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
一、工作目標:
1.完成轄區常住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電腦信息錄入。以婦女、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為重點人群,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統一、科學和規范的健康檔案,并錄入電腦實行微機化管理。
2.使健康檔案及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0%以上,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XX0%以上。健康檔案使用率達到60%以上。
二、具體措施:
1.組織領導:
成立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如有不能達到規定的數量將列入年底績效考核中。
2.培訓宣傳:
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各站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居民健康檔案的科學建立、有效使用和規范管理,同時,采用多種方式在各社區范圍內進行相關宣傳,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配合。
3.建檔方式:
(1)門診接診:采用患者前來就診,填寫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的首頁。
(2)在各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到轄區采集居民個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檔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個人基本信息。
(3)入戶調查:采用下鄉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戶采集的時候,為了得到轄區居民的配合,應加多宣傳,加深轄區居民之間的溝通了解。同時,可以在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的配合下,與村衛生室工作人員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
(4)健康體檢:通過下鄉入戶調查對居民進行簡單的體格檢查并做登記,利用每年的婦女檢查、兒童隨防、慢非病人隨訪、老年人健康檢查等方式進行采集。
4.建檔要求:
(1)建立健康檔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檔案;
(2)堅持循序漸進,從重點人群起步,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
(3)健康檔案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客觀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字跡工整、基礎內容無缺失。
5.信息錄入:開始信息錄入前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使其掌握信息錄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健康檔案的錄入由各衛生站醫生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檔案錄入。
并保證錄入的檔案合格率達到XX0% 。
秦都區馬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xx年1月XX日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2
根據九項公共衛生服務文件精神,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檔案,開展新生兒訪視,正確對嬰幼兒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并提出合理的健康指導。20xx年新生兒、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90%以上。我制定了對本村內0—36個月嬰幼兒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1、有專人負責轄區內新生兒、嬰幼兒、托幼園所兒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監測等工作。
2、掌握轄區內0—3歲兒童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
3、每年做好年度工作總結并制定年度散居和托幼園所兒童保健工作計劃。
4、完成各項兒童保健工作指標,接受上級部門的監督指導和考核評估。
5、按時參加上級的工作例會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6、及時、準確完成兒童保健信息的統計和上報工作。
7、配合上級部門,完成好兒童保健科研工作。
8、做好0—3歲兒童的健康宣教工作。
9、有專人負責居住在本村內新生兒的訪視工作,及時掌握新生兒出生情況、出院時間,及時訪視。
10、新生兒訪視用品齊全,功能完好,符合衛生消毒要求。
11、訪視內容完整,認真做好新生兒體檢,指導家長做好新生兒喂養、護理和疾病預防等工作。
12、發現新生兒異常情況,及時給予處理或轉診。
13、對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增加訪視次數,一般不少于三次。
14、訪視后,規范填寫“新生兒訪視記錄”,做好信息統計、上報工作。
15、按照0至1歲6次、1歲2次、2歲2次、3歲1次、每年體檢一次的體檢原則,對每名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對體檢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16、6個月以上兒童每年至少測查一次血紅蛋白,對結果異常者進行登記管理和治療。
17、8—12月齡兒童進行一次智力測查,對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兒童全部進行智力監測。對智力可疑、異常兒童進行登記、轉診和追蹤。
18、按照體弱兒管理常規,對在兒童定期健康體檢中發現的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和肥胖兒全部進行登記和管理。
19、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體檢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智能發育、疾病預防等方面知識的宣傳。
20、規范填寫“兒童保健體檢記錄”及相關登記表、冊,認真做好兒童健康體檢資料的信息收集、統計和上報工作。
東寨村衛生所
20xx年1月5日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3
一、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的鄉鎮衛生院應當具備服務內容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
二、加強與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
三、每次健康檢查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具體內容詳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健康體檢表。對于已納入相應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務可作為一次隨訪服務。
四、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為老年人提供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五、通過各種方式,每年組織轄區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規、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等的檢查。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4
加強健康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
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成立全科醫生技術指導團隊和制度建設,制定中高級人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慢病臨床指導要求等,鼓勵和支持中、高級人員參與到責任醫生團隊的公共衛生工作中去,尤其在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使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更好的融合,從而在綜合防治中取得更大的效果。另為通過招聘、引進高學歷的公共衛生人才、現有人員的培訓,逐漸改變公共衛生人員構成。對現有人員通過有計劃的技能培訓、技能比武、三基考試、外出參觀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提高服務技能和服務質量。
進一步加大投入,保障公共衛生暨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xx年公共衛生管理經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配備健康自測設備,統一新生兒、產婦訪視設備,完善信息化。四、整合信息資源,提升健康管理工作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目前中心各科室的信息化數據各自獨立,缺少整合和系統化,不利于動態、連續化的管理和分析。信息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今年計劃將體檢中心、化驗室等相關科室的體檢信息與市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進行對接,這將極大提高健康管理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電子門診日志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開,完善模塊,設置35歲首診預警,未測血壓不能進入醫生工作站。
完善考核機制,細化考核指標
在原有的指標體系中,根據20xx年的運行情況和今年的工作指標,將進行合理的調整,如健康管理中增加自我評估報告,借鑒院感六部洗手法的考核,隨機抽取醫務人員測試其網格等。建立三級內部質量控制體系,各團隊設立質量控制員,為一級質量控制,公共衛生科為二級質量控制,分管領導為三級質控,增加自查考核分數。
重點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完善A-H健康管理模式
1、培育品牌自我健康管理小組。在珠兒潭社區高血壓俱樂部基礎上,進一步推廣,計劃每個團隊建設1個自我健康管理小組,重點培育1-2家品牌自我管理小組。小組將采取項目化管理,契約式服務,典型示范的原則,通過自管和他管相結合的方式(即患者、社區醫生、患者家屬三者的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技能,最終使患者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根據行為理論學,一個人行為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如何達到“知行合一”,需要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如積分制,享受切實的優惠服務,健康沙龍等提高患者的'積極性。通過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前后對比研究,和綜合評比評出健康之星,健康示范家庭,通過健康之星及健康家庭的影響和典型示范作用,使健康的種子撒播出去,遍地開花結果。
2、健康小屋建設。在倉基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立健康小屋,配備一些居民需求比較大的健康自測設備(電子血壓儀,人體成分分析儀,肺功能儀,骨密度儀等),這些設備能與市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對接,將居民自測情況實時傳入信息系統。
3、深化健康教育“五進活動”,協調整合資源,探索健康教育“533”模式。將目前的孕婦學校、育兒學校、病區健康教育、職業病健康教育、責任醫生團隊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復等各科室的健康教育進行協調、整合,實施系統化,模塊化,分類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有公共衛生科牽頭,主要有責任醫生團隊承擔,年初制定全年的健康教育計劃,與社區協商后上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中心中高級職稱的人員按照規定公布自己的授課模塊,由責任醫生團隊長進行選擇,根據需要邀請省市級專家定期到社區講座。健康教育探索“三化”管理模式(系統化、模塊化、類別化)。系統化:各科室從計劃制定、通知、人員組織、評估和總結等一系列的工作;模塊化:根據轄區居民健康狀況,提煉出常見疾病的健康教育授課模塊(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小兒營養等具體模塊);類別化:即有針對性的組織聽眾,根據課程安排,有責任醫生通知各自管理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而不是盲目的有社區居委會組織。
4、開展社區醫生家庭簽約制,探索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結合自我健康管理小組建設和智能化居家養老的服務項目,通過家庭醫生簽約的形式,積極探索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機制。
5、探索智能化居家養老模式。積極配合,利用遠程控制系統,做好街道社區老年的醫療保健,使老人能在家里安享晚年。
(二)細節管理,人文關懷,提升婦女、兒童保健工作服務質量
1、提升上門訪視形象。配備統一訪視包和訪視設備(耳脈式體溫計、電子血壓儀,體重稱)2、健康二重禮包。上門訪視時贈送寶寶健康禮包和媽媽健康禮包3、配備智能叫號系統,打造安心保健環境。
(三)夯實基礎,規范流程,提升免疫規劃和衛生應急等工作
1、規范和細化預檢分診:編制預檢分診操作手冊。2、多種措施,抓好麻疹防控:通過增加接種日(每日接種),信息系統及時整理,短信提醒,建立麻疹接種專冊,及大力宣傳等措施努力提高麻疹接種率和及時率,同時做好麻疹強化和應急接種工作。3、加強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對衛生應急處置人員進行案例培訓,安排模擬演習。
(四)積極做好精神、心理衛生工作,進一步探索精神衛生團隊化管理
繼續做好心理進信訪、進司法工作,加強對社區、團隊的心理技術指導,提高社區心理應急干預能力。
(五)典型示范,人本服務,做好衛生監督工作
通過培育示范店、創建示范路,起到表率作用,積極配合區健康辦、區衛生監督所,做好大兜路健康餐館示范路的建設。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5
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的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 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xx年版)制定我中心老年人健康管理實施細則。
服務對象:我中心所轄4個街道14個社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服務內容:為在我中心所轄社區內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2年進行一次免費的體檢,體檢的時間視情況具體安排,體檢項目完全依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進行。具體步驟如下:
1 中心組織所轄社區的老年人進行每2年一次的健康體檢,體檢日程安排按社區劃分。由各團隊工作人員通知需要體檢的居民,到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少數不能到體檢中心的`居民能安排醫務人員上門體檢。體檢結果及時錄入電腦慢病系統。
2 老年人體檢可與慢病體檢以及建立健康檔案相結合。
3 體檢的內容包括健康狀況的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
4 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的癥狀、既往病史、遺傳病史、現病史及臨床表現、治療和目前用藥情況。
5 體格檢查方面含有血壓、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皮膚、淋巴結、心肺聽診、腹部是否有包塊、下肢是否水腫、呼吸、體溫、脈搏
輔助檢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條件的話還應加上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X光片。
6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結果并進行相應的干預。
○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者和2型糖尿病者納入相應的慢病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但是尚未納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隨訪 。
○對所有的老年人進行慢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防治知識、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標:
1 掌握中心65歲以上老年人的基本資料及健康狀況,規范管理率90﹪、2年一次體檢率≥90%;
2 健康體檢表完成率≥95%。
工作進度:
1. 20xx年完成50%總人數的老年人體檢工作,至20xx年12月中旬全部完成。
2. 各團隊將體檢結果及時錄入電腦相應的欄目,并及時上報已體檢人員名單,以方便中心統計數據,評估工作的進度。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6
一、工作目標
1.建立健全符合我鄉發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統,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患者管理項目,對全鄉居民的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2.對明確診斷的高血壓病管理率達90%以上;對明確診斷的高血壓病控制率達到6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高血壓患者管理
根據《高血壓患者管理服務規范》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進行規范管理。
1.高血壓患者篩查途徑為:對35歲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量血壓;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篩查中測量血壓;通過宣傳教育讓患者主動與鄉鎮衛生機構聯系;居民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
2. 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與健康干預等,將相關信息與活動記錄在居民健康檔案中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加強鄉鎮衛生機構對高血壓患者登記的.規范化管理,實現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記資料規范化,達到省高血壓登記規范要求。在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管理過程中,要用好用活健康檔案,不斷充實和豐富健康檔案內容。
3.高血壓患者管理。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開展血壓測量等檢查和評估,開展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4.高血壓患者健康檢查。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隨機血糖(指血)測量,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7
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提高城鄉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改善城鄉居民健康狀況,縮小城鄉差異,促進社會和諧。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結合本中心實際,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項目的實施,逐步建立統一、標準化得居民健康檔案,利用健康檔案,規范、科學的記錄城鄉居民的健康狀況,加快信息化建設,實行動態管理,到20xx年底,以疾病防治、健康保護、健康促進等為重點的健康管理體系在城鄉居民中基本建立。
(一)健康檔案建檔率≥80%;
(二)健康檔案合格率≥80%;
(三)健康檔案使用率≥80%。
二、服務對象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3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
三、服務內容
(一)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及其疾病用藥情況、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項目要求的0~3歲月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類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記錄、會診記錄等。
(二)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
1.轄區居民到社區中心、社區服務站接受服務時,由醫務人員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服務提供情況填寫相應記錄。同時為服務對象填寫并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社區中心、社區服務站組織醫務人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
3.將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填寫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農村地區以家庭為單位集中存放保管。并錄入計算機,建立電子化健康檔案。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
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成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項目工作小組,負責項目的領導、組織、協調、監督工作。做好項目宣傳、調查摸底、信息采集、基本信息錄入及檔案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嚴格規范管理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提高認識。各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將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和指標,合理安排進度,認真組織實施。
2、提高服務能力。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嚴格操作,規范服務,保證信息采集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錄入質量。
3、要加強項目宣傳。中心及社區服務站要做好宣傳活動,層層宣傳動員,讓廣大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檔案的內容和好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踴躍參加。
4、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考評體系和方法,保證任務落實和群眾受益。同時,加強對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弄虛作假行為,讓廣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8
為進一步轉變衛生院服務模式,更好地促進衛生院技術、管理、服務下沉,提升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根據省衛生廳《關于開展鄉鎮衛生院健康管理團隊服務的意見》(蘇衛農衛〔20xx〕3號)精神并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開展巡回醫療
1.定期到村衛生室開設門診。結合自身技術力量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服務人口、群眾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劃分健康管理團隊的服務區域,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團隊負責。健康管理團隊每月至少2次到所服務的村衛生室開展工作,每次下村工作時間不少于半天。
2.采取上門巡診、隨訪管理、健康宣教以及檢查村衛生室工作等方式開展團隊服務。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以及行動不便且確有需要的其它病患者,根據需求和診療規范提供上門診療服務。團隊下村開展服務前,鄉村醫生要事先向重點管理服務對象做好通知工作。
3.幫助農村居民選擇適宜的就醫路徑,協助預約上級醫院,推動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
4.團隊根據上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制定詳細的實施工作計劃。團隊負責人根據工作任務,確定每次下村的人員和具體工作內容。
5.團隊固定下村的時間和內容,要在村衛生室上墻公布,并公示團隊成員名單、職責分工、咨詢聯系方式和監督電話,方便居民聯系并接受社會監督。
(二)實施健康管理
1.掌握本服務區域居民健康基本情況和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并落實
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2.落實好本服務區域高血壓三期、糖尿病伴并發癥患者及高危孕產婦、體弱兒、65歲以上老年人保健等鄉村醫生尚難以獨立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3.緊密依靠信息系統的支撐,做好健康信息的綜合利用。
(三)規范村衛生室服務
1.加強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培訓與指導,推廣適宜衛生技術,幫助鄉村醫生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2.督促村衛生室規范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規范執行安全注射、消毒隔離、醫療文書、抗生素與激素應用、醫療廢棄物處置等醫療規范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范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提供新農合門診服務。
3.督促鄉村醫生認真完成各項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
東海縣白塔中心衛生院
第四健康管理團隊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9
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地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廣州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的工作要求,根據花都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如下:
一、服務內容及要求
按要求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建檔率≥80%,老年人健康檢查管理率≥80%;
二、工作安排
(一)體檢要求
對各村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檢查服務,體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身高、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檢查以及口腔、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女性增加乳腺、婦科檢查。輔助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大便潛血、空腹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胸透。
(二)相關科室工作分工
1、體檢科:布置體檢場地,組織各科室體檢工作人員下鄉并做好人員分工和體檢現場工作分流,在一周內將合格的體檢表、體檢結果(電子版)等有效資料反饋防保所專職人員。
2、防保所:制定體檢方案,與各村委溝通,安排體檢時間,并做好體檢前的宣傳告知工作。及時收集整理體檢資料,一個月內反饋給各村,建立健康檔案并錄入電子系統。
3、預防保健部:牽頭及協調人員參加體檢。負責配合體檢開展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三)具體做法
1、體檢前與村委、鄉醫做好溝通、前期準備工作,主要為宣傳發動和通知村民參加體檢工作。
2、公示體檢項目,嚴格按照廣州市要求的項目開展。
3、對參加體檢的老年人、慢性病病人發放健康小禮包,體檢同時進行義診咨詢或健康教育講座,對所有的老年人進行慢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防治知識、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4、體檢應根據各村范圍大小實行分片區體檢方便村民,提高村民參加體檢的意愿。
5、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結果并進行相應的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者納入相應的慢病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但是尚未納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隨訪。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0
響應國家衛生部的號召。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的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制定我鄉老年人健康管理實施細則。
服務對象:全鄉行政村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服務內容;為全鄉行政村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的體檢,體檢的時間視情況具體安排,體檢項目完全依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進行,并盡可能增加一些必要的項目,具體步驟如下:
1、鄉鎮衛生院組織各村的`老年人的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體檢前先由各村鄉村醫生通知各家需要體檢的人員,可以到衛生院進行體檢,也可以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去村衛生室體檢。
2、老年人體檢可與慢病體檢以及建立健康檔案相結合。
3、體檢的內容包括健康狀況的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
4、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的癥狀、既往病史、遺傳病史、現病史及臨床表現、治療和目前用藥情況。
5、體格檢查方面含有血壓、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皮膚、淋巴結、心肺聽診、
腹部是否有包塊、下肢是否水腫、呼吸、體溫、脈搏
輔助檢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條件的話還應加上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X光片。
6、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結果并進行相應的干預。
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者和2型糖尿病者納入相應的慢病管理
對存在危險因素但是尚未納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隨訪
對所有的老年人進行慢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防治知識、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標:
1掌握全鄉65歲以上老年人的花名表及數據,規范管理率≥50﹪、體檢率≥50%;
2健康體檢表完成率≥95%。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1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現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項目工作要求,依據《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有關內容,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對轄區內老年人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給予中醫保健指導。同時普及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優質的中醫健康指導服務。
二、組織領導
1、中心組織成立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xxx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xxx、xxx擔任,成員有各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公共衛生科和醫療科為具體工作的執行科室,負責該項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術服務指導。
2、職責與任務
公共衛生科負責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健康教育、資料印制和實施技術服務指導等。各醫療服務團隊負責具體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老年人健康體檢等工作,對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健康檔案。
三、工作內容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評估和中醫保健健康教育指導。
1、每年對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包括血壓、體重、皮膚、淋巴結、乳腺、心臟、肺部、腹部、四肢、關節等體格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每年檢查1次隨機血糖,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腎功檢查,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并進行相應干預。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癥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藥情況。
3、每年進行1次中醫健康指導,運用中醫體質辨識理論進行健康狀態評估,根據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中醫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指導內容應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
(2)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要點;
(3)社區老年人常見病癥的預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鳴、尿頻等。
4、每年開展針對老年人的中醫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公眾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專欄,播放中醫藥音像資料,發放中醫藥宣傳資料。
5、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納入年度考核指標,將工作任務分解至各醫療服務團隊,并與績效掛鉤,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2
一,生理健康
㈠ 目標:
1.近期目標:做到每天的飲食要規律而且還要保證質量,做到不亂吃,不多吃,不少吃。另一方面要增強運動,保證每星期運動三個小時以上。早晨、飯后散步半個小時。
2.長期目標:在將來的一年里,一定會堅持做到規律的飲食和做到飲食健康。做到不吃過期,發霉,變質的食物。體重維持在46Kg到50Kg之間。
㈡ 措施:
1,平衡飲食:
多喝酸奶或者是綠茶,因為酸奶是維持菌群平衡的。所謂維持菌群平衡,是指讓有益的細菌生長,而把有害的細菌消滅,所以吃酸奶可以少得病。還有就是綠茶:在所有的飲料里,抗癌它是第一名。喝綠茶,能保護牙齒,還能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要多吃新鮮蔬果,新鮮蔬菜、蔬果汁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內的代謝物,尤其是要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能幫助排便。
2,健身運動:
每天飯后散步半小時,多呼吸新鮮空氣、避免吸入污濁空氣。大步走,在走路時加快速度,盡可能大地擺動和舒展手臂,可刺激淋巴、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建議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使身體出汗的`有氧運動。
㈢ 評估:我已經做到了堅決不去學校小巷和快餐店就餐,每天都去食堂吃飯。并且每餐葷素搭配,每個星期保證三個雞蛋。但是在運動方面做得不算好,每個月才會進行一次使身體出汗的有氧運動,以羽毛球為主,今后會加強鍛煉。
二,心理健康
㈠ 目標:
1,近期目標:正確認識自己并學會愛自己。
2,長期目標:在學會愛自己的情況下學會愛他人,學會笑,開懷大笑,開心快樂每一天!
㈡ 措施
1,心態調節:以多聽歡快的音樂、多看美麗的畫面為主,積極調整心態、少被不愉快的情緒纏繞,做到時刻心情舒暢,學會傾述也學會聆聽。
2,壓力管理:主要是要調節心態,保證天天有個好心請,碰到有壓力的事情時要開心快樂的大笑,改善呼吸增加供氧,體內會產生許多健康激素,使自己做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3,危機預防:做事仔細認真,提前做好每一件事的規劃,并想清楚每一件事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以及應對措施,碰到突發狀況要保持冷靜,也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會過去,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
㈢ 評估:
本人還算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熱情大方,開朗愛笑,但是有時也會遇到一些負面情緒,也會有不開心或郁悶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好好的調節自己的心態,比如說聽歌,跑步或者是傾述,要在第一時間把壞心情趕走。
三,人脈管理
㈠ 目標:
1,近期目標:定期和好朋友聯系,多與朋友溝通。
2,長期目標:真誠相對每位朋友。
㈡ 措施:
定期與好朋友們聯系,做到傾聽傾述,以真誠的心態交友,建立更廣的人際關系網,并找到屬于自己的知己。
㈢ 評估:
有幾位知心好友,普通朋友和同學也很多,對每位朋友也都是真心相對。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3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把防治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社區和基層,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衛生服務的需求。加強轄區精神衛生工作,對轄區內重型精神病進行登記管理,對居家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每季度對患者隨訪一次,20xx年城鎮和農村重型精神病患者納入管理的總數占總人數的60%和30%。特制定轄區精神衛生管理工作計劃。
1.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精神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社區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在轄區人群中開展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復工作,對精神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2.準確掌握本地區總戶數、人口、精神病人總數、發病率、患病率、重點病人數、疾病分類及精神病人的動態變化,包括疾病分期、治療情況和去向,實行精神病人微機管理。
3.識別不良精神和心理行為問題,早期發現精神疾患病人,上報或轉診到本地區負責社區精神衛生的管理機構。
4.開展社區情感障礙的危機干預、精神疾病康復、心理衛生咨詢、家庭病床及多種形式的醫療服務工作,方便患者就醫。
5.指導全科醫生、居委會和監護人開展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向精神病患者或其監護人、近親屬傳授康復方法,普及康復知識。
6.與公安、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做好重大節日和會議期間重點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禍事件的發生。
7.為加強精神疾病管理,實行精神衛生工作統計報表工作制度。
8.登記填寫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及時上報各種報表,如季度、年度報表及重點病人管理報表等。
9.本轄區精神病人出現動態變化時,及時在病人檔案及隨訪表上做好記錄,按病人檔案管理制度規定及時上報。
10.統計資料與報表均以病人檔案及隨訪表數據為準,做到登記表、檔案資料與病人數相符,數字準確,不空項。
11.各村衛生室醫生,要定期走訪居委會,至少每1個月入戶走訪一次轄區登記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寫“精神病患者隨訪記錄”,及時掌握病人變化情況,見面率達到90%以上。
12.對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隨訪,確定疾病的分期,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康復治療指導,完整填寫隨訪記錄。
13.對疾病期、波動期、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及時隨訪,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治療情況、去向,并填寫隨訪記錄。
14.指導監護人督促患者按時服藥、觀察患者可能出現的藥物副反應和精神癥狀,動員患者參加社區組織的康復活動。
15.隨訪期間發現生活困難、符合免費服藥治療標準的患者,要填寫免費藥物治療申報登記表,并與有關部門協商,使患者能夠享受免費藥物治療。
16.入戶隨訪前應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況,提前與所在地區的居村委會干部聯系,并通知患者家屬,尤其對病情不穩定患者的隨訪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17.各類精神疾病分類明確,統計數字準確、清楚。患者檔案以居委會為單位分類保管、使用。
18.為新發現、新發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時建立檔案立卡,并將有關情況上報區(縣)精神衛生保健所(或主管當地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機關單位)。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4
中醫藥健康教育工作是衛生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我市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積極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0—36個月兒童不同月齡段進行穴位按摩及飲食喂養指導。
中醫體質辨識。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0—36個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在不同月齡進行采集信息,現場保健指導、播放視頻。
中醫藥保健指導。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
一、取得成績:
20xx年,我市在上級部門的領導和職工的認真工作下共完成51033個老年人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并認真錄入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覆蓋率33.0%。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5257個;覆蓋率36.1%。基本完成中醫藥管理服務。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老年人對中醫藥健康管理的認識不足,依從性較低。個別鄉鎮覆蓋率不足、兒童現場指導欠缺、各月齡段覆蓋面欠到位。
三、今后
我市將中醫藥健康管理作為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將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中的獨特優勢,以健康教育、義診、入戶隨訪等多種形式,加強老年人養生保健行為干預和健康指導,0—36個月兒童不同月齡段將中醫藥健康教育活動持續開展下去貢獻一份力量,做好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加強對各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合理安排時間抓進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溝通。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15
一、工作目標:
1.完成轄區常住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電腦信息錄入。以婦女、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精神病人為重點人群,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統一、科學和 規范的健康檔案,并錄入電腦實行微機化管理。
2.使健康檔案及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0%以上,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100%以上。健康檔案使用率達到60%以上。
二、具體措施:
1.組織領導:成立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如有不能達到規定的數量將列入年底績效考核中。
2.培訓宣傳: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各站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居民健康檔案的科學建立、有效使用和規范管理,同時,采用多種方式在各社區范圍內進行相關宣傳,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配合。
3.建檔方式:
(1)門診接診:采用患者前來就診,填寫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的首頁、第1頁、第2頁、第3頁中的`查體(婦科除外)接診人員必須填寫,帶有*號的是選填的(如輔助檢查,如果患者有化驗結果就必須填寫)。
(2)在各村委會領導下,與各村委會配合,到轄區采集居民個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檔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個人基本信息。
(3)入戶調查:采用下鄉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戶采集的時候,為了得到轄區居民的配合,應加多宣傳,加深轄區居民之間的溝通了解。同時,可以在村委會的配合下,與村干部、村醫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
(4)健康體檢:通過下鄉入戶調查對居民進行簡單的體格檢查并做登記,利用每年的婦女檢查、兒童隨防、慢非病人隨訪、老年人健康檢查等方式進行采集
4.建檔要求:
(1)建立健康檔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檔案;
(2)堅持循序漸進,從重點人群起步,逐步擴展到一般人群;
(3)健康檔案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客觀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字跡工整、基礎內容無缺失。
5.信息錄入:開始信息錄入前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使其掌握信息錄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健康檔案的錄入由各衛生站醫生負責各自轄區內的檔案錄入。并保證錄入的檔案合格率達到100%
龍華鎮衛生院
20xx年12月15日
【健康管理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計劃12-22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計劃07-13
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計劃15篇03-26
班級管理心理健康心得11-12
管理情緒心理健康教案12-17
老年健康管理心得(精選5篇)08-05
班級管理心理健康心得01-08
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計劃08-15
健康工作計劃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