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土木類實習報告三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土木類實習報告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1
暑假,我同土木xx級路橋方向另5名同學獲得了前往xx實習機會。自到達xx工地起實習40余日,所學所得頗多,應要求攢此實習報告。
實習項目:xx市xx立交橋。
一、實習工地概況及工程進度
1、工程設計資料
xx立交橋修建于xx市南環路(柳邕路:城市快速路)及G209國道(柳石路)交會處。采用完全苜蓿葉式立體交叉。立交橋主跨線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跨線橋全長180m(共兩跨四聯),立交橋匝道共有8條機動車道及4非機動車道,另沿柳石路兩側有兩非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此通道經當地交通部門研究有臨時修改,實習結束地僅有聽聞,未見修改圖紙)。
2、工程實地情況
xx立交橋位于城郊結合部,又是兩城市主干道交會,再加上周邊的陽合大橋、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機場及舊機場開發區等,施工場地交通量極大。建橋處為峽長山谷,交通組織難度很大,僅實習其間周邊就發和車禍十余起。場地內高壓線、通信電纜、給排水管道繁多,并有房屋拆遷滯后等問題。
3、工程進度文章轉載自: 實習報告頻道 原文地址:暑假土木路橋實習報告
由于工程經過轉包等,各類內業資類缺失很多,加上上述交通、拆遷等特殊情況,工程進度十分緩慢。炎炎七月,民工數量不足,又由于匝道換填用素土取料因難也使得工程進度遠遠跟不上所謂的項目部制定的施工計劃。
二、實習期間主要負責:測量內外業
實習期間,熟練掌握了水準測量及全站儀測量,能準確完成水準測量任務,能較好完成全站儀的放樣及測設任務,對施工測量過程也有較全面的認識。
實習其間的主要測量項目:
1、路基鋪筑的高程、橫縱坡的控制
立交橋匝道標準設計路段(新建)為70cm換填素土,80cm級配碎石土,路面結構層分別為25cm級配碎石、30cm水穩碎石及7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SBS改性)、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測量主要為路基施工放出道路邊樁及坡腳樁并測量出樁的高程,為施工提供高程數據支持并控制道路的橫縱坡。
2、關于橋梁的放樣及橋支架、模板的高程測量
主體跨線橋,實習時橋墩己養護完畢,測量組對其標高進行了附合,放出支座位置并通氣孔位置。主要施測的是梁橋支架,通過坐標地面高程及橋底設計標高反算出支架高度,并與支架搭設后測得的數據進行驗證,精確控制箱梁底、翼板模線形。
3、頂管作業,通信、排水等檢查井放樣
頂管——應當是實習中遇到的書本上沒有,也從沒有聽說過的課題,不過為頂管作業進行測量卻也只是簡單的放樣,這算是實習過程中的一個見識吧。另外通信、給排水檢查井的放樣,匝道護欄燈架等的放樣也是實習中的主要工作。
4、內業
主要是進行測量的內業工作,將以上三種測量所得的`水準高程,坐標等等數據進行整理并歸檔。并通過部分測得數據與設計計算所得數據進行比較,從而指導施工員進行路基、支架、鋼筋、模板、支座等等的施工。
三、測量具體內容及相關的資料
1、跨線橋
xx立交橋跨線橋位于R=20xx圓曲線上,局部有加寬,跨徑布置采用墩臺平行布置,各分孔線與道路設計中心線法線斜交角度均不相同。因此關于跨線橋測量的計算與放樣進行得十分仔細。
a、 地基處理
防止支架沉陷,地基處理是關鍵。地基處理的設計數據為清除地表草皮或虛土32~45cm,在2cm平整度的控制指標下做以20cm厚的6%水泥碎石墊層,并設置2%橫坡再在上面做10cm厚C20混凝土。在地基處理上有部分己做完地面但沒有測量數據,內業時這部分數據完全采用“宏”通過Excel完成的,挖機清表也完全是憑司機的個人經驗及現場施工員的隨意指導。“造假”也算是實習中所見所得吧——算是了解現場施工的一部分吧。
b、支架搭設
跨線橋支架采用鋼管腳手架構件搭設。箱梁標準堆面采用Φ48Ⅹ3.5mm鋼管腳手架,縱橫間距0.45*0.45m,橫桿間距為1.2m。測量組主要放樣出距道路中心線分別為1.15m、6.3m、7.2m、9.5m、12.4m及17.55m整5m樁位置,并測得地面高程,由地面高程推算至設計高程,通過調整支架高度達到控制橋底、翼板線形的作用。地面高程只是一個推算,將支架精確到設計標高所容許的范圍內則通過橋面的水準測量得到。
c、支架預壓
支架預壓材料為袋裝中沙,根據梁施工順序的方向逐步進行,便于流水作業。然后根據預壓測試結果,確定支架的施工預拋高值,以消除施工中因支架變形而造成的箱梁線形和標高誤差。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2
前言
實習方向:道路與橋梁工程
實習地點:淮南及其周邊地區,合肥市
實習時間:6。12-6。22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使學生到施工現場或管理部門去學習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施工實習不僅對學生能否在實踐中演習知識技能的一種訓練,也是對學生的敬業精神、勞動紀委和職業道德的綜合檢驗。
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更應該注意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二的期末,組織了一次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系到實際當中。
進入路橋專業已經一學期了,可對這個專業并不十分了解,現在終于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 ,我們感到十分的開心。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教學計劃中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 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實習分兩部分:參觀實驗室模型,工地,各種建筑和路橋;聽講座。
通過本次實習參觀中,我們主要了解了如下內容:1:實際觀察各種路橋模型,理論聯系實際,認識并了解路橋的結構,2:通過自己實地的觀察并記錄,了解公路的交通量,計算一般地市內公路橋梁的交通壓力,3:了解板的配筋方法、施工要領。
4:了解橋梁交通中的作用、及其 與道路線型的主從關系。5:了解橋址選擇依據,及其與河流走向的關系的內容 和要求。6:了解立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主要組成部分。7:了解橋梁 、板橋、斜拉橋等的結構構造特點。
本次實習講座中,我們主要了解到:1、了解路橋結構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 、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前景;2、了解工程建設監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前景;3、了解路橋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工作
01
目錄
1:前言--------------------------------------------------------------------/01
2:目錄---------------------------------------------------------------------02
一:動員大會--------------------------------------------------------------01
二:交通量的測定--------------------------------------------------------02
三:參觀路橋模型--------------------------------------------------------03
四:參觀淮河大橋--------------------------------------------------------04
五:參觀毛集合埠大橋施工現場--------------------------------------05
六:參觀合肥五里墩立交橋---------------------------------------------06
七:聽錢七虎的報告------------------------------------------------------07
八:參觀校內雙橋---------------------------------------------------------08
九:觀看混凝土教學錄象------------------------------------------------09
十:結束語------------------------------------------------------------------10
02
一:動員大會
6月12日上午7:30,我們土木6、7、8三個班到了校本部開實習動員會,兩位老師對實習的安排作了詳細的說明。由于大家對本部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好多同學都遲到了。
還好,老師沒有批評我們,這讓我原本因為第一次實習而緊張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轉變,給我們介紹實習內容的是一個上個年紀的教授,雖然歲月的皺紋已經出現在他的臉上,可是他的聲音卻依然鏗鏘有力,通過他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實習的有關時間(6月12至6月23號)目的(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地點(大部分是在淮南本市,個別是去別的地方)以及實習期間我們所應該完成的一些任務(仔細觀察各種建筑的結構和構造,每天都要寫一篇日記)。
在這之后他有強調了實習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以前我們學校就有過因為實習期間不注意安全而出現事故的例子,所以他在說這話的時候用了很嚴肅的語氣。
因為是認識實習,我們的專業知識肯定不夠應付實習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有鑒于此,老師建議我們在實習前先去圖書館借閱有關書籍,在實習期間以便弄懂和加深對實習時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的理解
老師還交代了一下實習中的注意事項。我們要遵守實習規定的時間,按時到達和按時回來。我們要團結和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實習一定會順利的完成。并且在每天的實習之后我們還要寫一篇不低于200字的實習日記,記錄每天的實習所得,也算是心情日記吧。
01
二:交通量的.測定
實習日期:20xx年6月13日
實習目的:測定地市道路的交通量
實習地點:森都國際大酒店路口東西方向
組員:程乾,劉月,徐亮,代小明,張勇
我們6月13號的任務是測道路交通量。我們班的學生分成了三個實習小組,每組平均10個人。上午九點左右,我所在的實習小組從宿舍出發,到達了森都國際大酒店路口。雖然我們這組的人員比較少,可是我們還是各自分配了任務,一個人負責記錄從東往西的汽車的數量,一個人負責記錄從西往東的汽車的數量,其他兩個人分別負責自行車數量的測定和摩托車數量的記錄。
分好之后我們就開始測量了,我負責的是統計單位時間里汽車的數量,不知不覺的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它讓很多車輛從我們眼前駛過,同時也讓我們想要得到的數據出現在我們的記錄紙上。數據如下:自行車:161輛,其中由北向南68輛,由南向北的有93輛
摩托車:98輛,其中由北向南49輛,由南向北的有49輛
汽車 :546輛,其中由北向南303輛,由南向北的有243輛
回到宿舍之后我們又對數據進行了分析:自行車的流量(一小時)S=2*161=312輛/H,其中由北向南S1=68*2=136輛/1H,由南向北的有S2=93*2=186輛/1H;摩托車每小時流量:M=98*2=196輛/H,其中由北向南M1=49*2=98輛/H,由南向北的有M2=49*2=98輛/H;汽車每小時的流量:N=546*2=1092輛/H,其中由北向南N1=303*2=606輛/H,由南向北的有N2=243*2=486輛/H。
實習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總的來說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天很熱,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這使我們對接下來的實習更有信心了!
02
三:參觀路橋模型
實習日期:20xx年6月14日
實習目的:參觀本部實驗室路橋模型
實習地點:本部土木工程系實驗室
組員:程乾,劉月,徐亮,代小明,張勇
在與具體的路和橋建筑接觸之前,老師安排我們進行了一次各類路、橋模型的參觀,當各類橋的模型展現在我們面前時,老師一邊給我們講解,一邊拿起相應的模型給我們看,以前只是大概知道橋的一些構造,但今天從老師的講解中我們知道了更詳細的情況:橋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個分支,它與房屋建筑工程一樣,也是用磚石、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各種金屬材料建造的結構工程。橋梁按其受力特點和結構體系分為:梁式橋、拱式橋、剛架橋、吊橋、組合體系橋,吊索橋、斜拉橋等。按照橋的用途、大小模型和建筑材料等方面,橋梁又分為:
(1)按用途分類 公路橋、鐵路橋、公路鐵路橋、農用橋、人行橋、運水橋、專用橋梁。
(2)按照橋梁全長和主跨徑的不同分類 特大橋(多孔橋全長大于500m,單孔橋全長大于100m)、大橋(多孔橋全長小于500m,大于100m,單孔橋全長大于40m,小于100m)、中橋(多孔橋全長小于100m,大于30m;單孔橋全長小于40m,大于20m)和小橋(多孔橋全長小于30m,大于80m;單孔橋全長小于20m,大于5m)。
(3)按照橋梁主要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分類 垢工橋、鋼筋混凝土橋、鋼橋、木橋(易腐蝕,且資源有限,除臨時用外,一般不宜的采用)等(4)按照跨越障礙的性質分類 跨河橋、跨線橋、高架橋和棧橋等。(5)按照上部結構的行車道位置 分為:上承載式橋、中承載式橋、下承載式橋。為了更深的讓我們了解橋梁老師也把橋的組成介紹給我們聽:橋梁的支撐結構為橋墩與橋臺。橋臺是橋梁兩端橋頭的支承結構,是道路與橋梁的連接點。橋墩是多跨橋的中間支承結構年,橋臺和橋墩都是有臺(墩)帽、臺(墩)身和基礎組成。
土木類實習報告 篇3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筑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是社會和科技發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我于20xx年7月23日至8月5日在山東民主黨派機關樓進行參觀實習,與在學校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同,通過這次實習,讓我從一種更為感性的角度了解了建筑的各個方面的內容。此樓的主體施工部分已經完成,正在進行砌體結構的工程施工。因此,此次報告將重點在砌體工程的施工工藝的方面做詳細的介紹。一:工程概況
1 山東省民主黨派機關樓,地下二層,地上十一層,為框架結構,基礎為筏板基礎。總建筑面積17191.94平方米,其中地下4252.07平方米,地上12939.87平方米,檐口高度42.4米,屋頂高度50.90米,地下一二層為車庫,地上一層為入口 大堂和管理處辦公室,二層為對外辦公室,三至九層為民主黨派辦公室,十層設大會會議廳及茶室,十一層為職工餐廳,屋頂夾層為機房屋。
2 .1本建筑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地基為天然地基,樁基礎,框簡結構。
2.2本工程建筑場地為Π級,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地基土層無液化。
2.3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地下室防水等級2級。
2.4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6度抗震設防烈度。
2.5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三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2.6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簡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
二:砌體結構施工工藝(注:本工程主要采用加氣混凝土氣塊)1 砌筑順序:當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當設計無要求時,搭接長度不小于基礎擴大部分的高度。
2砌筑方法及要求:
2.1砌筑前一天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砌筑當天再澆一次,以水侵入砌體面深8-10mm為宜。
2.2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按規定留槎,接槎。
2.3砌體橫向灰縫為10-15,豎向灰縫15-20為宜。且上下皮砌塊的豎向灰縫相互錯開,長度300mm,并不小于150mm。
2.4砌塊的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若砌塊長度《=300mm時,搭接長度不小于二分之一。2.5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體或現澆混凝土坎臺,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2.6 非承重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轉角處與承重墻交接處,均應沿墻高1M左右在水平灰縫中放置拉接鋼筋,鋼筋伸入墻內不少于700mm且大于五分之一墻長。
2.7 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的窗口下一皮砌塊下的灰縫中應設拉結鋼筋,鋼筋伸過窗口側邊應不小于500mm。
2.8當為180—240厚墻且4M《墻高〈5M時,應在墻高的中間部位設置一道圈梁,當墻長大于5M的時候,中間又無橫墻或柱拉結時,應設置混凝土構造柱或角柱。當120墻的墻高大于3M小于4M時,應在墻中設壓磚檻,墻高大于4M小于5M時,在墻中部位設圈梁,同時墻長大于4M時,中間又無橫墻或柱拉結,應設構造柱及角柱。
2.9加氣混凝土氣塊不宜用在地震烈度大于8度的地區,以及處在經常浸水,高溫,化學腐蝕直接接觸的部位,墻表面溫度大于80度的環境下。
2.10砌塊的結構面應至少有一個完整面,破壞面用水泥砂漿和碎的砌體填充。比例為1水泥:1熟石膏粉:3加氣混凝土砌塊碎末。用1:4的107膠水溶液拌合。
2.11 做外墻時應防止“熱橋”效應,采用外貼保溫材料。
2.12 框架填充墻,墻高度超過4M時,墻高中部設置與柱連接的通長鋼筋混凝土水平墻粱。
2.13冬季施工要求在溫度低于零下10度時不能施工。不宜采用剛出的高壓釜的加氣混凝土直接砌筑。在負溫條件下砌筑不能澆水,可適當增加砂漿稠度。不得采用冷凍法,可用食鹽水拌和的107膠水泥砂漿。2.14灰縫處砂漿飽滿度應符合水平灰縫大于百分之八十五,豎直灰縫大于百分之八十。
2.15 填充墻頂部必須用實心磚斜向嵌緊砌實,不得與上面的梁板脫空或僅用砂漿封嵌。
2.16水泥砂漿應在理論配合比的基礎上按實際情況進行施工配合比(砂中含水量不同)。
2.17砌體結構上部縫隙可用防腐木條加細石混凝土填充或用磚壓入縫內。
三:構造柱的施工工工藝:
構造柱是進行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構件之一。
1: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于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 柱箍筋綁扎
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 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
3:構造柱施工要求:要求上小下大,使其成為柔性結構,避免上部產生的壓力對下部產生局部荷載作用。構造柱上下各六分之一處應加密箍筋。四:其他方面:
1:本建筑采用的是坡屋頂,為井子梁結構,基本無柱支撐,坡度為34度,井子梁高1M,為C30混凝土澆注。
2: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應大于C15,厚度不小于100mm,地基為軟弱土時厚度應大于150mm.
3:卷材防水可分為高聚物改性瀝青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鋪貼卷材時可以使用空鋪法和點粘法以及滿粘法。頂板卷材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70mm單層卷材應加隔離層。底板卷材防水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側板卷材防水層上宜采用軟保護或鋪抹20mm厚的1:3水泥砂漿上層蓋過下層150mm,搭接長度不能少于100mm,上下卷材不能垂直鋪貼。
4:錨桿可分成錨具,承壓板,支撐結構,鉆孔,臺座,及自由長度和錨固長度。其中錨固長度應大于4M其末端距地面應大于4M,錨桿上下排間距大于2.5M水平方向間距大于2M。錨固體結構可以設計成圓柱型,端部擴大型或連續球體型。
5鋼筋混凝土主要控制項目:
5.1施工方案審核。
5.2模板支撐,剛度,穩定性,標高,幾何尺寸,節點質量,平整度,接縫處理,梁底起拱。
5.3模板拆除。5.4鋼筋進場檢驗及復試
5.5鋼筋制作.
5.6鋼筋綁扎,規格,直徑,間距,錨固長度,鋼筋連接頭,箍筋間距,鋼筋保護層.
5.7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劑及高品質混凝土檢測.
5.8混凝土開盤令簽署.
5.9混凝土的澆注.
5.10安裝預留預埋.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閑暇時總是憧憬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于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
短短兩星期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繼續回到學校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初涉社會工作的被動狀態轉變到開始適應社會的主動狀態,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當中。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于實事當中,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
此次假期實習,在社會這個大學校中學習實踐知識。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社會,感受社會作為一名還沒畢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應該是我們在大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星期,我有幸到知3個名建筑工地進行認識實習,在3天的認識實習當中,我初步接觸建筑電氣設備的一些運作,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負責指導我們的是建筑工程師和建筑施工員,所以我們的認識實習進行的很順利。
第一次到工地認識實習,剛去到工地的時候覺得很陌生,不知道怎樣去觀察和記錄。經過3天的實習后發現,認識實習并不難。因為當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我就可以多問,在問的同時,就增添了我和工程師交流的機會,這樣,不僅問題解決,也很快融入了認識實習的集體氛圍當中。我學會了在工地里,要勤學好問,多與人交流,而且要注意安全,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了。這次的期末認識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實習期間還認識了一些工程師和施工員,他們給予我不少的幫助,讓我的認識實習更加的有意義.俗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在大一的時候就能有機會走進工地去認識實習,對我來說是受益非淺的.我們還要在學校學習兩年,還要學很多理論知識,相信這次認識實習對我日后參加工作有幫助。
通過這次實習,在自己熱愛的專業知識方面我感覺有了一定的收獲。認識實習對我們今后在工作及業務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后的在工作上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后建筑行業激烈競爭下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實習單位的工程師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觀他們的設計,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不會解決的問題和將來從事建筑電氣設計工作所要面對的問題。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后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幾天的認識實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在以后的工作中一點一點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才行。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相信通過這3天時間的認識實習,在參觀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觀察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在今后,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去,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土木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土木類實習報告11-06
土木類實習報告(10篇)11-27
土木類實習報告(7篇)03-07
精選土木類實習報告3篇05-27
【精選】土木類實習報告四篇05-21
精選土木類實習報告四篇06-17
土木類實習報告14篇12-21
土木類實習報告8篇12-30
土木類實習報告9篇12-15
土木類實習報告10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