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督導復查自查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督導復查自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督導復查自查報告1
一、基本情況
xxx市xxx區系xxx市經濟、文化、商貿、交通和金融中心。教育普及范圍2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5萬,轄4個鄉鎮、6個街道。轄區內共有34所中小學校,其中我區直管的中小學27所(小學20所、初中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坐落在我區的市直中學3所,開發區學校4所(1所中學、3所小學)。全日制在校生16257人,其中小學11688人,初中4569人。在職在編教師1785人,其中小學815人,中學970人。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ㄒ唬└叨戎匾暎訌娊M織領導。
1、強化組織領導。一是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xxx市xxx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納入年度工作要點,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考核體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突出教育優先發展位置。二是繼續建立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工作聯系點制度,實施“一把手”工程,從而形成“分工明確、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三是繼續強化監督與指導,20××年,成立了xxx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配備1名專職督學和3名專職工作人員,聘任了25名兼職督學,每年安排30—50萬元的專項經費,保障督學切實履行對義務教育實施情況的監督、評估、檢查、指導等職能。20××年,督學換屆,重新聘任了一批年輕化、專業化的專兼職督學,平均年齡42歲,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員等占比近50%。20××年11月,我區以95分的好成績通過了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省級評估。20××年7月,完成了國家級創新區的申報工作。
2、出臺相關政策。一是出臺了《xxx區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xxx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xxx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xxx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五年規劃》等系列政策性文件,繼續大力統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出臺了《xxx區關于推進督學責任區制度實施方案》,實行責任區督學掛牌督導機制,積極推行“一二三四”(一個方案、兩項保障、三項制度、四個機制)督導工作模式,全面督促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3、制定工作措施。一是區政府堅持“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明確了區直各部門及鄉街承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職責,出臺了考核區直有關部門、鄉、街履行教育職責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把義務教育發展列入政府年度考核之中,并按照《xxx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獎勵辦法》予以獎勵。二是堅持正確的政績觀,不以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唯一標準,連續多年開展了融學校發展性評估、教育質量監測與綜合評價為一體的義務教育學校年度辦學成效“2+X”督導評估,引領學校“規范+特色、標準+優質”的發展,激發了學校辦學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ǘ┩七M教育公平,確保入學機會均等。
1、繼續推行陽光招生改革。一是科學調整責任區。為有效控制擇校生和大班額,在認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科學調整了學校義務教育責任區;二是改革招生程序。積極推行招生“三嚴格”(嚴格按責任區招生、嚴格按計劃招生、嚴格按程序招生),扎實做好陽光招生工作;三是改革招生政策。20××年,嚴格推行招生“兩嚴禁”(嚴禁招收擇校生,嚴禁收取違規費用),順利實現了“零擇校”,徹底消除了擇校生,并有效地遏制了大班額現象,20××年全區小學平均班額37.83人,中學平均班額45.27人。
2、保障各類兒童少年平等入學。我區自20xx年起,堅持實行“兩為主”原則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三個一樣”(一樣就讀、升學、免費)政策,保證務工隨遷子女按居住地就近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障礙”。區教育局堅持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以升學率對學校進行排名,義務教育階段無重點學校、重點班。20××年,全區“三殘”兒童少年共計54人,有51人隨班就讀或在市直特教學校入學,入學率達94%。省示范高中計劃招生名額由市教育局按70%比例統一分到各初中。
3、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我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負責、學校管理、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兒童關愛體系:20××年初,下發了《xxx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區屬各中小學均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共計27個,并按照《xxx區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制度》《xxx區留守兒童之家管理使用養護意見》,實現了“有關愛氛圍、有活動場地、有文體器材、有愛心電話、有電腦(電視機)、有圖書室”的“六有”標準,建立并完善了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學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保責任制、結對幫扶制度等六項制度,堅持“五必訪四關注”(開學必訪、節日必訪、生日必訪、生病必訪、寒暑假必訪,關注健康、關注生活、關注學習、關注發展),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留守兒童心靈上的慰藉、學習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關照。區教育局定期進行專項督查,確保工作成效,20××年3月,我區榮獲“xxx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ㄈ┍U辖涃M投入,確保辦學條件均等。
1、依法落實三個增長。為保障教育優先發展,我區實行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全額納入財政保障范疇,教育經費投入盡力做到逐年增長:20××、20××、20××年義務教育預算內經費撥款增幅為53.39%、12.8%、-36.89%,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幅為16.67%、-7.45%、10.92%;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小學增幅為37.24%、5.86%、-28.88%,初中增幅為63.1%、4.03%、-35.87%;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小學增幅為126.39%、7.04%、-68.76%,初中增幅為168.49%、15.45%、-70.16%;教職工年人均工資增幅為14.08%、27.34%、3.87%。
2、依法征收教育附加費。我區嚴格規范了教育規費的征收、管理與使用,20××年,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總額1310萬元,其中,教育費附加征收437萬元,征收率達100%,地方教育附加征收873萬元,征收率達100%。以上教育規費全額納入教育部門預算管理,主要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學;A設施建設、農村薄弱學校校舍維修改造和學校標準化設施設備添置等。
3、5、足額落實教師培訓經費。堅持按規定全額撥付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并做到專款專用。20××年,全區教職工工資總額5789萬元,區財政安排教師繼續教育經費90萬元,占1.555 %,在地方教育附加中安排了44萬元,占5.04 %。此外,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年度公用經費929萬元中,安排教師培訓和在崗研修經費46.5萬元,占5 %,全部用于局校兩級組織開展的各類教師研修培訓。
。ㄋ模├^續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
1、實施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20xx年,我區啟動了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成立了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xxx區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方案》及年度計劃、《xxx區關于進一步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意見》《xxx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考評自評方案》等文件,全面改善學校辦學條件。20××年11月,我區高分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認定。20××年至今,我區繼續加大投入,實現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投入項目資金876萬元,實施校舍建設項目21個,維修改造校舍20952平方米。為東部新城新增的28個班級配備“班班通”設備、為東部新城新增1所學校配齊實驗室成套設備和音體美衛器材,對2所學校的運動場進行維修改造。全區又增補購置計算機212臺,增補圖書20400冊,建設校園電視臺1所,錄播教室2個。
2、繼續加強薄弱學校改造。近三年,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注重向薄弱學校傾斜,公用經費年度結余部分全部安排到農村薄弱學校。20××—20××年,又改造了7所邊遠農村薄弱學校。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得到全面落實。
。ㄎ澹┲匾曣犖榻ㄔO,確保師資配置均等。
1、積極落實教師待遇。按照《xxx區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xxx區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考核辦法》,全面落實了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城鄉學校教職工與區直機關公務員的醫療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執行標準、資金來源和發放方式一致。
2、科學配足教師資源。按照省核定編制足額配備了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20××年,補充新教師22人,其中音體美信息技術教師9人。20××年秋,又補充新教師35人。生師比均在省定編制標準內。新招聘的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使全區教師學科、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城鄉校際間師資配置進一步均衡。目前,全區體育教師按規定全部配齊,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技術教師完全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合理的教師配置為課程計劃的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進教師校長交流。先后制定了《xxx區教育系統選派掛職干部管理辦法(試行)》《xxx區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xxx區教育局中小學教師區內流動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穩妥推進校長教師輪崗交流。20××年交流教師165人,交流校長5人,占符合交流條件的教師人數19.6%.。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學科、年齡、職稱結構更趨合理。
4、積極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為鼓勵農村教師扎根農村,立足崗位作貢獻,出臺了《xxx區邊遠農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管理暫行辦法》《xxx區教育教學獎勵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積極落實邊遠農村教師生活補助。20××年,區財政預算安排農村教師每人每月110元、70元農村艱苦津貼,同時安排專項資金252萬元,發放農村教師鄉鎮工作津貼和交通生活補貼,月人均達500元。
5、建立隊伍建設長效機制。一是完善了政策設計。20××年在全市率先以政府名義出臺了《xxx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深化名優教師培養、職稱評聘改革的具體思路,明確了教師獎勵及邊遠農村補助等經費標準。二是構建了培訓體系。一方面組織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市培計劃等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另一方面立足區情、校情組織開展局、校兩級培訓,僅20××年一年,全年累計安排教師各類培訓1300多人次。三是搭建了多元研修平臺。不僅采取名師帶訓、同課異構、送教下鄉和教師論壇等形式,而且搭建教師博客建設、教師網上讀書俱樂部、城鄉百名教師結隊成長等網絡研修平臺,加強在職教師崗位研修,促進城鄉教師同步成長。四是建立了評查獎懲機制。每年教師節期間開展各類優秀教師評選,由區委政府、區教育局間年一次進行表彰獎勵。從20××年起,區政府安排5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名優教師、校長以及扎根農村的優秀教師給予獎勵,以獎代補,促進工作。同時還建立了xxx區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管理投訴平臺,查處并規范教師從教行為。五是建立名優教師引領機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三名”工作室建設與管理的實施意見》,先后開展了兩屆“三名”評選工作,共評出164位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于“三名”工作室建設,其中名校長10000元/人,名教師20xx元/人,名班主任3000元/人。
(六)加強教育管理,確保教育質量均等。
1、加強規范管理。一是區教育局定期開展規范辦學專項督查和教育常規檢查、教學視導,區屬各中小學嚴格按照規定開齊開足了國家規定的課程,課程和課時計劃得到了認真貫徹執行;二是成立“行風義務監督員”隊伍,實行正、負清單式督查管理,嚴禁學校和教師違規辦學和從教;三是開展學!耙蝗粘R帯痹u比和標準化管理示范學校評比,加強學校規范管理;四是啟動中小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及辦學章程的制訂工作,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助推學校管理達標進位。20××年全區小學在校生鞏固率達100%,初中鞏固率達99.5%。
2、深化教育改革。以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為龍頭,多措并舉,深化教育改革。一是深化“三環五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打造高效課堂。二是全面推行“走班式自選”校本課程,即每校開設至少20多門校本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走班上課,滿足學生個性需求,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三是探索管辦評分離改革,引入第三方評價和數據實證評價,不斷完善學校年度“辦學成效“2+X”評估”,引導學校內涵發展。四是積極推行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運用大數據平臺,如運用二維碼建立學生成長評價卡,開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評價平臺等,全面推行綠色評價;建立“道德銀行”,開展“校園吉尼斯”活動,進行多元評價;建立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和教學質量監測制度,使教育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3、重視素質教育。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將大課間活動、課外文體活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冬季長跑運動、“三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活動以及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等體育、藝術項目列入每年的教育工作要點和學校教學計劃,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一小時。20××年全區小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達到97.30 %,初中達到98.21 %,數據上報率為100%,達到省規定的標準。
4、加速教育信息化。出臺《xxx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五年規劃》,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區域教育均衡化。20××年全區教師100%配置了“一人一機”,中小學100%建成了校園網和校園網站,100%配備了多媒體信息終端,100%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100%達到帶寬10兆以上,生機比達到7∶1,確保了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完善到位;堅持信息技術與創新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擴大優質資源共享相結合,確保教育信息化應用常態化、多樣化。教師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應用率100%。
5、多形式結對發展。一是積極打造城鄉辦學聯盟、城東“4+4”辦學共同體、“七助一”城鄉幫扶共同體和“2+1”聯合辦學體等城鄉共同體,均衡城鄉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二是依托課題開展區域內的校際抱團研究、加強辦學共同體深度互動,開展“四地五!睂嵉匮杏,進一步拓寬聯動發展路徑,形成了校際抱團捆綁發展的新格局。三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著力推進校際、城際間的網絡結對和資源共享。先后舉辦“合蕪銅宜”四城區特色學校建設城際交流研討活動、上海.xxx“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有效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長三角結對學校主題教學交流研討會,開啟了和教育發達地區零距離的交流!吨袊逃龍蟆芬浴伴_放與協作:xxx教育發展的'新取向”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
三、存在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近年來,xxx教育在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上獲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xxx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著深層推進中的困難與不足,主要表現為:教育經費的投入與教育發展以及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矛盾依然存在;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設施設備的管理、使用水平有待繼續提高;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有待進一步加強。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所采取的整改提高對策為:一是進一步發展區域經濟,不斷增加財政收入,不斷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規范教育收支規范管理,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增強發展后勁;二是進一步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提高學校標準化建設管理水平;三是進一步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把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與美好鄉村建設、文明城鎮建設、“三線三邊”的整治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所在鄉鎮、街道辦事處、交通、城建等部門積極履行相應職責,齊抓共管,共同打造環境優美的校園。
四、自查結果
20××年11月,我區以95分通過了省級督導評估。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省評估組的意見進行了整改和完善,F按照國家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文件精神,對照《xxx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我們認真測算數據、逐項進行自評,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際間均衡差異系數小學為0.419、初中為0.348,各項指標均均達到了省頒標準并有所進步。
xxx市xxx區人民政府
20××年××月××日
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督導復查自查報告2
根據xxx省人民政府督導委員會印發的《xxx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認定和全面復查工作的與通知》(x教明電【20xx】4號)文件,我區按照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工作要求,立即組織人員,嚴格按照程序,認真開展了全面自查工作,F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市xxx區系xxx市經濟、文化、商貿、交通和金融中心。教育普及范圍2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5萬,轄4個鄉鎮、6個街道。轄區內共有34所中小學校,其中我區直管的中小學27所(小學20所、初中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坐落在我區的市直中學3所,開發區學校4所(1所中學、3所小學)。全日制在校生16257人,其中小學11688人,初中4569人。在職在編教師1785人,其中小學815人,中學970人。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
1、強化組織領導。一是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xxx市xxx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納入年度工作要點,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考核體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突出教育優先發展位置。二是繼續建立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工作聯系點制度,實施“一把手”工程,從而形成“分工明確、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三是繼續強化監督與指導,20xx年,成立了xxx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配備1名專職督學和3名專職工作人員,聘任了25名兼職督學,每年安排30—50萬元的專項經費,保障督學切實履行對義務教育實施情況的監督、評估、檢查、指導等職能。20xx年,督學換屆,重新聘任了一批年輕化、專業化的專兼職督學,平均年齡42歲,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研員等占比近50%。20xx年11月,我區以95分的好成績通過了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省級評估。20xx年7月,完成了國家級創新區的申報工作。
2、出臺相關政策。一是出臺了《xxx區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xxx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xxx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xxx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五年規劃》等系列政策性文件,繼續大力統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出臺了《xxx區關于推進督學責任區制度實施方案》,實行責任區督學掛牌督導機制,積極推行“一二三四”(一個方案、兩項保障、三項制度、四個機制)督導工作模式,全面督促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3、制定工作措施。一是區政府堅持“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明確了區直各部門及鄉街承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職責,出臺了考核區直有關部門、鄉、街履行教育職責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把義務教育發展列入政府年度考核之中,并按照《xxx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獎勵辦法》予以獎勵。二是堅持正確的政績觀,不以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唯一標準,連續多年開展了融學校發展性評估、教育質量監測與綜合評價為一體的義務教育學校年度辦學成效“2+X”督導評估,引領學!耙幏+特色、標準+優質”的發展,激發了學校辦學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ǘ┩七M教育公平,確保入學機會均等
1、繼續推行陽光招生改革。一是科學調整責任區。為有效控制擇校生和大班額,在認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科學調整了學校義務教育責任區;二是改革招生程序。積極推行招生“三嚴格”(嚴格按責任區招生、嚴格按計劃招生、嚴格按程序招生),扎實做好陽光招生工作;三是改革招生政策。20xx年,嚴格推行招生“兩嚴禁”(嚴禁招收擇校生,嚴禁收取違規費用),順利實現了“零擇!保瑥氐紫藫裥I⒂行У囟糁屏舜蟀囝~現象,20xx年全區小學平均班額37.83人,中學平均班額45.27人。
2、保障各類兒童少年平等入學。我區自20xx年起,堅持實行“兩為主”原則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三個一樣”(一樣就讀、升學、免費)政策,保證務工隨遷子女按居住地就近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障礙”。區教育局堅持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以升學率對學校進行排名,義務教育階段無重點學校、重點班。20xx年,全區“三殘”兒童少年共計54人,有51人隨班就讀或在市直特教學校入學,入學率達94%。省示范高中計劃招生名額由市教育局按70%比例統一分到各初中。
3、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我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負責、學校管理、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兒童關愛體系:20xx年初,下發了《xxx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區屬各中小學均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共計27個,并按照《xxx區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制度》《xxx區留守兒童之家管理使用養護意見》,實現了“有關愛氛圍、有活動場地、有文體器材、有愛心電話、有電腦(電視機)、有圖書室”的“六有”標準,建立并完善了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學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保責任制、結對幫扶制度等六項制度,堅持“五必訪四關注”(開學必訪、節日必訪、生日必訪、生病必訪、寒暑假必訪,關注健康、關注生活、關注學習、關注發展),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留守兒童心靈上的慰藉、學習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關照。區教育局定期進行專項督查,確保工作成效,20xx年3月,我區榮獲“xxx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ㄈ┍U辖涃M投入,確保辦學條件均等
1、依法落實三個增長。為保障教育優先發展,我區實行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全額納入財政保障范疇,教育經費投入盡力做到逐年增長:20xx、20xx、20xx年義務教育預算內經費撥款增幅為53.39%、12.8%、-36.89%,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幅為16.67%、-7.45%、10.92%;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小學增幅為37.24%、5.86%、-28.88%,初中增幅為63.1%、4.03%、-35.87%;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小學增幅為126.39%、7.04%、-68.76%,初中增幅為168.49%、15.45%、-70.16%;教職工年人均工資增幅為14.08%、27.34%、3.87%。
2、依法征收教育附加費。我區嚴格規范了教育規費的征收、管理與使用,20xx年,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總額1310萬元,其中,教育費附加征收437萬元,征收率達100%,地方教育附加征收873萬元,征收率達100%。以上教育規費全額納入教育部門預算管理,主要用于義務教育階段學;A設施建設、農村薄弱學校校舍維修改造和學校標準化設施設備添置等。
3、5、足額落實教師培訓經費。堅持按規定全額撥付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并做到?顚S谩20xx年,全區教職工工資總額5789萬元,區財政安排教師繼續教育經費90萬元,占1.555 %,在地方教育附加中安排了44萬元,占5.04 %。此外,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年度公用經費929萬元中,安排教師培訓和在崗研修經費46.5萬元,占5 %,全部用于局校兩級組織開展的各類教師研修培訓。
。ㄋ模├^續改善辦學條件,實現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
1、實施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20xx年,我區啟動了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成立了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xxx區中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方案》及年度計劃、《xxx區關于進一步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意見》《xxx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考評自評方案》等文件,全面改善學校辦學條件。20xx年11月,我區高分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認定。20xx年至今,我區繼續加大投入,實現標準化建設提標提質。投入項目資金876萬元,實施校舍建設項目21個,維修改造校舍20952平方米。為東部新城新增的28個班級配備“班班通”設備、為東部新城新增1所學校配齊實驗室成套設備和音體美衛器材,對2所學校的運動場進行維修改造。全區又增補購置計算機212臺,增補圖書20400冊,建設校園電視臺1所,錄播教室2個。
2、繼續加強薄弱學校改造。近三年,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注重向薄弱學校傾斜,公用經費年度結余部分全部安排到農村薄弱學校。20xx—20xx年,又改造了7所邊遠農村薄弱學校。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規劃和年度計劃得到全面落實。
。ㄎ澹┲匾曣犖榻ㄔO,確保師資配置均等
1、積極落實教師待遇。按照《xxx區義務教育學?冃ЧべY實施辦法》、《xxx區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考核辦法》,全面落實了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城鄉學校教職工與區直機關公務員的醫療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執行標準、資金來源和發放方式一致。
2、科學配足教師資源。按照省核定編制足額配備了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20xx年,補充新教師22人,其中音體美信息技術教師9人。20xx年秋,又補充新教師35人。生師比均在省定編制標準內。新招聘的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使全區教師學科、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城鄉校際間師資配置進一步均衡。目前,全區體育教師按規定全部配齊,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技術教師完全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合理的教師配置為課程計劃的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進教師校長交流。先后制定了《xxx區教育系統選派掛職干部管理辦法(試行)》《xxx區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xxx區教育局中小學教師區內流動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穩妥推進校長教師輪崗交流。20xx年交流教師165人,交流校長5人,占符合交流條件的教師人數19.6%.。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學科、年齡、職稱結構更趨合理。
4、積極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為鼓勵農村教師扎根農村,立足崗位作貢獻,出臺了《xxx區邊遠農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管理暫行辦法》《xxx區教育教學獎勵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積極落實邊遠農村教師生活補助。20xx年,區財政預算安排農村教師每人每月110元、70元農村艱苦津貼,同時安排專項資金252萬元,發放農村教師鄉鎮工作津貼和交通生活補貼,月人均達500元。
5、建立隊伍建設長效機制。一是完善了政策設計。20xx年在全市率先以政府名義出臺了《xxx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深化名優教師培養、職稱評聘改革的具體思路,明確了教師獎勵及邊遠農村補助等經費標準。二是構建了培訓體系。一方面組織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市培計劃等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另一方面立足區情、校情組織開展局、校兩級培訓,僅20xx年一年,全年累計安排教師各類培訓1300多人次。三是搭建了多元研修平臺。不僅采取名師帶訓、同課異構、送教下鄉和教師論壇等形式,而且搭建教師博客建設、教師網上讀書俱樂部、城鄉百名教師結隊成長等網絡研修平臺,加強在職教師崗位研修,促進城鄉教師同步成長。四是建立了評查獎懲機制。每年教師節期間開展各類優秀教師評選,由區委政府、區教育局間年一次進行表彰獎勵。從20xx年起,區政府安排5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名優教師、校長以及扎根農村的優秀教師給予獎勵,以獎代補,促進工作。同時還建立了xxx區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管理投訴平臺,查處并規范教師從教行為。五是建立名優教師引領機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三名”工作室建設與管理的實施意見》,先后開展了兩屆“三名”評選工作,共評出164位名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于“三名”工作室建設,其中名校長10000元/人,名教師20xx元/人,名班主任3000元/人。
。┘訌娊逃芾,確保教育質量均等
1、加強規范管理。一是區教育局定期開展規范辦學專項督查和教育常規檢查、教學視導,區屬各中小學嚴格按照規定開齊開足了國家規定的課程,課程和課時計劃得到了認真貫徹執行;二是成立“行風義務監督員”隊伍,實行正、負清單式督查管理,嚴禁學校和教師違規辦學和從教;三是開展學校“一日常規”評比和標準化管理示范學校評比,加強學校規范管理;四是啟動中小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及辦學章程的制訂工作,提升學校治理能力,助推學校管理達標進位。20xx年全區小學在校生鞏固率達100%,初中鞏固率達99.5%。
2、深化教育改革。以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為龍頭,多措并舉,深化教育改革。一是深化“三環五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打造高效課堂。二是全面推行“走班式自選”校本課程,即每校開設至少20多門校本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走班上課,滿足學生個性需求,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三是探索管辦評分離改革,引入第三方評價和數據實證評價,不斷完善學校年度“辦學成效“2+X”評估”,引導學校內涵發展。四是積極推行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運用大數據平臺,如運用二維碼建立學生成長評價卡,開辟心理健康教育網絡評價平臺等,全面推行綠色評價;建立“道德銀行”,開展“校園吉尼斯”活動,進行多元評價;建立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和教學質量監測制度,使教育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3、重視素質教育。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將大課間活動、課外文體活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冬季長跑運動、“三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活動以及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等體育、藝術項目列入每年的教育工作要點和學校教學計劃,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一小時。20xx年全區小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達到97.30 %,初中達到98.21 %,數據上報率為100%,達到省規定的標準。
4、加速教育信息化。出臺《xxx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五年規劃》,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區域教育均衡化。20xx年全區教師100%配置了“一人一機”,中小學100%建成了校園網和校園網站,100%配備了多媒體信息終端,100%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100%達到帶寬10兆以上,生機比達到7∶1,確保了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完善到位;堅持信息技術與創新學校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擴大優質資源共享相結合,確保教育信息化應用常態化、多樣化。教師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應用率100%。
5、多形式結對發展。一是積極打造城鄉辦學聯盟、城東“4+4”辦學共同體、“七助一”城鄉幫扶共同體和“2+1”聯合辦學體等城鄉共同體,均衡城鄉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二是依托課題開展區域內的校際抱團研究、加強辦學共同體深度互動,開展“四地五!睂嵉匮杏懀M一步拓寬聯動發展路徑,形成了校際抱團捆綁發展的`新格局。三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著力推進校際、城際間的網絡結對和資源共享。先后舉辦“合蕪銅宜”四城區特色學校建設城際交流研討活動、上海.xxx“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有效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長三角結對學校主題教學交流研討會,開啟了和教育發達地區零距離的交流!吨袊逃龍蟆芬浴伴_放與協作:xxx教育發展的新取向”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
三、存在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近年來,xxx教育在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上獲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xxx教育均衡發展還存在著深層推進中的困難與不足,主要表現為:教育經費的投入與教育發展以及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矛盾依然存在;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設施設備的管理、使用水平有待繼續提高;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有待進一步加強。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所采取的整改提高對策為:一是進一步發展區域經濟,不斷增加財政收入,不斷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規范教育收支規范管理,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增強發展后勁;二是進一步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提高學校標準化建設管理水平;三是進一步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把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與美好鄉村建設、文明城鎮建設、“三線三邊”的整治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所在鄉鎮、街道辦事處、交通、城建等部門積極履行相應職責,齊抓共管,共同打造環境優美的校園。
四、自查結果
20xx年11月,我區以95分通過了省級督導評估。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省評估組的意見進行了整改和完善。現按照國家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文件精神,對照《xxx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我們認真測算數據、逐項進行自評,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際間均衡差異系數小學為0.419、初中為0.348,各項指標均均達到了省頒標準并有所進步。
xxx市xxx區人民政府
20xx年xx月xx日
【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督導復查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接受國家督導評估工作總結02-26
義務教育督導自查報告04-16
義務教育發展自查報告02-04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3-21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4-11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2-16
中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4-12
【推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3-14
中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