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
在出現了某些事件和情況后,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并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那么你真的會寫調查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的背景:
本課題組以省“xx”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創新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實驗方案為切入口,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和有關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立足學校實際,深入開展課題的調查研究,扎實推進實驗進程,初步了解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
二、調查的目標:
以平鄉縣常河鎮中心小學、平鄉縣西位明德小學兩所農村小學為實驗學校,對近1100名學生,18個班級展開調查。采用訪談、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學生學習的方法,了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時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初步了解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
三、調查的方法:
訪談法:教師交流訪談、實驗班學生訪談
調查問卷法:對兩所實驗學校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問卷。
四、具體實施:
1、教師交流、訪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實際、學科特點和任課教師及家長展開交流和座談,初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常河鎮中心小學由王濤和賀慶江負責,西位明德小學由郭巧格和閆震負責。(xx年12月28日上午9:00在西位明德小學進行訪談,xx年12月29日上午9:00在常河鎮中心小學進行訪談,29日下午整理材料,將整理好的材料交馬軍鋒。)
2、學生訪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學生學習的方法,了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時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對常河鎮中心小學的五年級三班和六年級四班,兩個實驗班共103名學生進行訪談,由馬軍鋒、吳曉敏、王素華負責。對西位明德小學的二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一班,兩個實驗班共141名學生進行訪談。由閆震、閆祎寧、馬寧負責。(xx年12月30日上午進行訪談,xx年12月31日將訪談的結果整理好,形成書面報告,和訪談記錄一起交給王濤。)
3、問卷調查:對常河鎮中心小學和西位明德小學近名1100學生,18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西位明德小學由閆震、閆祎寧、馬寧負責發放和收集,常河鎮中心小學由馬軍鋒、吳曉敏、王素華負責發放和收集。(xx年1月4日發放調查問卷,xx年1月6日上午第二節課,課題組全體成員在課題研究辦公室,整理調查問卷,做出數據分析。)
五、調查分析:(xx年1月9日—xx年1月12日)
(一)學習興趣和態度:
1、課堂表現:
問題一:在課堂上,你能積極回答問題嗎?
a、從不回答 b、偶爾回答 c、經常回答
選擇:a、0.4% b、64.4% c、35.1%
2、教學手段:
問題一:你喜歡老師利用多媒體上課嗎?
a、不喜歡b、還行c、特別喜歡
選擇:a、8.8% b、36.1% c、55%
3、解決問題:
問題一:解題時,你是否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3.5% b、41.9% c、54.4%
問題二: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你會怎么做?
a、直接不理睬 b、能解決就解決,不能就放棄 c、自己動手、動腦力求自己解決
選擇:a、0.4% b、38.1% c、61.4%
問題三:在學習中,你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怎么辦?
a、放棄、不理睬 b、請教老師,請教同學 c、提出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選擇:a、1.3% b、74.7% c、23.9%
問題四:你在做題時是否經常只注意結果而不關心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
a、從不這樣 b、有時這樣 c、常常這樣
選擇:a、40.4% b、44.4% c、15.1%
4、作業情況:
問題一:你的學習主動性如何?
a、主動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有時間的話會自己尋找新的學習任務
b、能夠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
c、有時候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選擇:a、44% b、40.9% c、14.9%
5、課后復習:
問題一:你學習過的知識,是否還會復習?
a、不復習b、有時復習c、經常復習
選擇:a、1.7% b、57.5% c、40.7%
6、課后反思:
問題一:學完課文之后,你是否嘗試不看書而回想出它的要點?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16.7% b、39.6% c、43.6%
問題二:你學習后經常反思嗎?
a.無 b.有時 c.經常
選擇:a、7.8% b、51.7% c、40.3%
(二)學習方法:
1、發現新知識:
問題一:、在學習上,當你發現新知識時,你能?
a、不理睬b、有興趣就會學習c、及時分析,并學會新知識
選擇:a、0.8% b、28.9% c、70.1%
2、知識記憶:
問題一:在學習必須記住的知識時,你是否會考慮它是什么意思?
a、不考慮 b、有時考慮 c、基本上考慮
選擇:a、0% b、32.8% c、67.1%
問題二:在記憶新知識時,你是否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0.4% b、33.4% c、66%
3、小組合作:
問題一:在學習上,你愿意與其他同學合作嗎?
a、不愿意 b、無所謂 c、愿意
選擇:a、1.7% b、17.5% c、80.7%
問題二:小組合作交流時,你覺得哪種方式最合適?
a、不聽也不發言 b、爭著說,搶著說 c、認真聽,輪流說
選擇:a、0.8% b、3.5% c、95.5%
4、學習方法總結:
問題一:問題解答后,你是否重新檢查和總結解題方法,并把它記住?
a、不那樣做 b、有時那樣做 c、基本上那樣做
選擇:a、3.4% b、50.2% c、46.3%
問題二:你是否定期做學習總結?
a、不是 b、有時是 c、經常是
選擇:a、21.1% b、52.1% c、26.7%
問題三:你是否經常制定學習方法?
a、從不 b、有時 c、是
選擇:a、11.4% b、51.3% c、37.2%
問題四:你的學習方法是怎樣的得出的?
a、老師講解 b、學習同學 c、自己總結
選擇:a、38.2% b、18.3% c、43.4%
問題五:當你學會新的學習方法后,你的心情如何?
a、無所謂 b、一般 c、開心
選擇:a、3% b、11.8% c、85%
問題六:你認為好的學習方法對于你學習新知識的幫助大嗎?
a、沒有幫助 b、有點幫助 c、幫助很大
選擇:a、0.4% b、13.5% c、85.9%
問題七:你是否對某些科目有獨特及有效的方法?
a、全部都沒有 b、有一部分 c、全部都有
選擇:a、5.1% b、72.7% c、22.1%
(三)課后自主學習:
1、獲得信息的途徑:
問題一:你課后獲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是?
a、教材書籍 b、報刊雜志 c、電視和廣播和網絡媒體
選擇:a、27.3% b、7.7% c、64.8%
2、上網交流:
問題一:你認為和同學最佳的交流方式是:
a、寫信 b、電話聯系 c、qq聊天
選擇:a、17.3% b、31.4% c、51.2%
(四)校本課程:
1、經典誦讀:
問題一:每天課前的“經典誦讀”你是怎么做的?
a、不認真讀 b、基本上認真讀 c、認真讀
選擇:a、2.8% b、30.8% c、66.2%
2、英語對話:
問題一:在英語課上你經常用英語對話嗎?
a、不是 b、有時是 c、經常是
選擇:a、45.3% b、45.8% c、8.8%
班 刊:
問題二:你閱讀“班刊”嗎?
a、從不讀 b、偶爾讀 c、喜歡讀
選擇:a、19.2% b、48.2% c、32.4%
3、教師講壇:
問題一:學校開展的“教師講壇”活動,覺得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嗎?
a、沒有幫助 b、有時有幫助c、 有很大幫助能學習到課外知識
選擇:a、2.1% b、17.1% c、80.7%
(五)綜合實踐:
問題一:你喜歡綜合實踐課嗎?
a、不喜歡 b、喜歡 c、喜歡并且積極參與
選擇:a、5.7% b、55.7% c、38.5%
六、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調查中,通過訪談、問卷調查、課堂教學觀察和教師訪談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學習方法、課后自主學習、學校校本課程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學習興趣和態度方面:我們課題小組針對課堂表現、教學手段、解決問題、作業情況、課后復習、課后反思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態度不積極。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在課堂上發言不主動,對待問題時依賴性強,不能主動地進行思考問題和想辦法解決。課后不能堅持經常復習,對學過的知識不經常進行反思。
學習方法方面:我們課題小組針對“發現新知識”、“知識記憶”、“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總結”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一部分學生有興趣就會學習,有一小部分學生對新知識不感興趣。在知識記憶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對知識的意義不進行思考和了解就是死記硬背,缺少記憶的方法。在小組合作方面學生愿意和其他同學交流,缺少交流的信息資源,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在學習方法的制定學生不經常總結,自己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依靠老師和同學介紹學習方法,自己不總結。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方法比較陳舊,學習方法的運用不夠靈活。
課后自主學習方面:學生喜歡上網和老師同學交流,在網上也能獲得學習的信息。
校本課程方面:我們課題小組從經典誦讀、英語對話、班刊、教師講壇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比較高,但是存在課程資源準備不足,對身邊的校本資源、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不夠深的現象,不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綜合實踐方面:學生喜歡綜合實踐課,但不知道如何去參與。只有少部分學生參與活動,還是學校綜合實踐課程少,教師缺少實踐意識,不能把綜合實踐和各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
七、實施建議:
我們課題小組針對農村小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
(一)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挖身邊的學校文化進行校本課程研究。
(二)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三)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學習
(四)改變學校課程結構,從興趣入手創新學生學習方式。
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 篇2
xxxx小學是雁塔區教育局直屬的全日制小學,學校位于高校林立、文化氛圍濃厚的長安路旁,地鐵二號線緯一街站口。學校創建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的百年名校,前身為八里村小學,2005年更名為長安南路小學,學校設24個教學班。近年來,學校以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蘊為依托,以加強學校管理為主線,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學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重大課題實驗學校、陜西省示范家長學校、西安市文明校園、陜西省綠色學校、西安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西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西安市廉政文化示范校、西安市紅十字示范學校、西安市巾幗文明示范崗、西安市先進黨支部、雁塔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區督導評估優秀學校、區316工程優秀學校、區平安校園及雁塔區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等稱號,被西安市教育局推薦為“身邊的好學校”。
學校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在狠抓課堂教學的同時,開設了舞蹈、繪畫、英語、合唱、腰鼓、武術、繩舞、跆拳道、陶藝、航模、樂器等各類興趣小組,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這所充滿關愛的學習樂園里,孩子們快樂地學習、自主地成長、全面地發展;在嘗試中學會探究,在參與中發展自我,在活動中健康成長。學校成為“學習的樂園、人才的搖籃”。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那么我們學校的教師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操作的?有沒有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課題對本校“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以發現綜合性學習開展帶來的教學變化及存在的問題,以便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對象:
我校24位教師及220位學生。
三、調查方法:
訪談法、問卷法等。
四、調查內容及目標:
1、了解教師和學生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認識。
2、了解教師實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的操作方法。
3、了解并分析“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的變化。
4、探究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如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調查情況分析:
(一)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對全校24名語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下問卷24份,收回24份。情況如下:
第一題有86.5%的人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途徑,15.3%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太重要。第二題40.3%的人認真組織活動,50%的人當閱讀課教,組織簡便的活動,16.6%的人大概提一下。第三題66.7%的老師認為學生能積極參與,33.3%的人覺得學生對此不感興趣,難以組織活動。第四題80.7%的人讓學生以板報、手抄報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其他形式展示占19.6%。第五題學生收集資料以上網居多,占50%,其他方法50%。第六題普遍認為能提高學生收集資料能力。第七題教師在評價學生表現時,注重學生成果交流的占66.8%,注重學生參與性的占16.9%,注重量化指標占16.5%。第八題教師都認為綜合性學習編排應根據年級水平而定。第九題教師都認為課文更重要,因為考試要考。能看出以下問題:
1、關于概念的理解、特征的把握。
“語文課程課標”中有關于綜合性學習的專項內容教師們知道,但不能夠較準確地答出要點內涵及基本特征。
2、重視程度。
老師比較重視,都知道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置綜合學習有其重要意義,能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利于樹立大語文觀。
3、實施情況。
全校共6個年級,能根據教材認真實施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班級班級。教師缺乏指導策略,只是布置給學生就算開展了,大多數形式是辦手抄報,沒有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4、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78%的教師都很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忽視了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5、評價情況。
老師能每次對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一般采用成果交流的形式。不太注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
(二)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問題對學校五—六年級22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問卷調查。發下問卷220份,收回208份。情況如下:
第一題學生理解語文綜合性活動并能說出大概意思的占47.5%,大概了解,但了解不透徹的占36.1%,還有18.2%的學生認識模糊,沒有多少概念。第二題23.9%的學生認為老師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認真組織活動,56.7%的學生認為老師當課文講解,19.4%的學生認為老師能不講就不講。第三題78.9%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時查資料,做小報,積極投入活動之中,21.1%的學生也能參與到活動之中,但積極性不高。第四題73.2%的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活動形式是表演、討論、競賽,26.9%的學生喜歡制作手抄報等個人完成的項目。第五題上網收看電視搜集資料的'占34.8%,查閱書籍搜集資料占56.3%,8.9%學生問家長同學。第六題都有分組合作搜集資料。第七題89.3%的學生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重要、喜歡,10.7%的學生認為一般。第八題所有的孩子都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對學習語文有幫助。
從中能看出以下問題:
1、概念理解。
知道綜合性學習這個概念,但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綜合性學習,認為就是辦辦手抄報。
2、學習方法。
綜合性學習時做了些什么時,回答最多的是辦手抄報,其次是查資料,做得最少的是撰寫研究報告,甚至有的班只是老師宣讀知識,沒有組織過活動。
3、自主參與。
有學生78.9%認為,當老師精心組織了豐富的活動,自己會積極地參與,主動進行探究,如果對活動不感興趣,只能被動參與。
4、學習重要性。
當問及你認為綜合性學習是否重要時,全部學生認為重要,能擴大知識面,能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對學習有一定的好處。
(三)結合聽課情況,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還存在以下問題:
1、老師認識不到位。
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理解不夠深刻,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堂作業來布置,有的認為綜合性學習就是學生的課外學習,有的當課文講解,采用單一枯燥的形式,使學生沒有自主探究的興趣。
2、指導不夠到位。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主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實踐應放在首位。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老師的指導并不到位。活動開始前,老師只給學生分配任務,活動的過程中就沒有參與、過問,最后只檢查結果,結果這次活動變成了少數幾個同學的展示會,沒有激發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意識和參與性。
3、評價不夠全面。
教師評價方法單一,甚至錯誤地認為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方式就是課堂上熱熱鬧鬧的節目表演,整堂匯報課以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為主,沒有落實語文的聽說讀寫,沒有實效性。沒有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是否主動積極參與,是否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興趣索然,沒有成就感。
六、如何有效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出如下建議:
1、正確把握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征。
要很好地實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深入探討綜合性學習的性質和特點,才能有效開展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綜合性學習的焦點就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它不等同于過去的語文活動。
2、多渠道開發學習資源。
我們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要善發現,優化學習資源。教師要積極拓展課文內容,組織自主性活動,讓學生去收集資料,去調查實踐,優化課內外的結合。
3、教師要組織自主性活動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要依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貼近學生生活的自主性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逐步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4、教師要注意指導
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時掌控教學中的各種情況,設想下一步如何組織。要最大限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中。
5、多角度、多種方式評價。
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一般不是指向知識和能力的達成度,而是主要指向“過程”。要關注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參與程度。人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判斷、闡釋、運用,從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1、教師卷:
本次調查時為了了解教師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情況,尋找教師在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2、學生卷
本次調查是為了了解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現狀,尋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制定可實施策略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本校二年級兩個班學生及一、二年級部分語文老師。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問卷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向學校語文教師發放問卷調查表10份,采取無記名方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1、認為綜合性學習很重要的8人,約占80%;認為不重要的0人,約占20%。
2、能夠認真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約占10%;閱讀課,組織一些簡便易行的活動的約占60%;大概提一下的約占20%。
3、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參與性高,興趣很大的約占80%。學生不感興趣,難以組織活動的約占10%
4、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展示形式主要是手抄報。
5、您的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運用請教別人去收集、篩選資料。
6、、開展綜合性學習后,學生得到提高的主要是學習成績。
7、評價學生在開展綜合性學習中的表現主要是看學生的成果交流。
8、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主要的編排是根據學生水平而定。
9、認為綜合性學習與課文教學相比更重要的是課文的人約占80%
(二)學生問卷調查情況:
本次我從本校二年級選取了兩個班級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5張,收回率95%。統計結果如下:
1、喜歡上綜合性學習課的60人,約占63%;認為一般的35人,約占37%;認為不喜歡的0人,約占0%。
2、認為在一個學期中,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3次以上的50人,約占53%;認為2次的35人,約占37%;認為1次的10人,約占10%;認為0次的0人,約占0%。
3、60%的學生喜歡兒歌插圖、拼音識字。
4、80%的學生覺得習作、綜合性學習很難
5、70%的學生綜合性學習對課外閱讀的幫助很大。
6、73%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學習對提高寫話的幫助很大。
7、在綜合性學習課上,從來不說40人,約占42%;會注意傾聽叫道才說的60人,約占63%;會討論交流的90人,約占90%
8、80%的學生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收集資料。
9、多數孩子及家長希望語文考試除了筆式考考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10、除了上語文課,多數家長在課外為孩子報的古文班。
調查表明:對于學生而言,綜合性學習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他們樂于參與,而且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學習很有意思,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可以鍛煉各種綜合性能力,比如查閱資料,合作交流,畫圖畫,寫所感,交流看法等,很多學生很期待這樣的活動,很愿意多方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很愿意讓老師、同學、家長重視自己的看法,鼓勵自己的做法,并且和自己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
四、調查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綜合性學習深得學生歡迎,學生喜歡這種活動;老師也認識到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也愿意想法設法把這項活動搞好。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有些學生參與熱情高,實際動手能力還待加強;
2、有些活動進行中,個別孩子缺少參與機會,比如查閱資料,比如照相,比如走進大自然等,個別家長在這些方面不能給孩子提供幫助;
3、個別學生過分依賴家長,很多事情全推給家長去完成,缺少自己參與的成分;
4、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想法很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少一定的及時的指導和督促檢查,使得有時候活動開始轟轟烈烈,過程鴉雀無聲,結果不盡人意;
5、大多數家長注重孩子學習成績大于關注孩子綜合能力提高,所以有些活動最后展示階段、評價階段效果不盡如意,會影響整個綜合性學習的整體效果。
改進措施:
1、老師設計活動計劃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從自己班級學生的來源情況出發,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盡量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都敢于參與,都能夠參與。
2、一個活動要有一個時間范圍,要定期指導、檢查、評價,對學生遇到的問題老師及時幫助解決,需要和家長或者其他組織者協調的,老師和家長應及時做好這些工作,給學生的活動給予極大支持。
3、每次活動一定要善始善終,給學生一個交代,一個希望,一個激勵。每次活動要重視開始,也要關注過程,更要做好小結、評價、展示。這樣才能有利于下次順利開展,給學生有一個激勵,才能調動學生開展活動的興致。
【小學生學習方式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11-07
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調查報告09-05
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調查報告08-24
小學生日記寫作現狀的調查報告07-28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2篇11-16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02-27
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5-22
關于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報告02-25
中小學生作文現狀的調查報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