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
艱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想必我們吸收了許多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實習報告吧。那么好的實習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庫認識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 1
實習地點:
信陽市南灣水庫
實習學生: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20xx級2班學生
實習項目:
對南灣水庫的大概,建筑,運作機制,工作情況進行了解,重點認清本專業將來所承擔的任務。
實習內容: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認識本專業,學校在這學期開學之前組織我們水文的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周左右的認識實習。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它能鍛煉我們的觀察的能力,也同時培養我們對專業課的更深層次的認識,激發我們的興趣。不僅讓我在參觀中學習了知識,更多的了解了本專業,也變相的對我進行了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
一、認識實習動員大會(8月23日):
學校老師對我們說明了此次認識實習所要到的地方,所要接觸的工作和一些認識實習可能碰到的情況及解決方案。
二、河南信陽: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處于東經:114.06,北緯:32.125,東與安徽為鄰,南與湖北接壤,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從古至今,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信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信陽地區山水秀麗、氣候宜人,素來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豫南小蘇州”之美譽。
信陽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區,季節氣候明顯,又兼有山地氣候特點。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氣候溫暖濕潤,能滿足多種植物培育和生長的需要,因而農副產品豐富。在地貌上,信陽既有綿延重迭的崇山峻嶺,也有岡巒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蕩無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環繞的盆地,旅游和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
信陽地跨淮河,位于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上,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這種過渡氣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觀的差異: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猶如江南風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無垠,盛產小麥、雜糧、棉花,北國情調濃厚。信陽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1-15.3℃,無霜期長,平均220-230天;降雨豐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氣濕潤,相對濕度年均77%。
信陽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8.2%,屬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僅占1.8%。信陽地處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內流長437公里,其中在信陽境內長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側支流占支流總數的2/3,河短流急,水量豐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東北方向匯入淮河。淮干北側支流是坡水河道,灣多水淺,流速緩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積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條,其中一級支流15條。屬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別山主脊南側的十幾支源頭細流,河道陡淺,蜿蜒南流,境內流程總長83.7公里。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1.96%。
水資源成為城市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全國668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占河南省總量的22%。另外,信陽還有溫泉水、礦泉水等特殊水資源。
三、南灣水庫簡介:
風景優美的信陽南灣水庫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于信陽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后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庫工程開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功能當初第一考慮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發電和水產養殖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水庫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集城市工業與生活供水、水利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南灣湖附近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具有過渡氣候特點。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低山環抱,皇陵起伏。南灣水庫上承浉河(發源地雞公山、四望山),五道河(發源地:攔箭是垛北側豫鄂兩省交界處),董家河(發源地:天云寨東麓),小泗河(發源地:天云寨北部),飛沙河(發源地:湖北省應山境內)。五條河流之水匯聚一湖,水質清澈,碧波萬項。南灣湖上游聳立著李先念戰斗過的四望山;下游連著歷史文化悠久的賢隱山。賢隱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壘”遺址;有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南陽玄觀廟齊名的賢隱寺;有奇異的仙人床、丈人石、動人神奇的平頂松傳說。登此山,東可眺信陽城貌,西可觀南湖煙波。
南灣湖處在南北氣候過渡帶,青山疊翠,綠洲點點,山深林密,季相多變。由于地理位置稍偏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頗有江南水鄉之美。年平均氣溫為15.1°C,夏季炎熱之時,林內最高溫度在35°C以下。動物種類達1000余種,其中脊椎動物200余種,屬國家級保護動物有獼猴、揚子鱷、大鯢、小靈貓、白冠長尾雉等;種子植物有116科525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
南灣水庫:主壩816米、壩頂高程114.1米、最大壩高38.3米、壩頂路面8米大壩為粘土心墻砂殼壩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總庫容:16.3億立方米興建于:1955年主要建筑物:大壩、溢洪道、土門堵壩、輸水洞、泄洪洞、電站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于信陽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后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師河。全長141.5公里,流域面積2070平方公里,南灣水庫控制了76.5公里,占54%,控制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占53%。水庫工程開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庫原設計百年一遇水位106.9米高,9.8億立方。萬年一遇校核水位110.5米,高13.1億立方。后于1979-1982進行第一次除險加固防洪提高到千年一遇108.9米高,11.7億立方,可能最大洪水校核112.8米高16.3億立方。水庫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優良,經53年運用,2007年7月14日達歷史最高水位105.89米,庫容8.8078億立方。經鑒定可按萬年一遇標準運用。
氣候為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浉河流域平均年降雨量1195.9毫米,全年無霜期222天,壩址以上1144mm。降水特點: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勻,汛期為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60%。
四、息縣水文站:
息縣水文站位于淮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0190km2,上游主要有浉河、竹竿河、游河、明河、清水河等支流匯入。該站建于1931年5月,解放前由于政府的腐敗和戰亂,觀測時斷時續,僅有片斷的水位、降雨觀測資料。解放后,1950年恢復設站,位于息縣縣城關大埠村淮河北岸。由于黨和國家的重視,水文事業得到飛躍發展,實現了水位、降雨量觀測自記化,電子遙測技術和計算機的應用不斷得到推廣。
息縣水文站是淮河干流的一個主要控制站,是國家重點水文站,現有職工9人,其中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人,黨員共5人。現有主要測驗任務有:水位、流量、單沙、輸沙、比降、水溫、水質監測、降水量、墑情、水量調查、蒸發等,每年還擔負著為中央、淮委、省、市及當地政府防汛發布水情的任務。下屬有9個委托雨量站。
息縣水文站歷史最高水位為45.29m、最大流量為15000m3/s、最大斷面寬為2470m、最大水深為10.50m、最大漲率為0.81m/h、最大流速為2.73m/s、最大含沙量為9.25kg/m3、最大比降為4.1萬分率、至河口距離為540km。該站保證水位為43.00m,警戒水位為41.50m。
幾十年來,息縣水文站職工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奮戰,取得很大成績,為當地政府提供水情服務,取得很大經濟效益,直接減少經濟損失數千萬元。該站職工于1978年光榮出席全國第一次科技大會,受到鄧小平等的親切接見,并留影紀念,同時榮獲“水文纜道自動測流、取沙技術”科技成果獎。該站于1977年、1990年先后二次被評為“全國先進水文站”,1992年被水利部評為“水利系統抗洪搶險先進集體”,2003年被國家水文局評為“全國先進報汛站”,站長廖中楷同志于1992年榮獲“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抗洪救災先進個人”稱號。此外,該站還多次被省水利廳和省、市水文局評為“先進水文站”、“先進黨小組”等。
五、實習行程:
8月24日上午啟程出發,當天將行李、住處等都安排妥當,我們此行人在信陽市區錦和賓館入宿,當晚我們想到明天就要開始認識實習了,都有些興奮,可是為了更有精神,因此早早便入睡了。
8月25日早上大家很早就起來了,吃罷早餐,等了一會兒租借的公交車也到了,大家登上車,約莫40分鐘到達南灣水庫,這天上午主要是聽南灣水庫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南灣水庫的地理位置及所在流域。吃過午飯,下午在水庫管理處參觀了遙感數據收集裝置,該裝置主要用于遙感測量雨情及水深,以及數據收集、備份、上傳等,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相應軟件的來源和用法。有了這些技術,我們對水位、水情、雨情的資料的收集就變得更加方便了,這樣形成的工作數字化、檔案數字化也為后來者提供了方便。之后我們還去南灣水庫電站進行了參觀,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電站的運作機制并簡易介紹了一些設施的工作原理,我們因此對發電站也有了一些直觀的了解。這天第一次見到了美麗的南灣湖,真的很驚嘆,太美麗了,都有些嫉妒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了......
8月26日上午我們再次來到了南灣水庫,參觀了泄洪道、泄洪洞和相關閘門、閘室,很壯觀的設施,再一次驚嘆于工業時代那令人震撼的鋼鐵裝置。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直觀的認識了泄洪道的原理,挑流坎等等。..并對這樣的大型設施的嚴格的管理和應用有了很直接的認識。接著,我們去參觀了水庫的大壩和輸水洞。下午,我們在南灣水庫的一個小水文站參觀了,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水文站進行測流、測水深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儀器,并告訴我們這里的一起還比較落后,我們將要去的息縣水文站會有更加先進的儀器,大家都有些興奮和驚嘆。
8月27日的上午我們早早起床,搭上了去息縣的大巴,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抵達了息縣,并在息縣水利招待所安置妥當。當天下午,由老師帶領我們前往淮河干流最大的水文站-息縣水文站。到達之后,余金峰站長對我們致歡迎詞,接著由程秀斌副站長向我們介紹了西縣水文站所在流域的基本情況,與以前工作條件的對比,西縣水文站所獲得的榮譽,以及西縣水文站在淮河干流中上有所起的控制作用。
8月28日上午,我們了解了息縣水文站的所需測量的各種數據和測站的工作流程,測量方法和先進的測量儀器,例如“走航式聲學多普勒流速儀”(簡稱ADCP),并為我們演示了ADCP的工作,因為停電,所以未完成的參觀計劃延遲到下午。下午,我們參觀了水文站的流速儀測速、測沙等等,大家都因此對水文與水資源這個專業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最后,水文站的工作人員與我們進行了合影留念,至此,為期一個星期的認識實習也就落下了帷幕。
8月29日我們早早的開始起程,踏上歸途。
六、感想及結語:
經過這近一個星期的認識實習,雖然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有收獲,認清了本專業的工作方向和任務,見識了實際工作中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先進儀器也促使我們更加努力的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途中的站長的一句話“未來還要靠你們,這些先進儀器還需要你們這些大學生來操作,更希望你們能讓我們國家用上自己研發的精密儀器”讓大家感覺肩上有了一種責任與希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們采用了看、問,親自動手等方式,對所學專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盡管我們還沒有正式開始專業知識的學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近一個周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雖然我們還算是水文專業領域的門外漢,這次的實習也算是長見識、看熱鬧,但這次的經歷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寶貴的財富。同時也促使了我們對專業知識的渴求與學習的積極性。在認識實習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掌握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更多的實習工作甚至于將來的工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我認為認識實習,是在我們完成部分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在意我對專業知識得到的多少,是以了解水文測量的環境,水文站的運作為主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我們了解本專業的一次認識活動,是進一步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所以說,本次認識實習,我感覺我們真的完成的很好。
總的來說,我們的這次認識實習是有意義的,讓我們開始越來越關心自己的將來,初步明確了本專業將來要涉及的方面和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這樣的實習正是我們所希望要的。
我堅信此次的認識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有益,在我今后的學習中以至于今后的工作中都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得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利用他們或是學習或是創造,充分展示自己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 2
一、實習目的及意義
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對水利工程的感性認識,為學習專業課程(如水工建筑物等)及專業基礎課程(如水力學、結構力學等)打好基礎。了解人與自熱、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關系,增加人為何社會意識,增強地質黃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獻身地球科學事業和建設強大祖國的人生觀。
二、實習地概況
實習地:
(1)爾王莊水庫
概況:爾王莊水庫是引灤輸水的重要調節水庫,始建于1982年8月,1983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該水庫占地13.03平方公里,設計庫容為4530萬立方米。該水庫建成21年來,確保了天津市及塘沽區、漢沽區、天津開發區、天津石化、大港區、武清區等地的安全供水。但是由于爾王莊水庫多年長期運行,水庫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為了確保城市安全輸水,水利部門進行了水庫除險加固。爾王莊水庫自7月8日開工以來,一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實施防滲灌漿加固水庫圍堤大壩2公里,鉆孔灌漿3.39公里,處理水庫壩體橫向裂縫43條,縱向裂縫25條,處理壩坡橫向裂縫265條,縱向裂縫38條。經過這次施工,將消除水庫的安全隱患。
爾王莊水庫是天津市引灤入津工程重要調節、蓄水水庫。爾王莊水庫圍堤防滲加固工程是改善引灤入津水利用,增強水庫運行安全性的重要工程項目。
(2)于橋水庫
于橋水庫位于天津市薊縣城東的薊運河左支流州河出山口處,距縣城3公里,是以防洪、供水為主,兼顧農業灌溉、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庫。總庫容15.59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1.16米(大沽,下同),相應庫容4.21億立方米,汛限水位19.87米,死水位15.00米,死庫容0.36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85億立方米,調洪庫容12.62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2060平方公里。州河由淋河、沙河、黎河三大支流匯合而成,流域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75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06億立方米。該庫由河北省始建于1959年12月,1960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攔河壩、泄洪洞),1975年劃歸天津市。為適應引灤輸水規劃,1981年建成溢洪道,1983年完成于橋水庫增容加固,1983年引灤入津工程通水后,增加了引灤調蓄供水任務。2001-2003年完成了于橋水庫除險加固。2008年,被水利部公布為國家級重要飲用水源地。
于橋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放水洞、溢洪道。大壩為均質土壩,全長2222米,最大壩高24米,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可能最大洪水校核,抗震設計按8度設防。放水洞長55米,洞徑5米,最大泄洪能力150立方米/秒。溢洪道為開敞式堰閘,設8孔閘門,凈寬80米,最大泄洪能力4138立方米/秒。
水庫建成以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處干部職工發揚引灤精神,始終以服務天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辛勤工作在工程管理、庫區管理和引灤輸水線上,精心地保護好每一滴引灤水。引灤通水以來共向天津安全輸水198.4億立方米,為天津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生活飲用優質、安全、放心水做出了重要貢獻。
始建于1959年,1960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1965年續建開挖溢洪道,水庫大壩為一級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最大洪水校核,抗震按8級設防。1978年于橋水庫擴建,大量耕種土地被征用(那個時候是沒有什么財政補助的),若干村莊搬遷,其中包括薊縣文明村馬伸橋鎮孫家莊村。2006年《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明確,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期限統一確定為20年,標準為每人每年600元,至此水庫兩岸搬遷人民拿到了自1978年搬遷后的第一次補貼。
2011年為了加大于橋水庫保護力度,加快薊縣城市發展,經天津市政府批準,薊縣新城動土開工。此次搬遷村莊包括新城規劃區及于橋水庫庫區(84個村莊)內所涉及到的依法注冊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漁陽鎮三崗子、西關、馬家崖、冀莊、上埝頭,辛莊子、板橋、上閘、下閘、五里橋、婁莊子、大刀剪營、吳莊、東路莊、小刀剪營、西路莊、賈莊、周莊、公樂亭、西大屯、何莊等。搬遷村莊都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3)潘家口水庫
潘家口水庫又叫潘龍湖,位于寬城滿族自治縣西部羅臺、塌山、獨石溝三鄉所轄地域的結合部。此水庫是經國務院批準,作為“引灤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潘家口水庫為引灤入津的主體工程,是華北地區的水庫之一,它由一座攔河大壩和兩座副壩組成,最大面積達72平方公里,最深處80米,水庫總容量29.3億立方米,庫區水面105000畝。水庫兩側山峰陡峭,怪石如林,十分險峻。水庫所在地域喜峰口一帶是古長城雄關要塞,由于部分長城已沒入水中,形成長城奇觀--水下長城。
潘家口水庫位于遷西縣城北27公里處、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西部。是灤河干流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庫。水庫大壩高107.5米,頂長1040米,總庫容29.3億立方米,水面67平方公里。庫區水面由北向上延伸30公里。泛舟水上,兩側奇峰怪石,綠水青山,兼具北方雄奇及江南秀美,令人目不暇接。古老的長城在山巒之間時隱時現,孤寂的敵樓、烽火臺聳立于群峰之巔,令人浮想聯翩。可進行水上娛樂、水上垂釣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1982年12月17日,可蓄水29.3億立方米,發電能力為45萬千瓦的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潘家口水庫,經過七年多的緊張施工,主體工程基本建成。
潘家口水庫位于唐山、承德兩地區交界處,是開發灤河水利資源的骨干工程,可發揮多種效益:平均每年可調節水19.5億立方送往天津、唐山,解決兩地的工農業和城市用水,并可減輕密云水庫的供水壓力;將有效控制洪水災害,保證下游京山鐵路灤河大橋的安全。同時,庫區還可發展航運、水產、旅游事業等。
(4)大黑汀水庫
大黑汀水庫位于唐山市遷西縣城北5千米的灤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積35100平方千米,其中潘家口與大黑汀水庫之間流域面積為1400k㎡,占灤河總流域面積的79%,大黑汀水庫為年調節水庫,總庫容3.37億立方米。該水庫上游約30千米有潘家口水庫。大黑汀和潘家口兩水庫聯合運用,發揮防洪、供水作用。
主要建筑物有寬縫式砼攔河壩一座,壩后式水電站兩座。右岸壩后設110千伏高壓開關站一座。主壩壩頂高程138.80m(黃海高程),保壩洪水位138.50m,正常蓄水位133.00m(與設計洪水位相同),死水位121.50m。該工程壩型采用寬縫封閉式阻水帷幕壩內抽排措施的優化斷面。經十余年的運行表明,大壩設計合理,施工質量良好,實測壩體的沉陷、位移、滲漏量、揚壓力數值,均在設計范圍之內。
三、實習內容
我們先后參觀水庫的擋水建筑物包括大壩、閘門;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洪道、溢洪隧洞等。
我們參觀擋水建筑物時,實習老師及工作人員熱情的給我們講解了大壩的作用、類型及其水庫的一些相關數據,隨后我們去了溢洪道,進入水下閘門操作室,體驗其壯觀,熟悉了工作原理及簡單的操作方式。
通過先了解水庫的建設歷史,及專業人員的介紹,加強了我們的實習能力,同時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知識更好的結合。為我們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了基礎。
通過此次實習收獲了很多。
(一)水庫的綜合效益
一項水利樞紐工程一般主要有防洪、發電、旅游等巨大的綜合效益。
1、防洪
經水庫調蓄,可調節防洪庫容,能有效地攔截上游的洪水,大大地消減洪峰流量,是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可配合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河段兩岸發生于洪堤的毀滅性災害,減少中下游洪災損失。
2、發電
各水庫通過上下游的水位差,實現發電的功效,緩解用電緊張,可為各地區提供可靠、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3、工農業供水與養殖
農田水利灌溉,水庫可以解決這一難題,當天氣干旱的時候可以將上游蓄的水通過出水洞導入溝渠里,引導農田灌溉,扶助農業增產。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田占有一定的面積,灌溉是個不可缺山的措施,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用水量也在大增,水庫將長期的蓄水按一定的標準提供給各大工業部門,使其正常運轉,創造國民收入。魚、副業也在水庫附近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為當地居民增加了一些經濟收入,相對減少了政府對農民經濟支付的負擔。
4、發展旅游業
水庫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與周邊環境,在許可的條件下開發一個旅游勝地,吸引各地的游客。水上汽艇、船只的匹配,游泳區的開發,旅游度假村的開發,都可以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5、航運
在空運、陸運和海運中,水運是最廉價的,在一些地方是必要的`。小型水庫的建造沒有這項功能,而一些大型水庫(如三峽水庫)就具備了同行功能。
(二)對水工建筑物的認識
土壩:包括主壩和副壩。
溢洪道:為宣泄超過水庫調蓄能力的洪水或降低庫水位,保證工程安全而設置的泄水建筑物。
通過實習,初步形成了對水工建筑物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的認識;了解了大壩、閘門、溢洪道、溢洪隧洞及水電站廠房、機組的性能及特點;了解了水工專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為以后學習專業課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感想及建議
1、知識的學習和認識需要與實際相結合,以更好的掌握,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此次實習增加了運用知識的靈活性,將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學習的方式,加強了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此次實習中,感謝老師們不畏炎熱,一路的講解與奉獻。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們不但掌握了知識還增進了班級的集體凝聚力。這次實習也讓我認識到團體協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一定要注意團隊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這次實習中我所收獲的這些為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基礎,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會給予很大的幫助。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 3
實習目的:
工程地質是水利工程、水建、農水、路橋等專業的技術基礎課,它內容多,涉及面廣,實踐性強。僅憑課堂上的理論教學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學生在學習了基本理論,掌握了基本知識和了解了基本的工作方法的前提下,通過野外地質實習的實際鍛煉,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實際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參加水利工程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習任務:野外地質教學實習,是工程地質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實習地點定在日照水庫。具體要求如下:
一、能夠熟練地使用羅盤測量節理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學會閱讀和使用地質圖;
二、學會在野外肉眼鑒定和描述巖石巖性的方法,熟悉實習區內的地層特征,掌握地層層序的劃分;
三、分析實習區內地質構造類型,找出判斷其類型的`依據并分析其特點;
四、分析實習區內的地形地貌特征,探究各種物理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
五、南灣水庫周邊地區節理十分發育,為迅速查明節理的分布規律,我們需要在現場進行節理統計,然后需在統計范圍內,依次測量各條節理的產狀;
六、學會實測地質剖面圖以及繪制地質剖面圖,通過地質剖面圖可以系統德建立一個工作區或某一水庫、壩址等工程項目地層的標準分層;
七、了解實習區地殼演變發展的歷史,綜合分析日照水庫的工程地質條件,對日照水庫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分析可能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習內容:
8月23日坐火車抵達信陽完成緊接著兩天的認識實習后,就開始了緊張的地質實習。
(一)南灣水庫簡介
風景優美的信陽南灣水庫位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于信陽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后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庫工程開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功能當初第一考慮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發電和水產養殖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水庫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集城市工業與生活供水、水利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二)工程地質狀況
本區位于秦嶺—昆侖東西復雜構造帶之南亞帶東延部分與淮陽山字型步弧兩翼銜接地帶。東西向構造在本區起控制和主導作用,地質土與南灣水庫較密切的是片麻巖,片巖巖組和第四系松軟組。水庫壩址地層為震旦系,下古生界信陽群龜山組是一套淺變質巖系,石英云母片巖,鐵質云母,炭質云母,其次為少量中生代晚期侵入的火山巖,第四系松軟堆積物。走向,呈東西狀,傾向30—50度。壩址斷層破裂帶19條,寬度為2cm—44m,處理措施:挖滌基礎,截水槽向上游加寬,心樣上游的粘土鋪蓋。輸水洞圍巖為石英片巖,炭質片巖,火成巖和炭質葉巖。節理發育沿線大小斷層35條,寬度5—7.7米,與洞軸線15-90度。溢洪道為斷裂構造發育,表層風化嚴重,斷層內夾有斷層泥和膠結不良礪巖,地質情況復雜。常常導致滑坡。
(三)節理(裂隙)統計
在8月26早上我們跟隨老師來到南灣水庫大壩東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裂隙節理的發育后,就開始給我們演示用羅盤測節理的使用方法,之后我們各組就開始自己動手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
(四)實測地質剖面
8月27日早上我們有來到了壩東邊,準備完成我們的最后一項工作任務:實測地質剖面圖,老師在帶領我們查看測量路線范圍的時候沿路給我講解了各類地層的巖性、化石、變質程度、沉積旋回等規律,又給我們講了實測地質的剖面選擇和要求,然后我們各組就開始了組內的分工合作。
實習的意義:
工程地質教學的野外實習是培養了我們學生吃苦耐勞和團隊協作精神,這給不久要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上了很重要的一堂思想教育課,也讓我們日后工作積累了經驗。同時,南灣水庫地質實習也為后續“水文地質”、“土力學”、“巖體力學”、“巖土工程勘察”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 4
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0日
實習地點:
車谷水庫
實習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了解水利規劃,設計,建設及管理利用。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一、工程概況
車谷水庫,又稱朝陽溝水庫,位于武安市西北部館陶鄉車谷村北的南名河上游,是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控制工程,自1969年11月始建,1974年8月竣工,。水庫設計總庫容3799萬m3,樞紐工程等級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
二、樞紐建筑物
擋水建筑物:主要包括重力壩和堆石壩。右側堆石壩厚度大于左側重力壩,且高度略大于重力壩,外層由石砌而成,且修有馬道,內部由巖石混凝土灌注而成。重力壩全部由石砌而成,外部呈階梯式。
溢洪道:位于兩壩之間,基礎以第三紀沙層為主,局部為粘土或礫巖,為開敞式陡槽型溢洪道。進口閘共2孔。閘門為兩扇平板鋼閘門,啟閉機為卷揚式啟閉機
泄洪洞:由兩個泄水管道組成,為壩下埋管式,位于溢洪道下面,位于第四紀膠結不良礫巖上。
電站: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左側,由兩臺臥式水輪發電機組成。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并沒有進入水電站參觀。
三、防洪標準
大壩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標準河道控泄110m3/s。
四、實習過程
首先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大壩的整體情況,接下來有老師分別帶領進行參觀,我們先由老師介紹了閘門的基本情況以及閘門的設計和閘門橋的橫縱梁的設計,分析了梁的受力情況為點荷載。再次我們進入啟閉機房,最先看到的是水電站進水口的啟閉機,上到二樓是兩個閘門的啟閉機,都是卷揚式啟閉機,一個閘門一邊有兩個著力點,是為了防止閘門開啟和關閉是發生傾斜。我們也當場進行了閘門的升降。
最后我們沿著壩體的道路下到了廊道口,我們進去了,廊道分為橫縱,進入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又大又高的通氣孔,接著看到的是兩個泄洪洞的閘門,為螺桿式的閘門。后來每位同學分別有下到了下面一層,參觀了泄洪洞的整體構造。
實習感想
實習回來后,我們急于更深刻的了解水庫的一些有關知識,但除了實習中老師和工作人員講解的知識外,我們通過網絡等其他手段基本上沒得任何有關車谷水庫的資料,為了更好的'學習大三開設的專業課,了解水利行業,增加同學們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興趣,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次認識實習機會。感性認識,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定的認識基礎。使我對本行業的工作范圍、性質、環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了解了現代水利行業現狀及前景,了解安全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培養了我對本專業的感情,強化了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更加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后的學習中更輕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了解了大壩的一些構造,為以后學好專業課做了個鋪墊。同時在實習當中認識到不少工程在當時設計時存在一定的問題。這警示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
【水庫認識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認識與實習報告01-08
認識實習報告11-08
有關認識實習報告01-19
機械認識實習報告01-06
冶金認識實習報告01-22
認識實習報告前言12-15
建筑認識實習報告12-19
建筑認識與實習報告03-24
油田認識實習報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