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1
為期兩周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已經結束了,首次指導課程設計有收獲也有缺憾。
此次課程設計的任務是設計一輸送帶的減速裝置,包括一級帶傳動和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由于是初次指導學生,心里面沒底,不知道在設計過程中會遇到那些問題和困難,所以在向學生下達設計任務之前,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并請教了經驗豐富的王樹英老師,為后面的課程設計指導工作做了精心準備。在下達任務時,向學生明確地闡述了此次課程設計的任務、目的、意義、要求及設計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但是即使這樣,在指導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現總結如下:
首先,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經驗,沒有預料到學生對于傳動比的分配會出問題,個別學生出現了傳動比分配不當的問題,造成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過小,致使中心距過小,箱體上兩軸承座距離太小,對于加工連接螺栓的通孔造成困難。其次,部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掌握不好,整個設計過程只是在照著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機械的計算,并不理解各個參數的選擇依據和零件的設計準則。在提問的問題中多數都是課堂上反復強調的問題,一些學生都回答不清。對于軸的結構設計從講課到練習再到作業共講了三遍,但是還是有些同學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再就是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箱體、油標尺、放油塞、螺栓及軸承端蓋的尺寸都可按參考資料中的設計經驗設計來確定,但是他們并不按設計經驗或類比的方法來確定,而是自己隨便定尺寸,致使箱體的鑄造壁厚、凸緣連接處的寬度以及螺栓的直徑不能滿足要求。而且螺栓是標準件,一些學生不按標準件畫,信手涂鴉,畫得圖很不美觀。這是我事先沒料想到的,在發覺后,讓學生修改,部分學生作了認真修改,但還有一部分沒有按要求修改。最后,由于學生剛學完AutoCAD,使用不熟練,圖中存在多線、漏線和粗細實線使用不當的情況較多,即使給他們指出來了,但是他們還是有些地方漏改,最后打印出的圖紙還是存在一些錯誤。
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我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于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了一一記錄,下次課程設計前事先集中強調,避免學生出錯后再來糾正,增加學生的工作量。其次,要更加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養成嚴謹的設計習慣,并制定一些獎罰分制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對于用AutoCAD畫圖的學生,隨時進行檢查,指導他們及時修改一些多線或漏線的錯誤。最后,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之前,先對實際機器有一個感性認識,讓他們從實物中了解學習課程內容的目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習效果也會更好。例如可以利用減速器這個部件所涉及的設計內容引入機械設計這門課程要學的內容,使各個零散的看似毫不相關的章節串成一個整體,我相信這樣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次課程設計,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完成了一次作業,而是他們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設計出了第一件作品,雖然存在一些錯誤,雖然沒有做成實物,但是他們都非常有成就感,多數學生在設計體會中都談到希望今后學院能多給安排一些這樣的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對于我來說,無論是對今后指導學生的課程設計還是理論教學都是很有幫助的,我相信有了這次課程設計的指導經驗,以后我會更有自信和能力做好教學工作。
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2
機械課程設計接近尾聲,經過兩周的奮戰我們的課程設計終于完成了,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實話,課程設計真的有點累。然而,當我一著手整理自己的設計成果,漫漫回味這兩周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悅即刻使倦意頓消。
或許很多人認為課程設計兩周時間很長,可我們卻絲毫未感覺到時間的充裕,這些天我們每天早出晚歸,除了在寢室休息食堂吃飯其他時間就窩在基地做課設。這兩周的時間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選定題目、背景調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這個過程中我們在網上收集資料,選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經過幾次不斷地反復修改和討論,我們基本確定了題目和實現原理。
第二周的任務就著重在詳細設計。這個階段我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我和xxx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礎,負責建模和動畫,xx負責文檔、圖片的整理和說明書。我想這是我最充實的幾天,經過概念設計后我們對方案都認為有深刻的了解,可是真正落實到細節,我們低估了它的困難性,每一個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確定,一個螺釘、一個軸承、一個卡簧都要裝配,從來沒有體會到裝配原來也這么的有技術含量,經過四天的努力,我和xxx還是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這期間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筆記本,幾乎每次都是以死機而告終,最后裝配體里一百多個零件,三百多個裝配約束,只要修改一個尺寸,就要驅動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動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刪掉了如圓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結構特征,甚至一些不影響約束的螺釘螺帽和卡簧,即便是這樣動畫也渲染了近八個小時。
這期間痛苦過糾結過,郁悶過猶豫過,可是也只有經歷過才能學到知識,我們使用的機構類型比較多,這促使我對機械原理的理論知識有了新的理解,槽輪中槽數的選擇和撥盤圓銷的選擇、凸輪的輪廓設計和運動性能分析及其優化、齒輪的模數齒數的選擇和變位系數的計算、曲柄滑塊中急回特性的應用和桿長的設計,這每一點都要用理論來指導,例如,我以前從來真正不明白為什么變位齒輪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設計好的嗎?為什么還要湊呢?只有自己親手設計東西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所以也真正認識到學好機械原理的重要性。
我收獲的另外一點或許是我對設計方法的認識,對CAD的認識,之前學過一些CAD軟件,也跟老師做過一些建模和軟件測試的項目,而真正這么完整的`自己用CAD軟件細致的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還是第一次,CAD畫圖,最重要的是什么?對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使用CAD畫圖的目的是什么。
我們進行機械設計,不管是什么專業、什么階段,三維的或者二維的實際上都是要將某些設計思想或者是設計內容,表達、反映到設計文件上。而圖,就是一種直觀、準確、醒目、易于交流的表達形式。所以我們完成的東西(不管是最終完成的設計文件,還是作為條件提交給其他專業的過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開始,也就是從裝配體開始連續地逐層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裝配,最終到每一個零件的參數和定位以及標準件的選擇。這樣設計速度明顯會加快(這也是我們能這么短時間內完成建模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各個模塊之間相互獨立,耦合性低,最終也不回出現各個模塊之間運動矛盾或者干涉等問題出現。
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許多,另我有了一種春眠不知曉的感悟。通過課程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干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致。也讓我體會到了合作與雙贏的快樂。
我的總結也就這么多了,總之,不管學會的還是學不會的的確覺得困難比較多,真是萬事開頭難,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終于做完了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外,還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其價值!有些東西以為學會了,但真正到用的時候才發現是兩回事,所以我認為只有到真正會用的時候才是真的學會了!
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3
設計中運用了科學工程計算軟件,翻閱了學過的各種關于力學,制圖,公差方面的書籍,綜合運用了這些知識,感覺提高許多,當然尤其是在計算機軟件CAD方面的運用,深切感到計算機輔助設計給設計人員帶來的方便,各種設計,計算,制圖全套完成。
由于沒有經驗,第一次做整個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比如線形,制圖規格,零件設計中的微小計算錯誤等都沒有更正,設計說明書的排版也比較混亂等等。對圖層,線形不熟悉甚至就不確定自己畫出的線,在出圖到圖紙上時實際上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對于各種線寬度,沒有實際的概念。再比如標注較混亂,還是因為第一次做整個設計工作,沒有經驗,不熟悉。
這次設計的目的是掌握機械設計規律,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通過設計計算,繪圖以及運用技術標準,規范設計手冊等有關設計資料進行全面的機械設計技能訓練。目的已經達到,有許多要求、標準心中雖然明確理解掌握但是要全力,全面的應用在實際中,還有待于提高水平。
雖然它可能不是良好、優秀,但是既然教學環節、課程設計目的已經達到,那么這次設計做的就是完全合格的。當然還受軟件的熟悉,運用程度的影響,所有這些必須得參加實踐,接觸實際工程設計中才能提高。帶輪,齒輪,軸,軸承這些關鍵的設計計算都達到合格。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感到機械設計綜合了力學,公差,材料,制圖等學科的知識,要好了這些功課,才能做好機械設計。
【機械課程設計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機械課程設計的心得04-24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2-14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范文12-15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15篇)03-08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15篇02-14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25
最新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02-13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匯編15篇)03-29
機械課程設計心得體會匯編15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