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棗產業化現狀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棗產業化現狀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進一步推進縣紅棗產業發展,近日,我們組織力量,深入該縣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
一、發展現狀
縣是金絲小棗的故鄉和原產地,是全國最大的金絲小棗基地縣。全縣有紅棗面積60萬畝,常年棗產量6億斤,產值15億元,已經成為該縣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
(一)基地規模大,標準化生產水平高。縣紅棗已形成運西以金絲小棗和運東鮮食棗兩大基地,在全縣10個棗區鄉鎮的45萬畝結果棗樹基地上進行標準化生產,常年產量效益和果品安全水平穩步提高,并建有全省惟一的國家級紅棗種質資源圃和良種繁育基地。
(二)產業效益大,群眾生產積極性高。一是經濟效益突出。目前,縣金絲小棗年產值已占全縣農業總收入40%以上,全縣1/3的群眾靠金絲小棗實現了小康,樸寺、小許莊、崔爾莊東村等省級果品生產重點村人均棗收入超萬元。二是社會效益良好。金絲小棗產業極大地帶動了加工、包裝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有效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3萬多人。三是生態效益明顯。目前縣林木覆蓋率為29.53%,其中棗樹占所有林地面積的88.7%。縣60萬畝連片棗樹林,相當于一個1200萬立方米容積的水庫,每年可吸收2萬噸二氧化碳,釋放1.5萬噸氧氣,同時還可吸收二氧化硫,阻滯大量塵埃。
(三)服務體系健全,技術創新成效顯著。建立健全了技術推廣網絡,每年定期免費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220多期,技術咨詢560多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承擔金絲小棗技術開發、項目推廣42項,實現科技增值6000萬元。
(四)、生產企業多,產業化水平高。全縣現有紅棗企業500多家,160多家完成qs認證,年加工紅棗11000萬公斤。其產品銷往東南亞、韓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皸椣愦濉毙棥ⅰ芭嫒弧睏椫缭赬X年就已先后打入 “沃爾瑪”、“家樂!钡葒H大型連鎖超市。
總之,縣紅棗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定問題。一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優良品種少,普通金絲小棗占全縣棗樹面積的90%以上;二是營銷方式單一。80%的紅棗由廣東、福建等客商銷售到南方,并轉口銷往香港及東南亞,而自主外銷和出口僅占總產的15%左右;三是企業規模小,名牌產品少?h紅棗企業大部分屬于作坊式加工企業,有一定規模和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僅10余家,同時加工量不足全年棗產量的20%,具加工產品有高科技含量且銷路通暢的名牌產品很少;四是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棗業發展中仍存在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等問題,一定水平上影響了紅棗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聲譽;五是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夠,特別是缺乏高層次、高水平的通過專家策劃后的廣告宣傳;七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近年來,在棗果成熟前后出現陰雨天氣,造成棗果不同程度的漿爛,已成為影響棗產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因素。
二、發展對策
根據發展現代林業、推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縣棗業發展實際,下一步需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調整品種結構,優化發展布局。
一方面,大力推行棗樹品種結構調整,以高接換頭的方式改接成冬棗、早脆王、金絲蜜等優良品種,使鮮食、制干、加工類棗的結構更趨合理。另一方面,搞好鮮食棗等配套產業的發展。積極開展錯季栽培和貨架短期保鮮、產后貯藏保鮮等系列技術的開發、推廣,實現鮮棗的周年或亞周年供應。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棗樹盆景的開發,為棗農開辟新的增收渠道。
【紅棗產業化現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就業現狀調研報告11-29
農村現狀的調研報告01-06
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08-24
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03-18
茶葉產業化調研報告3篇07-16
茶葉產業化調研報告(3篇)07-26
食品安全現狀調研報告07-24
信息化現狀調研報告01-03
保安隊伍現狀調研報告08-24
郊區居民失地現狀調研報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