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院自查報告(精選9篇)
時間飛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轉眼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有得有失,我想這個時候,你需要寫一份自查報告了。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產科院自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產科院自查報告 1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保障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遵照鄭州市衛生計委關于轉發河南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河南省縣級和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專項督導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現將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醫院感染管理實行院長領導下,組建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院感染管理小組,保證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貫徹落實:
制定了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如:醫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藥械的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病例登記報告制度,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置流程,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處置流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檢查標準等),并要求相關人員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以提高防范意識、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病率。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檢查制度落實情況。一年來,醫院未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事件。
三、加強對重點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
醫院非常重視重點科室的建設,對重點科室請專家規劃設計,如供應室的建設,做到“三區”“三分開”“三通道”,
高壓蒸汽滅菌時,堅持在無菌包外使用指示膠帶、無菌包內使用指示卡進行自我監測和日常監測,保證了消毒滅菌質量。有效地
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四﹑抓好臨床各科室消毒隔離、感染監控工作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工作,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設立手術室、供應室、醫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潔消毒流程。治療處置病人堅持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濕式清掃,一床一套,床頭柜一桌一抹布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單位按終末消毒處理。治療室無菌物品與一次性物品分開放置,無菌物品開啟后記錄開啟時間,每日紫外線消毒空氣。
五、有較完善的監測制度:
定期對各科室監測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各一次。對使用中的.消毒劑(酒精、碘灑等)定期監測一次,含氯消毒劑每天監測。對紫外線燈的強度每月監測一次。醫療垃圾分類處理,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輸液器等)按要求統一收集集中處理。
六、一次性物品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和使用后處理履行監督檢查職責。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后采取毀形、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措施,并有記錄可查。
七、醫療廢物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設立醫療廢物用后毀形、回收登記本,與處置單位人員交接、雙簽名制度。
八、認真開展自查自糾,
通過自查我們還存在諸多問題
1、醫務人員對院內感染知識與控制意識淺薄。
2、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消毒、滅菌觀念有待加強。
3、抗菌素使用不夠規范。
4、院內感染控制細節做得不夠。
針對醫院存在的問題,逐一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1、健全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力度。
2、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3、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培訓計劃,加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思想意識。
4、大力倡導洗手、使用干手消毒劑,并使用符合要求的干手設施等。
由于醫院條件有限,還存在很多不足,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這次自查中將不斷地自糾、整改、完善。在上級領導的重視下,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將會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產科院自查報告 2
20xx年婦產科的院感工作,將在醫院的統一領導下,加強與檢驗科、供應室的積極協作,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全科室人員參與,共同開展與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項預防與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內感染。
對此我科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主要目標:
1、婦產科院感知識培訓率達90%以上,培訓合格率達100%。
2、空氣、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
3、醫院感染漏報率
4、傳染病人疫情上報100%;及時率98%;
5、醫療廢物回收率100%。
二、落實措施
(一)加強教育培訓:將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納入本年度工作重點,采取院內講座形式多渠道進行全員培訓,試卷考核,提高醫護人員醫院感染防范意識。每季度對全科醫護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1、積極參與院內組織的院感知識教育與培訓,并將學習情況納入科室考核。
2、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為消毒隔離知識、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控制及醫療垃圾的.分類收集處理,使其將院感意識貫穿到工作中。
3、加強保潔人員、護工的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如保潔人員、護工的工作要求、消毒滅菌的基本常識、清潔程序及個人防護措施等。
4、落實各級人員職責,做好隔離防護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強院感監測與管理工作
1、充分發揮院感質控管理小組作用,通過每季度的質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根據《消毒技術規范》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每季度對科室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滅菌物品等進行滅菌效果監測。
3、要求全科人員做好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工作,并將每次受到職業暴露及損傷的人員上報到,并做好登記,保護易感人群,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4、對使用中的空氣消毒機過濾網每月清洗兩次,并記錄。
5、對使用中的紫外線每季度監測一次,并記錄。
(三)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儲存、外運管理,/杜絕泄漏事件。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密閉運送,包裝袋有標識,出科有登記。專人回收有簽字,送醫療廢物暫存點集中放置。
2、醫療廢物轉移單由專職人員填寫,并保存存根備查。
產科院自查報告 3
20xx年在院領導及院感科的正確領導及大力支持下,婦產科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隔離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從計劃落實到嚴格管理制度,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全科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科醫務人員院感意識,努力提高婦產科院感管理,將婦產科院內感染控制在較低水平,本年度院感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育培訓
1、科內工作人員每季度學習院感相關知識并考試,院內感染知識考核合格。每季度進行院感總結,護士長及科內院感兼職人員每周進行自查自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積極參加院內感染知識講座和培訓。
2、督促手術人員嚴格執行無菌原則,加強無菌觀念,規范著裝。
3、每月進行手衛生督查,科室全體醫務人員基本掌握院感相關知識和七步洗手法。
二、感染監測
1、產房空氣及物表細菌培養每季1次。
2、每月進行紫外線強度測定一次,發現不符合及時更換燈管。
三、加強重點環節管理
1、加強了產房、新生兒室的院感管理。
2、嚴格感染產婦與非感染產婦分室待產分娩,隔離病房、隔離待產室與隔離分娩室嚴格執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所有用物盡量一次性使用。
3、感染新生兒與非感染新生兒分開洗浴護理。感染新生兒使用一次性用物,所有新生兒均一人一用一消毒,所有物品用后嚴格消毒處理。
4、嚴格無菌物品管理,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一人一用一滅菌,并與一次性物品分開放置。無菌包使用前檢查包布干凈,無洞,外貼3M指示帶及內放化學指示卡合格方可使用。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收集、轉送,無泄漏事件發生。
2、加大了對科室保潔人員的'宣傳培訓力度,提高意識,杜絕了醫療廢物倒賣,醫療垃圾存放間堅持做好清潔消毒處理。
五、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管理
加強了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防止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的管理,從手衛生、使用防護用具抓起,組織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全年職業暴露2例,均按《職業暴露處理流程》嚴格處理并上報院感科。
六、院感缺陷
1、紫外線燈管壞了未及時通知相關部門更換。
2、部分工作人員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代替洗手。
3、分娩后產婦床單有血跡未及時更換。
4、醫務人員在護理傳染病人及使用銳利器械時安全意識不強,導致二例職業暴露發生。以上這些希望科室人員認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不足,以提高醫療質量,確保病人及自身安全。
產科院自查報告 4
接到區衛生局關于產科及兒科醫療質量安全集中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后,本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學習了《關于加強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定的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陜西省富平縣個別醫務人員涉嫌拐賣新生兒惡心事件通報》;嚴格按照方案進行了自查自糾。
現將自查自糾結果總結如下:
1.有關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和產科及兒科相關文件學習情況和相關資料都比較齊全。
2.本院有《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無過期不校驗的情況。
3.我院產科及兒科人員6名,其中3人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4名有《醫師執業證書》,其中一名母嬰保健員和一名主管護師。
4. 按照《衛生廳關于印發醫療保健產科孕產婦和嬰兒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制定醫院產科質量自我評估管理制定、孕產婦安全管理制定、終止妊娠制定、棄嬰管理制定、胎兒性別鑒定管理制定、婦產科相關登記制定等,并認真的`落實了以上各項制定。
5.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婦產科及其服務機構和各級人員職責》要求,制定了本院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及護士的相關職責。
6.關于新生兒疾病篩查的開展效果不明顯,未達到方案規定的篩查率,這項工作必須加強。產篩方面還須加強。
7.認真檢查了人流室及四項小手術室及兒科體檢室的各項設施,都處于功能狀態,急救藥品無過期現象,杜絕安全隱患。
8.醫療文書書寫方面還存在缺項漏項,書寫不夠規范的現象,要求醫護人員要加強理論學習,力求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9.產前檢查相關登記,還存在一些漏項,漏登等情況,要認真落實整改。
10、醫患溝通不到位,溝通不及時、不詳細,交待不清楚、有的溝通方式不當。
我們將以這次的清理整頓行動為契機,強化相關的規章制度,防范醫療風險,提高產科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促進本院產科及兒科持續健康發展。
產科院自查報告 5
我院產科建設項目工作在縣衛生局、婦幼站的高度重視和統一領導下,通過全院職工的通力協作,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任務,現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一、業務用房
(一)我院有獨立的產科門診,有相對隔離設施。
(二)具有母嬰同室
(三)設有相對獨立的分娩室、待產室和緩沖間,分娩室的`面積合理,設施基本齊全,目前缺乏沖刷排水地漏。
二、基本設備
1.產科門診的基本設備齊全
2.產科病房基本設備齊全
3.待產室設備齊全
4.輔料準備工作臺干凈整潔5.洗滌區各種設施基本齊全
6.洗手間有泡手桶,無感應式或腳踏式洗手水龍頭7.分娩室基本設施基本齊全,目前無擔架車和空調
8.分娩室醫療器械基本齊全,目前尚無新生兒輻射搶救臺、靜脈切開包
9.消毒物品具備10.搶救藥品基本齊全,目前尚無異丙腎上腺素、洛貝林、可拉明、多巴胺、肝素、納洛酮。 11.相關科室設備齊全
三、人員配備
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及從事助產技術人員
四、管理制度
1.目前無三級醫生查房制度、產科、兒科醫師雙查房制度、孕產婦、圍產兒死亡評審制度、孕產婦、圍產兒死亡及出生缺陷兒報告制度,門診登記有
2.出生醫學證明發放登記本、危重孕產婦搶救及轉診登記本、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登記本齊全
3.各種流程圖均有
五、產科質量管理均按管理制度嚴格執行
產科院自查報告 6
產科醫療保健、診治水平是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科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母親和嬰兒的健康。20xx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因此,產科服務需求明顯增加,如何搞好產科建設,不斷提高產科質量,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降低剖宮產率,更有效地保護母親和嬰兒的健康、安全,是助產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做好孕產期保健工作的通知》,我院認真自查,現具體匯報如下:
(一)健全組織領導:為進一步加強產科質量管理工作,20xx年6月成立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產科質量辦公室,由業務院長擔任組長,成員包括醫務科長,質控科長以及婦產科,兒科,院感科等臨床科室主任和科室骨干,全面負責產科質量管理工作。健全的領導體系,對加強產科質量管理,搞好全縣婦女的醫療保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二)科室設置:嚴格按照《北京市醫療保健機構產科質量檢查》標準,開設產科門診、產科病房,科室設置及設備基本達到標準要求。設產科病床24張。均有相應工作制度、診療常規。產房有醫護人員通道與病人通道,符合無菌要求,由外向內設非限制區、半限制區及限制區,房屋設備符合北京市標準。病房有專用胎心監護室。病房及產房搶救藥品齊全。產房和手術室各有對應新生兒輻射臺和新生兒復蘇設備一套。
(三)醫院沒有獨立輸血科,檢驗科下屬血庫,符合北京市血庫要求,常規備各種血型紅細胞2單位,有應急用血預案。
(四)產科人員編制:我院為二級助產機構,既往年分娩量600-800人次。目前婦產科醫護人員共計37人,醫生14人,含中醫2人,西醫12人(西醫全部有助產證)。2名正主任醫師,一名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3人(含中醫2人)。病房護士13人。助產士7人(6人有助產證)。產房由一名副主任醫師負責,產兒合作共同管理新生兒。人員配置符合北京市助產要求。
(五)產科門診由主治醫師以上級別醫師輪流門診。高危門診由高年資主治醫師負責,篩選高危因素,做好高危登記本記錄及追訪。按照北京市分級建檔的要求,具有一般高危因素的孕婦應在二級及以上助產機構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具有嚴重高危因素的孕婦應在區縣級搶救指定醫院或三級助產機構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其中,具有極嚴重高危因素和不宜妊娠的孕婦必須在市級搶救指定醫院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在科主任指導下,做好高危孕婦的`轉會診管理,并將轉會診信息留底備案。專人負責高危孕產婦的信息錄入工作。
(六)20xx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為滿足產科服務,我院建立《產科建檔應急預案》,滿足轄區群眾建檔要求。如果月建檔數大于80立即上報科主任,在當月減少婦科病人的收治,擴大產科床位,同時通報科室醫護人員做好應對準備。提高床位周轉率,同時上報主管院長。
(七)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綠色通道:建立產科急救網絡,認真執行產科綠色通道工作制度,保障產科安全。暢通孕產婦、新生兒搶救綠色通道。務必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搶救設備完好、通訊暢通,標識統一,標志醒目,實行24小時值班制,有呼必應。
(八)20xx年成功搶救危重癥孕產婦5例,異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剖宮產大出血子宮切除1例,前置胎盤1例,妊娠期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例,肩難產1例.肩難產死產1例,無孕產婦死亡。
(九)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醫學證明管理制度,按要求簽發出生醫學證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按照規定審驗新生兒父母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后,認真填寫,并簽字確認。并及時錄入婦幼衛生信息系統。
(十)20xx-20xx年新增人員配置情況:20xx年婦產科調入西醫醫師2人,中醫2人,20xx年引進產科副主任醫師一名。
20xx-20xx年新增儀器配置情況:母嬰胎心監護儀2臺,心電監護儀3臺,注射泵2臺,新生兒喉鏡1個,盆底康復儀3臺,20xx年進一步增加產科投入,已報批黃疸儀2臺,新生兒誘發耳聲聽力篩查儀1臺,宮腔鏡1臺,T組合器1臺。
(十一)20xx年建檔數(以預產期計算):自3月份起建檔人數逐月增加,每月均在80以上,10月達100以上,較去年同期增長30%左右。但目前醫護人員也積極響應兩孩政策,醫生組有3人妊娠,分娩。助產士有2人同時懷孕。助產力量明顯不足,與今年分娩高峰不匹配,帶來很大安全隱患。
通過此次檢查促進了我院產科質量的規范化管理,達到了“以查促建,以查促改”的目的。今后,我們將針對不足進行充實,加強和改進,進一步搞好產科建設,使我院的產科質量更上新臺階,為婦幼保健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產科院自查報告 7
我院根據省衛計委關于印發甘肅省助產技術服務機構產科質量控制評價標準評分細則的通知的通知及要求及時客觀對我院產科設置、執業范圍、技術服務、產科服務流程、技術人員配備、制度建設、設備配備、質量監測、病歷質量管理、信息網絡管理、保健技術指導,健康教育,危重急救及轉診等項目進行了自評自查工作,現就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產科基本情況
我院自2008年掛牌成立之初積極發展科室建設,產科發展取得了積極效應,目前產科有用執業醫師2人,科室設診斷室、手術室、婦科診療中心、基本規章制度健全,產科設置基本符合要求。
二、執業資質及范圍
由于現實條件限制,目前《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許可證》尚未取得,故產科部分業務無法正常開展,只開展孕產婦及兒童管理、保健類健康技術指導服務、訪視體檢服務及其他政策性項目服務。
三、制度建設
基本制度建設比較健全,但按照一級產科制度設置尚不完善。
四、業務用房及科室設置
由于現實條件業務用房及科室設置嚴重不足,按照一級產科設置尚不達標。
五、設備配備
目前婦產科設備配備嚴重不足,僅有產床1臺,按照一級產科設置設備配備嚴重短缺。
六、產科服務流程
常規檢查及保健工作正常開展,個別檢查項目由于監測設備短缺無法開展,健康教育及技術指導工作按要求積極開展,孕產婦及0-6歲兒童保健管理按要求開展,孕期檢查工作部分由于監測設備和技術條件限制無法開展。
通過本次產科質量自評自查,我們將針對不足進行充實,加強和改進,積極落實“以查促建,以查促改”,進一步搞好產科建設,使我院的.產科質量更上新臺階,為婦幼保健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產科院自查報告 8
為鞏固鄉鎮衛生院產科建設合格縣成果,進一步提高我院產科綜合服務能力,根據湖南省《鄉鎮衛生院產科建設合格縣市區復核評估標準的`通知》,現將我院自查自糾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機構健全
我院成立了產科建設復核工作小組,由院長郝冬生任組長,劉華英、胡新亮、文招燕、黃芳、鄧喜壽為成員,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工作人員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制定了產科建設復核方案,安排人員對照復核評估標準逐一進行核查,針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積極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到位,保證產科復核評估達標。
二、業務用房達標
我院產科擁有獨立的產科門診,產科病房實行母嬰同室,分娩室達到用房標準,產房布局從外向里分為非限制區、半限制區、限制區。非限制區包括產婦入室區、工作人員更鞋更衣區及推車入室區;半限制區包括待產室、輔料準備間、洗滌間等;限制區包括分娩室、洗手間、各類浸泡區等。
三、設施設備齊全
我院產科門診備有產科診查床、婦科診查床、多普勒胎心聽診儀、成人身高體重秤、血壓計、骨盆測量器、皮尺等。產科病房備有嬰兒床、嬰兒藍光器、空調等。待產室有軟尺、骨盆測量儀、聽診器、血壓計、肛診指套等。洗滌間有消毒處理設施。產房洗手間配有腳踏式吸收水龍頭。分娩室有滅菌物品柜、器械臺、移動式無影燈、氧氣瓶、時鐘、空調、多普勒胎心聽診儀、低壓吸引器、新生兒輻射搶救臺、新生兒體重秤、新生兒復蘇面罩和復蘇囊、新生兒喉鏡及氣管插管、聚血盆、消毒接產包等。室內空氣用紫外線燈,消毒液及消毒容器與供應室共用。備有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洛貝林、可拉明、利多卡因、多巴胺、阿拉明、西地蘭、速尿、硫酸鎂、蘇打注射液等15種搶救藥品。
我院產科業務人員熟練掌握了18項應知應會技能,正確使用催產素和產程圖,規范填寫分娩登記本,堅持以“母嬰安全”原則為忠旨,為每一個孕產婦服務。
產科院自查報告 9
按照市縣衛生局關于“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產科質量與安全管理考核評估標準”的要求,我院組織了有關人員對助產技術質量安全集中整頓專項檢查,并對現行質量與安全管理進行了考核評估,按照標準評估結果綜合得分為872分(其中組織管理得分95分;規章制度與落實得分235分;房屋設施與設備得分99分;孕期保健服務得分57分;產科技術服務得分225分;孕產期保健工作及產科主要技術指標得分161分),自查評為合格。現將自查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法管理我院始終把醫療質量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為確保助產機構醫療質量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加強領導和組織,院領導班子分工管理當中有明確分工,有一名副職具體負責產科管理工作。
同時建立完善了孕產婦急救領導小組、產科質量控制小組、高危妊娠管理小組、孕產婦槍救小組及專家組。建立健全了母嬰安全的產科管理制度及《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制度。實行長效機制,并始終堅持整治與規范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水平。
我院作為縣級綜合醫療保健機構,按照要求已經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婦產科執業人員均已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在執業中未存在未經批準擅自開展助產技術的服務,不存在逾期不校驗的情況和超許可范圍服務等現象。
二、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和業務學習,提高管理質量
提高產科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降低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的重要途徑。我院注重全體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積極開展行風評議,組織全院人員認真學習黨的衛生工作政策,堅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提高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學法積極性和法律知識水平,增強了其法律意識和懂法、守法的自覺性,依法行醫、依法執業。
同時,加強助產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學習和培訓,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類手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衛生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服務流程。近幾年,我院婦產科醫療糾紛很少發生。各種質量控制指標基本達標,各項接產設備、消毒設施齊全,性能完好,能滿足接產及搶救需要。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三、嚴格依法執業,履行崗位職責
婦產科全體人員嚴格按照《母嬰保健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要求依法執業,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核準登記事項開展診療活動,認真執行衛生部門制訂的有關孕產婦保健技術管理常規和有關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職責制度、崗位職責和操作流程并組織實施,定期進行質量檢查。認真執行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定。在產科門診和病房,設置母嬰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和健康教育宣傳專欄,依法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
進一步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我院已全部實行網絡管理,電子辦證,發放醫學證明,使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發放規范,無違反規定的`行為。
四、暢通搶救綠色通道,規范孕婦系統管理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上級要求,以提高助產機構醫療質量、確保助產機構醫療安全為目標,切實保障母嬰安全。加強對助產技術人員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意識教育,規范婦產科技術操作規程和孕產婦管理水平。對前來我院產檢及分娩的孕產婦進行建卡立冊,填寫孕產婦系統管理保健手冊,按要求規范開展產前檢查、高危孕婦篩查與管理,建立產科搶救綠色通道,具有母嬰急救能力。特別對高危孕產婦,全部進行了管理、監測和追蹤,把保健手冊的填寫納入質量檢查當中,嚴格控制錯漏填寫和不規范現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系統管理質量,普及了新法接生,消滅了新生兒破傷風,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監測和追蹤。使所有高危產婦全部住院分娩,尤其是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8%,實行了高危會診,轉診制度,提高了產科質量,切實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積極做好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工作。定期開展孕婦學校的培訓,對孕產婦進行耐心宣教,發放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宣傳手冊,講授孕期,產褥期保健知識及母乳喂養知識,在門診候診區和病房設有健康宣傳專欄,宣傳婦幼保健知識,在院內設有母乳喂養熱線電話,在門診設有母乳喂養咨詢門診,正確解答母乳喂養知識的咨詢。成功實施我院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點措施,使住院期間母乳喂養率達95%以上。建立健全婦幼各項原始登記和報告制度。認真做好婦幼衛生信息統計工作,按時完成各類報表的上報,做到完整、準確、及時。嚴格管理《出生醫學證明》填寫登記工作。
五、存在的問題及整改
1、個別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和孕產婦溝通不夠藝術,宣教工作做的不夠細致,孕產婦保健手冊填寫的不夠認真,各種登記表格記錄的不夠詳細。需要進一步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2、有些制度如新生兒洗澡制度、新生兒聽力篩查制度、產前篩查制度有待于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積極按照規范要求做好此項工作。
3、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工作有待加強。
4、門診、分娩區硬件建設存在布局不合理、設備簡陋,設施還不完善,需要醫院整體搬遷后,按照標準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逐一落實。
以上是我院自查的工作匯報,根據《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基礎設施等硬件方面差距還較大,需要今后進一步加強管理,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對產科工作的重視,增加產科投入,進一步改善、規范產科工作流程,按要求配齊專業技術人員,配齊必要的設施設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流程,以達到標準要求,努力提高我院助產技術醫療質量和安全,提高產科服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使我院母嬰安全工作邁上一個新的階梯。
【產科院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產科院感自查報告01-18
婦產科院感自查報告04-03
產科院感自查報告(4篇)04-02
產科院感自查報告3篇04-11
產科質量自查報告01-16
六院產科護士長述職報告10-19
衛生院院感自查報告01-12
鄉鎮衛生院院感自查報告04-02
衛生院院感自查報告(優選)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