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垃圾調查報告
在不了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時,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最后基于取得的調查材料匯成調查報告。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調查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品】垃圾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垃圾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過小路旁的餐館,不知不覺,眼前的白色垃圾明顯多了。這讓我不禁疑惑起來,這些白色垃圾是怎么產生的?它們最后怎么收拾?
地點:餐館附近、家中。
時間:20XX年11月22日。
方法:上網調查資料、問問家長、實地觀察記錄。
二、調查情況及結果
是指塑料、紙巾等垃圾組成的垃圾組。因為塑料不容易處理,而且影響環境的美觀,而且塑料這種化學產品是含有潛在危害的。在實地調查中我發現,之所以餐館附近如此之多的“白色垃圾山”,是因為露餐的人居多,而且一些人沒有所謂的環境保護意識,才會隨地亂丟用過的塑料袋子或者其他的白色垃圾等。這樣的話,我認為不僅破壞了環境的`美觀程度,而且污染了環境的清潔。
三、我的建議
1、準備好自身攜帶的垃圾袋,把用餐時所產生的白色垃圾或者其他的垃圾,都裝入所帶的垃圾袋中。裝滿后在丟在附近所在的垃圾桶或垃圾點。
2、每一個餐館都可以設置某一個地方為白色垃圾存放點,這樣有益于人們丟白色垃圾,也助于清潔工人好清掃。
最后我在此想對大家說,環境是大家共同所擁有的,不要因惡小而為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垃圾調查報告 篇2
星期一升旗,校長講話的時候提到了小學生不能亂扔垃圾的問題,可是有些同學根本就沒把校長的話放在心里,還是照樣亂扔垃圾。早上還好點,到了中午、下午,校園里就又變出許多垃圾,讓搞衛生的同學很煩惱。于是,我對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發現,校園垃圾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紙片,一種是食品包裝袋,主要是食品包裝袋,尤其到了下午,隨處可見。
分析
1、現在的小學生都有自己的零花錢,一些學生常常帶上一兩元錢,甚至三五元錢來學校,這些錢主要用來買小零食。還有不少學生早晨起得晚,來不及吃早餐,家長就給帶一些零食當早餐。不少學生吃完零食后,隨手就把包裝袋扔掉了。
2、學校附近有一個樂園商店,里面主要賣小零食和飲料,有些零食還是“三無”食品。商店剛好在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上,給學生買零食提供了方便,很多學生都來這里買零食。
3、小學生缺少保護環境的意識,沒有養成把垃圾隨手扔進垃圾箱里的習慣,一有垃圾就隨手一扔,不知道保護環境。
建議
學校和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把錢用在與學習有關的'事上。
社區有關部門應該讓樂園商店不再賣那些垃圾食品,而改賣一些筆呀、書呀,文具類的東西。
家長要以身作則,不亂扔垃圾,給孩子做榜樣。學校和家長要加強配合,讓孩子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變得干凈整潔。
垃圾調查報告 篇3
我國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目前全國城市垃圾歷年堆放總量高達70億噸,而且產生量每年以約8.98%速度遞增。全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圍,所謂“垃圾包圍城市”。全國城市垃圾年產量:80年代為1.15億噸,90年代已達1.43億噸。看來,我們正在以我們的垃圾筑起我們新的萬里長城。就此,我想對我身邊生存環境中存在的垃圾分類問題做一次深入調查,提出想法和倡議。
一、調查目的:
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學習垃圾處理方法,提出自己對垃圾分類的想法,并認真研究自己能為垃圾分類和我們的生存環境所做的。
二、調查內容:
我國城市垃圾現狀,城市垃圾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垃圾分類
三、調查方式:
資料法
四、調查時間:
20XX年8月
五、調查結果: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給處理和利用帶來困難,如不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當今廣泛應用的垃圾處理方法是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垃圾處理的目的.是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
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在規模和強度上不斷擴大。消耗資源速度也在大大加快。一方面給社會帶來了文明,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加速了垃圾的增長,而垃圾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處理,那它就會造成公害,破壞生態環境,危及到人們的健康。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垃圾堆放不僅占用耕地,還污染土壤及農作物。
2、垃圾經雨水滲瀝污染地下水或進入地表水,造成水體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傳播的,且導致江河湖泊嚴重缺氧富營養化,近海赤潮。
3、垃圾會發生自燃、自爆現象。由于堆放垃圾發酵,產生甲烷氣體爆炸。
4、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等白色污染是不易分解的。
5、失控的垃圾場幾乎是所有微生物孳生的溫床。
6、危險廢物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
在城市化進程中,垃圾作為城市代謝的產物曾經是城市發展的負擔,世界上許多城市均有過垃圾圍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既是對垃圾認識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等,這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環境;垃圾成份、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區別。
六、調查體會:
垃圾,作為人類活動的產物,自古有之。但成為困擾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大公害,卻是近代,特別是工業化無度發展的結果。由于人類的放縱,向環境中傾瀉過多有毒的廢棄物,超出了地球生態的自凈能力、緩沖能力及自然被破壞的抗逆能力、修補能力,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生物圈本是一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共同構成的循環系統,我們身在其中,就必須遵循自然法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之內謀求經濟發展,否則,就是自毀生機。
【垃圾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垃圾調查報告02-17
垃圾食品調查報告05-18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02-25
校園垃圾的調查報告07-05
垃圾食品的調查報告05-18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04-19
垃圾食品調查報告03-20
關于垃圾分類調查報告06-17
對垃圾處理的調查報告12-13
小區垃圾分類調查報告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