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工作計劃4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教工作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教工作計劃 篇1
為進一步做好我院的科教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使全院醫務人員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確保我院20xx年度科教科工作各項目標順利完成,特制定本計劃:
1、完成全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學分審核工作。按市衛生局要求,完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嚴格審核每位技術人員的學分,力求學分達標。保證驗證合格率100%。
2、爭取更多的申報省級和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以推進學科的.發展。申報項目符合四新三性,學科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3、醫務人員的崗位培訓及業務學習。新的一年在全院進行崗位培訓。各科要有年度學習計劃、采取定期考試辦法,對各科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每季度一次。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必須掌握的共性知識培訓,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采取集中培訓的辦法,聘請法律工作者、院內專家、科室主任及高年資醫師講課,計劃每月一次。
4、開展四新學習。鼓勵我院醫務人員外出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 20xx年我院將爭取安排更多的醫療、護理專業人員到省、市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提高我院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在外出參加學術會議中將投入更多的
經費,讓職工有機會外出交流、學習,力求參會人員能發表相關論文在大會上發言。
5、做好我院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組織好各項考核工作,并為符合條件醫生申報合格證。
6、加強對基層醫院的培訓和聯系,根據基層醫院的需要和縣衛生局的安排,對鄉村衛生技術人員進行不定期學術講座和培訓,無條件的接
受進修人員,為基層醫院培訓醫學人才。
7、積極配合醫務科、護理部加強醫護人員培訓管理,積極開展三基三嚴訓練,每年開展基本技能操作考核一次,基礎理論考試兩次,并計入技術檔案。
8、注重醫學重點人才的培訓和引進,重點人才培養對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事業心,40歲以下具有本科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業務骨干。建議以優惠政策引進研究生和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
我院在新的一年里開展多種形式繼續醫學教育,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科內講座、全院培訓等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我院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完成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科教科
20xx年12月13日
科教工作計劃 篇2
年的科教興區工作著力科技創新工作“八個突破”的有效落實,著力合力推進聯動發展,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著力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項目產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平膛d區工作必須把無形的科技創新轉化為有形的產業化項目,推動經濟發展。
指導思想:以科教興區主戰略推動三項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快產業集群,推動國際化工城建設;開展科技興農,發展現代農業項目,提高農民收入,推動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能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新一輪“三年翻番”。
一、聚焦三大工作
(一)聚焦科技園區,加快產業集群
科技園區是產業集群的一個重要載體,而產業集群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只有產業集群才能進一步吸引集聚更多創新企業、創新資源,增強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
1、聚焦化工孵化器。共建國家火炬計劃精細化工創新創業園,堅持研發創新、孵化加速、高端服務、輻射帶動功能定位,加速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1)加快創建國家火炬計劃創新創業園,按照國家火炬計劃創新創業園要求,年內完成籌建工作并正式運行,走“高端、專業、集群、生態”產業發展之路。
(2)加快引進研發團隊與科技企業,年內引進4家以上著名化工研發機構,10家以上化工科技企業,入駐科技企業年專利申請總量不少于10件,形成化工產業集群雛形。
(3)完成公共實驗室建設并對外開放。
2、聚焦張堰新材料深加工基地。發揮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放大政策效應,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增強綜合配套能力,形成產業優勢。
(1)發揮功能性面料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形成深加工產業集群雛形。
(2)積極做好基地內企業的科技服務工作,幫助基地內企業申報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3項。
。3)開展好基地內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年內扶持基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家。
3、聚焦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科技興農,建設一批現代農業項目,加快農業科技孵化區建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收入,努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
。1)加快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申報步伐。
。2)強化農業科技孵化區建設,引進國家和市級農副業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2個,區級農副業科技創新項目不少于6項;引進生物技術食品加工等研發團隊,形成農業產業集群雛形。
。3)建成農業科普館分館。成立建設小組,以保證各項任務完成。
(二)聚焦企業主體,激發創新活力
進一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以國家創新資金項目、高轉化項目認定等科技項目申報為抓手,推動企業的創新工作。積極開展“科技小巨人”工程,市、區聯動,提升對經濟的支撐力。
。1)進一步加強研發機構建設。年內選擇2-3家成熟的企業開展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為開放式實驗室建設的試點。
。2)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繼續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圍繞國際化工城建設目標,發展支柱產業,重點在精細化工和汽車產業中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例超過10.5%,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突破20項。
(3)積極實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在上一年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內挖掘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爭取有1-2家企業列入市科技小巨人計劃項目。
。4)組織開展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申報工作。申報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項目2項,市重點新產品項目5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市火炬計劃項目10項。
(三)聚焦知識產權,增強創新能力
知識產權是一個地區、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未來企業的競爭將是知識產權開發利用的競爭,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專利技術成為關鍵。因此重視專利、品牌、著名商標等知識產權工作,進一步增強區域的創新能力。重點抓化工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專利試點示范企業,重視現代農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特別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工作,提高我區的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
科教工作計劃 篇3
一、工作思路
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用法治的思維開展工作、用法治的方法解決農業發展中矛盾的問題,緊緊圍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比重,參加農業增產增效;切實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為農業現代化夯實基礎;著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補助項目條件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150人;組織全市292名縣鄉基層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
三、工作要點
1、大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壓量提質”的原則,根據省市農委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調整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思路,轉變培訓觀念和方式方法,大力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點開展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培訓方式采取集中授課、現場觀摩與考察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內容上注重加強對現代農業經營理念、農業企業經營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創業能力、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以及農業新技術等的培訓。
2、扎實做好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工作。按照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人數占在編在崗人數不少于85%的要求,組織開展好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全縣共組織 292名縣鄉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每名農技人員聯系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農業企業、10個科技示范戶,每年在聯系村開展技術培訓3次以上,每月入戶服務不少于1-2次,并通過短信、明白紙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加強對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的督導,實行月通報制,每月通過電話抽查,了解農技人員入戶服務率和農民滿意度,切實提高農技人員的入戶服務率和農民的滿意度,著力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3、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全縣農業科技人員在春季田管、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關鍵季節,開展好送科技下鄉活動。
4、認真做好上級主管部門和委黨組交付的其他各項任務。
科教工作計劃 篇4
一、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全市醫療衛生學科的發展
根據烏蘭察布市醫療衛生學科實驗室建設方案及評審標準,開展領先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評審工作,加大行政督查指導力度,科教科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強領先重點學科、實驗室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鼓勵各醫療衛生單位組織申報自治區級領先重點學科,積極開展學科研究,加強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技術骨干人才的培養,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推進科技進步,縮小我市在學科領域上的差距,帶動全市醫學進步與發展。
二、以衛生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為先導,促進全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
堅持以公共衛生和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為重點,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組織科研立項課題和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申報和衛生科技成果登記推薦工作。堅持創新與引進相結合的衛生科技工作方針。加強和提高衛生部關于“加強適宜衛生技術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的落實力度,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積極引進吸收和推廣應用國內外已經成熟的高新、高難度臨床診療技術服務項目,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選擇適宜技術開展推廣工作。要求各單位要開展一項新技術、新項目和適宜技術的推廣工作。市局將選擇兩項先進適宜技術在全市開展推廣工作。推進社區適宜技術的應用和社區科普工作,落實衛生部“適宜技術和衛生科普進社區專項行動計劃”。按照市委宣傳部、科技局和科協的部署,組織市直單位認真落實科技周活動和科普宣傳周大型活動。
三、進一步落實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學習貫徹落實和制度建設,根據衛生局下發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監督檢查表和督導意見進一步建立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責任追究制,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健康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試驗活動備案管理辦法,完成實驗室試驗活動備案申請材料和現場初審驗查工作,以保證我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驗室、檢驗科能夠依法規范開展工作,工作計劃《科教科工作計劃》。加大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督導監管工作和對病原微生物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四、以農村牧區和城市社區為重點,強化衛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認真落實自治區衛生廳、教育廳、財政、人事廳《關于舉辦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醫學大專學歷教育的.通知》精神,加強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醫學大專學歷教育學習期間管理,為農村牧區基層衛生培養骨干力量,完成培訓任務。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和臨床培訓基地建設。為社區全科人才隊伍建設人員培訓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落實20xx年社區衛生人員培訓項目,提高培訓質量,完成社區人員培訓理論與實踐考核工作,為成績合格人員頒發培訓合格證書。繼續開展鄉村衛生人員全科醫學培訓。
五、加強高等醫學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規范臨床教學基地管理
推進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發展與管理,加強新增專業設置的管理和評估,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鼓勵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成人高等醫學教育,提高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認真落實教育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普通高等醫學院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進一步促進和規范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的管理,提高我市臨床教學水平。
六、進一步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推進學術交流工作
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項目學科覆蓋率、繼教對象覆蓋率和學分達標率,利用市第二醫院開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有利條件,提高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質量。做好繼續教育學分登記冊和周期驗證工作,配合人事部門搞好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定繼教學分的確認工作。
促進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充分發揮學會的作用,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年內籌備召開兩個專科分會學術會議,努力營造一種良好學術氛圍,提高我市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完成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科教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科教工作計劃03-25
科教科工作計劃03-21
科教科工作計劃02-27
有關科教工作計劃02-12
關于科教工作計劃12-03
學科教學的工作計劃11-25
理科教研工作計劃03-05
科教工作計劃(15篇)04-03
科教工作計劃15篇03-30
美術學科教研工作計劃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