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計劃范文匯編五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工作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工作計劃 篇1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之首。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務必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無論從家長還是教師出發,誰都不愿意讓幼兒受到傷害。家長將幼兒交到教師手里,期望幼兒在幼兒園里愉快安全的生活。教師從家長手里接過孩子后,就得讓幼兒在幼兒園里健康成長,讓家長安心工作。為了讓家長放心的將孩子交給我們,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把健康的孩子接回家,新學期里,我們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完善各類安全制度
落實安全措施,進一步加強安全工作管理。
二、定期對園內的建筑
消防措施、大型玩具、食品衛生、晨檢狀況等進行檢查。
三、早上來園時
注意幼兒健康狀況、穩定幼兒情緒。
四、來園時要注意小朋友是否攜帶危險物品
如:別針,紐扣,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如果有,教師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吞進肚里或劃傷其他小朋友。
五、帶班老師帶班時
每一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遺留衛生間,教室,午睡室。入廁時,必須要有保育員老師跟著,以免幼兒在入廁時滑到;午睡時,必須要有老師看護。
六、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穩定幼兒情緒,不讓幼兒太激動,以免亂奔亂跑,發生意外。
2.玩大型玩具時,教師要注意小朋友不亂擠亂壓,或從下往上爬。以免滑下來時擠在一齊或壓成一堆,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
七、教育幼兒不去廚房玩耍,不帶火柴,打火機來園。
八、下班后,教室鎖好門窗,關好水電。
具體安排九月:《跳動的心臟》《如何防雷電,如何安全用電》
十月:《交通標志》《馬路上的紅綠燈》
十一月:《非典肺炎可預防》《食品袋上的`秘密》
十二月:《洪水來了》《著火了怎樣辦》
一月:《保護我們的胃》《一個人在家的時候》
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加強文明禮儀教育
以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為主題,一禮儀、禮貌、禮節教育為重點,《中小學生禮儀常規》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禮儀修養為著眼點,與家庭教育、社會活動相結合,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努力創建和諧班級、
1、根據《中小學生禮儀常規》,搞好宣傳發動活動,開展“學禮儀、爭做禮儀之星”的競賽活動、并要求學生會背《中小學生禮儀常規》、
2、抓好典型示范,教師做表率,學生做示范、強化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著、禮貌修養等方面的訓練,使學生逐步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并開展“禮儀在我心中”為主題的隊會,強化文明禮儀教育、
3、開展“手拉手”、活動,鼓勵學生多發現、多糾正、多溝通,形成一個互相帶動的禮儀新風尚,為創建和諧班級做出貢獻、
4、評選“文明禮儀標兵”進行表彰,讓所有孩子都重視起來,并形成人人學禮儀、個個爭標兵的活動氛圍、
(二)怎樣提高教學質量
1、制定好課程進度,認真備課,及時與同年級教師進行溝通,響應學校集體備課的要求,按照進度搞好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我會走下講臺,與學生平等對話。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其掌握過程,以及學生能力的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
2、堅持過關制度,搞好課課、單元、階段的過關檢測,利用檢測及時找出教育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和進行重點訓練。允許學困生參加二次考試,幫助提高學習興趣。
3、抓好學困生和優秀生的輔導。重視優秀生的培養,把書本上傳授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知識,并注意能力的培養,為其成為社會精英打好基礎。通過幫扶活動迅速提高學困生成績,建立學困生檔案,根據情況有的放矢,進行補救,確保教學成績不斷提高。(建立“一幫一”小組,并且隨時活動,進行幫扶。對于我在講課時,多注意學困生的.精神狀態,多關注他們,使他們從內心想認真地好好學習,不再是班級的后腿。)
4、及時批閱學生的作業,并做好作業批改記錄,在作業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有針對性地確定施教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成績。
教育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分析(主要包括學生素質、優差生等):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交通安全、校園安全已經有了很強的安全意識,并且對待危害安全的事故有較為合理的防范措施,但是隨著學生接觸事物的增多,我們面臨越來越多的安全挑戰,仍需要通過進一步學習增強學生有關安全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主要指對教材的認識和處理):
五年級安全教育主要的內容是:
1、怎樣保護自己
2、遠離校園暴力
3、飲食與健康
4、怎樣預防食物中毒與鉛中毒
5、怎樣預防傳染性疾病
6、家庭防火
7、警惕電子游戲的陷阱
8、健康上網
9、面對洪水如何避險
本冊教材圖文并茂,堅持實踐性、實用性、指導性、自主性相結合的原則,緊密聯系學生身邊的安全事故案例,增強預警性。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1、促進小學生形成健康安全意識與自救自護素質、能力,幫助他們
健康、安全地成長。
2、促進小學生學會正確的解決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幫助他們正確認 識和處理個體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3、促進小學生養成健康、安全、文明的行為習慣,幫助他們營造學
習、生活的公共安全環境。
四、教學重點:
1、促進學生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
2、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
3、養成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
五、教學難點:
1、促進學生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
2、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
3、養成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和內容的創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平時多帶學生到生活中體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3、帶領學生觀看有關安全教育的視頻和圖片,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險避險能力。
4、開展相應的活動,如實戰演練、手抄報比賽等,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安全知識。
七、課時安排:約18課時
1.怎樣保護自己 2課時
2.遠離暴力 2課時
3.飲食與健康2課時
4.怎樣預防食物中毒與鉛中毒 2課時
5.怎樣預防傳染性疾病 2課時
6.家庭防火 2課時
7.警惕電子游戲的陷阱 2課時
8.健康上網 2課時
9.面對洪水如何避險 2課時
教育工作計劃 篇4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素質教育,貫徹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本學年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體做法: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我校有經過教育局培訓的國家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一名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學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為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1)心理課輔導。本學期由心理健康教師不定期為各年級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同時,各班在班內進行心理健康主題的班隊會,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
(2)心理咨詢室。開設“知心小屋”,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心理咨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心理咨詢室建設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考慮兒童的審美特點。
(3)辦好“知心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于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和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溝通、預約咨詢。
(4)以“點”帶“面”,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手抄報設計比賽,在學生中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教師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學會放松。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松的。
B、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C、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這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本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教育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葉老先生曾這樣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學生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后,會使學生學習更自覺,更有效;逐步適應學校生活,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
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我們決定以習慣培養為目標,
通過對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養成教育內容: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2、學習習慣的培養
(1)、上課習慣的培養(傾聽習慣、思考習慣、表達習慣)
(2)、作業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習慣、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的習慣)
(3)、閱讀習慣的'培養(喜歡讀書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
(4)、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培養(用眼衛生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習慣)
三、養成教育的實施
(一)理論學習
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小學一日常規》。
(二)、行動階段
1、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小學一日常規》。
(1)、利用晨會課集中學習講解《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
(2)、利用班隊課,專題宣傳《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
(3)、利用板報陣地積極宣傳《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
(3)、組織一次手抄報比賽。
2、開展“好習慣伴我行”教育學習活動
(1)、大家定好習慣: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自身或同學身上的種種不文明行為,討論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將學生搜集、整理的提議,確定幾種學習、生活方面的文明習慣,作為重點訓練內容。
(2)、大家練好習慣:針對確定的文明習慣,開展“好習慣大家練”活動,同學間互相鼓勵,家長、教師積極督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耐心,持這以恒,養成良好習慣。
(3)、征集我的好習慣:經過“好習慣大家練”活動,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獲。此項活動采用寫話形式,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所得。學生的親身體驗更能引起同學的共鳴,也更能激勵同學。
(4)、大家評比好習慣:經過系列活動后,相信一定有表現突出、進步顯著的學生出現。在班內評選好習慣學生,并進行好習慣學生的事跡播講。
3、抓常規
(1)、依據《小學一日常規》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檢查督促反饋,重點:儀表儀容、文明禮貌、文明休息、衛生保潔;
(2)、抓每日的廣播操、眼保健操、午間休息,突出紀律;
(3)、抓課前二分鐘預備。
(4)、抓課堂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4、建立激勵制度: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實施賞識教育,盡量正面教育引導,多表揚少批評,采用小紅花激勵的辦法促進學生奮發向上。上課專心聽講得一朵小紅花;獨立完成作業并且全優得一朵小紅花;認真做眼保健操,不睜眼,動作規范,坐姿正確得一朵小紅花;一周五項競賽獲循環紅旗,人人得一朵小紅花。記錄本中滿五朵小紅花者在墻上得一朵紅花。比比誰的紅花多。
【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的工作計劃04-05
教育機構工作計劃01-01
教育工作計劃01-04
教育實習工作計劃09-09
教育調查工作計劃03-09
教育安全工作計劃01-07
校外教育工作計劃03-24
健康教育講座工作計劃03-22
藝術教育工作計劃04-03
教育系工作計劃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