處理能力得到增強,果品現代物流業積極發展,果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增強,果業產業化經營得到快速發展。
五是國內外市場占有份額快速擴大。隨著果業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果品已銷往東盟、歐盟、阿盟、非洲、北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果品出口連續1o年實現了兩位數的持續增長,出口產品種類由的5種增加到27種,濃縮蘋果汁成為陜西外貿出口第一大宗商品,全年出口和創匯均占全國一半以上,占到世界貿易量四成以上。陜西果品出口40.88萬噸,創匯6.3億美元。
六是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增強。全省果業增加值達到121億元,比增長2.53倍。果農收益持續增長。基地縣農戶人均蘋果純收入達到元,比增長1.5倍。洛川、白水、宜川、旬邑、印臺等一批蘋果基地縣,果業發展,果農富裕,村容巨變,以蘋果為主的果業正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果區公益事業也迅速發展,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綜合指數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
二、陜西經驗對我省壯大特色農業的啟示
(一)做大規模是提升特色農業優勢的重要基礎。有特色的農產品是現代農業在市場競爭中爭得先機的第一要素,但形不成一定的規模難以有效占領市場,也就難以推動農民增產增收。陜西緊緊抓住世界蘋果產業向以我國為中心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蘋果產業向以陜西為中心的黃土高原轉移調整的機遇,依靠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組織制定果業發展區域布局規劃和基礎建設標準,積極引導各地加快果業結構調整,促進不同優勢水果向優生區集中發展,大力推進渭北黃土高原蘋果基地、無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河流沿岸酥梨基地、黃河沿岸紅棗基地、秦嶺北麓和漢江流域獼猴桃基地、漢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柑橘基地、城市近郊時令水果基地建設,著力提高特色水果優勢產業帶建設水平,加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果生產布局,有效提高了陜西果業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陜西的經驗啟示我們:特色農業必須立足于稟賦()優勢和區域優勢,必須著力集約發展,實現規模經濟,只有形成特色顯著、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產業群,才能有效帶動區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當前我省各地正在大力建設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現代農業,各地應切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堅決而有力有效地推動特色主導產業、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特別是河湟地區特色農業百里長廊的建設,要下大力優化產品結構,擴大優勢產品規模,提高集約發展水平,努力推動優勢產品成片成帶、形成區域特色和市場優勢,真正使特色產品成為有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的優勢產業,成為帶動區域發展、農民增收的鐵桿莊稼。
(二)做優品牌是提升特色農業優勢的必然要求。品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產品在市場上占領先機、贏得青睞、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金鑰匙,特色農業產品也毫不例外。陜西高度重視果業的品牌建設,積極培育壯大綠色安全果業,他們堅持以果業綠色為目標,嚴格執行建設標準,加強科學規范管理,多措并舉確保綠色果品質量,提升特色果業水平;注重開展出口注冊果園建設認證工作,引導各地穩步發展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態果園;積極開展出口果園和有機果園建設認證工作,著力建設經歐盟、東盟、北美等認證的出口注冊果園,有效樹起了陜西果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品牌,提升了陜西果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陜西的經驗啟示我們:品牌是特色農業走向市場、擴大市場的必然要求,也是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金鑰匙。近年來,我省各地重視特色農業品牌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批諸如樂都長辣椒、循化紅線椒、小西牛酸奶等在省內外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占有率的特色農產品品牌,但尚缺乏在國內外市場上叫得響、站得住,占有一定市場規模、能夠帶動一方農民致富的特色農業名牌產品,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各地在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尤其是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有機畜牧業基地建設、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過程中,應著力在擴大特色優勢農業規模的同時對現有品牌做必要的整合,全力培育壯大各自最有特色、最有優勢的特色農業知名品牌,打響區域特色農業生態品牌、特色品牌、原產地品牌,有力推動特色優勢農業加速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的生力軍。
【農業產業化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02-21
農業產業化是解決農業問題的重要途徑02-22
農業發展需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02-24
農業產業化經營新突破的實踐(產業化經驗)02-27
產業化經營:農業理念的全面創新02-22
農業產業化工作匯報02-24
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05-20
淺談農業產業化的資金支持02-20
產業化經營:農業理念的全面創新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