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2018年就業扶貧工作總結
縣2018年就業扶貧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陽原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市就業扶貧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就業一人,脫貧一戶”這一目標,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打通就業扶貧政策落實落地最后一公里,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加強政策宣傳,充分發揮就業扶貧作用
我們通過扶貧微信群和電子郵箱等方式,將就業扶貧宣傳資料發送到鄉村,各鄉鎮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所工作人員加大對就業政策的講解和宣傳。2018年利用“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活動。通過公告欄、電視、顯示屏、微信等宣傳方式大力宣傳就業相關政策,在縣城主要街道和鄉鎮、村進行了就業政策和招聘崗位信息宣傳,發放就業政策和招聘信息宣傳資料共計25000多份,舉辦各類招聘會6場。
二、摸清底數,準確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基本信息
目前,我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59582人,勞動年齡段貧困人口有12854人,已就業6392人,未就業人6462人。今年以來,有就業愿望的1551人中,全部實現了就業;有培訓愿望的163人,全部通過培訓實現了就業。結合人社系統自身職能,依托鄉鎮、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采集貧困勞動力的個人基本信息、轉移就業意向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等相關信息,對相關信息進行再摸底、再核實、再確認,并每人填寫一份《2018年度河北省就業創業精準扶貧工程貧困家庭勞動力登記卡》,將對貧困勞動力的調查采集信息及時在人社部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平臺、河北省就業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更新,為以后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通過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工作人員的努力,對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進行跟蹤,10月底前有就業意愿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任務全部完成。
三、開發扶貧專崗,助推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針對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但年齡偏大,不愿外出或無法外出”的實際,積極開發扶貧崗位,給予專崗安置。今年,我們協調住建、林業、扶貧、政法有關部門,開發了保潔、保綠、護林、防火、護路等扶貧專崗,全縣3614名農村貧困勞動力通過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實現了穩定脫貧。人社局下一步在各行政村開發勞動保障信息員專崗300多個,負責各行政村勞動保障平臺工作。
四、依托東西部協作,廣辟貧困勞動力就業通道
抓住廊坊三河市、北京朝陽區與我縣對口幫扶這一有利時機,面向京津冀勞務市場開辟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4月份,我們與北京市朝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組織了“聚力就業優先,助推扶貧攻堅”2018年春季就業招聘活動。參會企業26家,提供文員、出納、客服、操作工、家政服務等就業崗位600多個。現場有91人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意向協議,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人。經跟蹤反饋落實就業人員88人。本次招聘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河北經濟日報》、《張家口日報》分別就此做了報道。現在,朝陽區每月不定期為我們推送用工信息,縣局就業服務中心及時發布,為有意向進京就業的貧困勞動力開辟了一條就業綠色通道。近日,我們又與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勞務合作關系,今年至少可以為勞動力年齡段貧困人口提供200個就業崗位,通過跟蹤反饋目前在北就朝陽區輸出就業2865人。
五、建立“扶貧工廠”,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面
全省就業扶貧巨鹿現場會后,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就業扶貧工作進行了重新審視,圍繞貫徹六部門聯合下發的26號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在全縣范圍內積極推廣建立一批“扶貧工廠”的舉措。 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進行扶貧工廠認定,并對符合條件的,按照每吸納一人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鼓勵廣大企業吸納貧困人口,參與脫貧攻堅。目前,已認定陽原縣飛龍家俱有限公司、陽原縣益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為“扶貧工廠”,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人。其余7家企業正在進行資料審核,確定后掛牌。
六、居家就業工作情況
我縣皮毛碎料加工有著悠久歷史,在全國毛皮行業整體布局中,錯位發展,突出特色,打造中國京西北裘皮加工集散中心;提升全球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叫響中國毛皮文化發祥地。我們利用傳統皮毛加工的資源優勢,鼓勵發展皮毛加工業,吸收農村勞動力從事皮毛販運、加工、營銷以及養殖等崗位。目前、我縣以家庭作坊形式開展皮毛碎料加工達3000多家,從事皮毛販運、加工、營銷等工作人數達50000多人。皮毛業已是我縣人民群眾經濟收入主要經濟體。
七、強化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本著公開、公正、公平采用政府拋投標方式,在2017年通過政府招投標確立了張家口市勞動就業訓練中心和張家口市愛百幫職業培訓學校,為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機構,并簽定了培訓合同。結合省、市“雙創雙服”活動總體要求,為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
1、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
三河市與我縣對口幫扶,我局通過與三河市就業局對接,并與三河市培訓學校協商,各鄉鎮相關部門積極組織,三河市貴人職業培訓學校、銘泰職業培訓學校、大易職業培訓學校分別在我縣馬圈堡鄉、東井集鎮、高墻鄉、揣骨疃鎮組織免費培訓技能培訓,共計開班培訓3期,累計培訓50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人。其中:培訓按摩師100人、育嬰員150人、保育員100人,美容師150人。培訓后實現就業36人,其中5人在縣城開設了美容、按摩攤點。
2、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培訓工作
我局常年與張家口市愛百幫職業培訓學校合作培訓,今年,在我縣西城鎮、馬圈堡鄉舉辦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培訓班3期,培訓專業:家政服務員、保育員,培訓人員共計182人,培訓期為17天,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人。學員通過參加這次培訓,能夠了解家政服務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掌握了一技之長,就業觀念得到轉變,激發了大家的就業熱情。所有參加培訓學員全部同張家口市張垣大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使用培訓資金支持就業扶貧工作67人,就業補貼資金支持貧困勞動力4.82萬元。
3、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創業培訓工作
在就業服務中心與張家口市就業訓練中心領導聯系溝通,由市就業訓練中心領導帶領培訓老師,縣就業服務中心組織安排。于7月31日,第一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創業培訓開班儀式在就業服務中心培訓室舉行。此次培訓共舉辦三期,累計培訓人員274人,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參加培訓人員,通過此次培訓對自主創業有了新的認識,創業情緒高漲,為這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4、北京朝陽區與陽原縣對口幫扶技能培訓工作
在北京朝陽區對陽原縣對口幫扶工作中,技能培訓幫扶資金10萬元。年初,我局通過與發改委、扶貧辦單位對接,在我們做計劃,報名單等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大力組織落實。9月18日-23日,第一期在我縣要家莊鄉、化稍營鎮舉行培訓人數146人,其中:貧困人口60人;10月23日-25日,第二期培訓在三馬坊鄉西小莊村開班,培訓人數176人,其中貧困人口103人,兩期共計培訓322人,其中:貧困人口163人。北京朝陽區帶領導兩名培訓老師,在我縣3個鄉鎮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工作,培訓專業養老護理。
5、引導性培訓工作
我們通過各鄉鎮勞動就業保障平臺摸底調查,新堡鄉貧困勞動力有培訓愿望14人,我局領導組織負責培訓人員及老師,進入鄉、村對有培訓愿望的農村貧困勞動力開展引導性培訓一期,受到農村貧困勞動力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截止目前,全縣累計組織各類培訓人數達1292人,其中:貧困人口達213人。
按照省市要求,全省10月17日開展就業扶貧行動日活動中:我縣人社局全局行動,分組進行,將省發放的2000余份就業扶貧宣傳畫報張貼到貧困戶家中。舉辦以“促進供需對接,助力企業發展”為主題的金秋招聘會,北京朝陽區大型企業8家,我縣企業6家參加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600多個,發放宣傳招聘信息2500余份。為大學生就業、農村剩余勞動力以及貧困人口就業提供了較好的信息渠道,并且,北京朝陽區每月給我縣提供多家企業招聘信息,我們利用鄉鎮信息平臺,政府網站進行發布,將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人口、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信息保障。
總之,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弱病殘居多,文化知識處于文盲或半文盲狀態,思想保守,就業觀念淡薄,由于自身身體及文化知識低等原因,外出就業或培訓愿望幾乎為零。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與培訓學校協商做到以鄉鎮或村開設培訓班,盡量落實貧困人口應培盡培,使有培訓意愿貧困人口不漏一人。從而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的,為脫貧攻堅做出最大貢獻!
二〇一八年十月三十日
【縣就業扶貧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縣精準扶貧工作總結01-12
縣扶貧辦工作總結06-17
縣就業專項資金自查報告03-29
扶貧工作總結02-17
個人扶貧的工作總結03-02
社會扶貧工作總結03-09
醫院扶貧工作總結06-19
扶貧幫扶工作總結02-15
縣體育工作總結03-18
縣殘聯工作總結05-18