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實習報告>測量學實習報告

    測量學實習報告

    時間:2022-11-14 15:43:30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測量學實習報告集錦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測量學實習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測量學實習報告集錦15篇

    測量學實習報告1

      測量學是用來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現在這個信息的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

      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我們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測量的數據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要做到:

      (1)要選擇精度高的測量儀器

      (2)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

      (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除了熟悉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則,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習的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干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習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復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于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應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范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范圍里。

      (3)由于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全站儀,所以當我們拿到它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們班五個小組只有三個小組借到了全站儀,這給我們的測量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從學會怎么使用全站儀到能夠熟練地運用它,我們感到蠻高興的。

      (4)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復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盡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比較難的還是檢驗校核,不過,我之所以認為它難,也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很會計算它,在這次實習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計算方法,現在也能自己把它計算檢驗出來了,頓時覺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難。

      (5)最后的困難就是畫圖的部分了,雖然畫圖是交給一個同學完成的,但是我們整個組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只要一個環節出了錯,圖就不可能畫出來。我們畫圖之初,最先是把九個控制點的坐標畫出來,然后繪圖員就畫的三食堂,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卻被告之需要重畫,而且有的坐標也有一定的誤差,我們就不斷的在檫了畫、畫了檫的過程中如此往復,不斷精益求精,測繪圖的一點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非常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團隊精神是如此的重要,無論是少了中間的哪一環都無法完成任務,任何一個步驟、環節,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錯,一步錯步步錯,因此,測量學才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因此,測量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

      工程測量是一項非常精準的工作,任何一個步驟、環節錯了,測量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的。雖說理論是基礎,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只能讓我們形成一個抽象的概念,所以工程測量學實習實踐就顯得格外重要。

    測量學實習報告2

      一.前言

      在20xx至20xx學年第二學期末,自20xx年7月14日起,我們進行了為期5天的工程測量實習。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由于本次實習安排在了暑假,天氣炎熱,且實習時間較為緊迫,老師對實習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壓縮,將我們一個班33名同學分組合作。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呂靖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呂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由于大慶地理條件較惡劣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天氣以及實習條件等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同時,高老師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并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以及腳架。從當天下午開始,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二.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內容包括四等水準測量.縱斷面水準測量以及場地抄平測量。

      1.四等水準測量

      首先進行的是業外測量,在實習場地的周圍選取大于1000米,小于1300米的五邊形閉合導線,在每條邊上至少選取一個轉戰。將水準儀架在兩點連線的中垂線上并調平,在兩點分別豎起兩把水準尺,按照后視黑尺—前視黑尺—前視紅尺—后視紅尺的順序,讀出黑面尺的上.中.下絲以及紅面尺的中絲讀數,并記錄每點以及轉戰的讀數。

      業外測量工作結束后,我們又進行業內計算工作,業內計算的工作量是很大。規定起始點的高程為30米。按照相關公式計算出每點的高程,并計算出各項限差: 視線長度 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計差 黑紅面讀數差 黑紅面高差之差 高差閉合差 并保證各項限差符合國家四等水準測量的規范。

      H視線高程=H已知高程+H視尺讀數

      2.縱斷面水準測量

      首先擬定施測路線。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選一已知水準點作為高程起始點,記為BM1,選擇有200米長度、一定高差的路線作為施測路線,每隔10米處標記莊點,再在地勢起伏較大的點上另設莊點。1人觀測、1人記錄、2人立尺,施測1~2站后應輪換工種。 施測第一站,以已知高程點BM1作后視,在其上立尺,在施測路線的前進方向上選擇第一個莊點0+000立尺點,作為前視點,將水準儀安置在距后視點、前視點距離大致相等的位置,將高程引至0+000點。儀器遷至第二站,第一站0+000點的前視尺不動變為第二站的后視尺,第一站的后視尺移到莊點0+030上,變為第二站的前視尺,觀測并記錄黑尺讀數再將尺立再0+010,0+020莊點并記錄讀數。按以上程序依選定4個轉戰測量所有莊點的黑尺讀數。并計算每點的高程。

      業外測量結束后,我們把每莊點以及的高程,按橫向比例尺為1:1000。縱向比例尺為1:100畫在坐標標準紙上,計算出坡度 設計高程 管底高程以及埋至深度后,我們將各個高程用曲線連接,并畫出地下管線的縱斷面圖,就繪制好了管道縱斷面圖 并在土下方標明所有數據。

      坡度=起點與某點的高程差/起點到某點的距離

      設計高程=起點高程±坡度×起點到某點距離

      埋至深度=地面高程-管底高程

      3.場地抄平測量

      在實習基地選取一塊面積為2500平方米正方形平地,每條邊每隔10米選一點,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檢測正方形的直角,在0行選30米,在0列選40米,看30米和40米的點之間連線是否被分成5份(每10米為一份),若是則為直角。把每一邊的橫縱點連接,形成36個點,其中4個角點,16個邊點,16個中間點。將水準高程BM1點的高程引至第一點,在正方形的中間架起水準儀,在每一點處豎尺,觀測并記錄黑尺的中絲讀數,并計算每點的高程。根據每點的高程計算出設計高程 填挖高度 以及填挖用量。

      H設=(∑H角+2∑H邊+4∑H中)/4N (N為方格總數)

      H填挖高度=H頂點高程-H設計高程

      V角=1/4hi×s (hi――方格角點填挖高度)

      V邊=2/4hj×s (hj――方格邊點填挖高度)

      V中=4/4hl×s (hl――方格中間點填挖高度)

      S=方格的面積

      三. 體會與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我從技術,團隊合作,專業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收獲 。從技術方面來說,這次實習給了一次我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許多原來并不熟練的知識逐漸被清晰的理解,許多原來沒有重視的方面也得到了鞏固,更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在課本中所提到的技術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我有了比較深的體會:

      1 由于是同組合作,所以在實習程中團隊精神就尤為重要,首先要擬訂準確的計劃,分工明確,在測量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考慮同組人的工作,盡量要為別人帶來便利。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2 在實習前一定要及時預習測量方法以及相關的計算公式,在實習過程中要聽指導教師的安排,避免由于測量方法錯誤而造成的`錯誤和誤差。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

      3 業內計算必須要很仔細,因為沒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整體的錯誤,誤差的檢驗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數據都必須控制在可允許的范圍內。

      四等水準測量和縱斷面水準測量以及場地抄平均需檢查限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

      由于天氣炎熱,起初我對這次實習抱有排斥的態度,可是當我看到同組同學都在認真的測量,認真的實習的時候,我就被感染了,跟隨他們一起加入到測量中,爭著搶著操作儀器,把握每一個提高成長的機會。盡管天氣十分炎熱,可是通過大家的團結努力,我們還是十分順利地完成了測量。多天的合作下來,每個同學的臉都親切了許多。當所有工作做完的時 候,大家一起回顧最初的苦,才發現其實并沒有什么,堅持走過來了,成果拿出來了,大家的心里比什么都甜。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習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教室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教室,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 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優良的基礎。

    測量學實習報告3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在課堂上,我們學了很多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學。實習就是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過程當中,我們組共進行了三個大項的實習。

      一是,5月18日到21日的使用dj-6大地經緯儀進行導線測量和建筑施工放樣。這項內容是在學校本部正門內的廣場上進行的,按照實習安排要求,我們組在進行導線測量時,共進行了6站2測回角度測量及距離測量。結束后,我們就進行建筑放樣,我放了兩棟建筑,(1)是分別用覘點f23和f20放出建筑n;(2)是分別用f22和f21放出建筑o。

      二是5月22日到25日的使用ds-3大地普通水準儀進行等外水準測量,這項內容是在雁山校區周圍進行。測量路線是一條閉合環路,共6個點,分別進行一次往返測量,往、返測量路程均大致為4。3公里。我在滿足規范要求 的情況下測量了至少2公里的路程。

      三是5月27日的地形圖的識圖與等高線的描繪。這項內容是在五通鎮附近的山上進行。按照實習要求,我認真辯識了地圖上圖標與實物。并按等高線描繪圖上指示的地點去實地認真觀察了地形,并分別一一標注在圖紙上。

      所有實習大項外業測量、觀測完成后,接下來的時間便是整理測量觀測數據,畫等高線等。這樣,短短的.兩周實習便結束了。縱觀整個實習過程,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感受:

      一。風雨中和歷練

      實習期間,天空并不作美。不管是用經緯儀進行導線測量,建筑放樣,還是等外水準測量,我們都是在風雨和陪伴下度過的。特別是等外水準測量時,路線環境相當復雜,在泥濘的道路上,每前進一站都異常艱難。盡管有時雨量太大,而不能進行測量。但是只要雨足夠小,我們組就會繼續進行測量。風雨中,我們撐傘,是為了保護儀器不受潮,盡管我們全身已淋濕;風雨中,我們抱一塊滿是泥巴的木板,是為了儀器站得更穩,盡管鞋子已沾滿了泥巴;風雨中,我們一路前行,是為了完成測量任務,盡管腳下的路很長,而且坑坑洼洼;風雨中我們挺過去了,證明我們行,我們能吃苦。這就是一種歷練。

      二。團結就是力量

      有人驚嘆我們為什么會測得那么快,因為我們組,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裝儀器,調腳架,大家七手八腳;你觀測,我記數,大家分工明了;有問題,齊思考,大家幫忙指導。在我們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誰想測量多些,就讓誰測。盡管有人會出錯,但誰也不怪誰;盡管有人會測得慢些,但誰也不著急;盡管還會出現小摩擦,但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就這樣過來了,懷著平和的心態,相互協助,這就是我們團隊的力量。

      三。科學就要一絲不茍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在測量中更能體現出來,無論是對點,還是調平,只要有點偏差,就會產生很大的誤差,甚至產生錯誤。因此,做測量工作就不能馬虎。或許,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測量合格就可以了。但這樣做能使我們學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測量出個概數吧。相反,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發現很多誤差產生的原因,并能盡量在以后去避免它。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明白一個小失誤會產生多大的后果。一絲不茍地測量,會練就你一雙慧眼,讓你去發現問題的所在,并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一絲不茍地測量,這才是工作。

      四。挑戰你的耐性

      測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觀測站就能產生厚厚的一本數據。如果你沒有耐心,或許偷工減料就可以很快地測完。如果你沒有耐心,就不會去發現這堆數據中的錯誤的測量。如果你沒有耐心,就沒有信心再去把錯誤的測量再次重做。如果你沒有耐心,面對龐雜的數據,你可能寧愿選擇放棄,而去抄襲他人計算出來的成果。而事實上,我們組不只一次發現測量中出現的錯誤,重做的測次數也記不得做了多少。因此,可以說,我們可以忍耐,可以耐住這紛繁而乏味的重復工作。進而得出科學的結果。

      這就是我這次實習得出的總結。我認為,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在書本上學到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升華。我所學到的,這不僅只獲益于測量學這個課程,更會獲益于很多方面。

    測量學實習報告4

      一、實習目的、任務和要求:

      測量學實習目的是加強理論知識的水平,強化實際操作技能。通過一周的教學實習,能理論聯系實際,較熟練應用所學到測量學的基本理論,來解決實際測量問題,能掌握使用各種測量儀器來進行圖根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此外,還應了解現代高新測量技術,并具有靈活運用測量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于實際的測繪,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測量學實習任務與要求是通過兩周的教學實習,在實踐中掌握以下兩點:

      1.圖根控制點的布設、測定、內業計算;

      2.通過計算機進行1:500地形圖測繪。

      二、實習時間、地點和小組成員:

      實習時間安排:20xx年12月14日至20xx年1月1日

      實習地點:福建農林大學下安區教學樓

      小組成員:(略)

      三、實習內容:

      1測量控制點布設與測定

      選擇導線控制點、用全站儀測角、測邊、測高差計算出各控制點坐標。繪制坐標格網,展繪控制點

      實習要求:熟悉測量控制點的布設、測量、計算、展點。

      2測繪地形圖

      外業用草圖法配合全站儀數據采集測繪地形圖。內業用cass和CAD軟件制作數字化地形圖。

      實習要求:掌握測繪地形圖,了解全站儀草圖法測繪地形圖,學會用cass和CAD軟件制作數字化地形圖。

      四、實習過程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

      首先,明確此次測量的任務。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第一步的選點工作。在下安實驗樓區根據老師給定的范圍在迂回的道路上進行選點,由于之前有的班級已經做好了路上的點號標記,所以我們有時也直接使用他們的點作為控制點進行控制測量。在此,我們也回顧選點時應注意的事項:

      (1)通視良好,便于測角;

      (2)地面平坦,便于量距;

      (3)視野開闊,便于測圖;

      (4)點位穩定,便于保存;

      (5)邊長適當,足夠密度;

      (6)便于安置儀器。

      然后,根據初步選好的點進一步進行調查,在確保點數可以滿足測量的需要時,用藍色的油漆在點位上進行標記。注意:標記要清楚明顯,不易受干擾磨損;畫圈時,中間的十字交叉的線要做到獨立并且要細小,這樣有利于日后的對中工作;再做好組別、號數的標識(如X—1,X—2……X—7,共七個點)。

      最后,大組的人員共同熟悉所布下的點位,并且根據實際情況畫好控制點的草圖,并做好適當的點號標記。然后明確分工,劃分自己小組的測量任務。就可以開始進行我們的外業測量的工作了。

      2、控制測量

      原則:

      1)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

      2)前一步測量工作未檢驗不進行下一步測量

      導線布設形式:閉合導線

      (1).外業測量

      1)使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

      水準儀是測量高程最精確的儀器。在用全站儀測量完角度后,我們開始用水準儀測量各個測站的高程。水準儀要擺在距離前后測站大致相等的地方。

      ①安置:首先打開三腳架,調節腳架長度使儀器高與觀測者頸部齊平,目估架頭大致水平,取出儀器放在架頭上,用連接螺旋將其與三腳架連緊,踩實腳架。

      ②粗平:以“固定兩腳,移動一腳”的原則使水準儀的圓水準器氣泡大致居中。然后,兩手按氣泡需要移動的方向,同時反方向轉動兩個腳螺旋(氣泡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轉動方向一致)使圓水準氣泡居中。

      ③照準:

      (1)粗略瞄準:松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準星瞄準水準尺后,擰緊制動螺旋;

      (2)物鏡調焦:轉動調焦螺旋使水準尺的像清晰的落在十字絲分劃板上。

      (3)消除視差:反復交替的進行物鏡和目鏡調焦,直到視差消除為止。

      (4)精確照準:轉動微動螺旋使十字絲豎絲照準水準尺的中間。

      ④精平:旋轉微傾螺旋,使兩個半泡影像吻合,形成一條拋物線,精平完成。

      ⑤讀數:讀數前要清楚水準尺的注記方式,讀數應從小到大,一般先估讀出毫米數,然后報出全部四位讀數。將所得的數據仔細記錄,記錄員要及時的回報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2)使用手機指南針軟件測定起始邊方位角:

      ①架設儀器:安置全站儀于待測起始邊的一端,進行全站儀的對中與整平。

      ②瞄準:用全站儀的望遠鏡瞄準待測起始邊的另一端,使十字絲準確對準端點。

      ③讀數:打開手機指南針軟件,使手機的方向與全站儀瞄準方向一致,讀出軟件顯示的角度值,多使用幾部手機,或多次重復讀數操作取平均值就是該待測直線的磁方位角。

      3)運用(Nikon)全站儀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

      在測站點打開三腳架,調節腳架長度使儀器高度與觀測者胸部齊平,目估架頭大致水平,取出儀器放在架頭上,用中心螺旋將其與三腳架連接,踩實腳尖。

      ①對中和整平:采用光學對點器對中。以“固定一腳,移動兩腳”的原則,先將儀器中心大致對準測站點安置,再旋轉對中器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清晰并看清測站標志,繼續挪動兩個腳,使十字絲對準測站的交叉的標志。此時,松開一腳的螺旋,調節該腳的長度,使得圓水準器氣泡基本居中,旋緊腳架螺旋。調整基座腳螺旋,使得圓水準氣泡嚴格居中。接著,使照準部長水準器與任意兩個腳螺旋的連線平行,以相反方向旋轉腳螺旋使氣泡居中,用照準部轉動90度,使長水準器與兩腳螺旋互相正交。轉動第三個腳螺旋,使氣泡居中。此項工作須反復進行,直到照準部轉動到任何位置,氣泡偏離中心不超過一格為止。最后,旋松中心螺旋,手扶基座平移架頭上的儀器,使對中器分劃圈對準測站點,旋緊中心螺旋即可。對中和整平是相互聯系的,可重復上述步驟,這樣有利于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②照準:

      (1)目鏡對光將望遠鏡對向明亮的墻角,轉動目鏡的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

      (2)粗瞄目標。松開望遠鏡制動螺旋和水平制動螺旋,用望遠鏡上的瞄準器對準目標,要從棱鏡的底部開始瞄準,對準底部的中心位置,然后旋緊水平制動螺旋;

      (3)精確照準。轉動望遠鏡對光螺旋,使目標像十分清晰,慢慢抬升望遠鏡,粗略對準目標。然后旋緊豎直的螺旋。再旋轉望遠鏡豎直微動螺旋,使十字豎絲與棱鏡重合。

      (4)消除視差。轉動對光螺旋使目標的像清晰后,若存在視差,應反復地交替進行物鏡和目鏡調焦,直到視差消除為止。

      ③開機:對中整平之后按“開機”鍵開機進入工作模式。抬起望遠鏡上下轉動,開始進入了角度測量的模式。儀器照準棱鏡時,按“測量1”鍵進入測量模式并自動開始測量角度和距離。如在X—1點設站時,我們要注意觀測三個方向的角值。X—1點到實驗樓方向,到X—2、和X—7方向的角度。在其他站點我們只需要觀測兩個方向的角度。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①在X—1點安置要全站儀,先將全站儀豎盤放在盤左位置,使望遠鏡大致瞄準X—2點上的棱鏡,然后,用微動螺旋使望遠鏡精確的瞄準X-2點棱鏡中心,讀取水平角讀數a1,邊長D1,記入全站儀觀測記錄手簿內②倒轉望遠鏡,置于盤右位置,再用望遠鏡先精確瞄準X-2點,讀取水平角讀數b1,記錄。依次按照這個操作步驟,完成每個測站上的觀測,并準確記錄好所得的數據。

      ④記錄和關機:在依次把7個點測完后,讀出顯示窗上的數據在全站儀觀測記錄簿上記錄觀測值,關機。將儀器小心放回原箱子中。

      (2).內業計算

      1)繪制導線略圖:

      將所測得的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大致的將其畫出來。并標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以及測量的方向。將經過校核的數據填入表格中。

      2)計算角度閉合差與調整:

      內角和的理論值:∑β理=(n-2)180°

      角度閉合差:fβ=∑β測-∑β理,f容=±40″√n(n為邊數)

      若fβ超過f容,則說明所測角度不符合要求,應重新檢測角度;若fβ不超過f容,可將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角中,得改正后角值β′i,角度改正值vβi為:

      vβi=-fβ/n

      β′i=βi+vβi

      改正之后內角之和應為(n-2)180°,以作校核。

      3)各邊方位角的推算:

      實測角各內角βi為左角,α前=α后-180°+β′左

      實測角各內角βi為右角,α前=α后+180°-β′右

      4)坐標增量計算:

      ΔXij=Dijcosαij

      ΔYij=Dijsinαij

      1)增量閉合差計算與調整:

      fx=∑ΔX測

      fy=∑ΔY測

      fD=√(f2x+f2y)

      K=fD/∑D

      Vxi,i+1=-fxDi,i+1/∑D

      Vyi,i+1=-fyDi,i+1/∑D

      ΔX′i,i+1=ΔXi,i+1+Vxi,i+1

      ΔY′i,i+1=ΔYi,i+1+Vyi,i+1

      5)坐標計算:

      Xi,i+1=Xi+ΔX′i,i+1

      Yi,i+1=Yi+ΔY′i,i+1

      6)高程計算:

      設后視A尺讀數為a,前視B尺讀數為b,則A、B兩點高差為hAB=a-b

      高差閉合差的計算:fh=∑h測,fh容=±12√n(n為測站數)

      若fh超過fh容則外業觀測成果不合格,應查明原因,及時返工重測;若fh不超過fh容則外業觀測成果合格,可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調整。

      7)高差閉合差的調整:vi=-fhn/∑n,hi′=hi+vi

      8)高程計算:Hi+1=Hi+hi′

      3、碎部測量

      (1)碎部點的選擇

      碎部點應選擇在地物和地貌特征點,即地物輪廓的轉折點和地貌的坡度變化點,房角點,道路轉折點,交叉點等。恰當的碎部點能夠保證制圖質量和測圖效率。

      (2)全站儀的使用

      ①全站儀的安置方法同控制測量時的一樣。在對中整平后,開機。

      ②新建一個文件,并建站,輸入一系列站點的參數后,在另一個控制點安置棱鏡,進行后視定向。定向完畢,用全站儀望遠鏡照準遠處兩個不同的清晰房角,并記錄水平角值,以便下次在該站點建站時快速定向。

      ③將測量模式設定為“所有”,讓全站儀記錄下每個測量數據。

      ④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一個負責儀器操作,一個負責撐傘、一個負責安置棱鏡、一個負責草圖的描畫,另外兩個同學負責使用鋼卷尺丈量不能直接測量的碎部。

      ⑤開始測量,小組成員配合需有默契,減少測量中的錯誤,提高效率。

      ⑥測量結束后,關機,并收好儀器,返回實驗室。

      4、繪圖

      將測量數據導入電腦,在裝有AutoCAD的電腦中,利用CASS軟件,根據草圖和數據,繪制出1:500的地形圖。

      5、誤差分析

      (1)水準儀測量誤差來源: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條件誤差

      ①儀器誤差:

      1)殘余誤差:由于儀器校正不完善存在i角校正殘余誤差;

      2)水準尺誤差:由于水準尺刻劃不均勻、尺端零點誤差、尺長變化、彎曲等原因。

      ②觀測誤差:

      1)氣泡居中誤差:水準管氣泡注重誤差與水準管分劃值以及視線長度成正

      2)讀數誤差:不同的觀測者估讀的數值存在差異;

      3)水準尺傾斜誤差:水準尺前后傾斜都會使讀數增大

      ③外界條件影響:

      1)儀器下沉:在地面松軟的情況下,由于儀器下沉,使視線降低,從而引起高差誤差。采用“后、前、前、后”的觀測程序,可減弱其影響。

      2)溫度的影響:溫度會引起儀器的部件漲縮,從而使測量結果的誤差增大。溫度的變化不僅引起大氣折光的變化,而且太陽直射水準管時,氣泡會向著溫度高的方向移動,產生氣泡居中誤差,觀測時應注意撐傘遮陽。

      3)地球曲率及大氣折光的影響:以上兩項可通過前后視距離相等的方法減少其影響。

      (2)全站儀測距誤差來源:沒有照準棱鏡或者棱鏡傾斜造成的誤差、溫度和氣壓對儀器的影響。

      (3)圖紙拼接誤差

      6、觀測成果

      (1)高程測量結果:見表2

      表格2水準測量記錄表(略)

      (2)角度測量結果:見表3

      表格3角度測量記錄表(略)

      (3)導線坐標計算結果:見表4

      表格4導線坐標計算表(略)

      五、測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項

      1、水準尺、標桿禁止橫向受力,以防彎曲變形。作業時,水準尺、標桿應由專人認真扶直,不準貼靠樹上、墻上或電線桿上,不能磨損尺面分劃和漆皮。塔尺的使用,還應注意接口處的正確連接,用后及時收尺。

      2、測圖板的使用,應注意保護板面,不得亂寫亂扎,不能施以重壓。

      3、皮尺要嚴防潮濕,萬一潮濕,應晾干后再收入尺盒內。

      4、攜帶儀器時,應注意檢查儀器箱蓋是否關緊鎖好,拉手、背帶是否牢固。

      5、全站儀使用的棱鏡,若發現棱鏡表面有灰塵或其他污物,應先用軟毛刷輕輕拂去,再鏡頭紙擦拭。嚴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紙張擦拭,以免損壞鏡面。

      6、在測量過程中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儀器架起,旁邊都要有人看管

      7、各制動螺旋勿扭過緊,微動螺旋和腳螺旋不要旋到頂端。使用各種螺旋都應均勻用力,以免損傷螺紋。

      8、轉動儀器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再平衡轉動。使用微動螺旋時,應先旋緊制動螺旋。動作要準確、輕捷,用力要均勻。

      六、實習心得體會

      經過兩周的測量學實習,我們已經對測量學的實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讓我感受到了測量學的魅力。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學生,我們此次學習的是普通測量學方面。測量一般都在戶外工作,而且在外界環境比較差的時候,更要有克服困難的精神,保證測量完成的質量。

      這次的測量實習在校內進行,測量的環境相對而言比較優越,這讓我們有更好的條件來完成這次的測量任務。此次我們的任務是測量下安區的逸夫圖書館地段的地物等。對于第一次接觸全站儀的建站測量,我們的技術明顯不夠熟練。

      起先,在閉合導線的計算時,我們遇到了很大的麻煩。由于當初畫的草圖不是很準確,讓我們在轉折角的計算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在緊張的計算后,終于發現了問題的所在。于是,我們小組經過激烈的`討論,決定重新測量下安區實驗樓的地物,在經過了又一次測量后,我們對于測量的操作更加的熟練了。重測的數據經過內業的計算,再根據所容許的誤差比較,證明了我們計算成果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在老師指導我們如何應用全站儀下,我們開始了又一次的測量工作。我們還不懂的要如何輸入站點的坐標,如何選擇要測量的地物等。在相互探討和請教其他同學后,我們漸漸地進入了正常的測量任務中。明確了要測量的目標,掌握了測量的要點,使得我們的測量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真正了解到,要完成好一次測量任務,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將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組全體成員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任務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經過內業的計算,讓我們意識到了轉折角的計算不能總是硬背公式,要學會靈活的運用,理解好要點后才能將工作繼續進行下去。當問題出現時,整個組的成員應該共同思考,集思廣益,將問題迅速解決。在后面的繪圖工作中,由于對軟件不夠熟悉,在操作上碰了很大的麻煩。起初對地物測量的選擇時,沒有把握地物的中心位置,導致畫圖時的位置不是很準確,使線條彎曲,與實際的明顯區別很大。在逐步熟悉軟件后,我們學會了使用合適的曲線,和地物的標注,讓圖形有了大致的輪廓,使我們興奮不已。

      通過繪制圖紙,使我們更加了解該如何去選擇地物,怎樣做到更準確的測量。雖然這次的測量實習結束了,但是對于儀器的實際操作使我們對測量學的印象更加深刻,使我們的理論水平緊密結合了實踐。在這些實習過程中,我們不免遇到了很多麻煩,但是,在一個團隊協作,共同奮斗的集體下,我們能夠迅速解決問題,做到更好更快的完成測量任務,并且在相互的學習中,取得共同進步,學習好測量學的知識,為我們日后從事相關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測量學實習報告5

      在學校安排下我于20xx年08月在中鐵二十局中南通道項目許村隧道參加實習工作,期間主要以隧道的監控量測工作為主。現將實習情況,收獲與體會回報如下。隧道現場監控量測是新奧法的重要內容。現場監控量測是監控施工中圍巖穩定性,檢驗設計與施工是否正確合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監控量測并及時將量測信息反饋到設計施工中去,可以掌握圍巖在和支護在施工過程中的力學動態及穩定程度,保證安全,為評價和修改初期支護參數,調整掘進進尺和施工方法及二次襯砌施作提供信息依據。這次實習,我們主要是學習關于隧道監控量測的'相關技術及數據分析處理的方法。

      一、隧道概況

      中南通道項目鐵路連接我國東西部的重要煤炭資源運輸通道。項目西起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瓦塘鎮,自河南省臺前縣跨越黃河,進入山東省梁山縣,橫穿東平、泰安、萊蕪、沂源、沂水,由日照港下海,省內線路全長426公里,組成山東省“四縱四橫”鐵路框架之重要“一橫”。

      許村隧道位于山東省沂源縣許村北側低山區。工點起訖里程為DK1092+264~DK1093+044,全長780m。隧道穿越地山丘陵區,沖溝發育,地面高程330。0m~443。8m之間,相對高差最大約110。8m,丘坡自然坡度較陡,縱向自然坡角一般為50~65o,橫向自然坡角一般為50~60o。植被發育,多為林樹,局部有少量果樹。地勢陡峭。隧道進口位于沂源縣大黃莊村西南山坡中,隧道出口附近為許村通往山坡上的沙石路;隧道進口位于陡峭山坡處,交通不便,隧道出口附近有沙石路相通,交通較為便利。隧道埋深較淺,洞身最大埋深約84m,隧道內為4。5‰的單面下坡。隧道巖層以灰巖為主,圍巖級別有Ⅲ、Ⅳ、Ⅴ級。Ⅲ、Ⅳ級圍巖采用復合式襯砌,Ⅴ級圍巖采用加強復合式襯砌。Ⅲ~Ⅴ級圍巖采用曲墻加仰拱結構形式。Ⅲ級圍巖568m,Ⅳ級圍巖132m,Ⅴ級圍巖80m。該隧道位于直線段,從進口單口掘進。洞門型式采用雙側擋墻式洞門。遂址區位于魯中隆塊沂源凹陷,地質構造不發育,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巖溶水,不良地質主要為巖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基本烈度7度。

      二、量測項目、方法和目的

      通過隧道監控量測,掌握圍巖和支護狀態,進行動態管理,根據量測信息,預見事故和險情,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預測和確認圍巖最終穩定時間,指導施工順序;根據隧道開挖后所獲得的量測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修正支護參數和檢驗。

      三、工作步驟:

      (1)水平凈空收斂實測步驟:根據設計要求隨時掌握巖石的變化情況,測點安裝應靠近開挖面又不宜被破壞的地方,并且保證在開挖后12小時(最遲不超過24小時)內埋設,且在下一次循環開挖前量測到初次讀數,初期觀測為每天兩次,如巖石沒有異常變化按照上表中量測頻率進行觀測。監測點的鋼筋根部應深入巖石并灌入水泥砂漿使其牢固。量測方法:每個監測斷面兩次掛尺的最小讀數為0。01mm,量測結果的取值也為0。01mm,能夠反映圍巖的細微變化,滿足精度要求。

      四、完成工作量

      我監測組根據《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xx)和許村隧道技術方案的要求開展工作,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29日許村隧道開展的工作如下:許村隧道共完成拱頂下沉斷面監測2個、周邊收斂斷面監測2個、地表沉降斷面監測0個,滿足停止監測的斷面有1個。

      五、施工進展情況

      截至20xx年8月29日,施工進度如下:

      許村隧道進口本月掌子面未開挖。

      六、下月監測工作計劃

      監測組將根據監測方案和施工進展情況,及時布置各斷面的必測及選測監控量測元件,并展開相應的測試和監測工作,對已經布置的監測斷面例行監測,并及時數據分析和反饋給相關各方單位。

    測量學實習報告6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習是測量學教學的組成,其目的使學生、和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測量工作的經驗和技能,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給定的地形圖在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習的過程中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工作中的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本次實習應如下要求:

      1.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地形測圖的方法,能夠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能夠給定的地形圖在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各分工、合作測量任務,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每要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的數據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的20 cm*20 cm的地形圖。

      3.內容:

      (1)校正儀器(經緯儀),工具及用品的(包括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棱尺、半圓儀、圖板、膠帶等物品);

      (2)使測繪、、快捷的原則,測區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習是在江夏龍泉山。這里的山算山,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作用的,它們可以為的休息軟墊。而樹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前進的道路。

      控制點是已知高程(海拔)的點,需要在控制點上架設經緯儀,以它們為基準來測它與位置點的高差,進而推算位置點的`高程(海拔)。控制點的個數有限,是位置好的控制點更是稀少,要有搶占有利控制點的意識與沖動。如此,的測繪才會高效。實習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搶占有利控制點上做了。

      天,大家都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是基地班、地質一班地質二班,絕大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是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前行,i17并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我的。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看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如此的。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的決定啊!這次會議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還有2個半小時。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組對預計,全組在當日的實習中把大的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6組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天的測量做了的安排。大家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測繪任務。

    測量學實習報告7

      一、實習目的。

      1、掌握測區控制網的建立方法(四等平面網、三角高程網、二等水準網)。

      2、掌握和熟練全站儀和水準儀的基本功能和觀測方法。

      3、掌握儀器檢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學會用相關平差軟件處理觀測數據以及對處理結果進行分析。

      二、實習內容和地點。

      1、測區四等導線控制網的建立(平面網和三角高程網),武工職院校內

      2、測區二等水準網的建立(高程網)。武工職院校內

      3、采用獨立坐標系統和獨立高程系統

      4、用J2型全站儀9測回測水平角練習。

      三、實習所用儀器設備。

      全站儀一套,,DS2二等水準儀一套,計算機,南方平差易平差軟件。

      四、實習過程。

      (一)四等導線網和三角高程網同步作業:

      儀器檢驗——了解測區概況——選點——觀測——外業概算——內業平差。

      (二)另外進行全站儀9測回觀測水平角練習:

      1、四等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2、利用DS2水準儀布設二等水準網:儀器檢驗——了解測區概況——選點——確定觀測路線——觀測——外業概算——內業——平差。

    測量學實習報告8

      實習目的:

      在掌握測量學理論知識,了解測量學儀器,清除儀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利用標準的測量儀器進行實地測量。學會野外踏勘、選點、建立標志、形成閉合控制網,能熟練使用儀器。最后交出實習成果、寫出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

      資環院、文學院及歷文院周圍。

      實習安排:

      實習時間為20xx年12月12日至14日的兩個半天和一個整天,主要是使用水準儀、經緯儀、標尺、皮尺等測量工具,具體安排如下:

      12日下午:利用水準儀在資環院周圍進行閉合線路的水準測量,并計算出點之間的高差,學會使用水準儀,學會計算高差、處理高差改正數等。

      13日上午:繼續進行水準測量,完成測量任務,計算出測量結果并將結果匯報給老師。

      13日下午:利用經緯儀在資環院周圍進行閉合路線的角度測量,并計算出個角度的數據,學會使用經緯儀,學會計算角度值并處理角度數據。在進行角度測量的同時利用經緯儀以及皮尺進行距離測量,學會鋼尺量距的測量方法和用經緯儀的`視距測量方法,記錄并處理測量數據。

      14日下午:繼續進行角度測量以及距離測量,完成測量任務,處理數據并將結果匯報老師。

      實習結果:

      相對來說,水準測量較容易,主要有安置、粗平、瞄準、精平、讀數這五個步驟。其中,安置是最簡單但也是最基本的,他直接影響后面幾個步驟能否快速完成;粗平雖然只是粗略水平,但要使氣泡居中卻不是那么簡單,這是最麻煩的步驟;瞄準相對簡單,用望遠鏡對準標尺并調節焦距使影像清晰;而粗平比較精準之后,精平只需進一步使儀器水平;讀數看起來很簡單,單他卻是測量的結果,必須讀準、讀精。最后我們將25個測量點的測量結果計算出來,誤差只有+7毫米,而誤差允許范圍是±60毫米,這個結果是非常精準的。

      角度測量跟水準測量有許多相同的步驟,多了對中這個步驟,由于測量要求精確,對中與整平這兩個步驟很難同時滿足,這就需要不斷調整儀器了,這個步驟浪費了我們大部分時間,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粗略對中。這個計算結果誤差就比較大了,還有一定的水分。

      距離測量相對簡單,高程算出之后,我們直接用標尺與皮尺測量出大部分,并用視距測量的方法測出了十個數據。由于讀數和地理因素,這個測量的結果跟其他組的結果出入比較大。

      實習體會:

      實習是要我們學會測量方法,熟練使用儀器,通過這次實習,我對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有了一定了解,處理測量數據也比較熟練了。在實習過程中,我明白了實習單靠一個人是不行的,要有團結的團隊,團隊合作才能把事情辦好,讓實驗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另外,還要求細心,謹慎。總的來說,這次實習我收獲還是比較大的,學會了很多東西,對自己比較滿意。

    測量學實習報告9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文明的極大提高及建筑設計施工技術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時,也因土地資源日漸減少與人口增長之間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層及超高層建(構)筑物越來越多。為了保證建構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和建(構)筑物的安全性,并為以后的勘察設計施工提供可靠的資料及相應的沉降參數,建(構)筑物沉降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顯。

      現行規范也規定,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連續生產設施基礎、動力設備基礎、滑坡監測等均要進行沉降觀測。

      特別在高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應用沉降觀測加強過程監控,指導合理的施工工序,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勘察設計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一手資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生影響結構使用功能的裂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本人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沉降觀測的應用,在此對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沉降觀測工作淺談管窺之見。

      一、 實習要求

      1、 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

      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筑物在不斷加荷作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于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 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

      人員素質的要求,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會分析原因并正確的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2、 觀測時間的要求

      建構筑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原始數據,而是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意義。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或規律。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一般高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按一定的時間段為一觀測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或數層)為一觀測周期,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必須按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周期準時進行。

      3、 觀測點的要求

      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筑物的準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圍。通常情況下,建筑物設計圖紙上有專門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

      再就是,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因墻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4、 沉降觀測的自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

      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5、 施測要求

      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

      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

      6、 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

      根據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再未有特除要求情況下,一般性的高層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采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我們在河北省交通培訓中心工程施工過程中就采用二等水測量的觀測方法。

      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

      (1)往返較差 、附和或環線閉合差: △h=∑a-∑b≤l√n—,表示測站數。(或△h=∑a-∑b≤1.0√L—, L表示觀測路線距離)

      (2)前后視距 : ≤30m

      (3)前后視距差 : ≤1.0m

      (4)前后視距累積差 ≤3.0m

      (5)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 :≤1.0mm

      (6)水準儀的精度不低于N2級別

      7、 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

      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要求,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二、 實習內容

      1、建立水準控制網

      根據工程的特點布局、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或城市精密導線點)根據工程的測量施測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要求:

      (1)一般高層建筑物周圍要布置三個以上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不大于100米。

      (2)在場區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后視到兩個水準點,并且場區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檢校。

      (3)各水準點要設在建筑物開挖、地面沉降和震動區范圍之外,水準點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準測量的要求(大于1.5米)

      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與基準點聯測,平差計算出各水準點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

      由場區水準控制網,依據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要求或圖紙設計的沉降觀測點布點圖,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作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

      3、沉降觀測

      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穩固后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筑物有一或數層地下結構,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等臨時觀測點穩固好,進行首次觀測。

      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或N3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后決定。

      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十0.00再按規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4、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

      某個觀測點的每周期沉降量: △c=Hh,I—Hn,I -1 .

      N表示某個觀測點,I表示觀測周期數(I=1,2,3……)且 H1=H0

      累計沉降量: △C=∑△ c (n),n表示觀測點號。

      5、統計表匯總

      (1)、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進行匯總。

      (2)、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

      首先建立下沉曲線坐標,橫坐標為時間坐標,縱坐標上半部為荷載值,下半部為各沉降觀測周期的沉降量。

      將統計表中各觀測點對應的觀測周期所測得沉降量畫于坐標中,并將相應的荷載值也畫于坐標中,連線,就得到對應于荷載值的沉降曲線。

      (3) 根據沉降量統計表和沉降曲線圖,我們可以預測建筑物的沉降趨勢,將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及時的反饋到有關主管部門,正確地指導施工。特別座在沉陷性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的觀測顯得更為重要。

      利用沉降曲線還可計算出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傾斜度:q=│△Cm-△Cn│/Lmn,△Cm,△Cn分別為m,n點的總沉降量,Lmn為m,n點的距離。

      對沉降觀測的成果分析,我們還可以找出同一地區類似結構形式建筑物影響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導施工單位編好施工組織設計正確指導施工大有裨益,同樣也為勘察設計單位提供寶貴的一手資料,設計出更完善的施工圖紙。

      6.觀測中的注意事項:

      (1)嚴格按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

      (2)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

      (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

      (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氣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

      (8)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有關部門,當建筑物每天(24h)連續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

      三、 實習總結

      (1)確定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現行規范對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的沉降觀測要求不明朗,這對施工單位在建筑物沉降觀測精度選擇隨意性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沉降觀測成敗。對沉降觀測精度選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適宜,適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無謂的浪費也要保證觀測結果的準確性。這樣,本人認為一般高層及重要的建(構)筑物在首次觀測過程中適用精密儀器的設備(高級水準儀、銦合金尺等)在±0.00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準測量方法,采用放大率倍數較大的S2或S3水準儀進行觀測,也可以測出較理想的結果。

      (2)在沉降觀測過程中,沉降量與時問關系曲線不是單邊下行光滑曲線,而是起伏狀現象。這就分析原因,進行修正。

      ①第二次觀測出現回升,而以后各次觀測又逐漸下降。可能是首次觀測精過低,若回升超過5mm時,第一次觀測作廢,若回升5mm內,第二次與第一次調整標高一致。

      ②曲線在某點突然回升。

      原因:水準點或觀測點被碰動所致且水準點碰動后標高低于碰前標高,觀測點碰后高于碰前。

      處理措施:取相鄰另一觀測點的相同期間沉降量作為被碰觀測點之沉降量。

      ③曲線自某點起漸漸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準點下沉所致。

      措施:確定水準點下沉值,與高級水準點符合測量,確定下沉重。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測量實習報告,我將牢記此次實習,未來必將為工程測量奮斗終身。

    測量學實習報告10

      為期14天的工程測量實習結束了。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建筑工程測量實習報告。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常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電校地理條件較復雜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并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測量學實習報告11

      實習前言:

      時光匆匆,轉眼間,畢業實習期已經結束了。回想這一段時間的實習,在磨礪自己的同時,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地結合起來。我深切意識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不要以單純的想法去理解和認識社會,只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會,進行深入地探索。在學校學會更多得書面知識,在實踐中好好利用知識進行運作。接觸、了解社會,從實踐中檢驗自我。

      20xx學年第二學期我們土木專業學習了工程測量課程,并于20xx年11月29日開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工程測量實習,地點在學校及周圍,內容是測量教學樓以及四周的地物地貌測量及校外的周邊,繪圖,放樣。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實習的第一天,因為我們是土木專業,在專業要求上我們要通過工程測量實習的過程,認真對待怎樣從選點,到實測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放樣等等,做到能夠看得懂工程圖紙并會基本的測繪,以便更好的掌控施工過程。老師上課期間給大家分析了教學樓地理條件較復雜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并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以及全站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在這里得感謝和我同組的成員。測量工作的成功完成和大家的密切合作分不開。還要感謝賈老師,她在我們實習過程中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重點掌握內業外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2)通過實習,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角度測量包括水平角,豎直角。高程測量,雖不測量等等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掌握角度計算,坐標計算,導線計算等。

      (3)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煉,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施工放樣工作的能力,以及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品質和職業道德。

      (5)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實習內容:

      測繪目標偉學校第教學樓以及周邊的地物地貌及校外周邊,并在制定范圍內采集數據繪制等高線。根據A點的坐標,高程以及A—F的方位角,通過角度測量,算出B—F點各點的方位角。通過水準測量,算出各控制點的高程,全站儀測出個控制點間的距離。

      然后在各控制點進行碎部測量。得到原始數據算出各被測點的高程,坐標并在圖上畫出。通過這些測點繪制圖紙。特別要提到的是在D點進行碎部是,由于控制范圍較廣,地形地物較為豐富,必須加上G,H兩個控制點才能清楚地測得所需的數據。

      實習心得:

      我們土木專業的同學在在賈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學校教學樓進行為期兩周的工程測量實習。我們班共有32人,分6個小組。

      現在,為期兩周的實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的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由于是在秋季,又加上這些天剛好趕上雨雪天氣,但在實習過程中,同學們都表現出了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協作精神。不畏寒冷,甚至廢寢忘食。白天測數據,晚上加緊描點等。密切合作,互相互學。很認真地進行了測繪工作,并較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通過測量實習,也有一些心得體會。首先測量學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習工程測量這一門課程的過程中,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在于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筑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為了盡快盡質的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盡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感覺到了充實,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這樣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在儀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過機械回轉等方法消除誤差。

      (2)提高自身的工程測量水平,掌握正確的方法,規范操作。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校正數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及精確度。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對中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學到且做到的東西,但在實習過程中,我做到了,雖說并不完美,在曲折失敗中還是取得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以及處理各種情況的能力。

      一周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也有遇到了很多問題,疑難以及困難。通過老師的提點以及我們的認真地對待還是很好的克服了。非常感謝這一次實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團結合作完成一項項目的機會,我從中受益頗多。

      在實習過程中,也發現實習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經濟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觀念、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經濟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我們的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了解含義。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經濟發展的信仰,確立經濟發展神圣地位,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才有希望。

    測量學實習報告12

      攝影測量內外業實習報告

      專業:測繪工程

      班級:

      學號:

      姓名:

      目錄

      一、前言........................................................................................................................................ 3

      二、實習目的與要求..................................................................................................................... 3

      三、實習地點.................................................................................................................................. 4

      四、實習用具.................................................................................................................................. 4

      五、實習任務與要求...................................................................................................................... 4

      六、實習步驟.................................................................................................................................. 4

      七、調繪時的注意事項................................................................................................................... 5

      八、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1.外業調繪作業方法............................................................................................................... 5

      2.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存在問題............................................................................................... 6

      3.外業調繪作業方法的改進................................................................................................... 7

      十、實習心得 .................................................................................................................................. 8

      一、前言

      攝影測量是利用攝影像片測量地形地物的技術方法,也是通過影像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提取和成果表達的一門信息科學。攝影測量學是測繪學的分支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用于測繪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建立數字地面模型,為各種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信息系統提供基礎數據。根據攝影時攝影機所處的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面攝影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航天攝影測量;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可分為地形攝影測量與非地形攝影測量;根據技術處理手段的不同,又可分為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和數字攝影測量等。攝影測量很少受氣候、地理等條件的限制,所攝影像是客觀物體或目標的真實反映,信息豐富、形象直觀,人們可以從中獲得所研究物體的大量幾何信息和物理信息,可以拍攝動態物體的瞬間影像,完成常規方法難以實現的測量工作,適用于大范圍地形測繪,成圖快、效率高,產品形式多樣,可以生產紙質地形圖、數字線劃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攝影像等,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攝影測量外業是測繪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按照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課程實習。旨在通過本次課程實習來加深對攝影測量外業的的基礎理論、測量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實提高我們的實踐技能,初步掌握像片判讀、像片調繪和新增地物補測的基本方法,掌握像控點轉刺的基本方法,了解航測作業各工序的儀器設備及作業過程等。

      二、實習目的與要求

      本次實習是在攝影測量的教學基礎上,理論實際相聯系的動手操作實習,是我們在學習測量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實習環節。一方面是培養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運用軟件解算數據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我們在今后遇到問題應該如何去解決的能力,通過實習發現自己在實踐動手方面的不足并想辦法解決,為以后的工作實踐打下扎實的基礎。使我們熟練地掌握攝影測量及遙感的原理,信息獲取的途徑,數字處理系統和應用處理方法。并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加強我們大家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大家對這門新技術的認識和把握,全面培養我們的應用能了、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實習地點

      東華理工大學及學校周邊等地

      四、實習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畫圖板一個、透明紙、鉛筆、橡皮

      五、實習任務與要求

      掌握航片調繪的方法步驟

      六、實習步驟

      1.航片調繪,本次實習的遙感圖像調繪主要判讀航片測區地物屬性,在透明紙上勾出邊界,必要時進行清繪。

      2.在進行野外調繪之前,將調繪航片平放在畫圖板上,然后再將比調繪圖稍大一些的透明紙蓋于調繪航片上,用膠帶粘好,連同調繪航片用夾子固定于畫圖板。第一天先將測區走過一遍,確定繪圖邊界,確定調繪路線,并對測區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較實際測區和航片的差別,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發生了變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讀調繪工作進行。

      3.接下來的兩天根據預定路線進行測區航片的地物判讀和屬性的標注。一般按照由遠及近、從總貌到碎部、邊走邊判,遠看近判的原則進行。

      七、調繪時的注意事項

      1.地物地貌的調繪要連續進行,避免調繪不連貫和遺漏。當地理名稱注記過密時,可適當取舍。

      2.調繪工作應按照國家標準的地形圖圖式進行,說明性質的注記應采用“簡注表”,不得任意命名。

      3.調繪要按照實地情況嚴格進行,不得偽造、篡改。

      4.在調繪好的透明紙上,圖名注于調繪片正上方,調繪者姓名及調繪日期等信息在調繪航片的右下角。

      八、外業調繪作業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1.外業調繪作業方法

      外業調繪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實地確定地物、地貌的真實性質,查清其實際“身份”,根據圖件需要表示的內容要求取舍影像上的地物、地貌,并對影像上沒有的新增地物、地貌進行補測,實地調查、注記地理名稱。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使測繪成果圖件符合規范、圖式的標準、要求。

      首先利用所收集到的資料在影像圖上標出界線和地名;其次,到野外實地對影像圖上有的地物、地貌進行確認和取舍,調注地理名稱,逐一核實源資料上的地理名稱,同時對影像圖上沒有的地物、地貌,按規定要求補測到影像圖上,將調查結果草繪在影像圖上,隨著測繪設備的投入和繪圖軟件的成熟,外業調繪改變了全野外調繪法的作業模式,采用了綜合調繪法。該方法就是首先在內業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和相關資料,在計算上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立體觀察、影像識別、資料分析等),判讀并采集相應的地物、地貌要素,對判繪過程中有疑問的或無法判繪的要素(如管線、道路附屬物、獨立地物、植被、地理名稱等)

    測量學實習報告13

      首先,對實習過程、結果以及體會用書面文字寫出來的材料就是實習報告。

      一、實習報告的資料收集

      從開始實習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廣泛收集資料,并以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如寫工作日記等)。豐富的資料是寫好實習報告的基礎。主要收集這樣一些資料:

      1.在社會實踐工作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貫徹執行的。比如單位組織學習,內容是什么、什么學習方式、學習后的效果如何,對自己和同志們的思想有否提高。

      2.專業知識在工作中如何靈活運用。比如法律專業,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執法過程中是如何靈活運用法律條款,深入了解優秀法官,如何運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決民事糾紛,提高結案率的;秘書專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將秘書實務、應用寫作等科目中的問題帶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尋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等等。

      3.觀察周圍同事如何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實習是觀察體驗社會生活,將學習到的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的過程,所以既要體驗還要觀察。從同事、前輩的言行中去學習,觀察別人的成績和缺點,以此作為自己行為的參照。觀察別人來啟發自己也是實習的一種收獲。

      4.實習單位的工作作風如何。單位的工作作風對你將來開展工作、發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啟發;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風、辦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學習、哪些要引以為戒,對工作對事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5.實習單位的部門職能發揮如何。對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作風、履行職能的情況有什么看法和認識。

      二、實習報告的寫法

      根據本專業特點,可以全面地寫。如法律專業,去法院實習,獲得的是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應該具有全面素質材料,這時,可以將所實習的全部內容,包括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質要求、業務素質要求;法律條文的運用;法官的個人魅力(言行舉止語言表達等綜合因素)在法庭上的效果;法官需要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文秘專業作為一個辦公室文員,實習中工作性質內容可能涉及所學大部分骨干課程,如會議(會議之前的準備工作、會議過程中服務工作、會后的總結工作,以及整個會議涉及的文書有哪些,領導對這些會議文件的寫作要求有哪些,寫作者在準備過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或失敗的.教訓;文秘工作者的儀表禮儀有什么要求等等)。也可以根據實習的內容確定某一局部的工作、就一個專題作為重點描述對象。如文秘中的檔案管理,單位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有什么、自己學的哪些知識在工作中運用上了,你運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效果如何;同事是怎么對待檔案管理工作的,他們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等等。

      報告結構安排:

      第一部分:高度概括

      以實習時間、地點、任務作為引子,或把實習過程的感受、結果,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概括出來以引出報告的內容。

      第二部分:實習過程(實習內容、環節、做法)

      1.將學校里學到的理論、方式方法變成實踐的行為;

      2.觀察體驗在學校沒有接觸的東西,他們是以什么樣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樣的形態或面貌出現的。比如,部門職能,原先你不了解,之后從工作中由什么樣的問題,引發了你對職能部門的了解。再比如人際協調方法,工作中的人際協調和你學的公關理論與實務有什么樣的差異,你怎樣體會公關理論等。

      第三部分:實習體會、經驗教訓,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文章也可以以實習體會、經驗為條目來結構全文。如,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團隊協作意識強;善于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挑戰新工作;事后善于總結等等。從實踐中看到的缺陷:政治觸覺不夠敏感;專業知識欠扎實;動手能力差等等,用這些,把自己實踐的過程內容串起來。不過,這樣的報告相對來說需要較高的寫作能力。

      三、實習報告寫作要求

      1.報告必須寫自己的實習經歷,可參考別人的資料,但不能抄襲,一旦發現一律作為零分處理。

      2.如有引用或從別處摘錄的內容要表明出處。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釋,書寫順序為:如著作類: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如期刊類:作者、論文名、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卷號或期號、起止頁碼。

      3.文章開頭有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4.語言要求簡練,符合公務文書的要求。不要過多的說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紹了自己的實習時間地點和分配到的任務后,下面的文字盡量少出現人稱。字數要在3000以上。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在課堂上,我們學了很多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我們實際當中不能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學。實習就是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過程中,我們組共進行了三個大項的實習。

      一是,5月18日到21日的使用dj-6大地經緯儀進行導線測量和建筑施工放樣。這項內容是在校本部正門內的廣場上進行的,按照實習安排要求,我們組在進行導線測量時,共進行了6站2測回角度測量及距離測量。結束后,我們就進行建筑放樣,我放了兩棟建筑,(1)是分別用覘點f23和f20放出建筑n;(2)是分別用f22和f21放出建筑o。

      二是5月22日到25日的使用ds-3大地普通水準儀進行等外水準測量,這項內容是在雁山校區周圍進行。測量路線是一條閉合環路,共6個點,分別進行一次往返測量,往、返測量路程均大致為4.3公里。我在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下測量了至少2公里的路程。

      三是5月27日的地形圖的識圖與等高線的描繪。這項內容是在五通鎮附近的山上進行。按照實習要求,我認真辯識了地圖上圖標與實物。并按等高線描繪圖上指示的地點去實地認真觀察了地形,并分別一一標注在圖紙上。

      所有實習大項外業測量、觀測完成后,接下來的時間便是整理測量觀測數據,畫等高線等。這樣,短短的兩周實習便結束了。縱觀整個實習過程,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感受:

      一.風雨中和歷練

      實習期間,天空并不作美。不管是用經緯儀進行導線測量,建筑放樣,還是等外水準測量,我們都是在風雨和陪伴下度過的。特別是等外水準測量時,路線環境相當復雜,在泥濘的道路上,每前進一站都異常艱難。盡管有時雨量太大,而不能進行測量。但是只要雨足夠小,我們組就會繼續進行測量。風雨中,我們撐傘,是為了保護儀器不受潮,盡管我們全身已淋濕;風雨中,我們抱一塊滿是泥巴的木板,是為了儀器站得更穩,盡管鞋子已沾滿了泥巴;風雨中,我們一路前行,是為了完成測量任務,盡管腳下的路很長,而且坑坑洼洼;風雨中我們挺過去了,證明我們行,我們能吃苦。這就是一種歷練。

      二.團結就是力量

      有人驚嘆我們為什么會測得那么快,因為我們組,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裝儀器,調腳架,大家七手八腳;你觀測,我記數,大家分工明了;有問題,齊思考,大家幫忙指導。在我們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誰想測量多些,就讓誰測。盡管有人會出錯,但誰也不怪誰;盡管有人會測得慢些,但誰也不著急;盡管還會出現小摩擦,但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就這樣過來了,懷著平和的心態,相互協助,這就是我們團隊的力量。

      三.科學就要一絲不茍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在測量中更能體現出來,無論是對點,還是調平,只要有點偏差,就會產生很大的誤差,甚至產生錯誤。因此,做測量工作就不能馬虎。或許,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測量合格就可以了。但這樣做能使我們學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測量出個概數吧。相反,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發現很多誤差產生的原因,并能盡量在以后去避免它。一絲不茍地測量,你會明白一個小失誤會產生多大的后果。一絲不茍地測量,會練就你一雙慧眼,讓你去發現問題的所在,并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一絲不茍地測量,這才是工作。

      四.挑戰你的耐性

      測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觀測站就能產生厚厚的一本數據。如果你沒有耐心,或許偷工減料就可以很快地測完。如果你沒有耐心,就不會去發現這堆數據中的錯誤的測量。如果你沒有耐心,就沒有信心再去把錯誤的測量再次重做。如果你沒有耐心,面對龐雜的數據,你可能寧愿選擇放棄,而去抄襲他人計算出來的成果。而事實上,我們組不只一次發現測量中出現的錯誤,重做的測次數也記不得做了多少。因此,可以說,我們可以忍耐,可以耐住這紛繁而乏味的重復工作。進而得出科學的結果。

      這就是我這次實習得出的總結。我認為,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在書本上學到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升華。我所學到的,這不僅只獲益于測量學這個課程,更會獲益于很多方面。

    測量學實習報告14

      一、實習目的:

      1、掌握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觀測、記錄和計算。

      2、了解方向觀測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測原則。

      3、根據測區情況和控制點狀況進行合理的選點與導線布設。

      4、掌握外業測量的方法資料的檢查方法及過程。

      5、掌握內業的成果的計算步驟和方法。

      6、熟悉測量成果的質量分析和處理方法。

      7、通過現場教學和野外測量實習,可以加深和鞏固實習者測量學理論知識,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綜合應用。

      8、通過小范圍的控制測量、地形測量及工程測量,可以提高實習者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使實習者在儀器操作、實地測量、成果計算、圖表繪制等諸多技能方面受到全面的訓練。

      9、通過實習可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社會活動、組織能力、團隊精神及行為規范方面,也是一次極好的鍛煉機會。

      二、實習計劃:

      1、水平角的測量2、閉合導線測量

      在為期五天的工程測量學實習中,我們要完成野外閉合導線的測量工作,其包括導線外業測量與內業計算。外業工作主要是踏勘選點、建立標志、量邊測角;內業工作主要是數據整理、坐標計算、展點繪圖。

      三、實習安排:

      7月10日上午:

      ①實習動員

      ②上課:閉合導線測量1f—212

      11日下午:

      ①發放儀器及實習備品

      ②預習儀器整平

      ③預習儀器對中

      ④預習儀器角度測量地科館901

      11日下午:

      ①踏勘

      ②選點

      ③埋標

      ④量邊

      ⑤角度測量野外閉合導線測量12日上午:分小組進行閉合導線計算1f—212

      12日下午:上課:導線展點及圖幅清繪1f—212

      13日上午:分小組進行導線的展點和圖幅的淸繪1f—212

      13日下午:

      ①上交成果圖

      ②上交野外原始測量資料

      ③上交繪圖工具不合格的需修改地科館901

      14日上午:上交儀器和繪圖工具實習備品地科館901

      14日下午:上交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地科館901

      四、實習要求:

      1、實習以班級的小組為單位進行,班長、組長應認真負責。不許遲到早退、無故曠課,曠課半天無實習成績,帶隊教師隨時點名進行抽查。

      2、在野外測量實習時注意人身和儀器安全,不允許穿拖鞋,不允許穿裙子。

      3、如遇到特殊情況或因天氣原因,實習順延或另行通知。

      4、當天任務必須完成,延誤后果自負。

      5、實習總結報告按學校統一格式擬寫,從學院網頁下載。

      6、地科館901測量實驗室電話6504614

      7、各班班長到印刷廠購買實習日志,每人一本。(實習結束后上交)

      五、實習內容:

      導線測量實習內容包括導線外業測量與內業計算。外業工作主要是踏勘選點、建立標志、量邊測角;外業工作主要是數據整理、坐標計算、展點繪圖。

      導線的布設形式有三種,即閉合導線、附合導線和支導線。

      本次實習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在400m的區域范圍內,布設一個五邊形閉合導線,導線總長度應在600米左右。

      1、水平角測量

      在地科館外空地上練習經緯儀的水平角的測量,預習儀器整平、儀器對中、儀器角度測量,盤左盤右兩測回,為閉合導線的測量做準備。

      2、閉合導線測量

      在圖書館前空地上進行閉合導線測量,完成外業觀測并檢查觀測成果繪制計算草圖,抄錄控制點的.已知數據,分別計算各導線邊往、返測平距、閉合導線坐標增量的閉合差的計算方法。

      六、實習步驟:

      一、水平角測量:

      1、在o點安置經緯儀,選取一方向作為起始零方向,如a方向。

      2、盤左位置照準a方向上的目標,撥動水平度盤變換手輪,將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設置在00 02左右,然后順時針轉動照準部2周,重新照準a方向并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將讀數值記入表中。

      3、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準確照準b方向上的目標,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將讀數值記入表中,至此完成了上半側回。

      4、盤右位置逆時針旋轉照準部照準b方向,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將讀數記入表中。

      5、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照準a方向,讀取水平度盤讀數,將讀數記入表中,至此完成下半測回,上下半側回稱為水平角的一個測回。

      二、閉合導線測量:

      找到控制點,任取一點作為起始點按同一方向進行,根據測去的范圍及測圖要求確定布網方案,點位選好之后,應立即做好點的標記,若在水泥等較硬的地面上可用膠布“十字”標記。在點位旁邊的固定地物上用膠布標明導線點的位置并編寫點好。導線轉折角的測量,導線轉折角是由相鄰邊構成的水平角。一般測定導線推算方向的左角,閉合導線大多測內角。對中誤差應不超過3毫米,水平角上下半側回角值之差應不超過30′,否則,應予以重新測量。導線角度閉合差應不超過±24′。

      a、踏勘、選點、埋標

      選點注意事項:

      a、攜帶鐵樁5根,鐵錘1把,測釬,筆記本和鉛筆等。

      b、相鄰點間要相互通視,邊長在110———120米;導線點應設在視野開闊,控制半徑較大的地方。同時,還要考慮所選點位便于安置儀器。

      c、確定點位后應埋入鐵樁,在鐵樁上端纏一圈白膠布,寫明班號、組號、和點號,如一班二組一號點,可用1—2—1表示,

      b、水平角測量

      1、進行水平角測量前,應準備電子經緯儀1套,花桿2根,視距尺1根,鋼卷尺1個,記錄手簿,鉛筆,小刀,測繩和測釬。

      2、水平角觀測均按“測回法”進行,對于圖a所示的閉合導線還應觀測一個連接角和內角(i=1,2…、n)。

      3、在測站上安置儀器,用垂球對中,對中誤差不超過5毫米。

      4、整平,照準部轉到任一位置長準管氣泡偏離中點不超過一格。

      5、目鏡調焦,看清十字絲。

      6、在測站點左(a)、右(b)相鄰的導線點上豎立花桿,或者在木樁標志上立一測釬。

    測量學實習報告15

      上周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經緯儀的實際操作。領取了儀器之后,大家就開始對儀器的各個部位和功能進行熟悉。經緯儀主要用于角度的測量。水平角、豎直角的測量均可以用經緯儀進行測量。另外,經緯儀還可以代替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以及經緯儀還可以用于距離的測量。

      從這次的實習操作中,不光學到了儀器的實際操作,還學到了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比如團隊的合作,工作的認真態度和仔細不馬虎的工作精神。

      經緯儀的操作分為經緯儀的安置、瞄準和讀數。其中,安置是瞄準和讀數的基礎。只有安置好了經緯儀,才能夠正確的讀數。測量出來的結果才是有效地、可用的。其結果才是可用于實際工程等項目中的。因此,經緯儀的安置至關重要。

      經緯儀的安置有兩種方法,分為垂球對中法和光學對中法。其中光學對中法的誤差小于1mm,且精度比垂球對中法高。我們這次實習均采用光學對中法。光學對中法主要步驟是:粗對中、精對中、粗平、精平、再次精對中五個步驟。最后的一步再次精對中,是因為在前面的粗平與精平過程中,原本已經對中的儀器又會出現偏差。因此才在最后面又進行一次精對中,以保證儀器在使用過程中儀器是對中的。

      瞄準和讀數也是一到比較難把握的“關”。由于大氣等原因,對中過程中,目標可能會出現搖擺。這對于測量是一項比較大的誤差來源。因此,測量的天氣以陰天最好。瞄準目標,首先進行粗瞄準,粗瞄準使用望遠鏡上的粗瞄準器瞄準的。將粗瞄準器中的“瞄準三角”的尖端對準所要瞄準的目標部位。大概的瞄準即粗瞄準就做好了。粗瞄準后,再從望遠鏡里對準目標,將目鏡的焦距調好,直到目標看得很清晰時為止。這時再以望遠鏡里的十字絲夾住目標,這樣瞄準比較精確一些。對準之后就可以從讀盤里讀數了。

      對于經緯儀測量水平角,有兩種方法。其一,測回法。當對精度的要求較高時,我們還可以對目標進行多個測回的測量,以盡量的減少誤差,達到較高的精度。其二,方向觀測法。這種方法一般是要求測量的目標為多個時進行的。先進行上半測回的測量(盤左瞄準點測量),再進行下半測回的測量(盤右瞄準點測量)。如果對精度跟有更高的需求則可以再次對目標進行一個或者多個測回的測量。其實這也是測回法在多個目標測量上的另一種應用。

      豎直角的測量主要需要注意的是數據的處理,這方面很容易產生誤差。在數據的處理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誤差:儀器誤差、視準軸誤差、橫軸誤差、豎軸誤差、讀數誤差。儀器誤差與幾個軸誤差主要是在安置儀器時未達到標準。即對中與精平等環節為做到精確地控制,以至于儀器在測量時一直處于未水平或者不符合儀器使用時軸線的幾個標準。從而導致測量的數據有較大誤差。讀數誤差則是由于個人讀數的`主觀意識造成的,不同的人對于同一個數的估讀位估讀都有不同的標準。因而也難以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讀數誤差。而對于經緯儀的檢驗和校正,其軸線應符合以下六個條件,即

      ①管水準器軸應垂直于豎軸;

      ②十字絲豎絲應當垂直于橫軸;

      ③視準軸應垂直于橫軸;

      ④橫軸應當垂直于豎軸;

      ⑤豎盤指標差x應為零;

      ⑥光學對中器的視準軸與豎直軸重合。

      只有符合了這幾個標準,儀器才算是安置達到了標準。測量時也才能夠測到準確的數據。

      而運用經緯儀進行距離的測量,其方法和水準儀差不多。是通過在目標點的水準尺讀數,從望遠鏡中上下絲在水準尺上的讀數差來算得測距的。當然,還可以通過豎直角的差來計算測距的距離。計算出目標點及與其同一豎直線上另一點的夾角a并測出這兩個點之間的豎直距離h。則測距L數值上等于角a的余切值與h的乘積。這種方法計算較大且較麻煩,因此,按照水準儀那樣測測距比較簡單。

      在此次的實習中,我們掌握了怎么操作該儀器,對儀器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以及怎么用其在現實中使用機器用途。實習的過程當中,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光有對經緯儀的使用,還有數據的處理,對儀器誤差的檢驗與校正,怎樣才能更好的使用儀器以使其有更長的使用壽命等等。此次實習也讓我們發現了我們的一些缺陷,比如基礎還是不夠牢固、操作時配合不是很好等等。這些我們還需要在以后加以完善,做到更好。

      當然,此次實習也培養了我們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仔細認真不馬虎的態度。也讓我們明白了,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夠是自己得到提升,才能夠在社會的競爭中站住腳跟。總的來說,這次實習的收獲還是不錯的,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更進一步。

    【測量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測量學的實習報告12-23

    測量學實習報告06-13

    工程測量學實習報告06-21

    控制測量學實習報告08-13

    測量學的教學實習報告01-31

    測量學的實習報告范文05-23

    測量學專業實習報告02-18

    關于測量學的實習報告05-26

    測量學實習報告(15篇)11-03

    測量學實習報告(精選15篇)12-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不卡视频 |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热久久99这里有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