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家語言文字”建設工作自查報告
“國家語言文字”建設工作自查報告
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文件精神,根據教育部印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要充分認識到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為此我校的語言文字工作在上級有關主管部門領導下有條不紊的展開,推進我校的語言文字使用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語言文字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交流工具,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隨著信息化對社會影響的廣泛深入,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更顯重要。多年來我校始終站在創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把握信息時代特點,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堅持貫徹和落實“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有關法規和通知要求,在努力抓好教學教改的同時,積極開展推廣普及普通話和國家文字規范化工作,并使之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到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現將主要推行語言文字建設工作的自查工作匯報如下:
一、明確制度建設的重要性,總體把握語言文字建設工作的基本情況。
1、總體要求。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樹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情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行力度、提高普及程度和應用規范水平,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意義,不僅能夠方便各地域間人們的溝通、各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也事關整個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將對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產生重要作用。我校積極健全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制度,形成體系,規范程序。向全校教師發出“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倡議,學校領導班子帶頭使用普通話,并接受教師監督,要求教師必須做到:口語練習與日常教學相結合,自覺努力與監督措施相結合,做到普通話不單是課堂語言,而且是校園語言,形成人人都講普通話的良好氛圍。
2、成立組織機構,建立語言文字工作機制,分工合作,齊抓共管。明確了部門的職責,嚴格把好語言文字工作關。成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認真做好職責分工,保證了我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各項工作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和推進。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規劃和執行監督;辦公室對公文及校園用字規范嚴格把關;后勤部負責語言文字工作的輿論氛圍營造,對校報、網站、電子屏、校內標牌、橫幅、張貼物等的用字規范實施管理和監督,做好校園語言文字環境的整治工作;教務處負責將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要求列入教師工作規范,在教學中對教師課堂用語和備課要求作出明確規定,組織全校的普通話水平培訓工作。全校整體形成層層級管理,環環緊扣的實施網絡,確保了語言文字工作能收到實效。
3、重視校園環境建設,把語言文字建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把推行普通話作為學校的工作語言,重視環境氛圍對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熏陶。樓梯轉臺、護欄外圍建有永久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宣傳標識,并配有語言文字宣傳專欄。在學校網站、校內公文、宣傳信息平臺以及指示牌、校風校訓、標語、建筑等,要求用語規范、標準。
4、經費保障。平時注重經費投入使用,堅決做到:經費管理嚴格,使用規范,效益顯著。
二、能力建設的自查情況,彰顯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的意義。
1、細化管理,規范實施,強化落實。每位教師熟悉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都有自覺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們也都有自覺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
2、加強語言文字建設,促進教師能力與學生能力的提升。學校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把推廣普及普通話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納入學校常規工作,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把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要求納入學生的培養目標,納入學校課程標準。將語言文字規范化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話,在板書、批改作業中寫規范字。加強學生普通話訓練和書寫規范化訓練,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派發學習材料,加強了學習力度以及用語用字的規范意識,并將使用普通話,規范漢字的要求列入具體教學常規的具體要求中。將“自覺講普通話,請寫規范字”納入學生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并認真檢查落實,提升師生的國家語言文字使用的綜合能力。
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推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建設。
1、教學教研活動。學校開展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建設,要求教師們在授課、教案、講義、板書、課件、試卷、作業批改等教育教學中使用規范用語、用字和書寫規范。通過開展活動,創設氛圍,舉行教學教研活動促進我校推廣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如:公開課、示范課、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充分發揮各學科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在文化傳承教育中做好表率。我校重視結合實際,加強對教師使用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等情況進行監督外,還要求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注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將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貫徹國家語言文字教育的各個環節,開展誦經典、寫、講等活動,并成立一系列的興趣小組和社團,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加師生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組織活動,彰顯國家語言文字的魅力。學校經常組織教師開展語言文字素質大賽。比賽分為上課、說課、論文、粉筆字、鋼筆字等多個項目,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列為重要考核指標。為了提高全校學生語言文字表達水平,推動校園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彰顯國家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宣傳普及與科學發展。
1、宣傳普及建設情況。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將語言文字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范化標準列入學校的普法宣傳教育,網站,信息或宣傳欄中。學校作為教育機構,肩負著宣傳與普及推進國家語言文字建設的責任,做到“四個堅持”:堅持做到政府主導,協同推進;堅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堅持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制度建設,注重長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著力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基礎建設,構建長效機制,確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行普及工作做到常抓不懈。
2、科學發展觀方面建設情況。建立研究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評價體系,重視并開展學生口語測試評價考核方案。結合本地和本校實際及辦學特色,積極探索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新途徑、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各種語言文字活動,使之逐步形成品牌或傳統。自主研發語言文字的校本課程、教材或教輔資料,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確保實現“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目標。
五、學校在實施國家語言文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雖然學校開展了各項有針對性的工作,但是仍有個別教師和部分工作人員語言規范意識淡薄,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這些情況來看,個別教師和部分工作人員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還是認識不足,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不明白其重要性。
2、學校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長期性認識不夠,缺乏經常性的檢查和監督。對語言文字應用狀況缺乏定期檢查,不能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
3、學生的普通話參差不齊,由于有借讀生有個別學生的普通話較差。有些班級的學生課后交談中有使用方言的現象。個別學生還有寫錯別字和書寫筆順不正確的現象。
六、語言文字建設不足之處的整改措施。語言文字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語言的習慣性決定普通話的流暢程度和標準程度,只有在經常使用中才能提高。所以學校只有經常檢查和督促教師的普通話使用和教學規范用字情況,才能確保語言文字工作長期,高效的開展。
1、學校的宣傳陣地要加大力度,進行廣播等媒體宣傳,將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意義和要求要講解到位,校園宣傳材料及所有的辦公文件要認真審定,發現問題要及時修訂。
2、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尤其是綜合學科不要忽略課堂規范語言的使用,一定要把讓學生養成張口就說普通話、提筆就寫規范字的好習慣作為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
語言文字工作既是學校教育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師生基本素質的重要載體。學生的特長與素質,得益于課內,形成于課外。所以我們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提高師生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表達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整體辦學水平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國家語言文字”建設工作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國家語言文字培訓心得12-16
國家語言文字培訓心得(精選13篇)08-02
語言文字工作自查報告04-02
語言文字自查報告03-04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自查報告08-15
局語言文字工作自查報告08-12
學校語言文字工作自查報告06-17
創建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實施方案08-24
作風建設工作自查報告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