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自查報告>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時間:2025-03-17 14:15:05 詩琳 自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精選12篇)

      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精選12篇)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1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

      至20xx年底,全市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446119份,簽訂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簽訂土地流轉合同13155份,流轉面積17.77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8%。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1、有償流轉租金不高。尤溪縣調查,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實物支付或以實物折價支付租金為主,以實物或實物折價支付的占75%,以現金支付租金的占22%,不付租金的占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畝租金最低為10元,最高為980元,多數在100元以內。

      2、流轉以短期為主。據調查,全市土地流轉期限在1年以內的占58%,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3%,10年以上的占2%。說明經營權流轉的短期及非穩定性。

      3、轉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轉包、轉讓、互換、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別為6.91萬畝、1.28萬畝、1.34萬畝、7.53萬畝,分別占流轉總面積的38.9%、7.2%、7.5%、42.4%,其中轉包和出租的占81.3%。說明農民流轉的大多數是有償的。

      4、農民自發流轉為主。從承包地流轉的過程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主要是在農戶之間進行,但農戶與企業連片出租、規模經營的比重正在提高。從尤溪縣調查來看,農村中有90%土地流轉操作是在農戶與農戶之間進行,且流轉土地數量小,只有10%是成規模的土地流轉,操作發生在農戶與農業企業之間。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成效與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xx、將樂縣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試點工作。至20xx年底,xx縣農村信用聯社通過公司、基金擔保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等各類形式共發放15.6萬元貸款支持紅豆杉規模種植戶,涉及土地流轉187畝。將樂縣已發放以140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的貸款20萬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條件和范圍。

      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合法流轉取得或通過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擁有具備法律效力的權屬證明材料;

      二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關系清晰、合法,村委會或發包方對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轉”限制。承包經營租賃協議和手續符合國家法規政策;

      三是抵押期限為《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承包期以內,同時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應為3年以上,截止信貸抵押之日起,剩余期限不短于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價值認定和抵押登記制度。由貸款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進行認定,認定的一般原則: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年租地平均收益x經營期限+種養物價值。同時明確了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抵押登記部門。抵押登記后,還要將情況抄報鄉(鎮)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備案,以方便農村土地管理。

      3、設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風險防范措施。

      一是把好貸款用途關,防范信貸風險和用地政策風險。借款人取得貸款必須用于農業開發項目及拋荒地復耕;

      二是合理確定貸款金額與期限。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金額不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認定價值的70%。貸款期限由貸款人按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期限確定;

      三是建立擔保機制,創新貸款模式。

     、佟肮+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農業產業化企業是承貸主體,并將企業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同時企業負連帶責任;

     、凇盎饟+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行業設立基金,由基金擔保和經營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共同擔保以獲得貸款,擔保責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約定比例分擔;

     、邸巴恋爻邪洜I權作股權抵押”,即兩個以上經營戶以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成立聯營公司,把股權作抵押申請貸款;

      ④直接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抵押取得貸款;

     、萜渌戏ㄒ幍馁J款模式。

      4、政府支持,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提供組織保障。xx縣政府下發了《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的實施意見》,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了規范,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介組織,在試點區域建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以協助抵押權人對經營權抵押的土地進行管理和流轉,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試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利弊分析

     。ㄒ唬┯欣蛩

      1、增加農村融資渠道,突破農業融資的“瓶頸”制約。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突破了農村土地不能作為抵押物的瓶頸制約,使經營戶認識到土地不僅是一種生產生存的資源,還可以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融資,既可提高農戶保護土地的意識,也可為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

      2、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土地、金融等各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通過流轉,改變了傳統簡單生產模式,農村土地逐步向集約和規模方向發展,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時,一旦抵押人出現貸款違約,銀行可以將經營權及附著物一起進入土地流轉市場拍賣轉讓,土地資源的配置將更加合理。

      3、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村金融業的發展,實現了雙方互利多贏。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開辦,一方面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流轉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改變了過去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單一信貸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去,從而推動了集約化金融模式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發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決了農民特別是種養大戶擔保難的問題。由于經營大戶生產成本投入大,資金缺口較大,對信貸資金需求迫切,通過設定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可以支持其開展生產種植,從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拋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

     。ǘ┎焕蛩

      1、金融風險加大。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農業保險業務尚未全面展開,如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或市場因素影響,將給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影響了金融部門對這項業務的全面開展。

      2、辦理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手續繁雜。金融部門為了保障其既得利益,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風險,設立了防范信貸風險的有關措施,手續繁雜。加上評估機制不健全,農民文化素質偏低,農戶要實現以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困難很多,部分農戶寧愿以更高的利息通過商業貸款或民間融資的方式更為便捷,影響了農戶參與的積極性。

      四、土地流轉和抵押存在的主要問題

      1、流轉程序不規范。目前,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主要以轉包為主,流轉形式比較單一,且大部分是在親戚、朋友或相互關系較好的村民之間內部、私下流轉,流轉規模較小,且當事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也未向發包的村委會或村小組登記備案,或未經發包方同意,合同條款的公平、完整、規范等也較欠缺。即使個別簽訂了書面合同,也都是農戶間的不規范合同,極易產生土地糾紛。

      2、中介組織及流轉市場發育緩慢。由于農民思想觀念守舊,嚴重制約了農村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及流轉市場的發育。如xx縣沙溪鄉于20xx年組織到浙江等發達地區考察土地流轉工作后,成立了土地信托服務站,但至今都沒有正常運作。尤溪縣反映,目前全縣15個鄉鎮都沒有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機構不健全,導致全縣絕大部分農村土地流轉不規范,出現自發性無序流轉。

      3、鄉村組織越俎代皰。一些鄉村組織不尊重農民的意愿,隨意改變土地承包關系,搞強制性的土地流轉。有的把土地流轉收益中的一部分作為鄉村集體收入,損害了農民和集體利益。三元區反映,盡管國家規定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但個別地方依然以村規民約的形式規定每3-5年對承包土地進行調整。有的地方不顧客觀實際,以產業化規模經營為由強行流轉,嚴重侵害了農戶利益。

      4、農村保障機制不健全。當前的農村土地擔負產出農產品的經濟功能和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他們不愿將所承包的耕地的經營使用權長期地轉出去,而是把耕地轉包給兄弟姐妹和親戚;在轉包給“非自家人”時,一般寧愿把耕地轉包給外村人或同村不同組的人,也不愿給同村同組的`農戶。同時也造成想種地的沒地種,有地的不想種的粗放式經營,降低耕地的利用率。

      5、農村土地抵押價值認定不夠科學。農村價值評估權威機構尚未建立,對農村土地抵押價值認定不夠科學,貸款人主觀意愿成份比較大,抵押權人實現農村土地經營權這個抵押物的價值也相對比較困難。

      五、對策與建議

      1、穩妥推進,保障權益。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黨的農村土地政策,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在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法》過程中,必須十分明確和做到:在30年承包期內,除非農民主動放棄土地的承包權,否則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通過任何手段使農民失去承包的土地(國家需要征用除外)。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才能真正使農民在土地制度上形成長期穩定的預期。要進一步明確界定農民的土地權利,讓農戶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置四權統一的承包經營權,讓農戶對承包的土地享有轉讓、出租、入股、抵押等權利。同時,要采取政府、村集體和個人合理負擔籌集保險費的原則,積極探索“土地換保障”的辦法,逐步建立失地農民保障制度。對承包期內將承包土地全部流轉進城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村居民,享受城鎮居民的同等待遇,參與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保等福利待遇,并在進城鎮經商或辦企業或就業等方面給予優先和方便。對受讓經營土地的外地經營主體,在農業技術培訓、戶口、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照顧。

      2、建章立制,規范運作。建議及時出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政策法規和制度,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范圍及操作程序,構建適應市場化及農村實際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要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行為,體現土地經營權流轉中自愿原則。流轉時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流轉合同,報村集體經濟組織、鄉鎮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備案。土地流轉的期限應由雙方協商約定,但最長的期限不得超過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應簽訂流轉的合同,以合同的形式將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固定下來,流轉合同應標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址、流轉期限、流轉土地的用途、流轉價款以及違約責任,使雙方一旦發生糾紛,調處有據。

      3、創新機制,培育市場。一是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制度。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業主每年應交納一定數量的風險保證金,如合同到期無糾紛發生,風險保證金如數退還。二是要積極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按照“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的原則,在有條件的村組組建生產企業,以土地承包權入股的方式,組織開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試點探索工作,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推開。三是要積極培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流轉市場的培育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確立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民、農戶作為流轉市場主體的地位。鄉村組織應堅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條件和自愿、有償原則,不應強行集中土地。政府部門應著重做好法律政策宣傳、制定流轉規則、發布流轉耕地供求及價格信息、監督土地流轉公開公正和保護正當交易,不要輕易干預農民的市場選擇行為。要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建設。

      4、宏觀調控,嚴禁包辦。一是政府要對土地流轉有宏觀上的調控。完善產權登記制度,建立科學的農地資產評估體系,合理評價農村土地價值,逐漸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約束政府行為過度干預的機制。準確定位政府在推進土地流轉中的角色,監控土地供需總量的動態平衡,而不是運用行政手段去調整土地資源,與民爭利。三是加強宣傳力度,增加農民對有關法規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轉由自發逐步轉向自覺。

      5、積極探索,推動抵押。要強化地方政府與金融部門互動作用,以農村金融體系改革與創新為契機,加大試點力度。要抓緊研究制訂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相互分離、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可操作性意見,讓更多的農民在穩定承包權30年不變的基礎上,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的方式,使農民較為方便地獲得急需的啟動資金。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價值評估制度。應建立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機構,可以委托有資質中介機構來承擔,使土地流轉、抵押、清償等行為做到公正、合理。

      6、加強引導,優化服務。要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擺上各級黨委和政府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要加強黨的農村政策的學習和宣傳教育,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發現與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對二、三產業發達、就業門路較多、農民收入比較穩定、部分農民不再以土地收入為主要來源的地方,要積極引導,做好工作,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切實執行黨的土地承包政策,為土地流轉及時提供法律、政策、信息服務和搞好協調服務,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2

      為了搞好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按照縣經管局《關于轉發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及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要求,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對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做了認真自查:

      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

      我鄉成立了以經管中心主任為組長經管中心站員為小組成員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小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自查結果

      1、通過自查我鄉各村未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補發、換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2、我鄉已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流轉合同,建立了檔案資料管理制度,配置專用的檔案柜,明確專人管理;各村承包方案、會議記錄、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承包合同、等都已建全但歸檔還不規范。

      3、我鄉已按照黑農委經發24號文件的要求對農村土地承包檔案信息資料做了計算機錄入。

      4、我鄉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經營服務中心,辦公室設在鄉經管中心。村級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由村助理會計管理,土地流轉工作已正常進行。

      5、我鄉各村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2起,鄉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4起。6起糾紛都已按照國家土地政策調處完成,被調處者都很滿意。

      三、整改措施

      我們針對上述工作的不足之處做了認真整改。

      1、在縣經管局和鄉黨委、政府的監督下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

      2、建立承包經營權證登記薄,并把所有資料建檔妥善保存。

      3、繼續加強對農村有關土地糾紛的調處工作,保持農村的穩定和諧發展。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3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解決農業效益低下的必然選擇。近幾年來,如東縣各地在引導和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來說,流轉規模不大,進展減緩,效益不高,與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黨和國家的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引導和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積極性,順應形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亟需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和特點從如東縣情況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以下特點:

      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進程呈減緩趨勢。據統計,至20xx年5月底止,全縣累計土地流轉面積為5.65萬畝,占總承包面積4.6,僅比去年底增加0.92萬畝,上升0.8個百分點。50畝以上連片流轉50塊,4560畝,僅比去年增加6塊,增加面積為1742畝。

      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形式呈趨多樣性,但仍以互換、轉包、轉讓為主。其中轉包1.71萬畝,占總流轉面積30.3%,互換2.06萬畝,占總流轉面積36.5%,轉讓1.25萬畝,占總流轉面積22.1%,而租賃、入股等形式的流轉僅占17.1%。

      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明顯的區域性。不同地區土地流轉的規模、用途不同。鎮郊周圍村土地流轉快于內地村,勞動力轉移比重大的村土地流轉快于純農勞力較多的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快的地區快于以稻麥種植業為主的地區。

      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的不均衡性。互換、轉包、轉讓絕大部分屬于無償流轉。而租賃、入股等流轉形式中,由于地區性、行業性和流轉用途的差異,流轉收益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租金標準高的多達1000元/畝,低的不足200元/畝,形成了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不規范。

      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動因從以解決勞地矛盾為主開始轉向項目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但部分仍處于自發自流狀態,流轉隨意性較大,從而帶來了流轉程序的不完善和流轉效益的低下,也給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隱患。

      二、影響土地經營權流轉進程的主要因素

      1、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制約著土地流轉。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片面理解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將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與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全對立開來,認為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障礙,只有徹底打破家庭經營才能解決農村土地市場的建立,才能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規模經營,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形成兩種傾向,一是無所作為,放任自流,把土地流轉中所必須遵循的農戶自愿原則完全看成農民的自主自發行為,疏于管理和服務,對土地流轉情況胸中無數,底數不清,又對土地流轉中出現的新問題研究不夠,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辦法不多,缺乏必要的推動措施,從而使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處于無序狀態。二是行政包辦代替,違背農民意愿,無償或低價強行推動流轉,熱衷圈地搞政績,侵犯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2、中介服務滯后,市場運作機制尚未形成,限制著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雖然各鎮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但大部分有名無實,只在農經部門掛掛牌子,由農經站抓抓數字統計,真正按照市場經濟運作要求,充當流轉服務媒介、履行服務職能,發揮中介效能的還不多。流轉信息暢通、發布功能齊全、中介服務完善、管理規范嚴密的土地流轉市場運作機制尚未完全形成。

      3、農民的小農經濟意識阻礙著土地經營權流轉。絕大多數農民還是把承包地作為自己主要的生產資料和最終的生活保障。盡管目前農產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農業效益比較低下,農民的種田積極性有所下降,有部分勞力已開始轉向農外產業并獲得一定的'收入,但由于勞動力轉移的流轉性和收益的不確定性,農戶寧愿粗耕粗放,賠本經營,也寸土必爭,不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土地流轉存有戒心,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農民濃厚的戀土情結、保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進程。

      三、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對策措施

      土地經營權流轉快慢和規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個地區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正確分析形勢,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引導推動,有助于加快土地流轉進程。

      1、加深政策理解,認清土地流轉的必然趨勢,引導、保護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在農村政策的基石。農戶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必須在長期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進行。但穩定土地承包關系與鼓勵農戶在承包期內承包經營權流轉并不矛盾。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它不僅不會動搖雙層經營體制,反而會有助于這一制度的長期穩定。一方面,要切實防止不顧條件、違背農民意愿、包辦代替、強制命令、侵害農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堅持政策疏導,轉變農民觀念,提高農民素質,千方百計調動和激發農民主動積極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和熱情。對二、三產業比較發達,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農外產業,有穩定的勞動崗位和收入來源,農戶已缺乏種田積極性的地區,要積極引導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程度。凡有利于農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土地流轉形式都應提倡和鼓勵。對目前暫不具備條件、不適宜大規模流轉的地區,要盡力為農戶間自愿、合理流轉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加強指導。

      2、切實轉換職能,改變工作作風,發揮村級組織的管理協調作用。農戶是市場經營主體,承包土地是否流轉,以何種形式和什么樣的補償形式流轉,最終由農戶自己決定。但這不等于村級組織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無所作為。村級組織對土地流轉的引導和管理負有重要的責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既不能強制推行,統包統攬,又不能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從目前情況看,村級組織的具體作用表現為:一是提供信息。及時掌握本地區農民的流轉要求和思想動態,提供流轉項目,為流轉雙方牽線搭橋。二是服務協調。對土地流轉中的個案問題及時進行協調疏導,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對土地流轉后農業就業及選擇新的增長渠道提供信息,因勢利導,不斷增強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實行規模流轉時,對個別農戶可采取以流轉促流轉的辦法。三是監測管理。對土地流轉過程及流轉后土地利用情況、經營效益進行嚴密監測,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對策,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失。

      3、強化服務,優化環境。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農戶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缺乏市場對土地供需情況及發展趨勢的了解,缺乏應付市場不確定風險的能力和手段,必須依托于有關中介服務機構。因此,要努力形成自下而上、網絡狀、多功能、緊密型的中介服務體系。建立以農經部門為依托,農林、土管、城管、綜治等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實行緊密型組合、市場性運作、科學化管理,為土地流轉創造更為廣闊的服務空間。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的職能可包括:制訂土地流轉規劃,建立土地流轉信息系統,收集發布土地供需信息;規范土地流轉程序,統一辦理土地流轉合同(協議);組織開展集體土地流轉收益評估,研究制訂并發布土地流轉的指導性價格,協調各方利益;進行項目推介等。

      4、總結經驗,典型引導。不斷發現、總結、推廣土地流轉的成功典型經驗,利用各種方式,讓更多的農民了解土地流轉的成功典型及其效果。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調查研究,積累經驗,積極引導,穩步推進。充分發揮種田大戶、投資開發者和流轉收益戶的示范引導作用,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通過召開土地流轉研討會、現場會等形式,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在不斷總結、推廣經驗的基礎上,把農民群眾的創造和實踐上升到理性認識,用典型引導、項目牽動,促進承包土地合理、規范、有序流轉。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4

      雖然xxxx縣絕大部分農村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但在少數村,侵害婦女承包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且屢禁不止。有的村在村規民約中規定出嫁女、離婚婦女戶口一律遷出,未遷出者不得參與本村的土地承包;有的村不分給出嫁女和離婚婦女應得的征地補償金;有的村通過討論自行決定給不給出嫁女、離婚婦女承包地;有的出嫁女戶口一經遷出,娘家村便抽回土地,而婆家村則遲遲不能予以落實等等。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習俗的`作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古老的“三從四德”雖然在法律或者制度中已經銷聲匿跡,但依然頑固地存在于人們的習俗和觀念中,最明顯的表現形式就是,完整的家庭中幾乎所有的戶主都是男性。另外,婦女婚前跟父母一起生活,結婚后移居丈夫家庭,即所謂的“從夫居”,這使得婦女所在的村莊和家庭都把她們看成暫時的成員,一旦出嫁,將不再享受娘家與土地相關的權益,只能依靠丈夫在夫家獲得財產和繼承權,使得婦女在夫家事實上處于依附地位。而在男方居住的村要得到承包地則要等到土地調整時才能實現,如調整周期過長,出嫁女將長期得不到承包地。

     。ǘ┓膳c政策存在的漏洞。我國憲規定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各個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痘橐龇ā泛汀独^承法》也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經濟關系突出強調了性別平等!秼D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婦女結婚、離婚后,其責任田、口糧田、宅基地等,應當受到保障”。但并沒有規定這種保障的辦法!锻恋爻邪ā冯m然有婦女結婚、離婚、喪偶時有關土地承包的規定,但過于原則,條文少、不細化,法律與政策還缺少社會性別視角,許多政策從表面上看是中性的,沒有歧視婦女權利,但是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到現實的社會性別利益關系,使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給婦女帶來不利。比如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家庭為單位,都忽視了婦女的個體土地權益。正因為現有的法律規定不明確,在實際中土地的分配和再分配都直接取決于鎮村的決策,而鎮村依然保留著以男權為中心的財產分配習慣,婦女的土地權益受到侵害也是不足以為奇的。

     。ㄈ┈F實的利益驅動。在城鎮周邊地區,地少人多,土地利益關系復雜,加上土地的商用開發價值逐年攀升,因此,婦女土地承包權益最容易被侵害。同時,受利益驅動,一些村莊為了不讓出嫁女參與征地補償金的分配,規定出嫁女無論嫁到何處,戶籍是否遷出,承包地一律被村集體收回。

     。ㄋ模┐逡幟窦s違背政策法律。中辦[20xx]9號文件《關于切實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通知》、《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條都明確規定:農村婦女結婚后本人的責任田和口糧田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婦女有權選擇其戶口所在地。一切與法律關于男女平等原則相違背的村規民約均應廢止,絕不能以“小政策”對抗國家法律。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利益驅使,部分村干部和村民法律意識淡薄,以村規民約、村民大會通過等借口,要求出嫁女戶口一律遷出,不遷出的村集體不分配給其承包地,嚴重侵害了婦女選擇居住地和承包地的權益。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5

      近年來,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大量產生,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原因,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調研報告。我國人多地少,戶籍制度又極大限制了農業人口的流動,農村土地一直是一種稀缺資源,且直接關乎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但長期以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性質模糊不清,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法律意識、合同意識淡薄,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缺位,加之國家近年來的惠農支農政策不斷出臺,農村土地承包引發的訴訟和信訪事件頻發不斷。及時掌握和準確處理此類糾紛,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村的經濟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

      一、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基本特點

     。ㄒ唬┏稍A時間上的集中性

      一方面,由于農作物的種植與收獲受自然規律的制約和影響,90%以上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當事人往往選擇在農閑季節提起訴訟,因此往往集中在每年的秋收后和春播前。相對于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在成訴的季節性尤為明顯。另一方面,從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歷史發展進程看,相關立法只是將執政黨的意識上升為國家意識,使政策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因此,國家農村土地政策做出重大調整前后,也是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集中發生的時期。如國家出臺"一免兩補"土地政策后,發包方起訴承包方要求解除合同和承包方起訴發包方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大批糾紛訴至法院。

     。ǘ┰V訟主體上的群體性

      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農業人口總數為1191萬,農業人口比例高達45.8%,但相當一部分農業人口在一系列惠農政策出臺前,因經營土地成本高、收益低而外出謀生。國家從收取"兩金一費"即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調整為統一征收農業稅,再調整為免征農業稅,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并實行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后,農民經營土地的成本減少,收益顯著提高。大批外出務工的農民紛紛要求回鄉務農。部分糾紛中,發包方違約明顯,承包方證據充分,勝訴率高,承包方往往選擇共同訴訟。還有很多案件,起訴時僅僅是個別村民提起訴訟,但涉及問題卻牽扯到其他村民或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群體利益,相當一批農戶持觀望態度。一個案件處理不當,往往引起連鎖反應,波及整個村莊甚至鄉鎮。另外,受傳統法律文化影響,農戶們往往愿意憑借人多勢眾,甚至集體上訪,贏得法院更多的理解和社會輿論的支持。

     。ㄈ┘m紛類型上的多樣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較為單一,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多元、快速發展態勢,農村土地承包也隨之在承包主體、承包方式和權利義務內容方面體現出多樣性。2003年3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土地承包、流轉、承包人的權利義務、發包人的權利義務、救濟方式和法律責任。首先,就承包土地的權屬而言,既有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有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土地,還有權屬不明的土地。從承包土地的使用狀況而言,既有耕地,也有林地、草地。從承包者的身份而言,除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外,還有外來人員以招標、拍賣、協商等其他方式進行的承包經營,且承包面積較大,贏利性明顯。糾紛類型除了常見的外出打工農民回鄉要地、出嫁女回原住所地要地及相鄰農戶之間爭地等糾紛外,還如,有的農戶因舉家搬遷到小城鎮,將所承包土地連同附著房屋一并轉讓他人,但未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手續,后又反悔,要求受讓人返還承包地,但不要求返還房屋。有的農戶承包土地后又進行轉包,在轉包合同到期后,次承包人主張優先承包權。有的承包合同經鄉土地糾紛仲裁機構裁決予以解除,村委會在承包方未退出承包地之前,又將爭議土地另行發包,現承包戶因權利受損,起訴發包方和原承包戶要求村委會履行合同、原承包戶退出土地,產生合同之訴與侵權之訴的競合。有的農戶先起訴調整轉包費,經法院判決支持后,次承包人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該農戶又另行起訴請求解除轉包合同。有的農戶在二輪土地承包時口頭放棄承包經營權或棄耕撂荒,村委會將上述土地另行發包,后為滿足該農戶的要地請求,村委會又在其他農戶的承包地中為其調劑,但其他農戶拒不接受調劑而引發糾紛等等。

      二、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成因

     。ㄒ唬┖贤炗啿灰幏

      1.合同主體資格混亂。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發包;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發包。"但是在發包過程中,有些村委會和村民小組的職責分工并不明確,有的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將同一塊地分別承包給不同的村民,還有的村民小組將土地發包后,村委會收回村民小組已發包土地,重新對外發包或租賃,引發糾紛。

      2.合同簽訂程序不規范。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條規定,土地承包方案應當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但是在實踐中,村、組違反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進行違規發包的情況屢屢發生,圍繞承包合同效力產生的糾紛大量出現。有些村干部甚至在發包時搞暗箱操作,擅自以低價將土地發包給親朋好友。有些村委會任意制訂土地承包方案,以"優惠條件"將土地發包給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引起了村民強烈不滿。

      3.合同約定內容不完善。有的沒有簽訂書面合同,只有口頭協議,一旦發生分歧,極易引發糾紛。有的雖簽有書面合同,但條款不完善、不具體,有些條款甚至違反法律規定。如土地面積無約定或約定不清,甚至有的連土地的四至都未約定,僅明確了地塊名稱。由于約定不明,雙方又各執一詞,事實和責任難以認定。有的合同沒有關于違約責任的約定,缺乏確保履行合同的制約機制,為當事人隨意違約提供了條件,出現了隨意縮短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和提高承包費,隨意調整承包地,多留機動地不尊重農民的經營自主權,強迫種植、強迫流轉承包地等。

     。ǘ┖贤男胁徽\信

      1.發包方違約。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發包方非法變更、解除合同。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和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家庭承包的,在承包期內,非發生法律規定的事由,并經過法定程序,發包方不得收回和調整承包地。"這是該法賦予農民長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的核心內容。"但現實生活中,有些發包方為謀取利益,在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擅自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收回農業用地用于營利性開發建設。二是發包方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權利。有的鄉村干部不注意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還習慣用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行政干預的手段對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使濫加干涉,以發展集體經濟、搞規模經營等理由強行統一種植作物,或者強制收回承包地。

      2.承包方違約。主要包括承包方對土地進行破壞性、掠奪性經營,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拒絕交納土地承包費等情況。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承包方有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的義務。土地管理法對于農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規定了嚴格的轉用審批程序和征地、用地批準程序。在審判實踐中,一些承包人未履行法律規定的審批手續,在承包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甚至容許他人在承包的土地內修建墳墓牟取利益。有的承包方在承包地上建筑、取土等,造成土地荒漠化,嚴重破壞耕種條件,使農用地難以恢復耕種。還有的承包方以各種理由逾期、拒絕交納承包費,構成違約。

     。ㄈ┩恋爻邪芾聿灰幏

      1.沒有土地清冊或記載不詳,F實中,很多村委會沒有建立土地清冊,或者用手寫財務帳簿的方式代替清冊,其中不少帳簿有改動,無法確定記載事項。有的村委會建立了土地清冊,但是清冊記載不詳,承包經營的戶主有的記載為原承包人,有的記載為受流轉人;對各戶承包土地的面積、邊界記載不清,面積多為概數,諸如"道南邊"、"沙坑北邊"、"東房東邊"等劃分邊界的字樣十分常見。對于流轉方式及變更理由基本無記載,關于流轉土地的坐落、質量等級,流轉土地的用途、流轉期限沒有記載的現象更是十分普遍。承包人之間發生爭議時,村委會拿不出有力依據來證明土地使用權范圍及流轉詳情,當事人只能通過向法院起訴確認自己的權利,導致很多不必要的糾紛產生。

      2.機動地管理不當。村集體在劃分土地時一般都會保留一些機動地不做分配,將其租賃給農戶經營,租期5至10年不等,且一般事先收取部分或全部租賃費。由于近年來國家減免農業稅,農民負擔大幅度減輕,一部分租賃戶不愿意再承擔原租賃費,甚至要求退還已預交的租賃費,雙方發生糾紛。有些村集體為了收取租賃費用,預留機動地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未受益的農戶發現當前種地效益好的形勢,要求重新分配機動地,但原來的承包大戶不愿意退出,產生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6

      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社會保障。為了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和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鞏固、完善,加強農村土地管理,引導農村土地合理、有序地流轉,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推進農村產業化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奠定基礎,提供詳細的資料,我們對人和鎮騎龍村、木古村,盤石鎮永安村、石樓村的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土地流轉及土地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了4個村,36個農業合作社,農戶1847戶,農業人口6382人,承包面積5451.1畝,其中:田2419.2畝,地2127.9畝,山地及其他904畝。

     。ㄒ唬┩恋爻邪叭綉簟鼻闆r

      土地承包“三到戶”是指承包土地地塊落實到戶、承包合同簽定到戶、土地經營權證書發放到戶。調查顯示:

      1.土地承包“三到戶”的有1411戶,占調查總戶數的76.3%;耕地面積4395畝,占調查總耕地面積的73.4%,其中:“三到戶”不一致的有487戶,占手續健全戶的34.5%,耕地面積1406畝,占手續健全耕地面積的32%。主要是人和鎮木古村,承包合同和土地經營權證書雖發放到戶,但部分村民認為合同、證書上的耕地面積與實際耕地面積存在差異。

      2.土地到戶,合同和證書未到戶的有436戶,占調查總戶數的23.7%,耕地面積702.1畝,占調查總耕地面積的26.6%。主要是盤石鎮永安村土地二輪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至今仍未發放到農戶手中。

     。ǘ┩恋亓鬓D情況

      從4個村36個社的調查情況反映,土地流轉的有398戶,占調查總戶數的21.5%,流轉人數為1391人,占調查總承包人口的23.3%,流轉耕地面積503.5畝,占調查總耕地面積的11.07%,其中:流轉田402.3畝,地101.2畝。分別按以下三種形式分類,情況如下:

      1.按流轉的形式劃分

     。1)土地轉讓的有171戶,占調查流轉戶的43%,轉讓土地人數有599人,轉讓耕地面積270.5畝,占調查流轉面積的53.8%,其中:轉讓田169.3畝,地101.2畝。主要涉及盤石鎮永安村、石樓村全戶外出,耕地轉讓給他人耕種。

     。2)土地租賃的有227戶,占調查流轉戶的57%,租賃土地人數有198人,租賃耕地面積233畝,占調查流轉面積的46.2%,其中:租賃田233畝。主要涉及人和鎮騎龍村、木古村,耕地被長江林場租用為苗圃基地。

      2.按經濟補償方式劃分

     。1)有償流轉的有228戶,占調查流轉戶的57.3%,流轉人數為802人,流轉耕地面積237畝,占調查流轉面積的45.1%,其中:田235畝,地2畝。如人和鎮騎馬村、木古村的233畝耕地由長江林場租賃作苗圃基地后,租賃費為一畝田一年1000斤稻谷,按當年市場價計價。

     。2)無償流轉的有170戶,占調查流轉戶的42.7%,流轉人數為595人,流轉耕地面積266.5畝,占土地流轉面積的52.9%,其中:流轉田167.3畝,地99.2畝。土地無償給他人耕種,并由原承包戶承擔每年的稅費。

      3.按流轉簽訂合同的形式劃分

     。1)簽訂書面合同的有227戶,占調查流轉戶的57%,流轉人數798人,流轉耕地面積233畝,占調查流轉面積的46.2%,其中:田233畝。

      (2)按口頭合同流轉的有171戶,占調查總戶數的43%,流轉人數599人,流轉耕地面積270.5畝,占調查流轉面積的53.8%,其中:田169.3畝,地101.2畝。

     。ㄈ┩恋亟洜I情況

      從調查的4個村36個社看,土地經營較好的有1386戶,占調查總戶數的75%,承包土地人數4604人,經營較好的耕地面積3938.2畝,占調查土地面積的86.6%,其中:田2092.7畝,地1845.5畝。在土地流轉的398戶,503.5畝耕地中,目前經營情況較好的有397戶,占流轉戶的99.7%,耕地489.5畝,占流轉耕地的97.2%,其中:田332.2畝,地167.3畝。如人和鎮騎龍村,將耕地160畝租賃給長江林場后,加大了對耕地的投入,擴大了規模,實現了林場、農戶雙贏的局面。種“應付田”、半丟荒、全丟荒的有461戶,占調查總戶數的25%,承包土地人數1347人,涉及耕地面積608.9畝,占調查土地面積的13.4%,其中田325.7畝,地283.2畝。

      1.種“應付田”的情況

      我們將重栽輕管的粗放經營土地現象,叫作種“應付田”。在被調查的農戶中,種“應付田”的有269戶,790人,占調查總戶數的14.5%,面積509.5畝,占調查面積的11.2%,其中:田320.7畝,地188.8畝。分析產生種“應付田”的主要原因有:

     。1)因認為種莊稼不劃算、效益低的有248戶,占種應付田的92.2%,土地面積448.7畝,占種應付田的.88%,其中:田280.2畝,地168.5畝。

     。2)因有外出打工或本地務工收入而疏于管理的有21戶,占種應付田的7.8%,土地面積60.8畝,占種應付田的12%,其中:田40.5畝,地20.3畝。

      2.土地半丟荒情況

      土地半丟荒的涉及190戶,548人,占調查總戶數的10.2%,半丟荒土地面積為92.2畝,占調查面積的2%,主要涉及盤石鎮石樓村、人和鎮騎龍村,被丟荒的土地全為旱地。土地半丟荒,原因是農戶的部分貧脊、低產、偏遠的坡耕地,投入高產出少,因此僅種植大春作物一季。

      3.土地全丟荒情況

      土地全丟荒涉及2戶,9人,占調查總戶數的0.1%,全丟荒土地面積為7.2畝,占調查總面積的0.15%,其中:田5畝,地2.2畝。土地全丟荒的主要原因是農戶全家外出打工或經商,承包土地無人耕種,農戶不愿丟失土地,而又無人可轉包,造成土地全部荒蕪。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恋爻邪叭綉簟钡膯栴}

      1.承包手續不健全,使農民承包土地的權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在土地二輪承包過程中,部分村社干部認識不到位,工作上怕麻煩等原因,致使二輪承包合同和土地經營權證書至今仍堆放在鄉鎮或村委會,沒下發到農戶手中,嚴重違反了《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貫徹落實。如盤石鎮永安村,由于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涉及到外遷移民,土地經營權證書一直未發放到農戶手中。

      2.土地經營權證書與農戶實際承包土地面積存在差異。農戶在承包后,由于新修村、組級公路或新修農田水利設施等村社公益事業毀占了部分承包耕地,而造成農戶實際承包土地面積與土地經營權證書上的面積不一致。

     。ǘ┩恋亓鬓D中的問題

      農村土地流轉效果較好,不僅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進程,而且對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農村土地流轉運作不規范

      農村土地流轉方式多種多樣,有轉讓、租賃、轉包等多種形式,目前,這些方式既沒有按土地流轉的規范程序操作,也沒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機構監督實施,導致土地流轉運作不規范、無人管理。

      2.農村土地流轉合同不規范

      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方式五花八門,有書面的,也有口頭的,有的甚至什么也沒有,即使簽訂流轉合同,合同也不夠規范,有關合同條款標的物不夠明確,約束力不強,易引起不必要的合同糾紛。

      3.影響農村土地流轉的因素多:

     。1)農民固有的“戀地”情結很難消除。有的農民長期在外務工經商,寧愿送人代耕、拋荒或種應付田,也不愿把土地流轉給別人,認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害怕流轉后掉了自己的飯碗等;

      (2)少數農戶已在非農產業找到了自己的謀生門路,不愿再承包土地,轉移不出去,退還集體因稅費原因和土地太分散,集體不愿接受等。

      4.不規范流轉易引發承包合同糾紛。目前主要有兩種情況:

     。1)承包戶長期外出務工,將土地轉包給本村社以外的農戶耕種,而引起本村社農戶不滿,產生流轉合同糾紛;

      (2)有的農戶全家外遷進城定居,并將房子賣給鄉外的農戶后,購房方受讓該農戶的土地進行耕種。購方通過不完全正規渠道又將戶口遷移至該村組,引起當地農戶意見,認為該農戶占有了本村組的耕地資源,讓等輪候缺承包土地的本社人口失去了一次機會。同時認為這種整戶轉讓的土地比實際丈量劃地的面積多,遷入農戶占了便利,存在糾紛的隱患。

      (三)土地經營中的問題

      1.土地經營缺乏新穎性,傳統農業觀念仍然普遍。

      我縣自實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來,通過土地流轉出現了一些種養殖業大戶,如人和鎮的苗圃場,水口鄉的大棚蔬菜,蓮花鄉的早熟桃園等等,形成了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土地經營效益好。但絕大部分農村農業結構調整不明顯,傳統農業仍占主要地位,對所經營的土地缺乏積極性,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下降,對土地投入少,掠奪性經營較普遍。

      2.土地經營缺乏科技手段和未向種田能手集中。

      農村中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土地由在家的婦女、老人、兒童種植,由于勞力的缺乏和科學種田知識的欠缺,造成土地粗放經營,而農村信息不靈,也使農民的種植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導致農產品賣難,也不同程度損傷了農民經營土地的積極性。

      (四)承包合同管理中的問題

      1.鄉鎮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機構名存實忘,由于鄉鎮農經站并入農業服務中心后,鄉鎮農經職能弱化,鄉鎮黨委政府沒有落實工作經費和指派專人負責,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及土地流轉的指導缺乏。

      2.縣里沒有建立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機構,對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解決手段缺乏。

      3.全縣缺乏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樣式,不規范的合同因條款不齊易造成傷農事件和合同糾紛。

      三、建議

     。ㄒ唬┘訌妼Α掇r村土地承包法》的宣傳貫徹。

      《農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部關系新時期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的重要法律,認真學習施行這部法律,是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各地在宣傳的同時,必須結合實際,進一步穩定農村的基本政策,穩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護和發展農民的根本利益。

      (二)建立健全各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及土地流轉管理指導機構。

      鄉鎮應盡快建立健全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和土地流轉管理指導機構,配備專門人員,負責本鄉鎮的承包合同的鑒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法》的監督實施以及農村土地糾紛的調解。同時,承包合同管理機構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規范合同文本,審查鑒證合同內容,妥善保管好各種合同檔案和調解協議書。

      (三)盡快完善土地二輪承包工作。

      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中,大多數鄉鎮按照要求,早已完成此項工作,但少數地方由于種種原因,仍存在著沒簽土地承包合同和沒頒發土地承包經營證書的現象,因此,這些鄉鎮應盡快完成此項工作,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ㄋ模┩恋厥褂脵嗔鬓D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

      土地使用權流轉必須在堅持確保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的前提下,嚴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嚴格掌握政策界限,不能放任自流,鄉鎮政府要加強引導,不得用過硬的行政干預,強迫流轉,切實維護效益與公平的原則,確保土地使用權流轉規范、有序進行,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

      (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申報、登記、鑒證制度。

      進行土地流轉時轉入方和轉出方應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經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后,報鄉鎮承包合同管理機構登記。村委會應督促和指導雙方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并報鄉鎮農業承包合同管理部門,土地流轉合同應按統一的格式,如果發生合同糾紛,村委會和承包合同管理機構要及時調解。

     。┙⑼恋亓鬓D風險金制度。

      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業主每年應交納一定數量的風險保證金,以防范業主因經營困難等原因無法履約的情況發生。如合同到期無糾紛發生,風險保證金如數退回。

     。ㄆ撸┙⒖h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機構。

      依托縣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建立縣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機構,依法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進行調解和仲裁。

     。ò耍┓e極鼓勵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流轉,推進農村產業化發展。

      各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機構應積極鼓勵多樣化的流轉形式,積極引導多元化的流轉主體參與,努力探XX縣、鄉、村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介機構及土地信托服務中心(服務站),加速土地流轉,推進農村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收入。

     。ň牛榍袑嵏愫萌h《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宣傳貫徹,積極探索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的經驗和辦法,建議縣里搞一個鄉鎮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及土地流轉管理的試點。試點內容包括:

      1.加強《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宣傳,使之家喻戶曉;

      2.建立健全鄉鎮農業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

      3.成立鄉鎮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指導辦公室;

      4.健全土地二輪承包檔案資料;

      5.規范土地經營權流轉程序及手續;

      6.統一土地經營流轉合同文本;

      7.探索引導農戶搞好土地流轉,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辦法;

      8.探索加強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規;⒓s化經營的辦法,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9.探索建立土地流轉中介機構及土地信托服務中心,加速土地流轉,提高農民收入;

      10.通過試點出臺全縣土地流轉指導管理辦法,推動全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7

      20xx年黑龍江省農業稅免征、取消特產稅、糧食直補等政策的出臺大大激發了農民耕種土地的積極性,同時土地承包問題所形成的糾紛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以來,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受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達100余件。如何化解這些糾紛,對更好地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貫徹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結合審判實踐對這些土地承包糾紛的特點及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一、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基本類型及特點

      1、農村基層干部違約引起的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多,這類糾紛占受理案件的20%。在農村土地承包中突出地表現在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益在一些地方不斷受到侵害。主要表現為:隨意縮短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和隨意調整承包地,多留機動地。有的地方鄉村干部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而自己是集體的代表,只要是為集體辦好事,自己就可以調整土地承包,一些鄉村干部刻意歪曲土地承包制30年不變的含義,農民俗稱“三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形成糾紛,使土地承包權難以“永久化”。而絲毫不顧及法律,法規和農民的感受,使土地承包權無法穩定。

      2、土地互換引起的糾紛案件多,這類案件占受理案件的19%。在農村土地分配過程中,由于各村、屯土地狀況存在著區別,土地所在的位置和自然狀況影響著土地耕種質量,收益好和收益差的地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并且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主要是按人口和勞動力進行分配土地,這樣村集體就要考慮各種實際情況統一分配土地。使得農民個人耕種的地塊不易集中,相對顯得分散。有的農民為了便于耕作和其它的一些原因就要進行互換,互換耕作后,有的互換雙方對土地的自然狀況、肥沃程度以及自己對農作物種植的調整,發現互換的土地同自己原來耕種的土地有很多不適宜的地方,甚至有的投入大、產出少,這樣有的農民就會要求重新調整雙方互換的土地關系,因此在互換土地的農民之間極易產生糾紛。

      3、土地轉包引起的糾紛多,這類糾紛占受理案件的17%。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土地的收入已經不是其經濟的唯一來源,很多農民將土地轉包他人后自己外出務工、經商。在轉包土地的時候,缺乏全面考慮,轉包的期限一般約定的都很長。將土地轉包他人自己外出務工的農民所從事的工作很多都具有季節性,在務工休閑的季節完全可以回鄉耕種土地;經商的農民在經商過程中有的遇到了挫折,加之中央惠農政策的吸引,這樣這些農民也要回鄉,重新耕種賴以生存的土地。在這些情況下,返鄉農民要求重新耕種土地,必然與其土地的承包者之間形成糾紛。

      4、機動地處理不公正,引發的糾紛案件多,這類糾紛占受理案件的23%。個別鄉、村干部忽視有關土地承包經營的法律規定,在機動田承包中,搞“關系地”、“人情地”,因此引起糾紛!叭饲榈亍、“關系地”使眾多農民不滿,有些農民要求重新發包,聯名上告,甚至用毀壞秧苗等手段進行報復引起糾紛。在機動田承包中由于沒有完善的制度,一些基層干部利用制度缺陷發包“人情地”“關系地”,侵占農民利益。在機動地發包過程中,有的農村干部對土地承包合同標的物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評估,承包基數過低,期限過長,因而引發經濟利益分配糾紛。

      5、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折抵村集體所負債務的糾紛多,這類糾紛占受理案件的21%。有些村屯為了改善鄉村學校、道路、水利、廣播、衛生、通訊等公共設施舉債建設;甚至為了完成稅收任務,一些村集體領導個人借錢墊稅。農村集體的債務,很少是按國家規定的金融利率借款,基本上是高息借貸。這些欠債合在一起,債務面廣,數量大,利息負擔高。由于農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除了土地根本沒有其他的債務償還能力,只好將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折抵集體的債務發包給債權人!叭r”優惠政策的出臺,農村土地越來越俏。人多地少的農戶以及新增人口的農戶紛紛要求村集體合理分配耕地;得到土地承包權的債權人又不愿退出耕地,而村集體又沒有土地調劑,因此形成糾紛,以至形成集體上訪。

      二、農村承包土地合同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

      1、法律意識淡薄,行政干預使土地承包合同簽訂帶有較多的強制性。譬如,一些鄉村干部對耕地搞強制發包,對合同隨意變更,對簽訂的合同想變就變,使承包方的合法經營權落空。少數農村基層干部用不正當手段進行承包以權謀私,擅自發包,自發自包。有的農村基層干部對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認識存在偏差,把家庭承包僅僅看作是集體經營的一個環節,沒有認識到這種承包關系是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的體現。還有的把農民與集體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視為一般的合同,沒有看到這種合同的特殊性。如某村有農戶132戶,在20xx年2月份,該村因為土地承包合同的簽定、發包、變更等問題,36戶村民聯名起訴該村,要求確認該村與他人所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無效。該村對土地的承包有意見的農戶占全村農戶的27%。在糾紛處理過程中,這36戶村民多次到有關部門上訪。農民承包集體的土地,其承包期、承包方式基本由國家確定。農民作為農村土地承包的當事人,當土地承包經營權益受到侵害尋求保護時,常常遇到權利義務界限不清,保護手段不夠有力等問題。

      2、合同不規范、權利義務不明確缺乏必要的書面形式。有的土地承包多是發包方“畫地為牢”或“指山定界”,條款不完善,表述不準確。如某村集體作為發包方,實行指定地片進行發包。也就是給這塊地按照習慣起一個簡單的地名,如“村南崗東地”、“道西洼地”等,然后把承包戶叫到該地確認一下就直接簽訂合同。在該村76份土地承包合同中,其中29份是采用這種方法發包的。占承包合同的38%。這些合同中,沒有確切的畝數,對土地的四至也僅能說出大體方位,致使許多情況下雙方產生糾紛案件事實很難以查明。還有的合同中沒有保證合同履行的規定,造成合同履行過程中缺乏制約機制,影響承包效果。出現了隨意縮短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和提高承包費;隨意調整承包地,多留機動地;不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強迫種植、強迫流轉承包地等。給發包方和具有農村土地資源管護責任的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等侵害農民承包經營權益制造了條件。

      3、現行法律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的設定概念模糊。"農民集體"沒有明確的`法人代表,在行使具體權力時,作為所有權人的農民集體的真實意愿難以得到真正體現,使一些農村干部利用其地位,充當所有權代言人,為自己牟取利益,使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存在現實困難,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得不到實現。

      4、沒有在法律理念上把土地承包權當作農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財產權利,對農民權益的保護現行法律中缺少最直接、最具體的規定。農民的積極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農民的土地承包權能不能得到很好落實,歸根結底還要落實到法律在農村土地承包權的規定上。

      5、缺乏必要的矛盾調處機制。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訴訟、調解、和仲裁制度不完善,矛盾發生時沒有相應的機構及時調處,有個別糾紛案件已經上升為刑事案件。由土地侵權引發的村民集體上訪案時有發生。大量糾紛直接到法院起訴,而法院審理案件受相應程序法律的限制,不能及時審結,往往造成延誤農時,使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和農民權益得不到及時處理和保護。

      三、對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幾點建議

      1、提高對以法律形式確認和保護的農村土地承包戶的市場主體地位的認識。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為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證。在依法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依法、規范、有序地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多種形式的流轉,穩步實現社會化服務與家庭承包經營的緊密結合。

      2、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更新理念和觀念,對農村集體土地推行自主承包。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緩解因為土地承包經營帶來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使農民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在土地承包經營中得到保障。正視農民對土地的承包使用權,保護農民的土地經營權,保護農民的物質利益。

      3、加大對土地承包合同履行的保護力度,杜絕土地承包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違法現象!捌跫s必須被遵守”,這是自羅馬法起就已確立的古老法則,在當代,仍有其意義。土地承包合同的實質是一個物權契約,合同一旦生效,契約一方的承包經營人便取得了土地的部分物權權能,由于物權的位階高,效力強,權利人具有追及力,請求力,排他力和優先力,這都是土地承包權利人權利受侵害時可以依據要求保護的法律理由,解決農村中的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問題應特別注重調解工作。

      4、把農民的土地承包權視為農民的財產權,并予以嚴格的法律保護。穩定農民對土地收益的預期。將土地承包權通過法律硬化為一種財產權,有利于土地承包權的商品化,促進土地流轉市場的形成。承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將提高農民的社會歸屬感,有利于鄉村社會的穩定。農民的土地財產權越是得到尊重,就越有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由于土地不同于一般財產,它具有明顯的區位性,所以明確農民的土地所有權,也不能一概而論。

      5、規范土地承包合同,明晰權利義務,健全土地流轉條件。在適當時機,將已經夫去實際意義的現行土地承包合同,通過民主程序予以解除。吸取先進地區土地承包的經驗,將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明晰土地產權關系。從而達到明確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民土地承包權,放活生產者土地經營權的目的。在土地承包合同中設立土地承包權的流轉條件。農民土地承包權按照承包合同的約定可以采取不同形式進行流轉。流轉年限必須在二輪承包期內,即可以在土地承包權持有者之間流轉;也可以由集體經濟組織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通過一定民主程序,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流轉。無論是土地在承包權持有者之間進行流轉還是向其它的社會主體流轉,都必須履行土地承包權流轉手續,簽訂合同。集體經濟組織要對土地承包權流轉實施有效管理。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8

      為全面了解當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指導,前段時間,同有關部門一起,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進行了專項調查。

      一、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基本現狀

      去年以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出臺后,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并趨規范。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延州市土地流轉戶數達到23538戶,流轉土地面積34028畝,分別占總戶數和承包土地總面積的93%和21%。調查的46個村,有1140戶進行了土地流轉,流轉土地面積23904畝,分別占調查村總戶數和承包土地面積的94%和4%。從面上情況看,主要有六種流轉形式:

      1、轉讓。指農戶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余期限的轉移。有些農戶因無力繼續承包土地,與其他戶協商一致,經村委會同意,將全部或部分土地轉讓給第三方,由第三方與村委會確立新的土地承包關系,出讓方與村委會在轉讓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這種流轉形式的好處是:出讓方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從事非農產業;受讓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轉入土地擴大經營規模。延州市共有7030家農戶進行了土地轉讓,轉讓土地6805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99%和20%。

      2、互換。即農戶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余期限的相互轉移。互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耕種方便或種植結構調整的需要。互換后,互換地塊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原承包合同約定的相應地塊的權利義務關系隨之互相轉移。從方式上看,有同等面積互換,也有不等面積互換,雙方視互換土地的地級和遠近條件決定。延州目前有2689戶進行了土地互換,互換土地3743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14%和11%。林家村鎮西麻溝村張進富,為了種植方便,自愿以18畝與張樂玉134畝地級相同的地塊互換,建冬暖式油桃大棚。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共有7戶農民通過互換土地建起油桃大棚。

      3、退包。指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余期限退回村委會。由于各種原因,農戶無力或不愿繼續承包土地,便將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余期限退回村委會重新發包。退包后,退包戶在承包期內不再要求重新承包土地。退包的主要原因有農戶農轉非、務工經商、不愿或無力繼續承包土地、承包地自然條件差等。延州市退包戶有5784戶,退包土地7486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46%和22%。

      4、轉包。就是土地承包方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包給第三方,農戶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實現轉移。轉包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轉包方與發包方的原承包關系不變。延州市共有轉包戶數4032戶,轉包土地6638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1%和195%。

      5、出租。主要指農戶與承租方之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是承包土地收益權的一種分配形式,收益是固定的。這種方式,主要在農戶與用地單位之間進行,農戶自愿將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權出租給承租方,承租方給出租方固定的收益。出租的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目前,延州市共有3993戶進行了土地出租,出租土地9306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和273%。昌城鎮西河崖村,有123戶自愿將2906畝土地出租給本鎮東老莊日龍食品有限公司,由其組織種植出口蔬菜,期限2年,每年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方獲得。

      6、入股。農戶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為股份,參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經營,以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分紅依據,入股收入按經營效益的高低確定。枳溝鎮南老屯村王法茂等10戶農民,將50畝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實行股份制,由王法茂經營,種植花卉和苗木,每年根據經營的情況,按照入股股份分紅。

      另外,由于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部分農戶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也隨之轉移。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原因

      當前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加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過去,多數農民不知道要依法流轉土地,農戶間土地流轉基本處于隨意和無序狀態,矛盾糾紛不斷!掇r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后,延州市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暫行辦法》,并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初步認識到了依法流轉土地的好處,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流轉程序趨向規范。去年以來,流轉土地的農戶大都簽訂了合同,部分過去私自流轉土地的戶,也紛紛要求補簽了合同。

      二是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市34萬畝流轉土地中,僅用于經濟作物種植和擴大養殖面積的,占流轉土地總面積的50%。全市10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種苗繁育、示范推廣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萬洋食品有限公司在昌城鎮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以租賃的方式,租用土地1300畝,平均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戶獲得。馬莊鎮龍宿村,有94戶種植大棚蔬菜,現有日光溫式大棚99個,其中28戶的33個蔬菜大棚就是通過互換土地建起來的。

      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了土地流轉。調查發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鄉鎮(街道)駐地村莊流轉土地多于其他村莊,平原村莊多于山區和丘陵村莊的現象,這反映了二三產業發展是帶動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二三產業發展越快,務工經商勞動力越多,土地流轉力度就越大。我市424萬名農村勞動力中,目前從事非農產業的有22萬名,占農業勞力總數的519%。程戈莊鎮程戈莊四村,在本鎮木器廠、翻沙廠、織布廠和商業街經商的勞力,占本村勞力的70%,因勞動力不足轉讓土地的有38戶,轉讓土地面積81畝。

      四是園區建設用地不斷增加。為促進招商引資工作開展,構筑加快發展的平臺,各地加大園區建設力度,使園區建設用地連年增加,成為拉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重要原因。

      經營權流轉工作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少數干部對土地流轉認識不夠到位,對土地流轉的形式、應把握的原則掌握不夠,對土地流轉指導不力;土地流轉還存有不規范的問題,特別是農戶間隨意流轉,不簽合同問題比較突出;個別村莊存有以土地流轉為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問題,等等。對這些問題,必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三、下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針對當前土地流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下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在嚴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的前提下,重點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被動流轉與主動流轉的關系。需要指出的是,在土地流轉中,農民是土地流轉的市場主體,土地流轉應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政府“引導”不能變為變相“逼迫”,必須靠宣傳、引導、服務使農民由被動調整變為主動調整。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土地流轉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土地流轉。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應遵循的原則、流轉的形式和應履行的手續,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鄉、村兩級干部要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學習與研究,熟悉和掌握土地流轉的政策和做法,爭當明白人,指導和幫助農民進行土地流轉。要注意培育土地流轉的好典型,依靠典型帶動引導和鼓勵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二是自發流轉與依法規范的關系!耙婪、自愿、有償”是土地流轉的基本原則,自愿是前提,依法是保證。只有依法流轉土地,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使用權才能得到保障,流轉土地的收益權才能得到保護。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流轉土地,都應當依法簽訂合同。農村經管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做好土地流轉的業務指導工作,幫助基層完善土地流轉手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建立土地流轉登記制度,及時掌握土地流轉動向。鄉鎮(街道)要完善干部崗位責任制,把土地流轉納入考核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增強責任心和壓力感。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嚴厲打擊私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搞掠奪性經營的違法行為,保證土地流轉健康有序進行。

      三是土地流轉與社會穩定的關系。土地流轉政策性強,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工作中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把握政策。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不得動搖農戶土地流轉的主體地位,不得改變承包合同約定的土地農業用途和土地所有權權屬關系。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強迫農民流轉土地,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標、限時間、限面積流轉土地,不準擅自截留、扣繳農戶土地流轉的收益。工業園區占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好減免和補償政策,維護農民利益,確保社會穩定。

      四是土地流轉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土地流轉有利于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土地經營效益,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要把土地流轉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放在加快發展、富裕農民上,既不能片面強調土地承包30年不變影響發展用地,也不能因為加快發展而隨意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要充分發揮土地流轉的積極效應,通過健康有序地流轉,促進經濟發展。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9

      為了搞好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按照縣經管局《關于轉發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及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要求,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對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做了認真自查:

      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

      我鄉成立了以經管中心主任為組長經管中心站員為小組成員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小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自查結果

      1、通過自查我鄉各村未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補發、換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2、我鄉已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流轉合同,建立了檔案資料管理制度,配置專用的檔案柜,明確專人管理;各村承包方案、會議記錄、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承包合同、等都已建全但歸檔還不規范。

      3、我鄉已按照黑農委經發24號文件的要求對農村土地承包檔案信息資料做了計算機錄入。

      4、我鄉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經營服務中心,辦公室設在鄉經管中心。村級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由村助理會計管理,土地流轉工作已正常進行。

      5、我鄉各村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2起,鄉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4起。6起糾紛都已按照國家土地政策調處完成,被調處者都很滿意。

      三、整改措施

      我們針對上述工作的不足之處做了認真整改。

      1、在縣經管局和鄉黨委、政府的監督下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

      2、建立承包經營權證登記薄,并把所有資料建檔妥善保存。

      3、繼續加強對農村有關土地糾紛的調處工作,保持農村的穩定和諧發展。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10

      xxx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20xx年11月全面開展,從20xx年3月底開始我們分三個階段進行檢查,xxx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項目的自檢工作由周口經濟開發區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于20xx年5月xx日成立了由xxx局長任組長,相關股室,作業單位負責人和建立工程師為成員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檢查組,檢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全面檢查各抽查相結合,內業檢查和外業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對全縣22各鄉鎮561個行政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宗地檔案成果,地籍測量成果,數據庫成果,表格成果和圖件成果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自檢,F將自檢情況相各位領導,專家簡要匯報如下:

      一、自檢內容

      自檢涉及帶技術方案是否合理易于操作,調查工作地圖分辨率:例尺是否滿足要求:界址點選取是否合理,界標設置是否可靠:精度是否滿足要求,面積匯總是否正確無誤:各類表格成果,圖件成繪制是否完整便于使用,文字報告成果是否齊全,內弄是否分析透徹,語言流暢,數據庫運行是否良好等幾個方面:并對這次自檢提出了外業調查工作地圖標注清楚,資料完整:實測界址店成果齊全,資料規整成果規范的要求。

      二、自檢要求

     。1)查界址點設置:看每宗集體土地所有權宗地的界址點均使用回樁或打測量標志釘實地設置看界樁,圖,表,實地一致。

     。2)查測量方法和精度,看所有的儀器是否在鑒定的有效期內,是否統一了求取參數,轉換參數計算是否準確,測量方法,界址點點位是不是滿足精度要求。

     。3)查地籍區,地籍子區劃分是否合理:宗地,界址店編號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細則》要求。

     。4)查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的土地分類,看是否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要求進行。

     。5)查調查表填寫,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填寫內容是否正確,無漏項,注記是否齊全,宗地草圖繪制是否符合要求等內容。

      三、自查方式

      第一次自檢在作業單位全面自檢的基礎上,自檢組也制定了詳細的自檢制度,對各個作業單位實行量化考評,包括檢查人員和技術力量看看人員是否在位,技術是不是滿足要求:第二次檢查宗地草圖和灰樁深淺看圖紙是否精確,灰樁是否符合標準:檢查坐標精度看是不是把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在檢查中對出現問題的作業單位不符合要求的一個灰樁一次罰款200元,用來獎勵完成標準比較高的作業單位,通過對比使他們形成競爭意識,做到賞罰分明,通過此舉充分的調動了作業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進了項目進度,提高了作業質量。第三次檢查在陳永亮局長的`帶領下自檢組也成立了暗訪組,對各個標段進行了暗訪檢查,在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批評。

      并向該公司老總閱談,徹底的解決檢查中出現的問題。

      各位領導、專家xxx農民集體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通過自我檢查,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的業務水平各技術力量還達不到,所以,還得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內按照專家提出的要求認認真真做好整改。

      通過xxx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檢查組自檢查得出如下結論:

      在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正確的領導下,農民集體所有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組織得當,計劃周密,宣傳到位,廣大群眾密切配合:技術路線科學合理,技術方法正確,使用儀器先進,作業程序清晰,測量精度及各項誤差均滿足或高于規范要求:地籍圖和宗地圖及其他圖件,要素合理,正確,清晰美觀,技術設計書,技術報告,分析報告,工作報告等編寫科學嚴謹,文字流暢,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分析到位,措施到位,數據庫運行正常,成果可靠:各種資料齊全,滿足要求,裝訂精美,資料歸檔條理清晰,便于查閱,可以提交上級部門驗收。

      報告完畢,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給予請批評指正。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11

      為了搞好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按照縣經管局《關于轉發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及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檢查的通知》的要求,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對我鄉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做了認真自查:

      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

      我鄉成立了以經管中心主任為組長經管中心站員為小組成員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小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二、自查結果

      1、通過自查我鄉各村未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補發、換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2、我鄉已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流轉合同,建立了檔案資料管理制度,配置專用的檔案柜,明確專人管理;各村承包方案、會議記錄、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承包合同、等都已建全但歸檔還不規范。

      3、我鄉已按照黑農委經發24號文件的要求對農村土地承包檔案信息資料做了計算機錄入。

      4;我鄉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經營服務中心,辦公室設在鄉經管中心。村級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由村助理會計管理,土地流轉工作已正常進行。

      5、我鄉各村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2起,鄉共受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4起。6起糾紛都已按照國家土地政策調處完成,被調處者都很滿意。

      三、整改措施

      我們針對上述工作的不足之處做了認真整改。

      1、在縣經管局和鄉黨委、政府的.監督下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

      2、建立承包經營權證登記薄,并把所有資料建檔妥善保存。

      3、繼續加強對農村有關土地糾紛的調處工作,保持農村的穩定和諧發展。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 12

      為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切實推動農村資產資本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統一步署和工作要求,區農發局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相關文件精神及政策規定,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科學操作,穩步推進,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已在6月30日前如期完成,為確保確權頒證質量,實現改革目標,按照區產改辦的要求,我局已于7月7日至11日組織了單項檢查驗收,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情況

      (一)總體情況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復雜、工作量大,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此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區農發局成立了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涉及部門務實抓,鎮、村、組三級合力推動,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采取“白+黑”、“5+2”、“人歇機不歇”等工作措施和工作方式,全面完成了任務。全區12個街鎮鄉共100個村(社區),1466個村民小組,其中應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的村98個、組1297個,涉及農戶77410戶。截止到6月30日,已確權頒證了98個村,1297個組,77410戶農戶,頒證率達100%,具體是:龍泉街道11個村(社區),112個組,6978戶農戶;大面街道10個村(社區),137個組,8583戶農戶;同安街道8個村(社區),100個組,5353戶農戶;十陵街道5個村(社區),36個組,2669戶農戶;洛帶鎮8個村(社區),89個組,5095戶農戶:柏合鎮14個村(社區),199個組,11412戶農戶;西河鎮11個村(社區),171個組,11614戶農戶;黃土鎮6個村(社區),119個組,8843戶農戶;洪安鎮3個村(社區),70個組,4979戶農戶;茶店鎮8個村(社區),113個組,4973戶農戶;山泉鎮7個村(社區),80個組,3839戶農戶;萬興鄉7個村(社區),71個組,3072戶農戶。此次產權制度改革確權頒證覆蓋面達到100%。

     。ǘ┚唧w做法

      1、建立機構,落實責任

      農發局組建了由局長楊偉擔任組長、各副局長擔任副組長、各科室相關負責人組成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并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建立工作人員分片包干制度、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和督查通報制度。具體工作人員每天深入街鎮鄉、村、組指導工作,了解情況,收集問題,每周反映一次工作進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討論確權中出現的問題,形成議決材料,及時統一印發到各街鎮鄉及時指導確權工作。

      2、廣泛宣傳,做好動員

      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各種方式作廣泛宣傳動員,重點是把"長久不變"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精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益物權權能和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農村承包土地實測確權、耕地保護基金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給干部群眾,尤其是村組干部和農戶,破除畏難情緒,統一思想認識。

      3、開展培訓,增強能力

      20xx年6月16日,我局召開了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會議,參會人員為各街鎮鄉分管領導、產改辦、農辦等人員,培訓主要內容是確權頒證程序,土地調整承包程序,土地承包合同、登記薄、申請書、權證登記表等紙質文檔的規范填寫和電子文檔的規范錄入,實測數據的使用以及打證等,并多次下鄉針對各鄉鎮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詳細的指導。

      4、規范程序,妥處矛盾

      (1)各街鎮鄉成立確權頒證工作小組,組織人員專項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階段的工作,建立內部責任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和操作細則,確保工作按時按質如期完成,建立街鎮鄉、村(社區)、組、社員代表多級聯動機制,街鎮鄉領導聯系村(社區),村(社區)干部聯系村(居)民小組,組長和社員代表聯系農戶,公布具體聯系單位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方便群眾直接咨詢。

     。2)各村民小組依法成立確權承包工作小組。確權承包工作小組采取召開社員大會,五戶一選或十戶一選的`方式無記名投票公選,由既有公心又敢于為民代言的議事代表組成,全程參與確權事務。其主要職責是展對人地情況清理核實,全面收集整理二輪延包沉積的矛盾和問題,自治解決村民矛盾和問題;在對所有問題都有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的基礎上,形成農村承包土地確權承包初步方案并交由確權承包小組議定。

     。3)嚴格按照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土局市農委關于XX市農村承包土地實測辦法的通知》(成辦發[20xx]85號)精神,區國土、農發部門及各街鎮鄉分工負責,村組及農戶配合,實測單位以農戶為基本單位,將其承包土地地塊實測面積采用人工丈量落實到工作底圖上并編號,地塊實測面積以村民小組及圖斑面積為基礎進行控制,經公示無異議,村民簽字認可后,由區農發局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同時,區國土部門的實測工作與區農業部門的確權頒證工作做到了同步進行,公示無異議,村民簽字認可后一個村組,就確權頒證一個村組,并做好移交的時間和數量的記錄,對移交數據有問題的及時反饋區國土部門進行修改完善。

      (4)嚴格監督,加強檢查。為積極穩妥推進全區農村承包土地確權工作,檢查督促確權工作的全面完成,要求各相關街鎮鄉和人員必須做到:一是街鎮鄉必須按時按質向我局報送確權必須的文檔和信息;二是指定專人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階段工作的進度收集、匯總及上報、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典型、實測確權工作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等;三是不定期走訪各街鎮鄉進行實地查驗,及時了解掌握確權工作進展情況;四是對各街鎮鄉確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及時落實相關人員進行調處和化解。

     。5)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

      在具體工作中,通過不斷模索,總結出一些經驗:

     、儇熑蚊鞔_。在區委、區政府召開全區產改工作動員會后,區農發局立即召開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會,將具體工作和責任落實到人頭。

      ②協調到位。區農發局、各街鎮鄉、村組間加強溝通與協調,權頒證中出現的矛盾糾紛,按照農民意愿、屬地原則妥善化解矛盾,為保障確權頒證工作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③依法確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受法律保護的物權,事關農民的基本生存和農村穩定,在確權頒證時必需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要求的程序方可生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實測確權面臨一輪承包和二輪延包以來農村的人地矛盾和遺留問題等,都必須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框架下,"還權賦能"。

     、茏鹬孛褚狻W鹬剞r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選舉群眾代表,確權方案的制定,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涉及承包土地調整等重大事項都要在法律法規允許條件下,嚴格按照村民自治的程序和要求辦理,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實測確權不吃"夾生飯"。

      二、自查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區產改辦的要求,根據《XX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確權頒證工作檢查驗收實施辦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相關政策規定,區農發局7月7日至11日組織了單項檢查驗收。具體情況如下:

      (一)檢查組織。為了開展好檢查驗收工作,區農發局印發了《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實施辦法》(龍農發[2010]96號)文件,邀請區國土局和抽調局機關、各街鎮鄉共38名人員,分三個包片組,每個包片組負責4個街鎮鄉開展工作。

     。ǘz查方式。每個街鎮鄉隨機抽查4個村,通過查驗頒證情況、五個一致情況、檔案建立情況的方式進行。

     。ㄈz查內容。檢查驗收內容主要包括“五個一致”、“應確盡確”、“程序規范”三個方面情況。

      1、“五個一致”情況。主要是確權頒證、耕保基金發放是否做到土地、臺帳、證書、合同、耕保基金五個一致的情況。

      2、“應確盡確”情況。主要是落實全區承包地是否做到應確盡確的情況。

      3、“程序規范”情況。主要是按照前期準備、召開動員大會、組織調查測繪、結果公示、異議處理、測繪結果登記、方案議決、申請頒證、頒發證書、耕;鸢l放的工作程序,規范開展確權頒證工作的情況。

      (四)檢查措施

      1、確定抽查樣本。檢查驗收組根據被檢街鎮鄉的具體村民小組名單,隨機抽取4個村(含涉農社區),在被抽取的村(含涉農社區)中隨機抽取2個村民小組,每個被抽取的村民小組抽查10戶農戶。若抽取的樣本量低于上述數量標準,則新增抽樣數量以保證抽查樣本數。被檢街鎮鄉提供被抽查村民小組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臺帳、耕地保護基金發放臺帳、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護合同、實測相關圖(表)等資料。

      2、查驗頒證情況。到被抽查的村民小組隨機抽取3個承包地塊,查驗對應農戶是否領到承包經營權證。若已頒證則進行下一步即“五個一致”情況檢查;若未頒證則該抽查樣本不合格(因權屬有爭議,或權屬主體、客體正在發生變動,或本人自愿放棄等造成未能確權頒證,以及文件、紀要明確規定的其它不確權頒證的情況除外)。

      3、查驗“五個一致”情況。查驗被抽查的承包地塊、登記臺帳、證書、合同(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護合同)、耕;鹕婕暗降霓r戶、地塊編號、四至界限等權屬登記要件是否一致。一致則該抽查樣本合格;若存在不一致現象則該抽查樣本不合格。

      4、形成單項檢查驗收報告。被檢街鎮鄉抽查的全部農戶及承包地樣本檢查驗收合格,則該街鎮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責成該街鎮鄉對該項工作整改,直至合格。

      三、自查結果情況

      檢查驗收共抽查了47個村,94個組,940戶農戶,282塊地,通過各包片組成員的認真檢查驗收,并對照檢查驗收標準,具體情況為:

     。ㄒ唬┪鍌一致情況

      被抽查的940戶農戶中,土地、合同、臺賬、權證、耕保基金達到一致的為940戶,合格率為100%。

     。ǘ⿷_盡確情況

      被抽查的地塊共282塊,合格的地塊數為282塊,合格率為100%。

     。ㄈ┏绦蛞幏肚闆r

      被抽查的94個組中,94個組的檔案資料全部收集齊全,合格率為100%。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ㄒ唬┳龊酶;饠祿霂旃ぷ。指定專人負責耕保基金的入庫,并按照入庫要求,積極認真的配合區國土局、各街鎮鄉繼續開展好此項工作,切實保障全區耕;鹑霂彀磿r按質完成。

     。ǘ┳龊谩盎仡^看”工作。按照土地、合同、臺帳、權證、耕;鹞鍌一致要求,加強對各街鎮鄉的業務指導,并開展一戶一戶的拉網式的檢查,切實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達到五個一致。

      (三)做好確權頒證檔案的建立工作。按照市、區檔案建立的要求,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裝訂、歸檔工作。

     。ㄋ模┳龊么_權頒證檢查驗收工作。按照市農委、市國土局《關于印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實施方案〉的通知》(成農辦[2010]109號)要求,對照檢查驗收的標準,積極開展自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的相關工作。

    【農村土地承包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土地承包權證換發工作總結03-21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11-18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08-12

    (必備)農村土地承包合同08-12

    私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03-28

    農村土地流轉自查報告(精選11篇)05-18

    最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08-23

    農村土地流轉自查報告(集錦9篇)04-09

    [薦]農村土地流轉自查報告3篇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 日本欧美在线α免费 |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